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颅内各类血肿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CT定位后用YL-1型颅内血肿碎吸针冲洗引流治疗颅内血肿30例。结果微创治疗颅内血肿30例,治疗成功28例,死亡2例,治愈率93.33%,死亡率6.67%。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MRA在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进行分析。方法以12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询问危险因素,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头颅CT/MRI、颈部血管及头颅血管MRA检查,了解动脉病变部位、特点,对颅内外动脉病变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125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病变54例(43.2%),颅外动脉病变64例(51.2%),其中颅内外动脉均有病变者17例(13.6%),未见明显颅内外动脉病变者24例(19.2%);颅内动脉病变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依次为高血压(66.7%)、吸烟(35.2%)及高脂血症(25.9%),颅外动脉病变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依次为高脂血症(48.4%)、糖尿病(39.1%)及吸烟(29.7%)。结论中国人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和颅外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比例均近50%。颅内动脉病变主要与高血压和吸烟有关,颅外动脉病变主要与高血脂和糖尿病有关。颅内外动脉同时存在病变者不高,仅占13.6%。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并探讨发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证实颅内动脉存在≥50%狭窄,并同时存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并对患者临床、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273例≥50%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中,有17例(6.23%)存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年龄45~78岁,其中8例女性,9例男性。男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瘤发病率为4.17%(9/216),女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瘤发病率为14.4%(8/57),男、女性动脉瘤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6例(94.12%)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系统,仅1例(5.88%)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尖;11例(64.71%)动脉瘤位于狭窄血管的远端,2例(11.76%)位于狭窄血管的近端,另有4例(23.53%)动脉瘤与狭窄不在同一血管;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动脉瘤的可能性远高于普通人群,女性较男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更易发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清除术加中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34例高血压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配合活血化瘀通络中药,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血肿清除率99%,存活率86.11%。结论微创清除术加中药治疗颅内血肿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及重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RMRI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分别实施HRMRI诊断和超声诊断,将两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的检出率(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的误诊率4.65%和漏诊率2.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的敏感度(90.70%)、特异性(88.37%)与对照组敏感度(81.40%)、特异性(72.06%)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实施HRMRI诊断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显著提高检出率,预防误诊和漏诊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醒夫 《当代医学》2016,(33):42-43
目的 探究急诊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至颅内合并脑疝的.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破裂至颅内合并脑疝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后直接急诊开颅探查.为降低颅内压首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再行动脉瘤探查并夹闭.结果 在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患者为5例;术后存活的人数为17例,存活率为85%,死亡率为15%.术后有12例患者恢复良好,恢复良好率为60%.且一次加闭成功率为85%.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至颅内合并脑疝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梁辉  谢珊芳 《海南医学》2009,20(12):61-63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分布情况,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DSA检查,并通过TCD检测颈部和颅内Willis环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以及频谱形态的改变,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296例患者中202例患者有不同形式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颅内动脉狭窄46例(15.5%),颅外动脉狭窄98例(33.1%),颅内外动脉均见狭窄58例(19.6%);(2)20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中,TCD显示有396条血管狭窄。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144条(36.4%)、椎动脉起始段狭窄76条(19.2%)、大脑中动脉狭窄52条(13.1%)、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狭窄30条(7.6%)、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22条(5.6%)等;(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段狭窄危险因素以FIB为主,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以年龄、性别及高血压为主,颅内段合并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以年龄、长期吸烟及糖尿病为主。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颅外血管狭窄为多见,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及FIB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2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在头颅CT定位下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配合尿激酶对颅内血肿溶栓液化治疗。结果本组血肿清除率达到30%-80%,死亡率11.5%(25/217)存活病人得到随访,日常活动能力评分Ⅰ级23例(12.0%),Ⅱ级73例(38.0%),Ⅲ级52例(27.1%),Ⅳ级44例(22.9%)。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安全简单、损伤小及疗效显著特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临床随访25例诊断明确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总结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和体会。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6例(64%),死亡2例(8%),重残2例(8%),轻残5例(20%),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结论:对诊断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及早手术干预,能有效减少再出血,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0.
张亚丽  周慧杰  李丹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229-1234,F0003
目的:对比研究脑供血血管狭窄患者颅内和颅外支架置入术的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支架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赤峰地区252例实施支架置入术的脑供血血管狭窄患者病历,将252例患者依据支架置入部位分为颅内和颅外两组,分析两组病例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狭窄率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①颅内组53例,占总病例数的21.03%;颅外组199例,占总病例78.97%。颅外组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者84例、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者95例,分别占颅外组的42.21%和47.74%;颅内组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者22例、基底动脉狭窄者20例,分别占颅内组的41.50%和37.73%。②颅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08%;颅外组为2.5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术后1年颅内组发生脑梗死1例、TIA 2例,发生率为1.89%和3.78%;颅外组发生脑卒中1例,发生率为0.50%,无TIA病例,两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①脑供血血管狭窄颅外血管发生率高于颅内血管;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起始段为颅外脑供血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为颅内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③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操作较颅外复杂,操作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高;④颅内血管支架术术后再狭窄率及近期发生脑梗死和TIA的比例较颅外血管支架术高。  相似文献   

11.
肱动脉内皮功能对颅内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NMD)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评价FMD和NMD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根据DSA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即颅内动脉正常,轻、中、重度狭窄组,对各组的FMD、NMD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颅内动脉正常组21例,轻、中、重度狭窄组分别为25例、21例、33例,4组FMD分别为:7.79%±2.51%、4.96%±1.43%、5.00%±1.56%、5.02%±2.15%;NMD分别为14.31%±6.76%、12.54%±5.40%、16.52%±4.79%、13.27%±9.22%;与正常组比较,颅内动脉轻、中、重度狭窄组FMD显著降低(P<0.01),轻、中、重度狭窄组之间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D对颅内动脉狭窄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1±0.061(95%可信区间为:0.630-0.871,P=0.000),FMD≤4%作为截断值预测颅内动脉狭窄时,阳性似然比最高(3.33),特异度为90.5%、灵敏度为31.6%。Logisticd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后,FMD≤4%预测颅内动脉狭窄的比值比为(OR)为4.923。结论:FMD≤4%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对颅内动脉狭窄有中等预测价值,但不能评价颅内血管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头位难产新生儿头面部损伤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头面部损伤的情况.结果 右枕后位新生儿颅内血肿占15.8%;左枕后位新生儿面部损伤、头皮血肿、颅内血肿分别占5.9%;右枕横位新生儿头皮血肿占7.1%,颅内血肿占3.6%;左枕横位新生儿面部损伤占5.3%,头皮血肿占10.5%,颅内血肿占5.3%;高直后位新生儿面部损伤占22.2%,头皮血肿占22.2%,颅内血肿占11.9%.结论 头位难产高直后位新生儿头面部损伤比较明显,纠正该头位难产对减少新生儿头面损伤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表皮样囊肿是缓慢生长的先天性病变,约占原发性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2%~1.8%,巨大型者更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谢星斌  张锋  谷欣荣  寇宁 《吉林医学》2013,34(23):4746-4747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40例高血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颅脑CT片三维定位,确定穿刺最佳靶点,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颅内血肿穿刺,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结果:平均出血量44.52 ml,首次血肿清除率20%~40%,置管时间3~5 d,平均住院21 d,治愈好转率95%,死亡率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安全、创伤小、操作简单,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大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美裔黑人、亚洲人和西班牙人的颅内失动脉狭窄的患病率较白人更高.在美国约8%~1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颅内大动脉狭窄引起的,这些患者的年卒中发病率约为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颅内出血的救治水平。方法:对30例颅内大量出血患者均进行CT定位,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结果:高血压脑出血20例好转率85%,死亡率15%,外伤性脑出血10例好转率100%。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是救治重症颅内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卓 《中国民康医学》2011,(19):2398-2399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碎吸针微创穿刺技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81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存活率为80.9%,生活能力分级优良率82.2%。结论:应用YL-1型针治疗颅内血肿创伤小、费用低、治愈率高、愈后生活能力高、病死率致残率低。  相似文献   

18.
<正> 报告79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28.6%为颅内动脉瘤破裂,26.6%为颅内动静脉畸形,6.2%为烟雾病,8.7%为原发脑室内出血,28.8%出血原因不明,其它疾患占1.1%。临床上,颅神经损害、脑膜刺激征多见于颅内动脉瘤;肢体运动障碍、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颅内生理性钙化的发生率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例头颅CT片进行颅内生理性钙化的大小、部位、数目的分析。结果颅内生理性钙化149例(74%),病理性钙化3例(1.5%);颅内未发现钙化者48例(24%)。在200例中有脑外伤史者78例,有钙化者53例,占脑外伤患者钙化率的67.9%。结论生理性钙化发生率远大于病理性钙化发生率,其随年龄增加相应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狭窄动脉分布特征。方法:筛选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结果: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比例达39.81%,颅内动脉狭窄好发于大脑中动脉(35.51%),同时大脑中动脉闭塞(13支,35.14%)的发生率也最高。结论:大脑中动脉是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责任血管,早期对其筛查和干预利于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