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糖高脂饮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3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进行低糖高脂饮食干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32:50:18)和常规饮食干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55:27:18)。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FEV1%、mMRC评分、6MWD及BODE指数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P0.01);6MWD及BODE指数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糖高脂饮食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及BODE指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近年来发表的糖尿病中医体质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及循证医学的分析与评价。相关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多以气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为主;不同体质类型之间,其血脂水平、血凝指标、体质指数和年龄可能存在差异;在伴有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中,其主要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和阳虚质;中医体质干预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体重有一定的效果。由于这些研究在研究设计、统计方法学的选择和样本的来源方面都存在缺陷,所以其证据强度不够高。因此,需要更多的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来明确中医体质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苦豆子总生物碱毒性及药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全草中提出的苦豆子总生物碱(下称总硷)含有15种以上的单一生物碱。据报道总碱有消炎、抗癌、抗菌,神经系统及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因无特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用于诊断慢性肝功能损害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很多,但对其诊断效率进行客观评价的研究并不多。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诊断性能指标对常用的7项血清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肝硬化组(n=81)、慢性肝病组(n=43)和健康对照组(n=30)的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胆碱酯酶(ChE)等7个生化指标,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价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不同肝病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ALB、ChE显著下降,AST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下面积ALB最高,ChE次之。7项指标中Ch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93.8%和83.7%;诊断准确率ChE最高,达90.3%,ALB次之,为89.5%。结论:临床常规的7项生化指标中,ALB和ChE最能反映肝硬化特别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紫杉醇脂质体与卡铂联合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紫杉醇和卡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和卡铂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有效率、临床控制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皮疹、肌肉痛、恶心呕吐、脱发、呼吸困难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紫杉醇脂质体与卡铂联合治疗卵巢癌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日的评价基于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程的诊断性能。方法以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测定的99mTc—GFR为标准,测定105例患者SCr及CysC浓度,以KDIGO(2013)指南推荐的eGFR方程计算eGFR值,再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系列诊断性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评价各eGFR方程的诊断效率。结果eGFR—SCr/CysC方程在临界值为90、60和45mL/min/1.73衍时,其阳性似然率(分别为9.3、30.1和13)和比数比(分别为21.1、68.4和39.4)最高,诊断性能最佳;当eGFR临界值取60mL/min/1.73m2时,eGFR—SCr/CysC的阳性似然率和比数比为30.1和68.4,SCr/CysC联合方程最能确定诊断,而阴性似然率在0.33—0.49之间,均不能有效排除诊断;eGFR—CysC的诊断性能稍优于eGFR—SCr。将方程两两联合的平行试验只有当eGFR临界值取60mL/min/1.73m2时,eGFR.(CysC+SCr/CysC)的阳性似然率和比数比(20.8,94.5)都最高,最能确定诊断;平行试验的eGFR阴性似然率(0.12~0.22)均比eGFR单独试验的阴性似然率(0.33~0.49)低,较排除诊断的能力增强。结论临床使用eGFR应考虑同时检测血清SCr和CysC的浓度,运用eGFR—SCr/CysC联合方程评价肾损害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膜分离与沉淀剂结合提取腌肠衣盐水中肝素纳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分离与沉淀剂结合提取腌肠衣盐水中肝素纳的工艺改进。方法采用盐解-离子交换-膜分离及蛋白沉淀除杂法从中提取肝素纳。结果从废弃的腌肠衣盐水中提取肝素钠取得了成功,与传统工艺(盐解-离子交换法)比较,洗脱液体积可浓缩至原体积的15%左右,乙醇用量可减少85%左右,而效价分别从传统工艺的96.82U/mg增加到157.58U/mg,总收率比传统工艺提高了12.5%。结论工艺方法可行、可靠,适宜于中、小型规模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抗水通道蛋白4(AQ-4)抗体的检测方法,评估抗AQ-4抗体在神经精神狼疮(NP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3段AQ-4细胞外肽段包板,建立基于肽抗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检测49例健康人、54例其他风湿病患者(32例多肌炎/皮肌炎,10例干燥综合征和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03例NPSLE患者的血清中的抗AQ-4抗体;检测22例非风湿病患者、31例SLE患者、96例NPSLE、27例合并结核感染的SLE患者和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中抗AQ-4抗体。结果:以健康人(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OD)+3标准差(SD)为临界值,血清标本阳性率在其他风湿病组为1.8%(1/54);SLE组为14.3%(15/105);NPSLE组为22.3%(23/103)。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在对照组为0%;SLE组为12.9%(4/31);NPSLE组为29.2%(28/96);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者为37%(10/27);SLE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者为0%(0/8)。SLE组合并NPSLE组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AQ-4抗体显著增加(P〈0.01),SLE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AQ-4抗体水平相似(P〉0.05)。NPSLE组脑脊液中的抗体检出率(29.2%)较血清中抗体检出率(22.3%)增高(P〈0.01)。在SLE合并TB组的脑脊液中,抗AQ-4抗体的检出显著增高(P〈0.01)。结论:抗AQ-4抗体在SLE和NPSLE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显著升高,尤其是脑脊液中。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抗AQ-4抗体显著升高,提示抗AQ-4抗体是狼疮合并结核性脑病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探讨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选取95例肝肾功能正常无发热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测量其身高、体重、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以及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1%,被确定为重要主成分,建立主成分函数表达式,分析主成分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这4个主成分分别反映内脏蛋白消耗型营养不良(慢性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型营养不良,同时采用主成分评分法对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内脏蛋白消耗型营养不良占25.26%,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型占30.53%,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占25.26%,免疫功能低下型营养不良占18.95%.结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原始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合理、综合地评价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甘聚糖作用长、短不同时间对Caco-2细胞中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葡甘聚糖60、240 mg/L两个低浓度梯度组,400、500 mg/L两个中浓度梯度组,700、800、900 mg/L 3个高浓度梯度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分别单独作用于Caco-2细胞12 h和36 h,采用以甘氨酰脯氨酸对硝基苯胺(Gly-Pro-pNA)为底物的发色底物法检测不同浓度葡甘聚糖对体外Caco-2细胞中DPP-Ⅳ活性的影响。结果:(1)低、中、高浓度梯度的葡甘聚糖短时间(12 h)作用于Caco-2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得到P值,低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579、0.545,中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349、0.080,高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082、0.097、0.4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低、中、高浓度梯度的葡甘聚糖长时间(36 h)作用于Caco-2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得到P值,低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007、0.002,中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621、0.976,高浓度梯度组分别为1.000、0.940、0.994,低浓度梯度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葡甘聚糖短时间(12 h)作用于Caco-2细胞后,700 mg/L的高浓度葡甘聚糖对Caco-2细胞中DPP-Ⅳ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趋势;长时间(36 h)作用于Caco-2细胞后,60、240 mg/L的低浓度葡甘聚糖能够抑制Caco-2细胞中DPP-Ⅳ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