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药材》2015,(1)
目的:对广东凉茶颗粒中的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技术和文献对照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广东凉茶颗粒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中共分离得到6个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冬青苷B(1)、asprellanosides B(2)、asprellanoside A(3)、4',5,7-三羟基黄酮-6-O-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佛来心苷(5)、3-甲氧基-4'-鼠李糖鞣花酸(6)。结论: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广东凉茶颗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对广东紫珠中咖啡酰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和质谱等波谱学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广东紫珠地上部位的醇提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咖啡酰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鉴定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1),管花苷E(2),毛蕊花糖苷(3),管花苷B(4),异毛蕊花糖苷(5),alyssonoside(6),2’-乙酰基连翘酯苷B(7),江藤苷(8),连翘酯苷B(9),金石蚕苷(10)。化合物4是首次从马鞭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是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长白瑞香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产自长白山地区的长白瑞香(Daphne korean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RP-18反相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长白瑞香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双白瑞香苷(1),7-甲氧基-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2),樱花苷(3),芫花苷(4),瑞香新素(5),异瑞香新素(6),5-去甲氧基瑞香新素(7),紫丁香苷(8),左旋松脂酚(9),左旋松脂酚-4-O-β-D-葡萄糖苷(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丁香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丁香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反相硅胶柱色谱、反相制备薄层色谱、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丁香干燥花蕾的水提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2),槲皮素-3-O-葡萄糖苷(3),丁香酚-β-芸香糖苷(4),杨梅酮(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浅裂鳞毛蕨中一个新二氢黄酮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浅裂鳞毛蕨(Dryopteris sublaeta Ching et Hsu)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硅胶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浅裂鳞毛蕨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S)-5,7,3’-三羟基-6,8-二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即3’-羟基荚果蕨素(1),荚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2),菠甾醇(3),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4),谷甾醇(5),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4为首次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细叶杜香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杜鹃花科药用植物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vat.angustum N.Busch)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5-羟基-4’,7-二甲氧基-8-甲基黄酮(1),β-谷甾醇(2),熊果酸(3),槲皮素(4),山奈酚(5),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暗紫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氧化铝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暗紫贝母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Pro-Leu)(1)、咖啡碱(2)、贝母辛(3)、香草醛(4)、对羟基苯甲醛(5)、硬脂酸甘油酯(6)、7-ketositosterol(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1、2和6为首次从贝母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茎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萃取部位和单体化合物的PTP1B抑制活性。结果从黑果悬钩子茎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苷(1)、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异槲皮苷(3)、金丝桃苷(4)、(-)-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5);从叶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类叶升麻苷(6)、鞣花酸(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黑果悬钩子中分离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均有一定的PTP1B抑制活性,化合物6表现出较好的PTP1B抑制活性,IC_(50)为(27.41±0.61)μg/m L,推测该化合物可能是叶的醋酸乙酯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高山红景天首次分离的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高山红景天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高山红景天根及根茎的乙醇提取物,经正相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微量制备型HPLC色谱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经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为熊果苷(arbutin,1)、表百脉根苷(epilotaustralin,2)、垂盆草苷(sarmentosin,3)、红景天苷(salidroside,4)、苄基嵋-β-葡萄糖苷(benzyl-β-D—glucopyranoside,5)、络塞维(rosavin,6)和百脉根苷(lotaustralin,7)。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高山红景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凹叶瑞香(Daphne retu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RP18反相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凹叶瑞香氯仿部位分离得到8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1),7-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2),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3),双白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4),伞形花内酯-7-O-β-D-葡萄糖苷(5),结香苷A和C(6和7),【8,8’-bi-2H-1-benzopyran]-2,2’dione,7’-(α—D—glu—copyranosyloxy)-7-hydroxy-3-[(2-OXO-2H-1-benzopyran-7-y1)oxy](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彭冰  马维思  金航  王自琼  韩旭阳  杨斌  李莉 《中草药》2023,54(2):453-456
目的 研究万丈深Crepis phoenix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万丈深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O-[6-O-(4-羟基苯乙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基]-γ-丁内酯(1)、3’-O-甲基-3,4-O,O-亚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丁香酸-4-O-α-L-鼠李糖(3)、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4)、白花前胡苷(5)、烟酸(6)、(+)-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苷(7)和taraxinic acid-14-O-β-D-glucopyrnaoside(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万丈深苷A;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阿魏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新疆阿魏种子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豆甾醇-3—0-葡萄糖苷(2),柯拉多宁(3)(colladonin),Sinkianone(4),阿魏酸(5),7-羟基香豆素(6)。结论:化合物1、2、3、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旋覆花地上部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旋覆花地上部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手段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学方法,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从旋覆花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5,7-二羟基-3,3',4'-三甲氧基黄酮(2)、3,5,7,4'-四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3)、5,7,3',4'-四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4)、异泽兰黄素(5)、紫花牡荆素(6)、芹菜素(7)、木犀草素(8)、黄芩素(9)。结论:化合物2、6、和9为首次从旋覆花属中分得,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旋覆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反向C18柱,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才艮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龙胆泻肝汤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2′,4′-dihydroxydihydro chalcone-3′-C-β-glucopyranosyl-6′-D-β-D-glucopyranoside(1),异甘草苷元(2),剌甘草查尔酮(3),甘草查尔酮B(4),异甘草苷(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龙胆泻肝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技术对粗叶悬钩子根和茎的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技术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粗叶悬钩子根和茎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4)、杨梅二醇(5)、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6)、N-benzoylphenylalaninyl-N-benzoylphenylalaninate(7)、橙酰胺乙酸酯(8)、蔷薇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罕见地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一个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4)和两个苯丙胺类生物碱(化合物7、8)。  相似文献   

16.
黑边假龙胆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黑边假龙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Rp-18反相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 7, 8-三甲氧基酮(1)、1,8-二羟基-3, 5-二甲氧基酮(2)、木犀草素(3)、β-胡萝卜苷(4)、海波拉亭(5)、1-羟基-3,5, 8-三甲氧基酮(6)、熊果酸(7)、雏菊叶龙胆(8)、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 1~3、5~7、9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毛梗翠雀花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全草氯仿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iwanine E(1),异阿替生(isoatisine,2),12-epi-napelline(3),乌头原碱(aconine,4),ajadelphinine(5)和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毛钩藤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and)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9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槲皮苷(3),afzelin(4),异槲皮苷(5),(-)-表儿茶素(6),金丝桃苷(7),芦丁(8)和manghaslin(9);另外两个化合物为绿原酸(10)和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2,5,6,7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5和9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总提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A等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各种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地黄苷martynoside(1),leucosceptosideA(2),枸橼苦素(citrusin B,3),(+)-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9-β-D-glucopyranoside(4),鹅掌楸碱(liriodendrin,5),velutinoside Ⅲ(6),苦奥诺苷B1(jionoside B1,7),stachysoside D(8)。结论: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绵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魏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新疆阿魏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新疆阿魏种子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豆甾醇-3-O-葡萄糖苷(2),柯拉多宁(3)(colladonin),Sinkianone(4),阿魏酸(5),7-羟基香豆素(6)。结论:化合物1、2、3、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