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9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43篇
内科学   166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681篇
预防医学   313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279篇
  11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淋巴结的变化,探讨超声及钼靶在NAC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76例经穿刺病理证实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行NAC,所有患者NAC前后均行彩超与钼靶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评价NAC后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并评估临床缓解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性。结果:NAC后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评估的灵敏度分别为:79.4%、76.6%、86.5%;特异度分别为:68.6%、51.4%、71.4%;准确率分别为:77.3%、71.6%、83.5%;较NAC前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明显下降,阳性预测价值最高的为两者联合检查(92.4%)。NAC后超声图像评估44例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其中25(25/44,56.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达到pCR,NAC后超声检查评估pCR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6.5%,准确率为83.5%。结论:超声诊断NAC后腋窝淋巴结转移较钼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但尚存局限性,对手术及术后治疗的指导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常规Meta分析和量效Meta分析评估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关于睡眠时间与冠心病相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并将长睡眠时间和短睡眠时间分别定义为长于和短于每项原始研究的参照时间。双人提取信息并评价文献质量,用Review Manager 5.3、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21篇,其中14篇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7篇与冠心病死亡风险相关,样本量分别为899323例、700814例。常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参照组比较,短睡眠时间增加14%的冠心病发病风险(RR=1.14,95%CI:1.10~1.19)和1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RR=1.16,95%CI:1.01~1.33);长睡眠时间增加8%的冠心病发病风险(RR=1.08,95%CI:1.01~1.16)和24%的冠心病死亡风险(RR=1.24,95%CI:1.09~1.41)。量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非线性P值<0.001),睡眠时间为6.5~8.0 h/d冠心病发病风险最低,6.5~7.5 h/d冠心病死亡风险最低。结论: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睡眠时间<6.5 h/d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8.0 h/d及7.5 h/d增加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丁鸿  徐芳芳  杜慧  张欣  徐冰  吴云  王振中  肖伟 《中草药》2021,52(19):5836-5844
目的基于决策树算法,深入挖掘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青蒿醇沉过程(金青醇沉)数据并探究潜在生产规律,提升该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方法依托数字化中药提取工厂数据平台收集205批金银花和青蒿浸膏(金青浸膏)历史数据并整合成数据矩阵。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后分别采用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和TreeNet算法建立金青醇沉过程模型,比较各模型性能并基于历史数据划分关键变量控制范围。结果 RF和TreeNet模型性能较好且性能接近,综合各模型分析结果得出醇提罐料液比及金银花浓缩收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重要变量进行依存度分析并优选批次,并以优选批次的金银花分配浸膏质量及加醇量做控制图,密度为1.11 g/cm3的金银花浸膏分配控制范围为557.92~639.62 kg,加醇量的控制范围为3.370~3.828 m3;密度为1.12 g/cm3的金银花浸膏的控制范围为540.4~616.9 kg,加醇量的控制范围为3.317~3.859 m~3。结论决策树算法建立的金青浸膏醇沉过程模型能够有效地挖掘潜在的生产过程规律,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风险列线图模型,为切口疝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行PD术的926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发生切口疝的患者24例(切口疝组),未发生切口疝的按照1∶5的比例随机抽取120例为非切口疝组。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术后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年龄≥60岁(OR=5.800,95% CI 1.530~21.984)、BMI≥24 kg/m2(OR=4.165,95% CI 1.187~14.613)、糖尿病(OR=5.321,95% CI 1.548~18.285)、呼吸系统疾病(OR=4.565,95% CI 1.225~17.007)、切口感染(OR=6.803,95% CI 1.573~29.419)及手术时间≥6 h(OR=6.934,95% CI 1.938~24.813)是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 0.890(95% CI 0.854~0.926),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 结论年龄≥60岁、BMI≥24 kg/m2、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切口感染及手术时间≥6 h是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性和区分度,有利于临床筛查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高风险人群和制定针对性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5.
于铎  孙影  申欣  张欣  毛世瑞 《药学学报》2022,(7):2032-2040
鼻喷剂可治疗鼻炎等局部疾病,在包括疫苗免疫在内的全身疾病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鼻喷剂作为药械组合产品,为确保质量,常使用喷雾模式作为鼻喷剂的质量表征指标。羽流几何不仅可与喷雾模式相结合评估鼻喷剂性能,同时也可预测鼻喷剂的鼻腔沉积。本文对鼻喷剂的喷雾模式与羽流几何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其与鼻腔沉积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综述。对喷雾模式与羽流几何的测量参数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处方、装置与触发参数等因素对于喷雾模式与羽流几何的影响,并分析了各项参数与鼻腔沉积的相关性。同时,根据喷雾羽流的尺度与形状对测量参数进行了分类。羽流角度与药物在鼻腔内的沉积相关性较大。羽流角度较小的射流状羽流可增加鼻喷剂在鼻腔弯曲解剖结构中的导航能力,有利于鼻腔沉积。这使得通过适当增加鼻喷剂黏度与触变性以增加鼻喷剂在鼻腔中的沉积成为可能。本综述旨在为我国高质量鼻喷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经历道德困扰的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根据Colaizzi的资料分析方法进行整理、提炼主题。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经历道德困扰的心理体验包括:失落与气愤、伤心与难过、无力与受挫、麻木与淡漠;应对方式包括:被动接受、心理弹性、寻求措施。结论由于照护对象的特殊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产生道德困扰的情境较为复杂,易给护士带来消极情绪,但却很少受到管理者重视。今后应进一步探究减轻护士道德困扰的干预方法,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与常规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组,各35例。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常规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HI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常规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组NHI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02±0.85)、(10.14±0.45)、(11.21±2.64)d,均明显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的(12.57±0.90)、(12.35±0.27)、(14.15±3.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情感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情感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常规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阿魏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通过系统梳理阿魏酸在来源、药理作用、安全性及临床应用4个方面近30年来的研究文献,总结其研究进展如下:1)来源包括天然来源、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2)已发现的药理作用有抗氧化、抗血栓、降血脂、降低心肌缺血和耗氧量、抗菌、抗病毒、抗癌等;3)体外无细胞毒性作用,只抑制细胞增殖,体内与川芎嗪在半数致死量下,共同作用毒性可降低,且其毒性有随季节变化的趋势;4)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肾病、肺动脉高压、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此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阿魏酸及其衍生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