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尼地平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西尼地平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22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洗脱后,随机分入试验组(n=114)或对照组(n=113),分别服用西尼地平胶囊或西尼地平片5mg·d~(-1),治疗2周末坐位舒张压≥90 mmHg者剂量加倍至10 mg·d~(-1)治疗至8周末。于安慰剂洗脱末及治疗2,4,6,8周末测量诊室血压、心率、体征及记录不良反应,试验开始前及结束时进行实验室及心电图检查。结果:203例完成试验,其中西尼地平胶囊组101例,西尼地平片组102例。服药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2%和80.3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服药后2,4,6,8周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服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明显降低(P<0.05);服药后血压下降幅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压达标率及剂量加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西尼地平胶囊5~10mg每日一次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阿折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将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A组)和阿折地平片组(B组),经过2周清洗期后,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阿折地平片8mg口服治疗,每天1次,疗程均为8周。在用药前和用药8周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的动态血压变化和谷峰比值。结果2组患者用药8周后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24hSBP/DBP)、日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dSBP/DBP)、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nSBP/DBP)较用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降压谷峰比值均〉50%。结论阿折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轻、中度高血压均有良好的疗效,且均具有持续、稳定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贝那普利组32例,给予贝那普利10nag,1次/d,联合治疗组32例,在贝那普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5mg,1次/d,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血压均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高于贝那普利组,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应用降压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使用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时,其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安奎挂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经X^2检验,X^2值为5.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入选病人共48例,西尼地平(试验组)24例,氨氯地平(对照组)24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9.26和14.68mmHg(P<0.01),对照组分别下降为18.22和12.91mmHg(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分别为0和2例,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尼地平片每日服用1次,降低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入选患者为48例,西尼地平(试验组)24例,氨氯地平(对照组)24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9.26和14.68mmHg(P<0.01),对照组分别下降为18.22和12.91mmHg(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分别为0和2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尼地平片每日服用1次,降低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左心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给予比索洛尔治疗8周,观察血压变化情况,效果及治疗前后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随治疗时间延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进一步经Newman-Keuls法两两比较,治疗2、4、6周和治疗8周时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4、6周和治疗8周时收缩压分别低于治疗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4、6周和治疗8周时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4、6周和8周时舒张压分别低于治疗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治疗前后每搏量、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E波流速积分、A波峰值流速、A波流速积分、总舒张期流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治疗后E波峰值流速和EPFV/APFV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30例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起效较快,可以有效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而对收缩功能无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苏培  郎奕  刘莉 《天津药学》2007,19(3):41-43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比较两种钙拮抗剂(盐酸贝尼地平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贝尼地平组41例,晨起口服贝尼地平1次/d,初始剂量4 mg;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组42例,晨起口服波依定1次/d,初始剂量5 mg。两组1周后血压未达显效者,剂量增加1倍。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用药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贝尼地平组为总有效率82.93%,降压谷/峰(T/P)值SBP为65.00%,DBP为62.50%;非洛地平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3.33%,降压T/P值SBP为66.45%,DBP为67.6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贝尼地平或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肯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非洛地平作对照,观察尼卡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2例,经停用所有降压药1周后,随机分成A组(21例):口服尼卡地平每天10mg;B组(21例):口服非洛地平每天5mg,连续治疗4周,观察血压、心率、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尼卡地平与非洛地平降压作用明显(P〈0.05),对偶测血压、脉压有下降作用(P〈0.05),2组之间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尼卡地平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盐酸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盐酸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贝尼地平(试验组)112例,氨氯地平(对照组)105例。结果治疗8周后,2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有效率为贝尼地平77.68%,氨氯地平83.8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贝尼地平42.86%,氨氯地平41.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痉降压药物配合生活指导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根据妊娠期高血压常规治疗原则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等解痉降压等药物治疗和常规住院护理。研究组另给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科学营养指导、孕期健康锻炼等生活指导。分别于治疗前和分娩前1周检测2组患者血压水平,观察2组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10例(9.09%),而对照组高达31例(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痉降压药物配合生活指导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妊娠期孕妇血压和相关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刘本文 《河北医药》2016,(20):3165-3166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135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 =67)和联合组(n=68),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创.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联合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2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乏力、头痛、眼花、失眠、头晕、耳鸣等并发症的发病率相近( P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效果更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血压,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5.
国产西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西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平行对照试验,64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分别口服西尼地平和氨氯地平5mg·d -1 ,4周时如血压未达到有效标准则两组都增加剂量至10mg·d -1 至8周结束.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尿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63例完成全部试验,治疗8周末,经ITT分析,试验组平均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收缩压降低(17.63±12.06)mmHg vs(21.18±13.67)mmHg,P=0.1695;舒张压降低(13.06±6.73)mmHg vs(15.67±6.80)mmHg,P=0.1564];对照组降压的总有效率为90.63%,试验组为90.6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427);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国产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甲磺酸氨氯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病例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20例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甲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对照组(非洛地平缓释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甲磺酸氨氯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2例,均给予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其中96例给予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治疗组,96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观察组。结果与观察组相比,治疗组血压达标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应用比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贝尼地平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服用贝尼地平4mg,每天1次,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第2、4、6、8周末血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心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尼地平能有效控制血压,且对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贝那普利分别联合吲达帕胺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降压效果。方法将224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2例。研究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氢氧噻嗪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疗效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华峰 《海峡药学》2015,(4):144-145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氯沙坦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血尿酸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用药后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之间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尿酸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血尿酸治疗后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3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时对血尿酸和血压水平均有显著改善效果,但氯沙坦尿酸改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