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分析了222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12例,占5.4%,左主干开口处病变程度较同时累及的其它支相对轻。左主干分叉处病变程度与同时累及的其它支相近。左主干狭窄不能根据临床表现、体检及心电图等无创性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冠状动脉内Palmaz-Schatz支架的临床效果,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了70例冠心病患者74支冠状动脉血管80个Palmaz-Schatz支架植入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DeNovo支架植入63个,Suboptimal支架植入11个,Bail-out支架植入4个,再狭窄病变支架植入2个。左前降支37处病变植入41个支架,左回旋支11处病变植入11个支架,右冠状动脉25处病变植入27个支架,1处病变植入1个支架。支架植入的成功率为98.7%。术中1例SVG支架植入术中近端血管血栓形成。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或严重出血性并发症。术后3~24个月30例患者共33个支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6例6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8.7%。结果提示:冠脉内Palmaz-Schatz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率低,并可能有降低或延缓血管再狭窄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细胞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及骨髓中CD34+细胞含量;移植前、移植后24 h和随访12个月时分别测定血浆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D-Dimer)、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及尿酸(uric acid,UA)水平.入组及随访12个月时行动态心电图(Holter)评价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移植前后及随访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分离后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1.48±0.52)×109;CD34+细胞占1.28%±0.17%,数量为(18.57±9.14)×106.移植前循环血中CD34+细胞0.33%±0.12%,术后24 h达峰值1.30%±0.35%,72 h基本恢复至移植前水平0.53%±0.21%.移植后24 h血浆NT-proBNP较移植前无显著性变化(1 864.00±412.60μg/L比1 864.00±369.70μg/L,P0.05),随访12个月时较基线显著降低(701.05±154.60μg/L比1 864.00±369.70μg/L,P<0.05).移植后2、6、14、24 h血浆TnT、CK-MB水平较移植前均无显著变化.与基线相比,移植后24 h、12个月血浆BBC、Hb、网织红细胞、D-Dimer、hs-CRP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术后12个月随访未见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未引起微栓塞、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影响,长期随访未见与移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提示经冠状动脉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动物实验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明显升高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本研究初步观察29例高血压病患者经ARB缬沙坦治疗6周对血压和血浆CGRP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已经历了二十多年惊人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至今仍处在上升势头 ,不断展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多彩多姿。一种技术能在如此宽阔领域和漫长岁月经受考验而始终显露它引人瞩目的威力 ,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已不容置疑。冠心病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手术 (CABG)及药物治疗合理有机的联合 ,有效地缓解了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 ,提高了生活质量。尽管如此 ,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血管 /病变的解剖形态不适宜接受CABG或PCI治疗 (如多支、多处病变 ,弥漫病变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反复再狭窄病变 ,退行性变的大隐静…  相似文献   
6.
随着防疫工作的积极开展,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率明显减少,在拉萨市仅有散在的发病。布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在发病较少地区易造成诊断困难。发生肺结节性改变及胸腔积液者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37例青年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本院住院的80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发现年龄≤40岁的青年心肌梗塞患者37例,男性36例(97.3%),危险因素中吸烟、家族史阳性和高血脂分列前三位.冠脉造影,27例为动脉粥样硬化.1例肌桥,3例正常.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最多见,病变部位以左前降支最易受累,左室射的分数(LVEF)值仅2例低于40%.青年心肌梗塞发病仍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原因,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9.
2002年欧洲心力衰竭专题研讨会亮点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学组举办的 2 0 0 2心力衰竭进展 (heartfailureupdate 2 0 0 2 )专题研讨会于 2 0 0 2年 6月 8日至11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该会规模虽不大 ,但内容较丰富 ,从心脏损伤开始到心力衰竭发生、发展和防治等多个环节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有关亮点内容介绍如下 :1 诊断心力衰竭的新指标目前心力衰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影像学 (X线胸片和超声多普勒心动图 )来诊断。近年来研究表明 ,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B 型利钠肽 (BNP)在诊断心力衰竭中有重要价值。罗氏公司 (Roche)举办的卫…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中出现异常Q波可见于多种心脏异常情况,本文结合117例心肌梗塞的资料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真正含义。 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及酶学等检查确诊为心肌梗塞(不包括无异常Q波的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和/或有室内阻滞或左束支阻滞者),选择资料完整的幸存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