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胆囊的同时切除阑尾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切除胆囊的同时施行阑尾切除36例。结果:36例全部成功。胆囊切除时间15—45分钟,阑尾切除时间20—35分钟,住院时间4—7天,平均5.8天。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切除胆囊的同时施行阑尾切除能明显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韩红翔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9):947-948
目的分析子宫切除的原因,探讨降低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9例产科子宫切除病例资料。结果产后出血仍是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剖宫产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大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的发生率。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加强计划生育宣教,降低剖宫产率可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经纤维喉镜切除声带息肉的临床价值,回顾分析经纤维喉镜切除声带息肉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经纤维喉镜1次成功切除声带息肉,12例分次切除,4例切除失败,后经支撑喉镜下切除。说明经纤维喉镜切除声带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手术切除巨大原发性肝癌15例,其中左半肝切除3例;左外叶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3例;Ⅴ、Ⅵ肝段联合切除3例;Ⅴ、Ⅷ肝段联合切除1例;Ⅵ、Ⅶ、Ⅷ肝段联合切除2例;左三叶切除1例。术中8例同时切除胆囊及部分结肠、腹膜、在网膜、胃壁。本组无手术死亡。认为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必须重视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综合治疗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本院1999年9月-2006年6月收治的残胃癌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残胃癌肿物的大小及外侵程度行残胃癌部分切除、残胃全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结果: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切除3例,未切除2例,肿瘤切除病人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者。结论:对残胃癌要争取早期诊断,积极剖腹探查,力争根治性切除,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评价用切环切除大型脑膜瘤的方法和优点。②方法用切环为58例脑膜瘤病人行手术切除。③结果49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者。④结论用切环切除大型脑膜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罗建强  赫军  梁中骁 《广西医学》2001,23(4):726-728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肝癌二期切除的必要性及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自1990年至2000年收治不参切除肝癌229例,经各种综合预治疗后有22例获二期切除,其中行肝左叶切除3例,不规上叶切除12例,肝右后叶切除+门脉癌栓清除4例,肝右后叶切除+部分膈肌切 中下肺切除1例,肝右叶切除+部分膈肌切除2例,二期切除距末次治疗时间20天-4个月,中位时间2.3个月。结果:22例二期切除标本均残瘤细胞,术后近期死亡例,1、3、5年生存率为72.73%、45.45%、18.18%,结论不能切除肝的二期切除是提高中晚肝癌切除率,延长生存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27例采用肺癌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其中左及右上叶袖状切除22例;右全肺切除、隆凸切除、左总支气管气管吻合1例;右全肺切除、气管侧壁切除、隆凸半切除3例;气管楔形切除1例。无手术意外及近期死亡。本文对手术指征、操作技术等提出了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7-2012年行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0例,按照术式分为规则性肝切除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肝功能和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结果规则肝切除组的切除肿瘤直径、切除肝脏体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切除肝段数目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虽然手术损伤较大,但切除肿瘤范围大,术后肝功能恢复好,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10年子宫切除病例情况。结果 28 979例分娩中有17例行子宫切除。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是产科子宫切除最常见的原因。结论 熟知产科子宫切除的常见原因,防治妊娠合并症,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最佳的手术切除量及计算方法。方法采用一侧腺叶切除,另一叶作部分切除,总切除量约为80%。结果此术式按甲状腺体积大小比例切除,实现了切除计算数量化。客观准确,方便实用。结论经288例临床实践与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8例作急症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8例产科子宫切除指征为产后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剖宫产子宫切除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而有效措施,降低剖宫产可减少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广泛性小肠切除的概念,意见还不一致。有人认为切除小肠长度超过200厘米,算是小肠大量切除;也有人认为切除小肠原长度的50%以上,才算是大量切除。究竟以切除小肠多少长度抑或以保留小肠百分之几来决定小肠大量切除为合理呢?一般认为小肠平均长度约700厘米(300~850厘米);王成恩等报告26例小肠长度为259~631厘米,平均长度450厘米。假如以切除200厘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GF-I对子宫切除所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子宫切除术方法建立子宫切除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保留卵巢)。向体外培养的子宫切除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施加60ng刖浓度外源性IGF-I。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结果 模型组(子宫切除)较正常组(子宫未切除)凋亡增加;IGF-I组(子宫切除 IGF-I)能减缓子宫切除引起的凋亡升高。结论 外源性IGF-I抑制子宫切除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腮腺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腮腺区肿瘤的CT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良性肿瘤70例,其中14例行肿瘤切除加腮腺区域切除,56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恶性肿瘤11例,全部行肿瘤加全腮腺切除,同时有7例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切除面神经者2例。结论 腮腺区良性肿瘤视瘤体大小及肿瘤类型可选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或浅叶及全腮腺切除,而恶性肿瘤则需全腮腺切除,必要时切除面神经及颈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我院自1984年3月至1991年12月采用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50例切除方式分“全切除”和“通道式切除”;平均每例切除前列腺组织全切除组为12.5克,通道式切除组为5.5克。随访率为68.7%,疗效满意。本文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手术操作日渐成熟,手术应用日趋广泛,手术效果良好使得开展腹腔镜下跨学科多脏器联合切除术成为可能。本文对腹腔镜外科和妇科联合手术122例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11年1月共完成联合手术122例,胆囊切除+子宫切除110例;胆囊切除+阑尾切除10例;卵巢囊肿剥除或附件切除+胆囊切除1例;胆囊切除+子宫切除+阑尾切除1例。6例阑尾炎均有过1次以上的急性  相似文献   

18.
潘莲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49-150
目的 探讨产科急诊子宫切除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13例产科子宫 切除病例资料。结果分娩11 450例,子宫切除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9例,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4例。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比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高2.25倍。其中胎盘因素6例(占46.15%),羊水栓塞3例,子宫 破裂2例,子宫收缩不良1例,子宫内翻1例。结论 掌握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常见原因,做好孕期保健,防 治妊娠合并症,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9.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及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的疗效。方法:全麻下剥离法切除扁桃体,吸切器切除肥大的腺样体。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同时行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有效率97%,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有效率70%,单纯扁桃体切除有效率40%。结论:同时行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在治疗儿童OSAHS的疗效优于单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盲肠息肉的切除方法及切除中的细节。方法:对于直径小于1cm的息肉,采用氩离子束凝固术( APC)切除。对于直径大于1cm的息肉,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切除。结果:全部病例的盲肠息肉均完整切除,未发生穿孔并发症。其中1例行EMR后出现局限性腹膜炎表现,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盲肠壁薄,因此盲肠息肉的切除发生穿孔的风险大,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切除方法及注意切除中的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