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玉军  郭浩轶 《眼科研究》2007,25(3):226-228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对视网膜脱离(RD)术后视网膜功能和黄斑部视网膜形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0例(50眼)RD术后患者分为卵磷脂络合碘组和对照组;应用视网膜电图(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方法观察术后1、2、4、8周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视力和病程匹配。与术后第1周ERGb波比较,用药组第2周ERGb波即有显著的改变,而对照组延迟到第8周。OCT检查表明,用药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在术后第4周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为术后第8周。术后第8周用药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卵磷脂络合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RD术后视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银杏叶提取物(商品名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60只眼Ⅲ~Ⅳ期DR患者分为达纳康用药组和对照组。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e system, VERIS)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术后第3 d和术后第7 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 视网膜光凝术前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性别组成、血糖、糖尿病病程和DR病程均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前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各波的反应密度和N1、P1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第3 d用药组MERG各波大部份象限的潜伏期无显著改变。N1波、P1波、N2波反应密度较术前减小,但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小。用药组N1和P1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1波和N2波的黄斑中央5°区域反应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d,两组之间N1和P1波潜伏期差异仍有显著性的意义;各波反应密度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 结论 达纳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的损害。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208-211)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丽  文峰  孙祖华 《眼科》2009,18(4):229-233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视网膜光损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设计实验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SD大鼠60只,每组10只。方法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未治疗组于光照前、光照后1天、6天及14天行暗视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检查完后取每组大鼠眼球上方中央部视网膜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于光照前24h及0.5h腹腔注射LBP和生理盐水分别作为LBP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光照后1天行暗视闪光ERG,后取眼球上方中央部视网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指标ERGb波振幅,视网膜形态学。结果在未治疗组,光照后各时间点标本与正常组对比ERGb波振幅明显下降,第1天降至29.97%,而第6天、第14天b波振幅无继续下降。第1天标本组织形态学显示其损伤最严重,第6天、第14天标本形态上则慢慢恢复。LBP治疗组,ERGb波振幅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5),视网膜形态学未见明显凋亡改变。结论LBP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功能和形态损害具有防护作用。(眼科,2009,18:229-23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晶状体混浊对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的影响。以及白内障术前F-ERG评估视网膜功能的价值。方法:对一组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暗适应ERG、闪烁ERG检查。分析FERG的检查结果及其与术后视力、眼底情况的关系。结果:眼底正常组术前暗适应ERGb波振幅、峰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眼底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术前暗适应ERGb波振幅与术后视力有关。结论:白内障手术前行FERG检查有助于视功能的评估及预测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5.
钝挫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利用视网膜电图(ERG)评价挫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损伤程度与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0例单眼钝挫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EGR资料。以伤眼视力分为<0.01、0.1~0.5和>0.53组。结果:暗适应ERGb波波幅是3组之间差异显著的指标。26例经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2周,69.2%视力明显提高,ERGb波波幅回升。结论:暗适应ERGb波波幅对估计视力预后有重要价值,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对视力恢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 13 0 4例 (13 2 5眼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高眼压的诊断标准为非接触式眼压计眼压≥ 2 5mmHg。 结果 有 40 9眼术后发生高眼压 ,发生率3 0 86%。其中术后 2周内 3 3 3眼发生高眼压占高眼压的发生率 81 41% ,术后 2~ 4周内 60眼发生高眼压 (14 66% ) 1月后 16眼发生高眼压 (3 2 6% )。其中C3F8填充组和硅油填充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3 1 3 6%和 2 8 84%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联合巩膜外环扎组和未环扎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43 94%和 11 0 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无晶体眼组有晶体眼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5 1 0 8%及 2 9 3 5 %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和原发性及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49 5 5 %、 2 9 18%及 2 7 77% ,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PVRB级、C级和D级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2 4 60 %、 3 3 0 1%及 43 62 % ,趋势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 <0 0 1)。结论 高眼压是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环扎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发生术  相似文献   

7.
中药黄斑方剂对大鼠光损伤后视网膜功能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中药黄斑方剂对大鼠光照后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光损伤模型。14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光照前2d给予黄斑方剂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蒸馏水。视网膜电图(ERG)检钡4光照前后不同时间点暗视ERGb波振幅的变化。结果光照前SD大鼠均可引出典型的F-ERG波形,光照后3、7和14d,ERGb波振幅分别为光照前的33%、30%和32%。而治疗组ERGb波振幅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光照前的61%、59%和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光照可导致ERGb波振幅明显下降,中药黄斑方剂对视网膜功能具有部分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二硫化碳毒性视网膜功能损害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进行兔眼ERG生化检测。结果染毒3周后,染毒兔ERGb波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较对照组降低,而MDA活性增高。ERGb波振幅与TSOD呈正相关而与MDA呈负相关。结论CS2毒性视网膜功能损害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视网膜电流图探讨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预防玻璃体切除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有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高风险视网膜脱离患者132例132眼,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眼。干预组术中灌注液中加入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灌注60min。对照组术中灌注液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6mo检查视网膜电流图,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各期视网膜电流图有无差异。结果:干预组术后PVR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期视杆细胞反应a波、b波;最大反应a波、b波;明视反应a波、b波幅值和潜峰时和∑Ops幅值无显著差异。两组间各期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氟尿嘧啶及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可以预防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且对视网膜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视网膜微循环功能无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除术对兔眼视网膜电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健  惠延年 《眼科研究》1996,14(2):92-94
对19只兔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动态观察了术后28天内ERGb波的变化和28天时视网膜结构的变化。结果玻璃体切除后1、4天ERGb波明显降低(P<0.01),第7天较1.4天回升(P<0.05),14~28天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28天时光镜及电镜检查视网膜无明显结构损害。此结果为判断玻璃体手术后疗效、评价玻璃体手术后应用药物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RD)患眼手术前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表现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确诊为累及黄斑的RRD并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52例(52眼),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RRD患眼均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进行OCT及mfERG检查,观察RRD患眼黄斑区微结构,以及黄斑区反应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采用t检验对术前患眼与正常眼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景方差分析对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与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各时问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相关性。 结果:所有患眼术后均成功复位。术前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正常眼明显增厚,为(534+44)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7,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眼相比较,术前患者中央1环Nl波和P1波振幅密度降低(tN1=17.372、tp1=23.943,P< 0.05),潜伏期延长(tNl=5.291、tPl=7.306,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中央1环N1波及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均提高(P<0.01),潜伏期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BCVA在术后1、3、6个月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负相关(r=-0.801、-0.695、-0.643,P<0.05),l与中央1环N1波及P1波振幅密度呈正相关(rN1=0.702、0.695、0.632,rp1=0.811、0.713、0.648;P< 0.05),与潜伏期无相关性。 结论:OCT与mfERG可以客观综合观察RRD患者术后黄斑区的形态和功能,评估视网膜脱离后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黄斑改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征。方法 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 6 2例 6 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双眼手术前黄斑形态改变。以通过黄斑中心凹的 6mm长度和等角度间隔的四线扫描为基础 ,并根据个体情况作改变扫描线长度和角度的附加扫描。结果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根据黄斑改变分为 3类 :( 1)黄斑附着 2 9眼 ,表现为神经感觉层脱离未波及黄斑 ;( 2 )黄斑部分脱离 5眼 ,包括神经感觉层囊样水肿 2眼 ,伴玻璃体粘连 3眼 ;( 3)黄斑完全脱离2 8眼 ,包括神经感觉层水肿呈网状 18眼 ,视网膜劈裂 3眼 ,黄斑裂孔 5眼 ,以及伴视网膜前膜 2眼。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详细提供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黄斑形态改变特征 ,这非常有助于对黄斑病变的检查和视力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巩膜外垫压术对激光光凝效果不佳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的临床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就诊的既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局限性RRD效果不佳患者19例(19眼)。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术后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随访6个月~2年,观察治疗效果。主要指标 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9眼中,垫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7眼(89.5%);2眼(10.5%)垫压嵴明确,但嵴上局部视网膜下存在积液,2周内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2个月后2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致视网膜脱离复发,均为首次激光后1周内行垫压术并术后2次补充激光光凝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复位,后硅油取出稳定。末次随访时,视网膜复位19眼(100%),其中经一次巩膜外垫压稳定17眼(89.5%)。17眼(89.5%)视力无明显变化;2眼(10.5%)视力下降。结论 巩膜外垫压术处置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局限性RRD效果不佳患者远期疗效肯定。局限性RRD不恰当使用激光光凝非但无效,还会有一些负面影响,视网膜激光光凝斑密集、重复激光、激光后短时间内行外垫压是导致视网膜脱离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眼科, 2022, 31: 364-36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下积液(SMF)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23G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RRD患者103例103眼,其中男55例55眼,女48例48眼;年龄17~77岁,平均(48.65±15.80)岁。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黄斑部形态,并根据术后1个月O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SMF组和无SMF组。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眼轴长度、术前视网膜脱离范围(是否累及黄斑)、是否由下方视网膜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术中视网膜下液放液方式及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对3眼进行FFA检查,对2眼进行微视野检查。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RD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经眼底检查及眼部超声检查均提示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103眼中11眼发生SMF,发生率为10.7%。微视野检查结果显示,2例SMF患者术后3个月视功能较术后1个月均有下降。SMF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BCVA较术后无SMF者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RRD累及黄斑区、下方视网膜裂孔引起的RRD是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OR=6.401,P=0.041;OR=19.819,P=0.005),年龄增长、术中造放液孔释放视网膜下液是SMF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39,P=0.016;OR=0.123;P=0.04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RRD,术前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区及由下方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是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长、术中通过放液孔放液可能会减少术后SMF的发生。玻璃体切割术后SMF可能影响患者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手术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玻璃体手术制备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的病理特征。方法 25只兔(25只眼)均采用玻璃体切割、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排除失败的5只眼后,20只眼术后进行视网膜电图(ERG)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并分别于术后第1、4、7天和28天进行常规的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20只视网膜全脱离眼、随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外层变性萎缩,膜状物形成,视网膜皱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对检测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形态改变及与视功能的意义。 方法 应用Zeiss-Humphrey OCT检查仪对68例(70只眼)巩膜扣带术复位成功的患者黄斑区进行经中心凹水平、垂直扫描,观察黄斑形态。 结果 70只受检眼中,黄斑区结构正常22只眼,神经上皮平均厚度为(146.47±20.59)μm,黄斑结构异常48只眼,检测异常率为68.6%,其中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下较多残液“间隙”存留19只眼,局限性残液存留9只眼;黄斑区视网膜水肿8只眼,神经上皮变薄4只眼,黄斑区、后极部视网膜下增生4只眼,黄斑、后极部视网膜前膜4只眼。OCT黄斑结构正常组,手术后2周视力≥0.3者:6只眼,3个月时有14只眼;黄斑水肿组8只眼,手术后2周视力≥0.3者:1只眼,3个月时有2只眼;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残存液体,手术后2周视力≥0.3者5只眼,3个月时有23只眼,说明巩膜扣带术后的黄斑结构变化与手术后视功能存在一定关系。随访3个月时,黄斑正常组、神经上皮脱离组和其它病变组视力在03以上所占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χ2=18.91, P<0.01)。 结论 OCT能精确地探查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结构的变化,并且能较好地解释患眼视功能变化。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266-268)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区组织形态学改变与手术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9只眼进行光相干层扫描(OCT)检查,根据OCT显示的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形态,分为神经上皮水肿(水肿组)、神经上皮层间分离(分离组)、神经上皮囊样变性(囊样变组)3组,对3组之间视网膜脱离时间、手术前后视力以及OCT检测的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相关指数的秩和及多重比较检验。结果3组患者手术前视力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视力、视网膜脱离时间及神经上皮层厚度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组与囊样变组患者在视网膜脱离时间及神经上皮层厚度方面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脱离时间、手术后视力均与OCT检测的神经上皮层厚度有相关关系。视网膜脱离时间越长,脱离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增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越明显,手术后视力愈差。(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83-85)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frequency, high-risk factors, and visual prognosis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 in patients with uveitis. DESIGN: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PARTICIPANTS: We included 138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uveitis who consulted our uveitis clinic from January 1990 through December 1997 of whom 43 patients (46 eyes) with RRD were identified. The retinal detachment (RD) controls were 212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RRD (221 eyes, first occurrence of RD, not associated with uveitis) who were admitted for surgery in the period from April 1999 to April 2000. The uveitis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150 age-matched patients (210 eyes) selected from the entire uveitis series. INTERVENTION: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presence of RRD and eventual risk factors for RRD, such as myopia, retinal lattice degeneration, prior intraocular surgery, anatomic location of uveitis, its specific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Furthermore, the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outcomes of RRD,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various treatment regime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RRD was identified in 3.1% of the patients with uveitis. RRD was most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panuveitis (6.6%). RRD was associated more frequently with infectious (7.6%) than noninfectious uveitis (2.1%). At the onset of RRD, uveitis was active in most (46%) affected eyes.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was present in 30% of the uveitic RRD eyes at presentation in contrast to 12% of the RRD control eyes. In uveitic RRD, the retina was reattached in 59% of eyes with a single operation; the final anatomic reattachment rate was 88%. Finally, a visual acuity of less than 20/200 was present in 71% of the uveitic RRD eyes, 10% of which had no light perception. CONCLUSIONS: We discovered a high prevalence of RRD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panuveitis and infectious uveitis and document that uveitis in itself is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RD. The visual prognosis of RRD in uveitis was poor because of the uveitis itself and the frequent development of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7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Healaflow覆盖封闭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临床为基础的前瞻性连续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确诊并行PPV治疗的原发性RRD患者50例51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27G PPV,视网膜完全复位后,视网膜裂孔周围及变性区行激光光凝;使用27G钝性针头将Healaflow完全覆盖于视网膜裂孔表面,注射量根据视网膜裂孔大小确定,以裂孔完全被包含为标准。手术后无体位限制。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8±6.3)个月。观察首次和最终视网膜复位率、BCVA、视网膜脱离复发情况;手术中、手术后并发症等。结果50例5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9例(58.0%),女性21例(42.0%)。平均年龄(58.5±11.2)岁。单一裂孔28只眼(54.9%);2~5个裂孔23只眼(45.1%)。是否累及黄斑区分别为32(62.7%),19(37.3%)只眼。首次视网膜复位50只眼(98.0%),最终所有患眼均复位(100.0%)。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logMAR BCVA分别为0.95±0.80、0.22±0.17;手术前后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6,P<0.001)。手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31只眼(60.8%)。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27G PPV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RRD,成功率高,视功能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曲安奈德溶媒视网膜毒性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倩  刘武  王景昭  杨琳  莫宾 《眼科研究》2007,25(11):831-834
目的探讨两种商用曲安奈德(TA)溶媒的视网膜毒性及其与剂量的关系。方法用梯度离心法从两种TA注射液提取高纯度溶媒A、溶媒B。36只新西兰白兔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入0.1mL和0.2mL溶媒A、溶媒B及平衡盐溶液。术前、术后定时行眼前节、检眼镜检查及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观察血管病变;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结构。结果眼底和FFA检查显示溶媒B引起视网膜血管损害和有髓神经纤维水肿。两种溶媒均引起视网膜结构及光感受器超微结构损害,且随剂量增加而加重;溶媒B引起的损害较溶媒A更显著。结论两种溶媒可引起无色素兔眼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损害,并随剂量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