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波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0):640-641
目的 总结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疾的疗效。方法 治疗23例恶性疟疾,用蒿甲醚(Artemether)肌注首剂160mg,第2日起每日1次,每次80mg,连用5-7天。并配合其他综合治疗。结果 23例病人存活22例,平均退热时间24-72小时,48-72小时血涂片原虫转阴。对19例随访8周,复发1例,1例病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疾疗效迅速可靠,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蒿甲醚与奎宁治疗小儿恶性疟疾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经厚血膜涂片确诊为恶性疟疾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蒿甲醚组56例,给予蒿甲醚3.2mg·(kg·d)^-1注射,第2~5天给予1.6mg·(kg·d)^-1,总疗程5d;奎宁组56例,给予二盐酸奎宁10mg·kg^-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1mg·mL^-1,每小时用药1次,总疗程7d。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血检疟原虫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治愈率、复燃率等指标。结果蒿甲醚组外周血疟原虫转阴时间、脑型疟患儿清醒时间较奎宁组明显缩短(P〈0.01),蒿甲醚组平均退热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奎宁组为短(P〈0.05);两组治愈率相近(P〉0.05),蒿甲醚组复燃率较奎宁组为低(P〈0.05)。结论蒿甲醚治疗小儿恶性疟疾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蒿甲醚与奎宁治疗儿童恶性疟疾120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蒿甲醚与奎宁治疗儿童恶性疟疾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厚血膜涂片确诊为恶性疟疾的住院患儿随机选择分为两组。蒿甲醚组60例,入院后即给予蒿甲醚注射液,首剂以3.2mg/(kg·d)肌肉注射,第2-5天给予1.6mg/(kg·d),总疗程5 天;奎宁组60例,入院后即给予二盐酸奎宁10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1mg/ml,每8小时用药1次,总疗程5天。结果 蒿甲醚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外周血疟原虫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脑型疟患儿昏迷清醒时间均较奎宁组为短( P<0.01)。结论 蒿甲醚治疗小儿恶性疟疾疗效肯定,且用药方便,毒副作用少,可替代奎宁治疗儿童恶性疟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恶性疟疾患者应用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哌喹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哌喹联合治疗临床治愈率为97.9%,死亡1例(2.1%)。多数患者给药前后存在头昏、头痛、恶心、纳差、全身无力以及肢体酸痛等症状,可能与药物应用无关。46例存活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1~5d,联合治疗结束后连续3次血涂片检查疟原虫阴性。结论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哌喹联合治疗疟疾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蒿甲醚治疗动物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蒿甲醚混悬液总量120~800mg/kg,分1~4天给,灌胃治疗病鼠和病兔(小鼠及兔或犬每头分别感染尾蚴50±2及250±2条),减虫率为55.3~88.5%;总量25~35mg/kg,分3天给治疗病犬,减虫率为52.6~59.1%。蒿甲醚油剂以225~435mg/kg,分4~5天,分别肌注治疗病兔及犬,减虫率分别为85.9~90.7及91.3~99.3%。犬每日肌注油剂30~90mg/kg,连注5天,出现较明显胃肠道刺激症状,组织学检查出现胃肠道、肝、肾等组织可逆性病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抗疟新药蒿甲醚影响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蒿甲醚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的作用不明显(P>0.05),但蒿甲醚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减少,同时,一定剂量(每千克体重给药100mg、250mg)的蒿甲醚对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提示:蒿甲醚对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不明显,但对体液免疫功能可能有抑制作用,而且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因而认为,蒿甲醚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治疗脑型疟的作用机制有关,临床确定合理治疗剂量时应考虑该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江西省新建县湖区南矶乡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用蒿甲醚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2004年5月至11月,以南矶乡的南山岛为试点,居民以半农半渔为业,选择6~65岁居民随机分为蒿甲醚一组、蒿甲醚二组和对照组。在服蒿甲醚前30d,经粪便血吸虫卵检查后,全民服单剂吡喹酮40mg/kg治疗。蒿甲醚一组每半个月服一次蒿甲醚6mg/kg,共13次;蒿甲醚二组每个月服一次蒿甲醚6mg/kg,共7次;对照组服相同剂量的安慰剂。全程用双盲法进行粪检、服药和观察。末次服药后40~60d作粪检复查。结果蒿甲醚一组413例的粪检虫卵阳性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587例粪检的虫卵阳性率13.5%,保护率为74.8%;蒿甲醚二组402例粪检的感染率为10.5%,与对照组的差别不显著。结论在血吸虫病传播季节,每半个月服1次蒿甲醚6mg/kg,对湖区重度流行区人群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而每月服一次蒿甲醚的预防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4-1986年,用三磷酸腺苷(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PSVT)16例共29人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收治的16例共29人次中,男5例,女11例,年龄13~60岁.发病时间最短二个月,最长1例为六年,该例因反复发作先后12次入院治疗。16例全部在治疗前作心电图检查,均诊断为PSVT,经治疗终止发作后再作心电图复查,其中2例心肌供血不足,一例为预激征候群,其余心电图全部正常。部分病例作X线心脏照片,亦无异常发现。治疗方法:①口服ATP片20~40mltid;② ATP注射剂20~4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③ATP注射剂20~40mg加入50%葡萄糖40ml内静脉缓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Quinimax对非洲恶性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法国生产Quinimax静脉注射治疗非洲恶性疟疾213例。同时用国产蒿甲醚胶囊口服治疗恶性疟疾213例进行疗效比较,5d 1疗程。结果Quinimax组治疗有效率100%,其中临床治愈率56.3%,显效率43.7%,血内疟原虫清除率56.3%。复燃4.2%;蒿甲醚胶囊组治疗有效率100%,其中临床治愈率71.4%,显效率28.6%,血内疟原虫清除率71.4%。复燃5.6%。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血内疟原虫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Quinimax组对疟原虫血内清除率低于蒿甲醚胶囊组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Quinimax和蒿甲醚胶囊对非洲黑人恶性疟疾的治疗均具有相当高的临床疗效,但5d疗法Quinimax对疟原虫血内清除率较低,该地区恶性疟疾对Quinimax可能产生了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蒿甲醚胶囊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和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光敏性皮肤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105例慢性光化性皮炎和63例多形性日光疹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CAD63例,PLE32例)口服蒿甲醚胶囊,40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CAD42例,PLE31例)0.2g/次,2次/d.局部均用10%氧化锌软膏外檫2次/d,其它治疗相同,半月1疗程,治疗两疗程.结果多形性日光疹治疗组总有效率84.4%(27/32)。对照组总有效率80.6%(25/31),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统计无显著性差异.慢性光化性皮炎治疗组总有效率85.7%(54/63),对照组81%(34/42),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统计无显著性差异.口服蒿甲醚胶囊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均未发现副作用.结论蒿甲醚胶囊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是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  相似文献   

11.
张玉华 《中原医刊》2003,30(4):45-46
我院自 1 997~ 2 0 0 1年对 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微小剂量辰欣 (盐酸噻氯匹啶 )进行治疗及预防复发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颅脑CT证实为脑梗塞 ,辰欣 (治疗 )组60例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48~ 80岁 ,平均 (61 33± 9 62 )岁 ;阿斯匹林 (对照 )组 62例 ,男 40例 ,女 2 2例 ,年龄 50~ 81岁 ,平均 60 5± 1 0 2岁。全部病例均于发病 3日内住院。 1 2 2例均有高血压病史 ,其中高血脂症 40例 ,高粘滞血症 80例 ,糖尿病病史者 2 …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男69例,女56例,男女之比为1.23:1。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32岁,13~40岁97例(77.60%)。 125例中并发呼吸系感染38例(30.40%),尿路感染17例(13.60%),胸腔积液24例(19.20%),腹水47例(37.50%),心包积液7例(5.60%),心力衰竭12例(9.60%),高血压32例(24.80%),氮质潴留27例(21.60%),动脉血栓1例。 2 治疗方法 1.1 西医方法:分为激素治疗前期,激素诱导缓解期和激素维持减量期。①激素治疗前期应先控制感染,用扩容后利尿的方法消除水肿,阶梯降压疗法治疗高血压,纠正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心肾功能与加强支持疗法。②激素诱导缓解期。强的松每天1~1.5mg/kg,(最大量不超过80mg)晨8时顿服,持续4~6周。③激素维持减量期以每周减5mg的速率减至每天10mg,口服2~4d维持,仍无复发者改为每天或隔天口服5~10mg长期应用,最长者已服7年。对激素无效或依赖的病例给小量激素(20~40mg/d),配合用环磷酰胺0.2加生理盐水40ml静脉推注,隔日1次,总量6~8g。  相似文献   

13.
闭合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 996年 1月~ 1 998年 5月共收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 2 0例 ,随机分为闭合松解组 80例 (简称治疗组 )和单纯封闭组 40例(简称对照组 ) ,通过随访 ,治疗组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 2 0例均为门诊腰痛患者中确诊为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病例 ,采用单盲随机配对原则 ,分为治疗组 80例 ,对照组 40例。治疗组男 47例 ,女33例 ,年龄 1 7~ 5 4岁 ,平均 38.8岁 ;左侧 2 5例 ,右侧 38例 ,双侧 1 7例。病程 :1个月~ 1年2 4例 ,1年~ 3年 48例 ,3年以上 8例。病情 :轻6例 ,中 36例 ,重 38例。腰椎 X线正侧位片显示 :38例腰椎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青蒿琥酯及蒿甲醚治疗间日疟(G6PD)缺乏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A)青蒿琥酯静注5d疗程总量360mg和(B)蒿甲醚肌注3d疗程总量560mg各治疗间日疟30例,病例经G6PD活性检测《60%列为对象,住院7d,追踪观察至28d,进行随机比较。结果AB两组病例均能迅速控制临床症状,平均退热时间(d)分别为18。3d和19。2d。(38.3±0.4VS38.5±0.6)、平均原虫转阴时间(d)(16.3±22.23VS23.8±27.9)、治愈率(53.3%vs56.7%)、复燃率(46.7%vs43.3%)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极少数病例只见轻微的恶心或呕吐,未见其它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青蒿琥酯及蒿甲醚治疗间日疟在控制症状、退热、原虫转阴等临床效果都很好,但复燃率很高。很难替换伯氨喹。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90年10月至1991年8月共收治8例恶性疟,用氯氨喹啉、伯氨喹啉联合治疗无效,改用蒿甲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8例均为男性,年龄21~47岁,病程4天至2月,病前均到过疫区,皆有发热、溶血性贫血、脾大;3例脑型疟有昏迷、呼吸衰竭。8例在未发作期查血及骨髓片均有恶性疟配子体或环状体。二、治疗方法 8例均曾先用氯伯喹8日疗法无效,改用云南昆明制药厂生产的蒿甲醚。其中2例剂量为80mg,每日1次肌注,  相似文献   

16.
1988年8月~11月,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县与陇川县进行了蒿甲醚注射剂480mg5日疗法Ⅲ期临床及蒿甲醚注射剂治疗恶性疟病人的网织红细胞动态变化的观察研究。实验组中恶性疟203例,间日疟45例,三日疟及混合感染12例,采用蒿甲醚注射剂治疗,成人总量480mg,肌注每天  相似文献   

17.
磷酸萘酚喹、复方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磷酸萘酚喹总量10片(1000mg)2d分服.复方蒿甲醚16片(含蒿甲醚320mg、苯芴醇1920mg)3d分服各治疗恶性疟25例和21例,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其平均退热时间、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47.6h、60.64h和26.3h、33.36h.前者均明显慢于后者(P<0.01).但随访观察至9个月的恶性疟原虫检出率相近(P均>0.05).各为12.0%和9.5%。结果表明,两种药物杀灭清除疟原虫无性体的时间各异,但清除疟原虫的彻底程度则相仿。为克服磷酸萘酚喹作用缓慢和青蒿素类药物疗程显长的不中,建议两药伍用.以期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和延缓恶性疟原虫对这两种抗疟新药产生抗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喀麦隆援外期间,诊治小儿脑性疟100例。1个月~3岁组,79例。4~8岁组,12例。9~14岁组9例。第1组全部病例有昏迷惊厥。合并心衰5例,黄痘2例,支气管炎3例,肺炎2例,腹泻血样便3例,呼吸衰竭死亡2例。第2组,昏迷惊厥5例,嗜睡、意识模糊、失语5例,运动性失语2例。第3组,昏迷惊厥3例,惊厥1例,运动性失语5例。全部病例末梢血片恶性疟原虫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用Quinimax(法国产)20~25mg/kg/日治疗4~7天,98例痊愈,2例死亡,病死率2%。  相似文献   

19.
田华  徐英  李凯  何江  郭芳  邓运典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0):1001-1003
目的 通过对联合国驻刚果(金)维和部队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维和部队疟疾流行现状及特点,为维和部队疟疾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前来就诊的疟疾疑似病人和不明原因发热者采用厚膜血液涂片和快速检测试纸条进行检测。结果 联合国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中国二级医院2018年11月8日共发现8例疟疾患者,均为男性,采用厚膜血液涂片和快速检测试纸条进行检测均为阳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8例患者均有在原始森林里被蚊虫叮咬史。5例为初发病例,3例为复发病例。8例患者就诊时体温均超过38 ℃,并出现畏寒、发热、大汗等典型的疟疾症状,3例患者出现脾肿大和贫血症状,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8例患者首日给予蒿甲醚320 mg肌注,布洛芬缓释片或安林巴比妥注射液退热;第2~4天蒿甲醚160 mg肌注,同时服用复方双氢青蒿素片2片(0 、6 、24 、48 h 共8片),至痊愈,治愈率100%。结论 驻刚果(金)维和部队应加强疾病监测,严格落实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广泛开展疟疾有关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1~ 12月 ,我们选用必奇冲剂加用地塞米松针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 8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为门诊腹泻患儿 ,男 4 2例 ,女 38例 ,年龄 6个月~ 3岁。均为急性腹泻 ,病程为 5 d以内。发热 36例 ,体温在 38~ 4 0℃波动 ,大便性状以稀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为主 ,大便次数为 10~ 2 0 / d,伴有轻度或中度脱水。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静脉输液 ,选用头胞噻肟针10 0 mg/ (kg· d) ,丁胺卡那霉素 15 mg/ (kg· d) ,病毒唑 15 mg/(kg·d) ,同时补充液体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治疗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