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出血热病毒在原代小鼠肾细胞上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新疆出血热病毒能在原代小鼠肾细胞中复制及传代,细胞内的病毒滴度可达LD504.5/0.01毫升,但不出现细胞病变。细胞于种毒后三天即能观察到胞浆内嗜碱性的、多形态性包涵体和特异性免疫荧光颗粒。包涵体的分布部位与荧光颗粒一致,于种毒后5~6天达高峰。在感染的单层细胞中,培养液上清和细胞内的RPHA滴度分别为1:32~1:64和1:1024。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从被感染的动物尿中排出已被证实。1985年张炳根等从急性期病人尿液细胞中分离到EHFV;陈伯权等用出血热肾病综合征病毒HFRS 25-1McAb检测血、尿中抗原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EHF病人尿中排毒动态观察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现报告收集临床典型EHF病人不同病程的尿液细胞沉渣观察其排毒期限。  相似文献   

3.
自南朝鲜李镐汪首次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以来,国内外学者还用Vcro-Eb、A549、LLc-Mk_2传代细胞、乳小白鼠从鼠体及病人体内分离到许多EHFV。但自朱智勇等证实长爪沙鼠是EHFV敏感的实验动物以来,长爪沙鼠是否可从病人血清中直接分离EHFV及分离效果如何,至今尚未见详细报告。本文作者在1991年1月至1992年4月,用长爪沙鼠对3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液进行了EHFV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备筛选毒株适应于Vero细胞,并对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新分离的4株汉坦病毒接种敏感动物,在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比较脑内病毒抗原的含量以及乳鼠的发病情况;在Vero细胞中传代,比较培养液中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以及细胞的病变情况;利用筛选出的毒株研制Veto细胞灭活疫苗。研究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4株病毒经乳沙鼠脑内传代,鼠脑悬液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分别达7.00~7.75LgCCID50/ml和1:3201:1280;4株毒株经Vero细胞连续传5代,培养液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分别达6.50~7.50LgCID50/ml和1:160~1:768;疫苗免疫家兔2针后,其中出血热病毒株Z34与ZJ5株疫苗免疫血清对同型毒株的中和效价达到1:10。结论ZJ4与ZJ5两毒株已适应于Vero细胞,且具有病毒滴度高和免疫原性良好的特性,适合用作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理想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5.
新疆出血热病毒抗原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出血热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从各种不同临床类型的病人,不同地区的蜱、绵羊以及野生动物(大耳跳鼠)中分离到多株病毒。这些毒株在抗原性上有无差别是本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免疫学上的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豚鼠交叉免疫攻击试验、交叉反向间接血抑试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和恢复期病人血清对不同毒株抗原的补结和间接血抑试验等四种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初步表明这些毒株在抗原性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自1981年起发生家鼠型出血热流行,其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似乎与野鼠型出血热无严格区别。但从对人群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率远高于野鼠型[1]看,似乎家鼠型病毒具有广谱的抗原性和高免疫源性。为此我们进行从家鼠型出血热病人体内直接分离人源病毒株工作,以期获得家鼠型人源毒  相似文献   

7.
1988年7~8月,采集青海省海西自治州乌兰县郭里木乡231只改良绵羊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出新疆出血热病毒IgG抗体5份;自该县蓄集乡825只改良绵羊血清中检出新疆出血热抗体6份。鉴于这些绵羊均为本地所产,证实海西州乌兰县是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和鼠中分离出28株能在Vero-E_6细胞上繁殖并适应于乳小白鼠稳定传代的病原因子。用分离株感染的鼠脑切片和参考株EHF病毒A16株感染的Vero-E_6细胞滴片,同时以IFAT法进行特异性血清学试验和排除试验,二者检测结果一致,说明分离株为EHF病毒;用HI对所分离的24株病毒的免疫血清分型表明,病毒株来源于黑线姬鼠的为野鼠型毒株,来源于褐家鼠的主要为家鼠型毒株。进一步研究来源于不同疫源地类型疫区和潜在疫区毒株间的抗原性差异,将对EHF的防制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0年初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显微外科工作人员中,在4天之内先后发生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从病人急性期血清及实验大白鼠肺分离获得两株EHFA(GL、GRL_(10))应用北京病毒所EHV病毒MCAB分型试剂检测,GL、GRL_(10)毒株具有EHF组及家鼠型特异性,属家鼠型病毒。同时从三例患者双份血清检测到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在实验大白鼠也查到EHF抗体。证实是由实验大白鼠引起的EHF爆发。从病人血清及大白鼠肺分离到两株EHF病毒,在广东尚属首次,为广州市EHF监测提供佐证,同时也表明EHF病毒MCAB试剂对分型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我省EHF患者的病毒病因,我们于1984年11月至1985年6月在四川南充疫区从EHF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病毒五株,现将病毒分离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一)标本来源:1984年11月在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南充地区医院和南充县新民公社选择临床症状典型,发病不超过5天的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及时分离血清,液氮冻存运送实验室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