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马俊涛 《吉林医学》2014,(3):645-645
目的:讨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对于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选择未进行基础护理流程以前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开展基础护理流程后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统计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医院感染率和护理满意率,以评价基础护理流程在ICU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结果:实施基础护理流程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6%、10.5%和9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础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医院感染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突出的价值,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IC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予以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医院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长英  荣桂芳  林代琼 《四川医学》2013,(12):1941-1944
目的 探讨肛肠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肛肠外科特点,加强专科护理文化建设,改进病房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关注细节服务,实施个性化服务,通过对患者、医生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调查评估,作为优质护理服务成效的依据.结果 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士工作主动性、护理质量以及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对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分院(以下简称"我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相应措施,建立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做好医务人员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烧伤、新生儿病房及手术室等感染管理相关科室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物品进行采样与检测,评价2010年与2011年两年合格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消毒灭菌物品等监测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6.69%、94.52%、97.72%,与2010年(92.24%、83.33%、91.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6.53、7.81,均P〈0.05);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5.80%(8/138),2011年医院感染率为4.10%(6/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全院无感染性病例暴发流行;2010年医护人员满意度为89.86%(124/138),2011年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5.21%(139/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结论通过对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整体意识提高,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医疗服务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ICU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以常规ICU基础护理流程开展优质护理为对照,分析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开展优质护理的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开展优质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活动对基层医院内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优质护理应用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来监利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1210例患者,并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内科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工作使得基础护理合格率由81.07%上升到91.98%;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81.49%上升到92.23%,经χ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69,P<0.05,χ2=61.185,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工作有利于内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ICU病房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阶段工作,分析其成效,为深化创建工作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 在ICU病房采取统一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营造优质护理服务环境氛围;结合ICU特色特点,开展专科特色创建;大胆改革,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绩效挂钩等举措.结果 ICU病房服务质量、患者和各科医生对ICU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护士对试点病房、责任制护理、个性化排班、奖励机制能够接受.结论 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过程中采取层级管理、小组责任制护理、绩效挂钩等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医生对ICU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护理部制定评价护理质量的统一标准,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结果:2011年度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级别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护理人员技能操作及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等方面与2010年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消毒隔离、院内感染等方面有待重视及加强;患者、家属、陪护(非家属)、医生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提高患者、家属、陪护(非家属)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护理流程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结合ICU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制作护理作业流程、护理服务流程、护理操作流程,应用于ICU日常护理工作;分析实施护理流程后,2005年8月-2006年7月与上年同期相比护理缺陷发生率、护士工作职责遗漏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结果与上年同期相比,实施护理流程后2005年8月-2006年7月护士工作职责遗漏率下降12.5%、患者满意度上升8.5%、护理缺陷数减少18起p〈0.01(u=3.073,4.737和3.925)。结论护理流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ICU的护理质量,加强了护理管理力度,适用于象ICU这样护理管理难度大的临床科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10年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2011年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危重患者合格率与基础护理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推行精细化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危重患者合格率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聘护工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开展精细化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危重患者合格率及基础护理合格率,节约患者聘用护工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将2010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768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重症患者分为A组(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B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结果B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重症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以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的4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为改进前组,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改进护理管理后为改进后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理念"的相关培训,对两个时期护理工作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①改进后组急救药品和器械、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合格率(99.79%、99.67%、98.99%),医生总满意率(100.00%),患者总满意率(99.13%)均高于改进前组(93.17%、95.16%、96.05%、95.19%、9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改进后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知晓率(100.00%)、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98.23%)、规范操作合格率(98.19%)、手卫生合格率(98.76%)、机器及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100.00%)、分机分质量用物合格率(100.00%)、感染阳性区域护士考核合格率(98.41%)均高于改进前组(81.13%、87.26%、88.54%、88.32%、97.24%、89.17%、8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关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对实际工作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ICU工作特点,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护士培训,改变排班模式,优化护理文件书写,细化基础护理项目,实施人文关怀等措施,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谈优化ICU基础护理在改善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良美 《中外医疗》2011,30(29):11-12
目的探讨和总结“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标准化的全程优质服务”的理念,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及实现人文精神的整体回归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完善和修订ICU的基础护理水平,以病人为中心,关心.呵护病人,加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强化基础护理意识及服务理念,对比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及理念前后ICU中危重病人的院感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家属、病人满意率。结果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及理念后,可降低危重病人院感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高家属、病人的满意率。结论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强化“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而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体护理质量,从根本上改善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最佳的照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护理对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意义。方法:以2011年2月-2012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患者及家属、医生及相关科室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每次抽取80%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并与2010年尚未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及相关科室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冯爽 《中外医疗》2012,31(32):144-145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的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对该院213例护士实施全面的护理流程管理,评价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流程管理实施后在服务水平、操作技术、仪器使用、沟通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分别提升了22.1%、13.6%、14.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提升了11.8%,患者满意度提升了28.1%,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流程管理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护理安全性,规范了医院和护理管理水平,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基础条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在武汉市优抚医院所有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精神科病房,开展8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满意率、护理人员满意率及不同环节护理质量合格率的差异与成效.结果:患者满意度由91.5%上升至97.5%、护理人员满意率由83.5%上升94.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由90.5%上升至96%、健康教育合格率由87.5%上升至95.5%、基础护理合格率由90%上升至95.5%,专科护理合格率由91.5%上升至96.5%,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lt;0.05);护士群体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创造性普遍提高.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医生的满意,也能充分发挥护理队伍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团队力量,提升医院综合服务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精神科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在精神科开展了围绕"如何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各圈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应用品管手法对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持续改进.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了基础护理工作缺陷和问题,提高了基础护理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实施后全院精神科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综合平均分[92.6%、(97.60±0.38)]均较实施前[73.7%、(92.03±0.74)]显著提高,2011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36%)较2010年(0.80%)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相似文献   

19.
龚子霞 《四川医学》2012,(9):1695-1696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基础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入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0例按照传统的护理管理办法实施基础护理,为对照组。其余80例患者依据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给予新的基础护理质量控制办法,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不良事件、护理投诉、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率、不良事件数以及护理投诉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基础护理质量控制办法,能够显著提高基层医院的基础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护理措施提高ICU清醒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统计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发放ICU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80份(病人部分)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ICU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85份(病人部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投诉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清醒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投诉率下降。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ICU清醒患者的重视,改进沟通方法,加强人性化护理,努力满足该部分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ICU护理质量投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