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思维进行探讨.认为在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治过程中,采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出在临床诊治慢性肾衰竭过程中,应用整体思维、动态思维、辨病与辨证结合和大方、复法治疗的临床思维方法,对该病进行综合治疗,使中药在临床更好地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医规范化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是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渐训练形成并强化、提高的过程,夯实理论基础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前提,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作为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核心,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与西医临床思维进行区分,要在中医四诊与病历书写、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与医案学习、师承教育等环节中训练、强化和提升中医临床思维,并在临床实践中得以运用和检验。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思维体现在整个辨证施治过程中,中医临床思维建立直接影响了对疾病的诊疗水平,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对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一些最为基本的内容和特质,与现代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髓之一是"整体观念"。而整体观念,运用的是系统思维,中医临床思维中处处体现着系统学思想。研究系统学理论在中医临床思维中的应用,将在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北京地区4所三甲医院为例,调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现状。方法:采用电子版本自填式问卷,从"对中医临床思维培养重要性的认知""目前规培中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存在问题""影响规培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原因""规培中如何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4个方面对在北京地区4所三甲医院参与规培的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共103名参与者接受了本调查,88份问卷纳入统计分析。超过80.00%的受访者认同"中医临床思维是保持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的基础,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应作为规培的重要目标之一"。超过60.00%的受访者认为规培中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西化""弱化"和"僵化"问题突出,其原因包括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当前中医规培管理评价机制尚未能充分突出中医临床思维。超过50.00%的受访者认为将传统师承模式引入规培,能有效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其外,门诊抄方、参与教学查房、总结带教老师临床经验,也是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结论:中医临床思维作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核心内容,如何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已成为规培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规培中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西化""弱化"和"僵化"问题突出的现状,在规培中强调跟诊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5.
临床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条件,在中医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十分重要。笔者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通过引入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比较思维模式等策略,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为培养合格的中医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敏华  王娟  陈小永 《光明中医》2022,37(3):518-520
中医思维是指中医在从事医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理解自然、社会和人体生理病理问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模式.中医急诊学是中医临床思维和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临床应用学科.如何培养中医急诊临床思维成为了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知识环境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现代中医思维的培养需要新的学习工具.思维...  相似文献   

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对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视度不够,鉴于临床思维对临床医师培养的重要性,在住培工作中应把临床思维的提升作为培养住培医师的主线,强调中医临床思维的独立性,在制度保障下,将临床"三基三严"训练转化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石,引入临床教学路径、自编教材提升住培效率,通过临床带教、病例讨论、名老中医教学查房及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的重温,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可以培养具备临床思维的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合格的中医师。  相似文献   

8.
中医临床思维是传承和发展中医的核心内容,对于发挥和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目前研究主要聚焦在理论思辩层面,其中思维方式、象思维与误诊的思维因素是主要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思维概念不清,缺乏深化、细化研究,实证研究尚未得到重视等.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如何具体地在诊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具备哪些规律性的特征;如何积极发挥创造思...  相似文献   

9.
杨满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2):118-119
临床思维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能力的强弱,习惯于药学思维的药师要想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立临床思维,这也是临床药师培训的重点内容。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是临床思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诊断思维决定了治疗思维,治疗思维是诊断思维的延续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诊断思维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思维结果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思维进行探讨。认为在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治过程中,采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出在临床诊治慢性肾衰竭过程中,应用整体思维、动态思维、辨病与辨证结合和大方、复法治疗的临床思维方法,对该病进行综合治疗,使中药在临床更好地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误诊伴随着临床诊疗活动而产生,有诊断就有误诊。中医误诊众多原因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因素是临床因素,其中临床思维是诊疗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临床思维的偏差是导致医生在最后确诊中对疾病错误反映的重要因素[1]。如果医生的临床思维正确的话,误诊率就可以从30%减至18%左右,那将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的损失。因此,如何对待临床中的思维因素,是我们研究中医误诊学的重要内容。只有从临床思维上研究中医误诊原因,从  相似文献   

12.
临床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提升临床中药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文章就临床中药师临床思维的培养作出针对性分析和探究,并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核心。当今,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蓬勃发展,要进一步传承与创新中医,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这是提升整个学习周期内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作者有幸跟随李晶教授门诊学习,日益体会到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中医临床思维贯穿于诊疗的全过程,落脚于规范的病历书写,体现于不断提高“识机”的过程中,体悟理法方药的内涵中,甄别和灵活运用方药的实践中,维护医疗安全及注重人文关怀的一言一行中,归根结底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在实践中建立的,只有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借此逐步提高思、辨、感、悟能力,才能真正在理论与临床之间架起桥梁,形成理论与临床螺旋式上升的发展。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也非一日之功,需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才能真正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不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医妇科是中医药院校课程中的临床课,教会学生中医诊治疾病的方法即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培养临床思维是贯穿中医妇科的核心问题。中医妇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医医师,故在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是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医妇科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开展的临床思维培养阶段。怎样才能完成临床思维的养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肿瘤是体质因素加外感、内伤多种病因所致,在正虚基础上,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邪毒搏结积聚,逐步形成癥积的一类病证。辨病论治是逻辑思维、合取概念、归纳推理在中医临床思维中的具体体现,是肿瘤防治中重要的临床思维方法之一。在临证中具体包括辨病机、辨病分型、辨病分期、辨病辨方证,和病分类证、证分藏象阴阳思维等具体临床思维方法。肿瘤辨病论治临床思维方法经过长期历史实践形成了鲜明的中医特色和丰富的中医内涵,但需要综合、汇通其他临床思维方法综合运用于临床肿瘤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中医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对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完善,而保证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在诊断疾病与施治过程中的核心能力,是中医人才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因此,对中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在中医思维培养方面,许多专家也进行了大量地研究。《中医临床思维》一书中对中医临床思维的特征与特点、思维方式的分类作了全面的论述,并且列举了从古至今40位名中医对中医思维的贡献,并对中医人才思维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培养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过程中传统思维的重要性。方法加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经典的学习,尽量多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并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加强导师队伍的传统思维培训,努力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教学中努力渗透传统思维要素;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思想教育。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土壤和源泉,要想进一步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传统文化思维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结论主要论述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在临床阶段的培养过程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渗透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医儿科学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导致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较低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为出发点,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的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专题讲座的结合、临床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的结合等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临床意识,提高了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医妇科临床思维教学门诊是基于中医本科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医学生角色转化的困难”“临床诊疗现代化,中医思维欠清晰”“岗位胜任力不足”等问题,探索的一种新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此文详细介绍了中医妇科临床思维教学门诊的建立及实施过程、实践探索、效果评价,阐明了其在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和临床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侠  刘云霞 《中医教育》2012,31(2):80-82
“六顶思考帽”理论最早由马耳他医学博士爱德华·德·波诺提出,其宗旨是建立一种富有热情和勇气、具有创造性的更科学的思维模式.它是用白、红、黑、黄、绿、蓝6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6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可以打破人们惯常的思维,对所有的问题都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讨论,大大减少失误率并提高工作效率[1]4-13.由于这种思考方式灵活高效,操作简便,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并在企业界、教育界和政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我校在临床研究生课程中设有“中医临床思维”和“西医临床思维”的考试课程,其目的就是要求医学生在校期间即应建立一种良好的临床思维,如果把“六顶思考帽”运用于中医临床思维,则能扩大想象空间,弥补传统思维方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