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了解中国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年学生MSM艾滋病防控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11-12月,以北京和天津两地为中心,通过滚雪球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最终对222名青年学生MSM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及HIV检测情况、心理状况以及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情况.结果 青年学生MSM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平均得分为(87.84±6.41)分,知识、态度、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11.32±1.67)(54.87±3.36) (52.18±4.30)分.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合格率分别为95.5%,56.3%,27.0%,知信、知行、信行分离率分别为42.8%,71.2%,48.2%.是否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教育与知识合格率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滋病教育影响了青年MSM群体预防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水平,但不足以改善其态度与行为,青年学生MSM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情况仍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加强干预措施,进而提高青年学生MSM群体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了解中国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伴特征和多性伴现象对性行为前使用物质行为的影响,为制定青年学生MSM艾滋病防控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11-12月通过受试者推荐和滚雪球2种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对220名青年MSM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行为前物质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2.39±2.57)岁,84.5%为在读学生,首次性行为年龄为(18.83±2.45)岁,44.1%有2个及以上性伴(包括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和商业性伴),22.7%有多个男性固定性伴.调整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后,多性伴与性行为前饮酒(aOR=2.97)或滥用药物(aOR = 2.39)呈正相关;有男性临时性伴与性行为前使用物质呈正相关(OR=4.10).结论 青年MSM的性伴特征复杂,多性伴比例较高,单一固定性伴可降低性行为前使用物质行为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MSM的预防艾滋病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六省市初中教师基于全面性教育的性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6—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北京市、重庆市、辽宁省、四川省、云南省和广东省抽取1 016名初中教师,使用结构化问卷调查教师基于全面性教育的性知识知晓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教师性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初中教师基于全面性教育的性知识知晓率为58.1%,向学生开展过性教育的教师性知识知晓率更高(χ2=9.42,P<0.01);性传播疾病防治(26.0%)、不平等对恋爱关系的影响(33.6%)、大众媒体对性认知的影响(68.8%)正确率最低;无论是否向学生开展过性教育,生物学教师、校医/保健教师及心理健康教师的性知识知晓率均较高(OR值分别为2.32,4.17,P值均<0.05)。结论 中国初中教师基于全面性教育的性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初中教师的全面性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关注全面性教育相关学科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信平台指导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大众意见领袖(popular opinion leader,POL)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的同伴干预及其效果评价,为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1-12月,以天津为中心,招募参与过前期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培训的POL 22名,并通过滚雪球法,将POL招募的100名同伴或性伴纳入研究.2020年1-3月,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海报,指导POL对招募的同伴/性伴的艾滋病预防能力进行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青年学生MSM发生性行为、多性伴的比例下降(X2值分别为12.12,5.94,P值均<0.05);POL同伴的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国八条"知晓率由90.0%提高至99.0%,"青八条"知晓率由86.0%提高至98.0%(X2值分别为5.82,7.56,P值均<0.05).知识得分由(11.08±1.89)分提高至(11.84±1.27)分,态度得分由(54.29±4.01)分提高至(56.06±3.75)分,行为得分由(52.12±4.78)分提高至(55.08±4.25)分,技能得分由(51.96±4.75)分提高至(54.67±5.04)分,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得分(百分制)由(87.30±6.95)分上升至(91.86±5.42)分(t值分别为-4.21,-3.51,-5.32,-5.16,-6.55,P值均<0.01).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指导POL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干预,对提高同伴的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编制中国中学生传染病预防健康素养评价量表,为开展中国中学生传染病预防综合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评价工具。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基于公共卫生视角,构建基本维度框架和条目池;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对维度框架和条目池进行筛选和修改,形成量表 1.0;邀请部分中学生,就量表语言、结构、编排等进行专题小组讨论,修改形成量表 2.0,完成量表的初步编制。  结果  文献研究确定量表基本维度框架包括5个纵向维度和7个横向维度。经Delphi专家咨询(专家人数为18人)修改量表,量表最终协调系数W值为0.14(P < 0.01),各维度和条目重要性赋值、满分比、变异系数、权重系数等参数均符合入选标准。经专题小组讨论,最终修改形成共53条目的量表 2.0。  结论  初步形成的中国中学生传染病预防健康素养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科研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的实施现况,为开展更为有效的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9—12月,使用方便抽样法,在北京、辽宁、四川、重庆、云南、河南六地使用电子问卷对初一至初三年级4 109名学生展开横断面调查。问卷包含一般人口学信息、在家庭与学校接受性教育情况、全面性教育知信行现况等。  结果   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性教育的初中生共760名(18.50%),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923名(22.46%),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299名(7.28%),同时接受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2 127名(51.76%)。初中生全面性教育知识得分为(12.43±2.89)分,态度得分为(47.86±5.31)分,行为得分为(40.44±5.18)分,综合水平得分为(82.02±9.01)分。同时接受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知信行以及综合水平均最高;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知识水平高于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初中生;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行为水平高于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P值均 < 0.01)。  结论   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可有效提升初中生全面性教育综合水平。应进一步实施基于学校的性教育,并鼓励家庭开展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ale students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HIV阳性与阴性者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上的差异,为针对该人群制定艾滋病防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 年4月—2018年3月,在哈尔滨、天津、西安、重庆4 个城市,采用滚雪球抽样和受试者推荐的混合抽样方法,对HIV感染青年学生社交圈(其中既包含HIV阳性者也包含HIV阴性者)中的MSM 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HIV阳性与阴性者在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上的差异。结果: 共获得问卷583 份,其中有效问卷548 份,有效率94.0%。接受教育为大专及以下(P=0.002)、月消费水平在2 000元以下(P=0.021)、主要居住地为校外(P=0.004)与HIV检测阳性间存在关联。在任何学段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都是HIV感染的保护因素[小学OR=0.203(0.073~0.561),初中OR=0.287(0.142~0.581),高中OR=0.271(0.142~0.518),大学OR=0.322(0.168~0.616)]。HIV阳性与阴性者对“国八条”(P=0.907)和“青八条”(P=0.782)的认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知晓率均约在90%,对某些具体知识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防治政策”P=0.012,“识别并预防高危性行为的方法”P<0.001)。HIV阳性者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P=0.006),早期性伴较多(P<0.001)且安全套使用情况较差(P<0.001),但两者后期性伴数量(P=0.247)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对固定性伴P=0.735,对临时性伴P=0.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HIV感染导致其性行为特征改变有关(对固定性伴P<0.001,对临时性伴P=0.006)。结论: 青年学生MSM中HIV阳性与阴性者在“国八条”和“青八条”的掌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国家要求的95%,但在知识需求上体现出了一定特异性;两者近期性行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IV阳性者在早期性行为活动中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提示应该继续加强性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并将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尽早预防青年学生MSM发生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8.
主观社会地位和生活技能水平是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两者可能共同作用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并在其中相互影响、制约, 使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机制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该研究对主观社会地位、生活技能水平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三者之间的关联进行综述, 探讨主观社会地位和生活技能水平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共同影响作用, 为进一步探索三者可能的关联机制提供线索, 为制订有效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策略提供新的视角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痛泻要方加减配合针灸治疗,1日2次,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1日1次,疗程为4周,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和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症状...  相似文献   
10.
分析青年学生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个体中心社会网络与HIV感染状况的关系,为特殊人群HIV防控政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4-12月及2018年3-5月,采用滚雪球法和同伴推动法,对重庆市、天津市、哈尔滨市、西安市青年学生MSM进行社会网络问卷调查和HIV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中心社会网络特征与HIV感染状况的关联.结果 共追踪到青年学生MSM有547名,提名1 088名网络成员,年龄分布在13~60岁.与社会网络成员性取向不同(aOR=0.38)、所在网络规模较大(aOR = 0.63)、个体中间性中心度较高(aOR=0.27)的青年MSM的HIV感染状况为阳性的可能性更低;与社会网络成员受教育程度相差较大(aOR=1.60)、存在于性伴网络(aOR= 1.41)、存在于危险性行为社会网络(aOR= 1.88)、所在网络密度较大(aOR= 1.91)、个体联结度数较高(aOR = 4.10)的MSM的HIV感染状况为阳性的可能性较高(P值均<0.05).结论 青年学生MSM及其社会网络成员的HIV感染状况与其所在的社会网络特征有关,与网络成员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存在于性伴网络、所属网络密度较大、个体联结度数高均是HIV感染状况为阳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