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了解南昌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3年南昌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010-2013年南昌市共报告聚集性疫情195起,累计报告病例586例.聚集性疫情数和病例数均集中在城区;3-6月为聚集性疫情发生高峰期,9月为小高峰;疫情发生场所以幼托机构为主(68.2%);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010-2013年在地区和场所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085,20.636,P值均<0.05).采集病例标本367份,阳性率为59.13% (217/367),阳性标本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型)为主(54.38%).2010年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l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1-2013年以EV71型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应继续加强城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发病监测,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工作,了解病原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台州市2016 - 2017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对控制减少聚集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 - 2017年台州市9个县(市、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台州市2016 - 2017年共有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38起,病例数820例,64.28%的疫情发生在农村,高峰期在4 - 6月,9 - 10月出现小高峰,平均每起发病人数以2~5例为主,年龄集中在3岁和4岁年龄组,60.92%的疫情持续时间不超过5 d,疫情发生场所为幼托机构57.98%,社区(26.47%)次之。采集病例标本172例,阳性99例,阳性率57.56%,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不同年份手足口病流行优势菌株不同。结论 应继续加强手足口病发病监测,提高幼托机构报告意识,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工作,了解病原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上海市金山区2012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收集的金山区2012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例三间分布特征、病原学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金山区2012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疫情共报告59起,累计发病214人,平均罹患率为12.36%(5.13%~28.00%);疫情主要分布在石化街道(18.64%,11/59),山阳镇(16.95%,10/59)、枫泾镇(15.25%,9/59);报告高峰在4-6月(59.32%,35/59);采样的37起疫情中EV71感染4起;CoxA16感染20起,除EV71、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4起。结论幼托机构作为金山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场所,应加强对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事件报告敏感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对2011-2014年古美社区幼托机构、学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例三间分布特征、病原学等资料进 行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4年古美社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579例,发病高峰5~7月,10~11月出现次 高峰,发病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共报告85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数占总例数的22.23% (351/1579)。 聚集性疫情发生高峰与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一致;共采集15起手足口病聚集性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阳性 率为86.67% (13/15)。以EV71、CVA16阳性为主。手足口病聚集疫情容易发生在幼托机构,以手足口 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为依据,更有效控制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特征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6 0469 03  相似文献   

5.
宜兴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文文  周建刚  张华君  丁超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94-2095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该病传染性强,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等聚集场所发生暴发疫情,为进一步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卫生部从2008年5月2日起把该病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病。2009年,宜兴市共报告发生手足口病985例,现将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志军  姚静  马小剑 《中国校医》2012,26(12):906-908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扬州市广陵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该区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2008—2011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广陵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0.46/10万、149.45/10万、180.39/10万和213.00/10万,曲江街道、汤汪乡和湾头镇发病率在全区前列;4—7月及10—12月是发病高峰季节;发病年龄0~5岁占93.41%,其中1~3岁占65.76%,主要集中在散童(54.07%)及幼托儿童(43.04%);报告聚集性病例62起均发生在幼托机构;平均男女性别比为1.69∶1;实验室检测标本331例,肠道病毒阳性率61.13%,203例阳性标本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占64.04%,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占19.7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16.26%。结论该区的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4—7月及10—12月是发病高峰,0~5岁婴幼儿是重点防控人群,农村及城郊结合部为疫情高发区,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优势致病病毒。手足口病防制已经成为该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州省手足口病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贵州省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贵州省2014年手足口病家庭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2014年9个市/州共报告手足口病家庭聚集性疫情1 051起,发病2 137例。家庭聚集性疫情病例发生率为4.20%,农村高于城市,以散居儿童发病(80.07%)为主。单一感染以肠道通用病毒(EV)为主(160例,占42.22%),其次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107例,占28.23%),混合感染以CoxA16+EV最多(34例,占8.97%),重症29例。结论农村散居儿童是贵州省手足口病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2009—2020年益阳市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特征、流行规律,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获取2009—2020年益阳市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从益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 20.0软件对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20年,益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3 400例,死亡11例。2009年发病率最低(82.36/10万),2014年发病率(382.07/10万)最高。疾病的季节性呈双峰流行,主高峰为4—7月(占58.26%),次峰为10—11月;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8.200,P=0.077);≤5岁儿童组发病人数最多,占96.05%;职业分布上,散居儿童占87.30%,幼托儿童病例占9.84%。2010—2020年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4 578份,病原阳性率为63.54%,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构成比分别为20.04%和24.75%。各年不同病毒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3.550,P<0.001)。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乡镇幼托机构(21起)。 结论 益阳市手足口病自2014年以来呈下降趋势,重点防控人群是≤5岁儿童,重点防控场所为乡镇幼托机构;应关注优势病原体的变化,不同年份检出的优势肠道病毒,相应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分析2009-2010年静安区监测点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VP1区基因特征。方法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概况;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2月辖区内儿童医院、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标本,并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手足口病病原型别。选择2010年不同月份共19份(含1份重症病例)EV71 PCR阳性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设计特异引物对EV71 VP1全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年静安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增高,2009年发病数稳中略降,病例以发生在幼托机构为主。2009年病例咽拭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阳性率为51.0%(52/102),EV71阳性率为15.7%(16/102),其他肠道病毒属阳性率2.9%(3/102);2010年CoxA16和EV71阳性率均为31.3%(36/115),其他...  相似文献   

10.
张华 《中国校医》2019,33(11):831
目的 分析常熟市2016—2018年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为学校幼托机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常熟市2016—2018年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结果 2016—2018年常熟市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累计2 022起,累计病例15 569例,疫情涉及人数94 649人,罹患率为16.45%,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6,P<0.05)。2 022起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中涉及呼吸道类传染病4种1 504起,罹患率为17.67%,主要是流感样病例、水痘。呼吸道类传染病、肠道类传染病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996,P<0.05)。11月—次年1月出现疫情高峰,以流感样病例的疫情为主;3月—5月出现第二个高发时段,以手足口病、水痘疫情为主。结论 学校幼托机构是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呼吸道类传染病是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苏州市2018—2020年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在苏州监测医院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病例的基本信息和病原学信息。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共采集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标本1092例,监测期内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标本阳性率为48%(529/1092),主要病原类型为CoxA6(34.03%),Cox A16(20.60%),其他肠道病毒(44.42%);阳性标本中,≤6岁儿童占95.7%,男性标本阳性率稍高于女性;6-9月标本阳性率较高,3月最低,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监测期内,共发生疱疹性咽峡炎聚集性疫情19起(2020年0起),总发病人数113,发病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4-6月和9-11月,以3、4岁学龄儿童为主;2018和2019年疫情的主要病原分别为CoxA6和EV71。结论 苏州疱疹性咽峡炎的易感人群是≤6岁以下的儿童,好发于夏秋季,主要的致病原为CoxA6、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和手足口病相同,且优势毒株不断转变,应加强监测,建议依照手足口病的管理办法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分析济南市柯萨奇病毒A组6型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诊治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济南市临床诊断为HFMD的病例为对象,采集患者发病1周内的粪便、咽拭子等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病原学鉴定;对判定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3年接受病原学检测的HFMD患儿共计848例(包括19例重症病例),670例检测到肠道病毒(79.01%)。CVA6阳性141例(包括2例重症),占阳性病例的21.04%(141/670),在HFMD确诊病例的病原构成中居第3位;其中包括2起暴发、7起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141例感染CVA6的HFMD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71∶1(89/52);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3岁以下儿童(73.76%),尤其是1岁以下患儿(26.95%),两例重症病例均不到1岁;全市各县(市、区)全年均有发病,流行高峰期集中于7-11月(69.59%)。结论 CVA6是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重症、暴发及聚集性疫情,应加强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和首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对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乡镇的幼托机构疫情资料,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乡镇幼托机构共发生手足口病疫情305起,聚集性疫情79起,病例数688人,其中聚集性疫情病例数462人,占总病例数67.15%,报告患病率为3.86%。聚集性疫情的高峰月份为5、6、11、12月份,占全年的62.03%;公立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患病率(3.17%)低于私立幼托机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5,P0.05);聚集性疫情发生率(36.94%)高于私立幼托机构(1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3,P0.05);不同乡镇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率不同,最高34.43%,最低18.49%。幼托机构类型影响聚集性疫情发生(OR=2.277,95%CI:1.283~4.040)。结论 5~6月、11~12月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高发月份,要加强防控;首发病例的年龄、性别、诊断时间、发病月份、病例归属地对及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无明显影响,男性病例发病率高的原因上需要进一步探讨;私立幼托机构的聚集性疫情的防控工作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2013年贵州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聚集性病例卡片资料、聚集性/暴发调查报告和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发生1049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3 035例,重症病例34例,死亡1例。分布于9市(州)的77个县(市、区),高发地区为遵义市(390,占37.18%)、贵阳市(148起,占14.11%)和六盘水市(128起,占12.20%)。聚集发生地以农村(48.62%,510/1 049)居多,高于城市和城郊。发生场所以家庭聚集最多(482起,占45.95%),其次为幼托机构(335起,占31.94%),第三为混合聚集(133起,占12.68%);农村和城郊以家庭(占69.02%和48.57%)居多,城区以幼托(占72.80%)居多。聚集性疫情高峰期为3-5月(730起,占69.59%)。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占81.98%(2 488/3 035)。聚集性疫情肠道病毒检出率68.77%(207/301),单一感染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最多占46.38%(96/207),其次为EV71感染占25.12%(52/207),混合感染以EV71+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居多占12.08%(25/207)。结论 贵州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分布广泛,家庭及幼托机构好发,病原多样,需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8年宝山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报告的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肛拭子和环境标本进行腹泻相关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 共报告34起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数364人,平均罹患率为1.53%。疫情持续时间2~8 d,中位数4 d。疫情具有明显季节性,10、11月共发生24起,占70.59%。疫情发生场所分布:幼托机构17起、小学14起、九年一贯制学校2起和中学1起。各场所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7,P=0.003),其中幼托机构罹患率最高,达1.91%,中学最低(0.72%)。28起疫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其中18起疫情由诺如病毒GII型引起,4起由札如病毒引起,6起实验室检测阴性。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在罹患率、病例数、疫情持续时间和场所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病例和呕吐物暴露。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报告较多,而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是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龙岩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布及病原特点。[方法]对现住址在龙岩市的手足口病个案库中在2008年发病的1223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市报告1223例,报告发病率43.83/10万。波及7个县(市、区),病例主要分布新罗区,男性762例,女性461例,5岁以下占93.1%,住院病例381例,死亡1例。病原监测发现2008年4月以前流行的是柯萨奇病毒A16(CoxA16),5月CoxA16和肠道病毒71(EV71)同时存在,6月以后7个县(市、区)监测的病例均为EV71,全市7个县(市、区)均监测到EV71。[结论]2008年龙岩市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5月以前流行病原为CoxA16,5月后为EV71。提示应采取相关的防控措施,避免重症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虹口区2010-2016年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 流行病学 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信息系统中获取的2010-2016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 201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8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3.03/10万,重症5例,重症率0.09%。2012年和 2014年发病率较高,呈现隔年流行的特点。发病高峰为春夏季(20~30周) 和秋冬季(40~52周),分别 占总发病数的40.98%和23.25%。江湾镇街道为主要的高发地区,5 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5.69%, 幼托儿童占病例总数的49.31%。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幼托机构,占疫情总数77.39%,2012年和2014年报 告聚集性疫情起数和累计病例数较多。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优势毒株亦有不同,2012年及之前 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ur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 组16型(coxsachievirusA16,CoxA16) 为主, 2013年之后柯萨奇病毒A 组6型(coxsachievirusA6,CoxA6) 等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优势病原。结论 虹 口区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分布规律,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分析 病原谱变化,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监测;聚集性疫情;暴发疫情;重症病例;疾病监测 中图分类号:R1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1 0058 06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宿州市2013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型别和分布特征,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95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的生物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A6)的特异性核酸。结果:295例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肠道病毒核酸总阳性数94例,总阳性率31.9%,EV71阳性67份,阳性率22.7%,CoxA16阳性数0份,阳性率0%,CoxA6阳性数13份,阳性率4.4%,其他肠道病毒13份,阳性率4.4%。男女比为1.5∶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2.4%和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05)。结论:2013年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优势株为EV71,同时伴有CoxA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发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97.9%),无性别差异,分布无地域差别。全年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疫情报告、规模、时间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广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62起,波及48 164人,发病837例,平均罹患率为1.74%(0.12%~100.00%),报告重症病例7例和死亡病例2例;报告单位以疾控机构主动监测发现为主(56.45%,35/62),疫情报告至末例发病及至疫情高峰的间隔时间≤0 d的疫情起数分别占34.43%(21/61)、92.45%(49/53);疫情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80.64%,50/62),主要发生在幼托机构(93.55%,58/62),报告高峰在4—6月(70.97%,44/62);58起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病例分布班级数占总班级数比例的中位数为33.33%(8.33%~100.00%),病例数达到3例及以上班级数占总班级数比例的中位数为16.67%(5.26%~100.00%),每起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 d(1~57 d);初次报告病例数3例及以上疫情的每起累计病例数、涉及班级比例和疫情持续时间均低于初次报告病例数10例及以上疫情(均P0.01);分析54起疫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其中由EV71和CoxA16单一病毒感染引起的疫情各有20起,并存在肠道病毒合并感染的疫情(6起)。结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幼托机构是广东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及场所,防控关键期在4—6月;应提高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事件报告敏感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天津市北辰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现场调查天津市北辰区2012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基本情况,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天津市北辰区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14起,托幼机构9起,家庭5起,共涉及患儿47例,男童29例,女童18例,3岁以下儿童占68.09%;托幼机构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之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别。病原学分析显示,随机采集其中21例病例的粪便检测,其中9例为EV71型病毒阳性,5例为CoxA16型病毒阳性,4例EV阳性,2例EV与CoxA16型病毒混合感染,1例阴性,阳性率为95.24%。临床症状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部分患病幼儿有发热症状,无重症患者。聚集性病例除1、8、10、11、12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有报告。结论多部门参与,综合防控手段与宣传教育并重,提高居民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知晓率,托幼机构加强晨检、消毒等工作,疾控机构加强日常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及处置聚集性疫情,是预防和控制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