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肥高校在校男性大学生在过度自慰后的中医证候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000名男性大学生进行体质辨识,分析男性大学生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其近五年内自慰频率判断为过度自慰,同时记录每位过度自慰者的中医证候学表现,分析合肥地区男性大学生的过度自慰情况及症状表现与其体质类型间的关系。结果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845份,其中过度自慰的男性大学生为423人。423位过度自慰男性大学生群体中平和质占26.1%;单一偏颇体质占19.6%,混合偏颇体质占45.1%。单一偏颇体质中,湿热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在193例混合偏颇体质中,以湿热兼阴虚质最多,其他依次为湿热兼痰湿质,湿热兼气郁质,湿热兼血瘀质,阳虚质兼气虚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兼痰湿质,阳虚兼血瘀质,痰湿兼血瘀质,阴虚兼阳虚质,气郁兼气虚质,痰湿兼气郁质,气虚兼阴虚质。不同证型中医体质分布不相同。阴阳两虚证中以气虚质分布较多,湿热下注证中以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布较多,脾肾阳虚证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以气郁质分布较多,肝肾阴虚证中以阴虚质分布较多。结论 845例合肥高校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者占50.0%,其体质多为混合偏颇体质,平和质及单一偏颇体质较少;体质分布以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不同的体质分布和其证候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的诊治要"辨证候",同时要"辨体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治疗的201例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通过运用流行病学的调研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体质分布特点。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单一体质59例,占29.35%,兼夹体质142例,占70.65%。综合所有体质类型,前6位的体质类型:第1位为血瘀兼痰湿质30例,占14.93%;第2位为痰湿兼气虚质26例,占12.94%;第3位为气虚兼血瘀质16例,占7.96%;第4位为痰湿质15例,占7.46%;第5位为气虚质13例,占6.47%;第6位为血瘀质/血瘀兼阳虚质均为12例,占5.97%,然后依次为痰湿兼阳虚质血瘀兼阴虚质血瘀兼湿热质/痰湿兼气郁气阴虚质气虚兼阴虚质/血瘀兼气郁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平和质气郁兼湿热质/特禀质。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位体质类型为血瘀质95次痰湿质91次气虚质61次。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体质类型复杂,以兼夹体质为主,最重要的体质类型为血瘀兼痰湿质,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与两种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108例男性不育症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0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问卷调查,对其中医体质类型质进行初步的分析。方法:体质量表调查法对108例男性不育症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单一体质类型63例占58.33%,复合体质类型45例占41.67%,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和平质31例占28.7%,湿热质15例占13.89%,湿热痰湿质7例占6.48%,气虚湿热质、气虚阳虚质各6例,分别占5.56%,气虚质5例占5%;湿热阳虚质、特禀质、阴虚质各4例,分别占3.7%,湿热血瘀质3例占2.78%。结论:男性不育患者和平质者占相当比例,而体质偏颇者则以湿热体质及湿热复合体质为主,气虚、阳虚、痰湿及其复合体质互见的体质特点。而阴虚、血瘀、特禀质及其复合体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中医体质分型6525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讨论广州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 对6 525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2 635例)、痰湿质(2 029例)、阳虚质(1 556例)、气郁质(1 308例)、湿热质(778例)、瘀血质(551例)、平和质(474例)、阴虚质(443例)、特禀质(23例).广州地区个体体质分布前5位:痰湿质(806例)、气虚兼痰湿质(787例)、气虚质(665例)、阳虚质(577例)、气郁兼气虚质(554例).结论 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辨识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统计、分析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探讨其规律,为预防及早期治疗本病提供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7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7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湿热质65例,气郁质52例,阳虚质51例,气虚质37例,阴虚质34例,痰湿质32例,血瘀质29例,平和质12例,特禀质7例。单一体质患者9例,两种、三种兼夹体质各12例,四种、五种兼夹体质各9例,六种兼夹体质14例,七种兼夹体质11例,八种兼夹体质1例。主体质中湿热质(54例,70.13%)最多,平和质(12例,15.58%)、阳虚质(5例,6.49%)次之。单一体质或两种兼夹体质中湿热质(60例,39.47%)所占比例最高,阳虚质(34例,22.37%)亦占较高比例。[结论]1.湿热质为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常见体质类型,阳虚质次之。2.急性乳腺炎患者多种体质类型均多见,且兼夹体质多、兼夹情况复杂。可能与患者所处产后哺乳期这一特殊时期有关。3.以体质作为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对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调整湿热质、阳虚质这两种偏颇体质对于预防和早期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34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体质分布的特点及其精液质量、睾丸大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常见病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344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思路。结果344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平和体质占17.4%,单一偏颇体质(为一种偏颇体质者)占25.6%,混合偏颇体质占57.0%。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平和质(17.4%)、湿热痰湿质(14.2%)、阳虚气虚质(9.59%)、湿热质(8.43%)、阳虚痰湿质(6.69%)、痰湿质(5.81%)、气虚湿热质(5.81%)、气虚质(4.94%)、阳虚质(4.36%)、气郁气虚质(3.49%)。结论从单一体质类型看除平和质外,湿热质和气虚质是不育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复合类型中,虽然各复合型相对分散,但仍然表现以湿热复合类为主要特征,而阳虚、气虚、痰湿复合类次之的分布特征;而总体阴虚质、特禀质、血瘀质及其复合类都很少见;不育症患者不同睾丸体积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异同。【方法】选择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78例典型哮喘患者和3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评分和判定,分析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中医体质分布频次情况:典型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2)中医体质分类占比情况:典型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9.74%(31/78),兼夹体质占比60.26%(47/78);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6.36%(12/33),兼夹体质占比63.64%(21/33)。(3)兼夹体质关联情况:兼夹体质中,典型哮喘组关联程度最强的是气虚质-阳虚质,其...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17,(6):1032-1035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 332例体质辨识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进行分析。结果:2 332例人群中平和质人群有771人,占33.06%,偏颇体质人群有1 561人,占66.94%。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分别占18.57%、10.33%、9.31%。男女体质分布存在差异,2 332例人群中,男性1 279例,平和质有566人,占44.25%,偏颇体质713人,占55.75%,具有前3位的是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分别占13.21%、11.10%、9.70%%。结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是郑州地区一般人群的常见偏颇体质类型,且多种体质兼夹也是郑州居民的体质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 332例体质辨识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进行分析。结果:2 332例人群中平和质人群有771人,占33.06%,偏颇体质人群有1 561人,占66.94%。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分别占18.57%、10.33%、9.31%。男女体质分布存在差异,2 332例人群中,男性1 279例,平和质有566人,占44.25%,偏颇体质713人,占55.75%,具有前3位的是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分别占13.21%、11.10%、9.70%%。结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是郑州地区一般人群的常见偏颇体质类型,且多种体质兼夹也是郑州居民的体质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各大高校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通过填写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候调查问卷,选取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患者104例,进行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104例PCOS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为兼夹体质者有22例(21.2%),阳虚质者有19例(18.3%),痰湿质者有18例(17.3%),湿热质者有14例(13.5%),平和质者有12例(11.5%),气郁质者有6例(5.8%),阴虚质者有6例(5.8%),气虚质者有4例(3.8%),血瘀质者有2例(1.9%),特禀质者有1例(1.0%)。PCOS患者以兼夹体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多见;常见中医证型为肾虚证,其次为痰湿证、兼夹证型、血瘀证、肝郁证、脾虚证;平和质与痰湿证呈负相关(P<0.05),气虚质与痰湿证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与痰湿证呈正相关(P<0.05),湿热质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气郁质与肝郁证呈正相关(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痰湿质有关(P<0.05),腰...  相似文献   

11.
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研究中医体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福州地区明确诊断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研究显示,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瘀血质39例,阳虚质32例,湿热质24例,痰湿质15例,阴虚质15例,气虚质10例,气郁质8例,平和质5例,特禀质2例,分别占总人数的26.0%、21.3%、16.0%、10.0%、10.0%、6.7%、5.3%、3.3%、1.3%。瘀血质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阳虚质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湿热质中,男性16例,女性8例。结论9种体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客观存在,瘀血质、阳虚质、痰湿质为福州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其体质的构成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与中医体质特征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息肉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9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中医证型进行调查研究,按王琦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方法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类并统计其临床表现在各体质类型中的分布。结果在中医证型中,痰瘀互阻型占31.96%;气滞血瘀型占28.87%;气虚血瘀型占23.71%;湿热血瘀型占15.47%。在中医体质方面,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以痰湿质为多,占20.62%,其次为气郁质,占16.49%;平和质占15.47%。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中医证型可分为痰瘀互阻型、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和湿热血瘀型四型,以痰瘀互阻型为多见。此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除平和质以外,痰湿质、气郁质是该病的易发体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对442例体检中发现高血压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断,及其与心电图和肾功能关系的分析。结果湿热质(25.8%),痰湿质(22.6%),气虚质(16.7%),平和质(15.6%),阳虚质(5.2%),阴虚质(5.0%),阳盛质(2.5%),气郁质(2.5%),瘀血质(2.3%),血虚质(1.6%),肾虚质(0.0%)。其中偏质占84.4%。高血压组患者心电轴异常、心电传导阻滞、电压异常的人数比例高于低血压组和正常组患者(P0.05),而低血压组和正常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所占比例高于高血压组患者(P0.05)。高血压平和质患者中心肌缺血和心电传导异常比例非常高。而痰湿质和湿热质肾功能异常所占人数比例偏高。结论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偏质为主。高血压可能对心电图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特点,探索常见偏颇体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收集1017位西长安街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资料并进行体质评分、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见偏颇体质的相关因素。结果平和质(229例)占22.52%,8种偏颇体质(788例)占77.48%,其中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合607例)最为多见,占59.69%。Logisitic回归显示痰湿质与身体健康状况、体质指数、饮食口味相关,阳虚质与身体健康状况、体质指数、睡眠习惯相关,气虚质与身体健康状况、居住条件、饮食口味相关。结论老年居民以偏颇体质居多,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是其常见偏颇体质。身体健康状况是偏颇体质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居住条件、饮食口味、体质指数、睡眠习惯也是偏颇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对224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并以同时间段体检正常的人群600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FS组中属于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血瘀质、痰湿质五种中医体质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女性多于男性,不同性别的患者体质分布有所不同,女性气郁质、血瘀质人群明显多于男性。躯体疲劳以气虚质程度最重,脑力疲劳以气郁质最为明显。结论气虚质、气郁质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多发体质,掌握中医体质特征,将为系统化干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近年来发表的糖尿病中医体质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及循证医学的分析与评价。相关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多以气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为主;不同体质类型之间,其血脂水平、血凝指标、体质指数和年龄可能存在差异;在伴有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中,其主要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和阳虚质;中医体质干预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体重有一定的效果。由于这些研究在研究设计、统计方法学的选择和样本的来源方面都存在缺陷,所以其证据强度不够高。因此,需要更多的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来明确中医体质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寻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为阻断亚健康状态向疾病转变提供干预思路.方法 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来自华东、华北、华南9家合作单位的体检人员进行健康状态及中医体质类型的辨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的对应分析方法,对2 748例亚健康状态人群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对应分析显示,亚健康状态三分型(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七分类(疲劳、失眠、焦虑、疼痛、健忘、抑郁、便秘)与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2三分型=128.66,P三分型<0.01;2七分类=146.64,P七分类<0.01),其因子载荷分布情况良好.亚健康状态三分型中,躯体亚健康与阳虚质、阴虚质对应,心理亚健康与气虚质、瘀血质对应,社会适应亚健康与平和质对应.亚健康状态七分类中,疲劳亚健康与气虚质、痰湿质对应;失眠亚健康与阳虚质对应;焦虑亚健康与气郁质对应;健忘亚健康与平和质、特禀质对应;抑郁亚健康与气郁质对应;便秘亚健康与阴虚质对应.结论 亚健康状态的不同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根据其具体对应关系进行针对性干预,可以作为阻断亚健康状态向疾病转变的预防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18.
“鼻鼽”中医体质特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鼽(变态反应性鼻炎及非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中医体质特点,探索中医体质因素在鼻鼽中的作用。方法汇集一年内就诊的15岁以上1008例"鼻鼽"患者,以致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及临床症状分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组(AR)和非变态反应性鼻炎组(NAR),分别对两组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特禀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鼻鼽的中医体质特点。结果以1008例鼻鼽的患者中,相对平和质,阳虚质患NAR的概率增加,OR为2.78,95%CI为2.33~4.69;特禀质者患AR有显著增高,OR为3.84,95%CI为2.8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质者患AR及NAR的几率均等,两者均易发病。痰湿质、瘀血质、湿热质的危险度明显降低。结论阳虚质、气虚质是NAR发病的主要体质因素;特禀质、气虚质亦是AR发病的主要体质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量表,对如皋、溧阳、太仓三地80岁以上健康老人开展中医体质调查与辨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晚起与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呈正相关;晚睡与气郁质呈正相关;早起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早睡与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睡眠不规律与阳虚质、气郁质呈正相关。结论 相对晚睡来说,晚起导致的偏颇体质更多,对健康的损害更大,体现了中医重视阳气,以阳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19-123
目的探讨实施中医辨证干预措施后中医体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在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针灸科体检的799例本院医护人员中209例阳虚质、倾向阳虚质的医护人员,对入选人员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进行为期2年的生活起居、精神调摄、形体运动及饮食调养等多方面建议进行体质干预,并在干预措施后再次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与类型判定,分析引起中医体质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9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48份,有效回收率为70.8%。男16例(10.8%),女132例(89.2%);平均年龄(34.23±8.84)岁。阳虚质/倾向阳虚质113例(76.4%);平和质11例(7.4%);其余体质类型分别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倾向气郁质、气虚/倾向气虚质等5种偏颇体质共24例(17.3%),中医体质类型的变化(以转化为平和质为有效转变)提示干预措施有效(P0.05);影响中医体质变化的因素与睡眠习惯相关(P0.05);与性格、饮食习惯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中医辨证对阳虚体质进行干预能改变原来的体质状况,睡眠习惯与平和质的形成影响明显,提示在进行体质调控时一定要注意睡眠的因素,加强睡眠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