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3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自身荧光(AF)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图像特征.[方法]经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SC的67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同时行AF及频域OCT检查.根据患者临床及FFA表现,将其分为急性、慢性CSC 2种类型,分别为37例37只眼、30例36只眼.根据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区的AF表现将其分为单纯减弱型、单纯增强型及混合改变型3种类型.根据频域OCT检查显示的神经上皮脱离区内外节的表现将其分为外节保存完整型、外节保存不全型及外节萎缩型3种类型.观察急慢性CSC患者的AF及OCT图像特征.[结果]AF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19只眼,占51.35%;单纯增强型AF 18只眼,占48.65%.慢性CSC36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 2只眼,占5.56%;单纯增强型AF 16只眼,占44.44%;混合改变型AF 18只眼,占50.00%.急慢性CSC患者3种AF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872,P=0.000).频域OCT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15只眼,占40.54%;外节保存不全型18只眼,占48.65%;外节萎缩型4只眼,占10.81%.慢性CSC 36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5只眼,占13.89%;外节保存不全型17只眼,占47.22%;外节萎缩型14只眼,占38.89%.急慢性CSC患者3种OCT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i0.572,P=0.005).[结论]急性CSC的AF表现以单纯减弱型为主,慢性CSC的AF表现以混合改变型为主.急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保存完整型为主,慢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萎缩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眼底自发荧光(FAF)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研究自发荧光和OCT表现与CSC的病程及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67例(70眼)CSC患者黄斑部进行自发荧光拍摄和OCT扫描,观察不同病程的患者的病变特征,比较各类表型与病程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CSC患者的自发荧光图像表现各异:①正常型:7眼(10%),自发荧光图像表现正常,对应OCT显示神经上皮层均拱形向上隆起,与RPE带分离,下方有液性暗区,光感受器外节完整平坦,均匀一致.②单纯增强型:32眼(46%).其中28眼(88%)有神经上皮脱离(SRD),自发荧光主要表现为SRD范围内自发荧光增强,OCT显示神经上皮脱离区外节带表面有不均突起;20眼(62%)伴高荧光颗粒,与眼底所见的黄白色小点基本相对应,对应OCT外节带或RPE表面也有高反射颗粒状样突起.③单纯减弱型:9眼(13%),均伴SRD,对应OCT显示外节带完整平坦,均匀一致.④混合改变型:即自发荧光信号高低相间,22眼(31%).其中17眼(77%)表现自发荧光规则,通常表现为低自发荧光围绕高自发荧光,OCT显示神经上皮层拱形隆起,下方液性暗区,低荧光区对应外节带光滑平坦,高荧光区对应外节带高反射颗粒状突起.正常或单纯减弱、单纯增强、混合改变规则、混合改变不规则等对应的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80、-3.791、-3.416、-4.049、-3.309、-3.421,P<0.01).对应的BCVA,除了单纯增强组与混合改变规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Z=-2.012,P<0.05),其余对比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92、-2.676、-2.790、-3.128、-3.311,P<0.01).结论 CSC患者早期可表现为SRD正常自发荧光或低自发荧光.随着病程的延长,自发荧光增强且延续的时间较长,慢性迁延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自发荧光带,对应萎缩病灶或流水带;CSC患者的自发荧光图像改变主要与光感受器外节脱落的盘膜变性及RPE细胞的病理改变有关;病程越长,BCVA越差.  相似文献   
3.
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眼底血管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图像特征的异同。 方法 回顾分析34例(36只眼)典型性CNV患者的FFA和ICGA检查资料,并将FFA与ICG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FFA显示典型性CNV的早期形态,在15只AMD患眼中有3只眼呈绒团状或车辐状轮廓,占20%;7只病理性近视患眼中有5只眼呈绒团状,占71.4%;14只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有9只眼呈绒团状,占64.3%。36只典型性CNV患眼,ICGA显示清楚的CNV20只眼,占55.6%;ICGA显示欠清楚的CNV15只眼,占41.6%;ICGA未能发现CNV的1只眼,占2.8%;ICGA可显示FFA不能显示的滋养血管6只眼,占16.7%。 结论 典型性CNV的FFA早期形态,AMD中多呈不规则形,而病理性近视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绒团状居多。ICGA显示典型性CNV的轮廓边界不如FFA清楚,但可发现FFA显示不出的滋养血管。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217-219)  相似文献   
4.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较大样本病例的基础上,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choroidalvasculopathy,PCV)的分类标准,并提出PCV的系统分类法。方法:42例(48只眼)国人PCV患者根据PCV的眼底表现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特征,按息肉状病灶发生的部位、息肉状病灶渗漏程度、有无与息肉状病灶相连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及眼底出血、渗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结果:48只PCV患眼按息肉状病灶发生的部位分为黄斑型(30只眼,占62.5%)、血管弓型(6只眼,占12.5%)、视乳头旁型(3只眼,占6.3%)、中周型及结合型(9只眼,占18.8%);按息肉状病灶渗漏程度分为活动性(34只眼,占73.8%)与非活动性(14只眼,占29.2%);按有无与息肉状病灶相连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分为典型(36只眼,75.0%)与非典型(12只眼,25.0%);按眼底出血、渗出的严重程度分为渗出型(13只眼,占27.1%)与出血型(35只眼,占72.9%)。其中按息肉状病灶发生的部位和按有无与息肉状病灶相连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进行分类为本研究首次提出。结论:PCV的上述分类有助于PCV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伪色图中看到的分层排列和结构与组织学检查所见的视网膜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区的形态极为相似[1-2].近年推出的频域OCT有更快的扫描速度,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其轴向分辨率为5~7 pm,横向分辨10~20 μm,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眼底断层图像,可发现组织学改变的精确位置,使我们从类似于活体组织病理学观察黄斑疾病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图像模式测量的脉络膜厚度值差异.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21只眼(A组)纳入研究.所有患眼视网膜倾斜且与水平线夹角大于5.0°.选取视网膜倾斜角度测量结果为视网膜水平的20例21只眼(B组)作为对照.2组间性别、年龄、等效球镜度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0.345、0.489,P>0.05).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扫描模式下分别在1∶1像素、1∶1 ∶m、连续测量3种图像模式下测量其距离黄斑中心凹鼻侧或者颞侧1500∶m处的脉络膜厚度.比较1∶1像素模式、连续测量模式与1∶1 μm模式测量的脉络膜厚度值的差异.结果 A组1∶1μm、1∶1像素、连续测量图像模式测量所得脉络膜厚度分别为(304.81±87.74)、(342.86±91.43)、(307.86±89.35) μm.1∶1像素图像模式测得的脉络膜厚度值比1∶1 μm图像模式测得的脉络膜厚度值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9,P<0.01);连续测量图像模式测得的脉络膜厚度值与1∶1 μm图像模式测得的脉络膜厚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0,P>0.05).B组1∶1像素图像模式、连续测量图像模式脉络膜厚度测量值与1∶1 μm图像模式脉络膜厚度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1、-1.822,P>0.05).结论 1∶1像素图像模式测量的脉络膜厚度值偏大;1∶1μm图像模式测量脉络膜厚度较为准确;连续测量图像模式提供了随访测量脉络膜厚度更方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区域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临床特点以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图像特征,探讨OCT在评估AZOOR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AZOOR患者52例6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0只眼,女性44例56只眼;年龄15~65岁.均以视力下降、闪光感、暗点及眼前遮挡感为主述就诊.根据眼底有无改变将患者分为Ⅰ、Ⅱ型AZOOR,分别为28、38只眼.Ⅱ型AZOOR 38只眼中,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9只眼、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25只眼、多灶性脉络膜炎(MC)4只眼.所有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SD-OCT检查.行视野检查37只眼;视网膜电图(ERG)检查32只眼,其中Ⅰ型AZOOR 28只眼,Ⅱ型AZOOR MEWDS 4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48只眼,其中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22只眼.随访15 d~2年.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OCT图像特征.结果 Ⅱ型AZOOR 38只眼中,MEWDS 9只眼就诊时眼底均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白点.PIC 25只眼眼底均可见后极部散在黄白色、边界清楚,周围有色素的点状萎缩病灶,其中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13只眼.MC 4只眼玻璃体腔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眼底后极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多处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病灶.视野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中,中心和旁中心暗点15只眼;生理盲点扩大或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局部视野损害9只眼;非特异性视野改变,散在暗点4只眼.Ⅱ型AZOOR MEWDS 9只眼主要表现为暗点和局部多处视野缺损.ERG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中,眼暗视及明视ERG振幅均较对侧眼降低,暗视ERG振幅下降更明显12只眼;仅表现为暗视ERG振幅下降9只眼;无明显改变7只眼.Ⅱ型AZOOR MEWDS4只眼均可见暗视及明视ERG振幅下降,潜伏期轻度延长.FFA和(或)ICGA检查结果显示,Ⅱ型AZOOR 26只眼中,MEWDS9只眼FFA检查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视网膜外层或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强荧光灶,晚期荧光略增强但无渗漏,其中ICGA检查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圆点状弱荧光灶3只眼.PIC13只眼可见血管弓附近点状病灶呈透见荧光改变及黄斑区活动性CNV病灶.MC 4只眼FFA可见早期中周部点状病灶呈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轻度渗漏.OCT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主要表现为后极部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紊乱,局部缺失;COST(cone outer segment tip)带反射减弱.Ⅱ型AZOOR MEWDS 9只眼表现为与眼底点状病灶相对应的视网膜外层IS/OS带局部反射减弱,COST带不可见;PIC患者中并发CNV者黄斑区神经视网膜下可见强反射团块突破RPE层.末次随访时,Ⅰ型AZOOR 28只眼中,IS/OS层连续性恢复22只眼;未恢复6只眼.Ⅱ型AZOOR 38只眼中,MEWDS 9只眼均在患病后1~2个月IS/OS层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PIC 25只眼IS/OS层连续性无改变;MC 4只眼IS/OS层连续性恢复.结论 AZOOR急性期发病隐匿;SD-OCT可动态监测IS/OS层的改变,反映AZOOR的发生、发展的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激光笔所致黄斑光损伤患者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底内科就诊的激光笔照射后引起黄斑光损伤的患者共13例(16眼),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8~25岁。初诊和随访时对这些患者进行OCT黄斑扫描检查并分析。结果绿色激光笔5例,红色激光笔3例,其余5例不详。照射时间多在2 s内,病程2 d~10个月,其中,8例病程小于1周。视力0.08~1.0。5例患者首诊后失访,其余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 d~9个月。1例诊断为光损伤性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其OCT表现为中心凹处内界膜下高反射团块。1例诊断为黄斑光损伤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其OCT表现为中心凹下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隆起,其下呈高反射,伴有神经上皮层脱离。其余11例OCT图像特征为黄斑中心凹处肌样体带、椭圆体带、嵌合体带断裂,外界膜连续,断裂处可见高反射颗粒或团块,可伴有或不伴有外核层反射增强、神经上皮层浅脱离;随访OCT图像特征为黄斑中心凹处肌样体带、椭圆体带、嵌合体带断裂持续存在,且断裂范围较前一致,外界膜连续,断裂处高反射颗粒或团块逐渐减小或消失,外核层反射正常,神经上皮脱离恢复。8例患者初诊和末次就诊时视力无变化。结论激光笔照射会导致黄斑光损伤,除了可引起黄斑出血和CNV以外,大部分黄斑光损伤OCT有特征性改变,黄斑中心凹处肌样体带、椭圆体带、嵌合体带不可逆性断裂,但不会累及外界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治疗前后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CBRP-C)中Bruch膜(BM)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中的分型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CSC并经激光光凝或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60例患者60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激光光凝治疗51只眼,半剂量PDT治疗9只眼.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采用频域OCT扫描黄斑区,以BM为核心观察指标对CBRP-C行整体观察.根据BM反射带是否显现,将其分为不可辨型BM 和可辨型BM.再根据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有无液腔,将可辨型BM分为显型BM和隐型BM.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CBRP-C中BM分型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60只眼均为可辨型BM.其中,显型BM 59只眼,占98.3%;隐型BM 1只眼,占1.7%.治疗后1个月,激光治疗组51只眼中,可辨型BM 50只眼,占98.0%;不可辨型BM 1只眼,占2.0%.可辨型BM 50只眼中,显型BM 34只眼,占68.0%;隐型BM 16只眼,占32.0%.PDT治疗组9只眼中,可辨型BM 8只眼,占88.9%;不可辨型BM 1只眼,占11.1%.可辨型BM 8只眼中,显型BM 1只眼,占12.5%;隐型BM 7只眼,占87.5%.结论 CSC患眼治疗前后CBRP-C中BM在OCT中均存在显型BM,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0.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伪色图中看到的分层排列和结构与组织学检查所见的视网膜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区的形态极为相似[1-2].近年推出的频域OCT有更快的扫描速度,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其轴向分辨率为5~7 pm,横向分辨10~20 μm,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眼底断层图像,可发现组织学改变的精确位置,使我们从类似于活体组织病理学观察黄斑疾病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