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痕  张红玉  黄秋萍 《四川医学》2019,40(7):759-76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因反复血尿、蛋白尿9年入院。9年前体检时发现镜下血尿,尿常规镜检红细胞0~160/HP,变形红细胞100%。近7年前发现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最高1639mg。无水肿、高血压等不适。4年前于南京某医院就诊,查尿蛋白(+),红细胞(++),  相似文献   
2.
全程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又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门诊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全程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06年7月1日—2006年10月31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500例病人作为全程组,实施病人选护士,在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全方位、全程的护理。2006年3月1日—2006年6月30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500例病人作为常规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门诊输液病人等候输液的时间由原来的15min~30min缩短至5min~10min,病人满意度由改进前的85.8%提高到改进后的99.0%。[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全程护理模式不仅拓展了护理服务内涵,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介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体会,主要包括十大安全管理目标的落实、安全管理细节措施的落实及持续质量改进。认为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各项细节管理措施的落实并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蔓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介入方法对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在DSA引导下对53例软组织蔓状血管瘤采取了血管内栓塞和?或经皮穿刺瘤内硬化介入治疗,其中四肢23例,躯干10例,头颈面部14例,五官(耳鼻)部6例。结果:所有病例的载瘤动脉及其远周畸形血管团得到全部或大部分闭塞、血管瘤局部肿胀减轻、震颤及杂音消失或减弱、溃破出血停止、囊性肿胀病灶变硬变小及固定。结论:介入治疗软组织蔓状血管瘤是一种有效的、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在目前情况下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378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和B组,每组126例,A组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B组实施急诊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比较3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的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43分±1.42分,A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1.36分±2.54分,B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2.43分±2.46分,观察组高于A组和B组(U=6.977,6.483,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59%,A组为7.94%,B组为8.73%,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P0.05);观察组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41%,A组为84.92%,B组为84.13%,观察组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在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年化和医学的发展,心力衰竭成为了21世纪心血管两大流行疾病之一。最近的研究显示:单独使用临床手段诊断心力衰竭仍不够准确,故而,寻找较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协助诊断就成了当务之急。GRK2也被称之为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β-ARK1),是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家族(GRKs)成员之一,其在心脏中有着较为特异的表达,且随着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其表达水平及活性亦发生了相对特异的相应变化。由此,我们猜测,GRK2可以成为有较大价值的生化指标以协助诊断心力衰竭,判断病情严重性,从而掌握临床干预的时机及力度。现就其在心力衰竭中的意义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心肺复苏(CPR)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现状,并进行长效培训,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院前急救能力。方法法:从广州大学城某高校随机抽取60名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长效培训,采用自编问卷及《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对被试者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及实践技能普遍缺乏,通过专业人员进行CPR理论及技能培训,理论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第三个月进行复训后,操作成绩有进一步的提升(P0.05)。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长效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院前急救能力,值得在高校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和(或)伴有鼻中隔前脱位的鼻中隔成型术的特点和方法。方法 通过对59例有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和(或)伴有鼻中隔前脱位的患者进行鼻中隔成形手术,只是在手术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并对这59例患者的病史资料、手术方法、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59例有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和(或)伴有处中隔前脱位患者术后1~5年随访表明鼻中隔居中,无再发脱位,亦无穿孔。结论 经改进后的鼻中隔成型术对有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和(或)伴有鼻中隔前脱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方法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颈椎手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以往研究表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于心肌梗死和阿霉素所致心肌病的心功能不全有改善作用.目的 研究G-CSF对于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所致心室肥厚过程中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 雄性野生型(WT)小鼠3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9),或小鼠皮下注射G-CSF(10 μg/kg,n=9),或给药AngⅡ(2.88 mg/kg,n=9),或给药Ang Ⅱ同时皮下注射G-CSF(Ang Ⅱ 2.88 mg/kg G-CSF 10 μg/kg,n=9).测量各组小鼠的血压和心功能.处死动物后测量心室质量/体质量,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纤维化面积.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骨桥蛋白的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ACE2和磷酸化p70S6激酶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AngⅡ使WT小鼠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AngⅡ给药组:(139.7±1.6)mmHg比WT组:(108.7±2.3)mmHg,P<0.05]并出现心室肥大和纤维化.G-CSF不影响血压,却明显减少了心肌细胞横截面积[Ang Ⅱ G-CSF组:(181.06±0.11)比AngⅡ给药组:(202.02±0.16)μm2,P<0.05]、纤维化面积[Ang Ⅱ G-CSF组:(2.87±0.12)%比Ang Ⅱ给药组:(3.91±0.06)%,P<0.05]、心室质量体质量比[Ang Ⅱ G-CSF组:(3.7±0.2)mg/g比Ang Ⅱ给药组:(4.2±0.1)mg/g,P<0.05],以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等容舒张时间,AngⅡ G-CSF组:(0.11±0.02)ms比Ang Ⅱ给药组:(0.16±0.01)ms,P<0.05].Western-Blot和RT-PCR的结果表明G-CSF降低了ACE、骨桥蛋白、磷酸化p70S6激酶的表达量,同时增加了ACE2的表达量.结论 这些结果说明G-CSF能够防止AngⅡ所致心室肥厚.G-CSF治疗增加ACE2的表达量,抑制了Ang Ⅱ引起心室肥厚.抑制OPN表达和p70S6K磷酸化,这些因素可能介导了G-CSF抑制心室肥厚、改善心室重塑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