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方法 对 4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在夏季哮喘发作的间歇期于定喘、肺俞、天突穴位进行中药敷贴 ,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针剂 ,每疗程 3个月。并统计用药前后一年的发病率。结果 用药前的发病率为 10 0 % ,其中发作 1次的发病率为 3 3 .49%、2次为 3 2 .5 6% ,3次为 13 .95 % ;用药后的发病率分别为 2 7.91%、2 0 .93 %、4.65 %、2 .3 3 % (P分别 <0 .0 1,0 .0 1,0 .0 1、>0 .0 5 ) ,且发作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中药敷贴、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多数始发于4~5岁以前.我国哮喘的发病率为1%,儿童为2%-3%.而哮喘并发症是哮喘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必须认真积极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1].因此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对防治成人支气管哮喘意义重大.我院对小儿支气管哮喘45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有研究认为5%~10%的孩子在儿童期某一阶段曾发生过支气管哮喘,在儿童中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许多研究已证实儿童哮喘除婴儿外与心理因素存在一定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对患儿的哮喘促发起重要作用.免疫学研究也发现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的启动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1].  相似文献   

4.
中药敷贴、穴位注射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方法 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原则 ,对 4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在夏季哮喘发作间歇期于定喘、肺俞、天突穴位进行中药敷贴 ,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针剂 ,每疗程 3个月。统计用药前 1年和用药后 1年的发病率。结果 用药前的发病率为 10 0 %( 43 /4 3 ) ,其中发作 1次的发病率为 3 3 .49%( 2 3 /4 3 ) ,2次的发病率为 3 2 .5 6%( 14 /4 3 ) ,3次的发病率为 13 .95 %( 6/4 3 ) ;用药后的发病率分别为 2 7.91%( 12 /4 3 )、2 0 .93 %( 9/4 3 )、4.65 %( 2 /4 3 )、2 .3 3 %( 1/4 3 ) (P分别 <0 .0 0 5、0 .0 0 5、0 .0 0 5、>0 .0 5 ) ,且发作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中药敷贴、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我国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为3%~5%,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为1.4%~14.7%,老年人发病率为7.9%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是其中一种特殊情况.近年来,妊娠合并哮喘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在美国,2000~2003年期间妊娠合并哮喘的发病率在8.8%左右.在英国,2000~2008年期间该疾病的发病率约为8.3%.多项研究表明,哮喘症状在妊娠期间可能加重.妊娠期哮喘症状控制不佳,对孕妇和胎儿均有明显的影响.例如流产、早产、先兆子痫、胎儿窘迫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均可能增加.因此,妊娠期哮喘的治疗非常重要.但很多妊妇担心用药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导致在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本文探讨临床中所见1例妊娠中期合并哮喘发作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定义和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全世界大约有一亿人患有支气管哮喘(下简称哮喘),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1995年我国五大城市参加“ISSAC”国际哮喘联合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青少年哮喘发病率明显上升.接近5%,所以深入了解哮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重症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急聚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近年来几乎成为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化工业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装修材料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以及感染、吸入异物等激发因素,使得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报导,全球约有1.5亿患者,我国约有1千万患者,发病率为1-3%.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的加重,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室内家居装饰材料的增加,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估计,我国哮喘患病率为1%~4%,以此推算,全国至少有约2 千万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尘螨、花粉及真菌类变应原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倾向性.方法 对2003年3月-2008年10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法玛西亚公司Unicap100荧光酶联免疫法),随机选取单类变应原(尘螨、花粉或真菌类)过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哮喘在不同类变应原过敏人群中的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患者以尘螨过敏最常见(62.95%),其后依次是真菌(21.43%)、花粉(15.63%).分析三类变应原,真菌过敏者中哮喘发病率最高为59.26%,其后依次为尘螨(39.83%)、花粉(28.46%).结论 这三类变应原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性不同,尘螨过敏最常见,但真菌最易引起哮喘.  相似文献   

12.
<正>重症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急聚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半数  相似文献   

13.
方年新  陈正贤  吴欣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18-1420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舒张试验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立即进行舒张试验,随访2年.结果 97例患者中,56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哮喘组),余41例患者为非哮喘组.哮喘组舒张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上升值和上升百分比高于非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舒张试验FEV1改变率诊断支气管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舒张试验FEV1改变率最佳截点为18.24%,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73.2%.结论 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联合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舒张试验可提高支气管哮喘诊断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
小气道疾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玲  魏光辉 《重庆医学》2007,36(15):1548-1550
小气道病变是指吸气时内径≤2mm的周围细支气管(主要包括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病变,为儿童常见的一组呼吸道疾病,也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早期病理阶段[1].包括儿童哮喘、毛细支气管炎、闭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某些支气管肺先天性发育畸形、肺早期播散性结核等;其发病率高,如哮喘美国发病率为4.8%~7.3%,我国成年人发病率1%~4%,儿童发病率10%~20.3%[2].目前对这组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本文收集相关文献,就小气道的影像学检查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 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大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1 遗传因素支气管哮喘存在家族聚集现象,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哮喘发病一致率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子.调查资料表明其 I级亲属中哮喘发病率大约相当于当地一般人群发病率的平方根,哮喘患者亲属发病率明显高于群体发病率,亲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难治性哮喘     
<正>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通气障碍和支气管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对其诊断和分型尚缺乏统一标准.难治性哮喘目前还没有准切的定义.比较通用的是“一般治疗无效,不用激素不能进行正常生活的常年性和重症哮喘”.其发病率约占支气管哮喘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儿童则可达3%,据测算,全国现有患者超过1000万人。临床上防治哮喘的药物种类繁多,疗效及副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18.
周莉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46-3348
目的研究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法选取1 500名中老年居民,以支气管哮喘调查问卷进行初步筛选,疑似支气管哮喘者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作为诊断标准,统计中老年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中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调查显示,1 500名中老年居民中发生支气管哮喘105例,发病率为7.00%(105/1 500)。其中女性占比高于男性,55~64岁占比高于45~54岁和>64岁(均P<0.05)。哮喘家族史、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接触过敏源、有毒有害颗粒、接触潮湿环境与霉变物质是中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因素(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其他过敏疾病、哮喘家族史、有毒有害颗粒、接触潮湿环境与霉变物质是中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中老年支气管哮喘发病率较高,以女性为主,多见于55~64岁,有其他过敏疾病、哮喘家族史、有毒有害颗粒、接触潮湿环境与霉变物质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儿童哮喘的规范治疗和管理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10年来国外哮喘患病率(尤其是儿童)及死亡率有所上升.我国90万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调查显示发病率约为0.5%~2%.个别地区高达5%,广西约为0.45%(1).这些都引起了世界性的广泛重视,1993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推动了我国哮喘的规范治疗.全国儿科哮喘防治组于1998年再次修定"儿童哮喘防治常规”(3),进一步明确了哮喘的规范治疗.通过规范治疗和自我的教育管理,哮喘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现将儿童哮喘规范治疗和教育管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永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14-171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全球哮喘发病率5%~6%[2],因此对于哮喘的治疗应给予高度重视.药物治疗仍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最有效方法,经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管理,通常可实现控制.现就近年来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