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平罗县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平罗县居民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6年死因构成顺位:男性前5位死因构成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女性前5位死因构成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男性平均死亡率(713.47/10万)高于女性(469.71/10万).[结论]平罗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并且应将男性病人放在重点.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2007年居民全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涛  陆艳 《上海预防医学》2009,21(12):585-587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主要死因及疾病负担,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2007年,苏州市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56.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5.69/10万。5种主要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12.79/10万)、脑血管疾病(65.54/10万)、呼吸系统疾病(47.19/10万)、心脏病(39.41/10万)、损伤和中毒(35.34/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是苏州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寿光市2006年死亡的居民进行调查.[结果]2006年寿光市有居民1 017 023人,死亡6 060例,死亡率为595.84/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680.11,女性为509.89;0岁为636.70,1~4岁为60.12,5~9岁为21.64,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上升.前4位死因,全部居民和男性均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女性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97岁,男性为74.22岁,女性为81.83岁.[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是寿光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制定重点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夏疾病监测点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居民总死亡率535.71/10万,男性635.81/10万,女性433.70/10万;死亡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81.49/10万)、肿瘤(117.80/10万)、损伤和中毒(83.36/10万)、呼吸系统疾病(58.72/10万)、消化系统疾病(14.91/10万),合计占全部死亡的85.1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401.12/10万,占总死亡的74.88%.[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盐城市居民死因构成及其顺位,分析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盐城市主要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网络系统,收集2008年度居民死亡个案,使用Deathreg2005版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作为标准人12进行率的标化.同时,使用PYLL、PYLL%以及AYLL等相关指标对主要疾病减寿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盐城市居民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18.09/10万、417.86/10万;前5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6.28%;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位列恶性肿瘤死因的前5位,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7.92%;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最大的是恶性肿瘤,达到每千人15.53年;损伤和中毒造成平均减寿年数最为高,达到27.68年.[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影响盐城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较为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北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健康水平和死亡结构特点,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全省8个疾病监测点上报的疾病监测资料,使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和统计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统计.[结果]监测人群粗死亡率为352.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7.33/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420.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8.07/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282.82/10万、标化率为272.07/10万.居民主要死亡标化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48.71/10万)、恶性肿瘤(68.70/10万)、呼吸系统疾病(34.32/10万)、损伤和中毒(32.07/10万)、消化系统疾病(7.04/10万).[结论]慢性病是威胁全省疾病侧点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治理环境以及加强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合川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期望寿命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用死因分析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 2014年合川区居民报告死亡率为744.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0.59/10万,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死因的96.55%.平均期望寿命78.60岁(男性76.06岁,女性80.69岁),造成潜在寿命损失即潜在减寿年数前五位的死因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去死因期望寿命上升前五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结论 慢性疾病与伤害为合川区居民主要死因.减少寿命损失,提高期望寿命,重点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与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永嘉县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永嘉县2010年死因监测报告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以率、构成比为主要指标,用Death-Reg2005、spss13.0、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永嘉县居民损伤与中毒报告死亡率48.81/10万,全死因顺位居第5位;损伤和中毒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溺亡,报告死亡率依次为12.12/10万、10.42/10万、6.70/10万和3.83/10万.结论: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已影响永嘉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理州祥云县2008-2012年居民死亡率、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主要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全州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祥云县居民死因监测资料,按 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运用 Excel2003和 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和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2008-2012年祥云县居民年平均粗死亡率为609.9/10万,其中男性为703.6/10万,女性为513.2/10万,男:女为1.41:1;全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共占85.5%;0~1岁组主要致死原因的首位是围产期疾病(占52.9%);1~14岁组的主要死因是意外与中毒(占61.81%);15~64岁组主要以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为主(占51.5%);65岁以上组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40.98%);损伤和中毒在减寿顺位中和平均减寿顺位中居首位。[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损伤和中毒、慢性病是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提示在育龄妇女应加强婚前检查及产检,预防婴幼儿围生期疾病,在儿童青年应着重加强损伤和中毒的预防,在中老年人应加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长泰县居民死因构成和主要疾病分布,评价健康水平,为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长泰县死亡资料,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编码.结果 长泰县2011-2013年居民年均标化死亡率433.47/10万,逐年降低.男性标化死亡率(542.83/10万)较女性高(333.21/10万).3大类死因中,慢性病死亡率占85.0%.前5位死因占比为:恶性肿瘤27.4%、呼吸系统疾病20.1%、脑血管病15.2%、心脏病13.2%、损伤和中毒12.1%.居民寿命损失和减寿率前5位分别是: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结论 长泰县居民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等为主的慢性病,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关节疾病所引起关节液的改变最能直观体现关节内环境变化的程度,因此,可以推测对关节液一些特定的检测将对关节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起到积极作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叉名退行性骨关节炎,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以退行性软骨的生化及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及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消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的疾病。目前随着科技发展,检测手段多样化,关节液的检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关节液成分改变与临床意义、关节液的检查方法以及相关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阶段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我国现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方法]检索2000~2009年相关数据库及其他网络资源的相关资料,对10个研究应用MetaAnalystBeta3.1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结果]纳入患病人数累计1055人,调查人口数累计23787人。资料存在无实质性的异质性(I2=49.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q=0.996,P=0.000);痴呆患病率的合并值为4.2%(95%CI为3.0%~5.8%)(P=0.000﹤0.01),并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以及婚姻状况等各亚组的患病率。[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约为4.2%,而且各亚组患病率不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4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晓玲  赵春玲  吴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670-1671,1675
[目的]为了解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各类食品污染致病菌HACCP及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同时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样品分别进行6种致病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猪、牛、鸡)、熟肉、水产品、生食蔬菜4类食品共计160件,检出致病菌72株,总检出率为45%;其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31株,检出率为19.4%;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4株,检出率为21.2%;检出沙门氏菌6株,检出率为3.8%;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株,检出率为0.6%。4类食品中以生肉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最高,为35%,金黄色葡萄球菌27.5%,沙门氏菌为7.5%;生食蔬菜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为35%,水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为16%;熟肉制品致病菌污染率为11.4%。[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居民食用的4类食品存在程度不同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生肉和生食蔬菜污染较严重,生肉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最高,其污染率分别为35%和27.5%,生肉(猪肉)沙门氏菌污染较高为20%;水产品中不仅有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同时存在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4类食品中均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空肠弯曲菌。  相似文献   

14.
15.
南京市2009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清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40-2142
[目的]分析南京市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南京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流感监测显示,南京存在秋、冬季流感流行高峰,ILI年龄构成以低年龄为主,全年流感毒株构成变化很大。[结论]流感监测对预防流行有重要意义,监测工作应重点关注优势流感毒株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唐山市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象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唐山市2所三甲医院工作人员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结果:747名被调查者在1年中有430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57.56%,以心理暴力为主(发生率56.89%)。医生比护士更容易受到暴力威胁,发生率分别为65.16%和55.58%,30~39岁年龄段的医院工作人员发生率最高(62.91%)。男性(29.95%)比女性(15.82%)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媒体负面导向”(56.25%)、“肇事者酗酒”(38.46%)、“患者病情无好转或自认为无好转”(36.36%)是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原因。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场所暴力可以预防”(85.89%),“媒体正确宣传导向”(81.32%)、“加快立法”(79.75%)、“加强保安”(73.63%)是预防暴力的有效措施。结论:唐山市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多发,须实施以法律与教育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以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1995年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江苏省于1995年在5个地区分别对0~、1~、2~、3~、4~9岁5个年龄组共计679人进行了免疫状况调查,检测结果: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47%、99.12%、97.20%,几何平均滴度(倒数)分别为55.55、188.02、70.77,城市高于农村,在低年龄组儿童中形成了较好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8.
铬铁合金生产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价铬的细胞遗传学效应。方法∶28名男性铬铁合金生产工人和22名男性不接触毒物者检查了血清铬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结果∶接触空气中三氧化二铬平均浓度为0.24~0.65mg/m3(折成CrO3)的车间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微核率及分裂指数与血清铬水平呈正相关,但与工人年龄、工龄无显著相关。结论∶一定浓度三价铬也可诱发细胞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混合分布模型研究江苏省一般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布及控制措施。[方法]人群抗体水平基本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法,运用混合分布模型拟合江苏省2009年一般人群麻疹血清学调查数据,估计各水平参数及所占比例。[结果]全省麻疹抗体水平性别间无差异,地区、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混合分布模型将全省一般人群抗体水平拟合为阴性、阳性、强阳性水平3类。具体到各年龄组,≤7月龄组阴性水平比例达49.32%,8月龄~4岁组和20~29岁组阴性水平比例分别为5.44%、6.11%。8月龄~4岁组强阳性水平所占比例最大,达18.58%。[结论混合分布模型能够较好地判别麻疹抗体阴性水平和阳性水平,并能够对阳性水平进一步分类,从而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1年莱芜市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福培  吴峰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3):435-435,438
目的:了解莱芜市食品卫生状况,找出影响食品卫生合格率的因素,为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流通领域及生产厂家的食品。所有样品检验项目均按相应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及卫生标准来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监测食品1140件,合格率90.70%;流通领域及生产厂家的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0.45%和91.32%,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82%和89.98%,差异有显著性(X^2=22.79,P<0.01)。结论: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严格食品生产企业无菌设施的建设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化的管理,防止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在食品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