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为实现用导纳法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自动检测和结果分析。 [方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电子工程技术 ,采集左脑导纳、右脑导纳、心电等生物信号 ,通过计算机实时处理 ,达到上述目的。 [结果 ]该系统具有去除噪声信号、自动提取特征点并可对脑导纳图、脑导纳微分环及频谱进行分析 ,计算 2 7项反映脑血流改变的参数。 [结论 ]该系统的设计为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设备的开发提供了又一种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导纳微分环及频谱分析在偏头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导纳式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对偏头痛患者进行脑导纳微分环及频谱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的脑导纳微分环及频谱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导纳微分环及频谱分析指标可客观反映出偏头痛患者的脑血管扩张、痉挛及供血情况,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心阻抗图导纳图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阻抗图 (impedancecardiogram )、心导纳图(admittancecardiogram)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技术 ,可同步描记心电图 (ECG)、心音图 (PCG )、颈动脉搏动图 (CPT)、心尖搏动图 (ACG)、阻抗图 (ΔZ)和阻抗微分图 (dZ/dt)、导纳图 (ΔY)和导纳微分图(dY/dt)。除了能分析计算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和舒张时间间期 (DTI)的一些指标 ,尚能通过每搏量 (SV)计算每分输出量 (CO)、心指数 (CI)等来衡量心脏的泵功能。有关血液动力学的一些指标 ,如外周阻力 (TPR)、血管顺…  相似文献   

4.
自从 60年代美国的 Nyboer与 Kubicek等提出利用测定人体特定部位的阻抗间接反映该部位血管容积变化的方法以来,各国学者引用该方法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实践证明,该方法由于受到基础阻抗 (Z0)的影响,其检测值重复性很差,只能做为单一个体手术前后的监测,不同人体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均无法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作者提出导纳法基本不受 Z0的影响,而且指出导纳图的图形变化有很好的重复性,从而提出了导纳微分环的新概念,证明了导纳微分环面积与血流间的密切关系,提出导纳微分环与导纳频谱分析技术在诊断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及胃动力障碍方面的可靠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 HD- 3181型导纳血液循环自动检测仪分别对心肌缺血前、后的家兔进行采集,为使采集到的导纳微分环波形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本文介绍了使用计算机技术定位导纳微分图上的特征点,并按时相将形成导纳微分环的导纳、导纳微分原始数据,以及各项参数的计算结果输出到数据文件中,对导纳微分环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更好地应用导纳微分环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形态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XIB-ⅡB型心功能自动检测仪对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与正常人进行测试。并对其心导纳微分环形态进行了对比。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导纳微分环形态异常,有非常明显的特征。结论 心导纳微分环的形态变化特征为心导纳微分环的异常图形为临床诊断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导纳心动图可提供多种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了解生命活动和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导纳微分血流图仪存在着测量复杂、功能不多,测试时需要屏气以及不能实时测量等缺点,1982年起第一医院内科与重庆大学的有关科研人员,对心脏功能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次采用价格低廉的单板机研制出了智能导纳心功仪,该仪器是一种智能式、多功能、实时、连续的心功能监测仪,除具有一般心功能仪的性能外,还能在不屏气及运动状态下进行多项心功能测定,对运动的生理、病理研究、药物试验等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简称多普勒)和心导纳微分图微电脑自动分析(简称心导纳)测定27例小儿单纯性空间隔缺损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与心导管(Fick)法相比,多普勒法CO和CI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0;心导纳法CO和CI相关系数分别为0.38、0.24,表明多普勒能准确测定心导纳不宜测定的小儿室间隔缺损CO和Cl。  相似文献   

9.
农增轩 《广西医学》1990,12(6):357-359
心导纳图心舒张波(○波)增深为异常表现.本文分析各种心脏病的原发病变,心功能状态等两种因素对心导纳图○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心功能代偿期○波不增深,心功能失代偿期○波增深率达78.8%.各种心脏病的原发病变对○波增深率无显著影响,提示各种心脏疾病严重损害心功能,使心功能失代偿是○波增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KTENG型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测量53 例脑导纳图波形为陡直型的健康人和25 例波形为近弧型的脑动脉硬化患者以及13 例高血压患者的功率谱,并将健康组与患者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与健康组频域脑导纳图功率谱,在基频部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谐频部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提示,脑导纳图功率谱为分析头部血管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病案服务创新是病案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病案服务创新要做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从而更好地为医院各项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5.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133例临床上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的不孕患者通过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检出胰岛素抵抗(IR)患者81例.将81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促排卵药、罗格列酮、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三组用药前后及用药后三组间的Homa IR(胰岛素抵抗指数)、FFA(游离脂肪酸)、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排卵率的变化.结果: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患者的Homa IR指数、血清FFA和TNFα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排卵率明显优于单用促排卵药(P<0.05)和单用罗格列酮(P<0.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探索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中国病案》2008,9(6):16-17
目的通过探讨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达到提高病案质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方法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病案质检的实际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之中。结果改进了病案质检的工作模式,由单一质检转变为多元化工作模式。结论环节病历质量、终末病历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强化了临床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死亡病案质量、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方法质量控制等有关人员参加死亡病例讨论,找出问题缺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果发现病案首页项目填写错误或漏填较普遍,病历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流于形式,医师自我保护意识差。结论质控人员参加死亡讨论,有利于医护合作、医药配合、科室协作、提高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七情病因概念的形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情作为病因概念,首见南宋·陈无择<三因方>.一般对这一概念来源的讨论,多仅追溯到<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致病的论述,而对于七情病因概念中可能存在的"非<内经>"内容,讨论甚少.通过分析<三因方>中与 "七情"有关的论述,笔者认为,陈无择的七情病因概念,由<素问·举痛论>"九气"、<诸病源候论>"七气"、<礼记>"七情"以及宋明理学心性论等多种元素构成.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认识中医学概念的建构规律,正确理解和改造现代中医学七情概念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