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调查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MSM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市通过滚雪球方式招募532名MSM,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532名MSM生存质量总分为13.11±2.17。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MSM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健康行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四个因素,其中社会支持对生存质量的标准化总效应达0.5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χ2/v=1.651,RMSEA=0.052,CFI=0.959,NFI=0.933,IFI=0.960,GFI=0.958,AGFI=0.939。结论模型拟合结果良好,社会支持、社会地位、健康行为、经济状况均影响MSM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阐明女性性工作者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在重庆、四川、广西和新疆对1613名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女性性工作者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地位、艾滋病知识、危险自评、安全套使用、性服务频率5个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GFI=0.9952,AGFI=0.9898,RMR=0.0115.结论 影响因素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社会地位、艾滋病知识、危险自评、安全套使用、性服务频率均影响女性性工作者的HIV检测行为,应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社会地位制定不同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该人群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10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和方便抽样招募16名MSM,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探讨影响MSM人群生存质量状况的因素。结果多数MSM生存质量一般;心理领域水平较低源于对艾滋病极度恐慌、父母催婚和歧视;社会支持主要来自朋友而社会关系网的建立依靠网络;大部分MSM感情生活不佳。结论将心理健康干预与艾滋病健康教育相结合,减少社会对MSM人群的歧视有利于提高MSM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抽取重庆市共803名MSM,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MSM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MSM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4.03±2.14)、(13.38±2.44)、(13.45±2.88)、(12.52±2.48)和(13.29±2.05)。除环境领域外,MSM其他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均低于国内普通人群(P0.05)。MSM的社会支持各因素与生存质量各领域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月收入/生活费及社会支持总分与研究人群生存质量各领域均有关系,安全套使用频率、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有无固定性伴侣、圈内朋友个数、是否是独生子女、籍贯、职业、是否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等因素则对个别领域有影响。结论根据不同人口学特征,对MSM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MSM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生存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教师生存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教师360名,采用TBI问卷和WHOQOL-BREF量表分别对教师职业倦怠和生存质量进行测评,同时调查教师的社会人口学、工作和健康情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生存质量和职业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调整调查问卷条目并确定内生和外生潜变量后,进行结构方程拟合,结果模型拟合优度较好。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职业倦怠与生存质量呈直接负相关(标准解=-0.70,t=10.36,P0.01)。结论职业倦怠直接影响生存质量,可据此制定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了解重庆市在校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相关人群的社会支持现状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滚雪球”抽样方法,共抽取253名重庆市大学生MSM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普通男大学生361名作为对照,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MSM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均低于普通男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重庆市在校大学生MSM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有籍贯(β=-0.912)、有无固定性伴侣(β=-3.961)、性病感染情况(β=2.803)、圈内朋友数(β=1.579)、性角色(β=1.158)、是否是独生子女(β=5.034)(P值均<0.05).结论 重庆市在校大学生MSM社会支持较低.应有效改善相关人群的社会支持状况,减少歧视给大学生MSM带来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武汉市浴池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HIV检测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推进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MSM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HIV检测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风险感知情况等,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近1年接受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725名调查对象中,仅56.55%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本地居住时间>2年(OR=2.320,95%CI:1.502~3.584)、参加过防艾活动(OR=7.859,95%CI:3.656~16.896)、知晓艾滋病知识(OR=4.752,95%CI:2.112~10.692)、信息来源途径的种类≥3种(OR=1.857,95%CI:1.009~3.418)、想过不安全性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OR=2.484,95%CI:1.616~3.819)是MSM近1年接受HIV检测的促进因素。估计该市浴池每100名MSM中HIV感染数为3~5名(OR=0.237,95%CI:0.112~0.504)或者1~2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安全套使用情况,探索该人群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并评价艾滋病干预服务对预防行为的效果。方法在中国西部三省市通过滚雪球抽样方式招募300名流动MSM,采用信息-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改编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构建调整的IMB模型。结果流动MSM安全套持续使用率为50.17%,性行为过程安全套持续使用率为50.51%。IMB模型中GFI=0.935、AGFI=0.910、CFI=0.980、NFI=0.903、χ~2值与自由度比率=1.230、RMSEA=0.028,模型拟合程度好。行为技巧、预防信息、预防动机、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文化程度、月可支配收入对使用安全套的总效应系数分别为0.691、0.249、0.207、0.346、0.137、0.056。结论艾滋病干预服务对预防行为有积极正向影响,今后干预工作应对流动MSM加强知识宣教和风险教育,注重行为技巧的培训,并增加服务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调查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重点关注人群.方法 使用中国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QLICP-HN)和喉切除术后患者家庭支持系统量表对120例全喉切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总体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状况、年龄、有无合并疾病,其中经济状况起决定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参数GFI=0.932,AGFI=0.891,CFI=0.987,模型拟合较好;家庭支持情况,自身状况严重影响全喉切除病人的生活质量(P<0.01).结论 提高全喉切除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是大力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40岁以下有合并其他疾病的低收入人群是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10.
男同性恋者艾滋病检测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阐明男同性恋者参与HIV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天津市某同性恋网站招募829名男同性恋者进行网上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与评估.结果 男同性恋参与HIV检测的促进因素为:社会地位、性伴数、AIDS危险评价、低危性方式和高危性方式,其标准化效应系数分别为0.326、0.180、0.112、、0.041和0.014;阻碍因素为AIDS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知识,标准化效应系数为-0.012、-0.016,其中一些因素还通过AIDS危险评价对HIV检测产生间接影响.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良好,GFI=0.954、AGFI=0.943、RMSEA=0.035.结论 MSM对自身危险行为的评价是促使其参与HIV检测的关键.社会地位、AIDS知晓情况、性行为均通过AIDS危险评价对是否参与HIV检测产生影响,因此在针对干预中系统地传播AIDS防治知识的同时,应指导MSM能够准确的评估自身行为的危险,以促进其参与HIV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措施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中文版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CN-ADDQOL)及自编问卷对广州市社区205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与体测,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结果 模型拟合结果显示,χ2= 652.979,CMIN/DF=2.221,CFI=0.875,IFI=0.877,RMSEA=0.077;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居住地、文化程度、冠心病史、病程、自我管理知识水平、足部检查、经常锻炼、血糖控制等8个因素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结构方程模型适用于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提升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及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来提高生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西安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rush poppers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Testing, VCT)门诊招募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自填式匿名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rush poppers使用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使用rush poppers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579名MSM中,rush poppers的使用率为3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户籍为外地(OR=1.668,95%CI:1.151~2.474)、本地居住时间≤1年(OR=1.756,95%CI:1.080~2.854)、性向为同性恋(OR=1.952,95%CI:1.322~2.882)、近6个月同性临时性伴数≥2名(OR=2.376,95%CI:1.502~3.757)、近1周肛交次数≥2次(OR=1.982...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中青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压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确诊感染HIV的中青年MSM,采用HIV/AIDS压力评量表对感染者压力水平进行测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Berger艾滋病感知歧视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收集可能影响中青年MSM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压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并利用多元回归方程等探讨这些因素与HIV/AIDS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新确诊HIV阳性的中青年MSM压力得分为24.00(13.00~35.00)分,社会压力为其主要的压力源;影响新确诊HIV阳性中青年MSM压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有饮酒频率(t=2.102,P=0.036)、HIV相关临床症状(t=2.889,P=0.004)、屈服(t=10.717,P=0.000)和回避(t=2.900,P=0.004)、自我效能(t=-3.233,P=0.001)及社会支持(t=-2.889,P=0.004)。结论新确诊感染HIV的中青年MSM普遍面临着HIV相关压力,社会组织及医务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缓解其压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06/12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岭南伙伴社区支持中心招募MSM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Kinsey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及儿童期虐待量表。利用R version 3.6.1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等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463名MSM,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3.84%(203/4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量表总得分(t=5.398,P=0.000)以及分量表中情感虐待(t=6.095,P=0.000)、躯体虐待(t=3.249,P=0.001)、性虐待(t=2.879,P=0.004)、躯体忽视(t=2.034,P=0.042)和情感忽视(t=3.503,P=0.001)的得分均会影响MSM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分量表中情感虐待得分较高是MSM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MSM的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儿童期的情感虐待相关。今后应加强对MSM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重庆市沙坪坝区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剖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950份,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78份,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66.28±25.24)分,其中以生理职能得分最低,为(59.97±39.99)分。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较好(RMSEA=0.078,GFI=0.901,NFI=0.907)。健康素养对生存质量的总效应系数为0.540,健康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的直接作用为0.004,慢性病对健康素养、生活行为方式与生存质量存在负面效应,效应系数分别为-0.137,-0.177和-0.249。结论健康素养可通过生活行为方式等中介效应影响居民的生存质量,各部门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从而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庆市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改善HIV阳性MSM心理状况,为预防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对HIV阳性MSM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用EpiData3.1软件和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634名HIV阳性MSM,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1.5%和2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身体健康状况差、实受羞辱和歧视、自我羞辱和歧视是HIV阳性MSM焦虑和抑郁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HIV阳性MSM焦虑抑郁状况较为严重,可以从消除艾滋病的相关羞辱和歧视,改善其身体健康状况着手,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了解广州市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近6个月寻找同性临时性伴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广州市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智同公益和岭南伙伴招募189名18~28岁学生MSM参加匿名式电子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等信息,使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MSM寻找同性临时性伴的影响因素.结果 近6个月有63.49% (120/189)的学生MSM寻找过同性临时性伴,其中仅61.67% (74/120)在发生临时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6个月,有同性多性伴(aOR=9.13,95%CI=4.27~19.53)、发生性行为前使用助性剂(aOR=3.06,95%CI=1.08~8.62)与学生MSM寻找同性临时性伴呈正相关,与有同性固定性伴(aOR=0.43,95%CI=0.19~0.98)呈负相关.结论 广州市学生MSM寻找同性临时性伴行为的比例较高.拥有多性伴、无固定性伴及性行为前使用助性剂者更容易发生寻找临时性伴行为.学校应加强针对安全性行为的防治宣传教育,减少学生MSM寻找同性临时性伴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患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情况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MSM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15-05/12对重庆市江北区400名HIV阳性的MSM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MSM艾滋病患者相关羞辱和歧视状况总分为(68.00±11.60)分,条目平均分为(2.06±0.35)分。经统计分析,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是否获得过同伴教育关怀、婚姻状况、HIV确诊时间对相关羞辱和歧视总分的线性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是否获得过同伴教育关怀、HIV确诊时间和文化程度。结论 MSM人群艾滋病患者相关羞辱和歧视状况较为严重,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青年学生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个体中心社会网络与HIV感染状况的关系,为特殊人群HIV防控政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4-12月及2018年3-5月,采用滚雪球法和同伴推动法,对重庆市、天津市、哈尔滨市、西安市青年学生MSM进行社会网络问卷调查和HIV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中心社会网络特征与HIV感染状况的关联.结果 共追踪到青年学生MSM有547名,提名1 088名网络成员,年龄分布在13~60岁.与社会网络成员性取向不同(aOR=0.38)、所在网络规模较大(aOR = 0.63)、个体中间性中心度较高(aOR=0.27)的青年MSM的HIV感染状况为阳性的可能性更低;与社会网络成员受教育程度相差较大(aOR=1.60)、存在于性伴网络(aOR= 1.41)、存在于危险性行为社会网络(aOR= 1.88)、所在网络密度较大(aOR= 1.91)、个体联结度数较高(aOR = 4.10)的MSM的HIV感染状况为阳性的可能性较高(P值均<0.05).结论 青年学生MSM及其社会网络成员的HIV感染状况与其所在的社会网络特征有关,与网络成员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存在于性伴网络、所属网络密度较大、个体联结度数高均是HIV感染状况为阳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未成年劳务工压力知觉、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56名未成年劳务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压力知觉量表(CP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SCL-90量表结果显示,除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外,未成年劳务工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压力知觉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直接效应为0.47;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间接效应为-0.25;社会支持对压力知觉的直接效应为-0.53。拟合模型的χ2/df=1.532,均方根残差(RMSEA)=0.044,拟合优度指数(GFI)=0.967,修正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0.915、比较拟合指数(CFI)=0.984、标准拟合指数(NFI)=0.955。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可用于未成年劳务工心理健康的研究,加大未成年外来工的社会支持力度对降低其压力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