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对76例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其X线平片及 CT片表现。结果:各中医证型的影像学特点有显著差异。结论:影像学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证型与影像指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现代化影像设备,采用双盲对比法,对728个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证型和影像指标进行相关研究,观察中医证型与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首次将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CT指征客观化乃至定量化,使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由宏观进入微观新阶段,这无疑将进一步提高辨证分型正确率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性质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初探──附中风100例脑CT对照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362000)杨汉辉泉州市人民医院(362000)郑春阳笔者通过对100例急性脑血管病的观察分析,发现其性质与中医辨证分型有相应的规律性,试分析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4.
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常见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进展。对其中一些客观指标的应用及结论进行了评估,分析了目前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结论差异性的原因,指出微观辨证研究为血液病中医分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客观依据。为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客观化、规范化创造了条件,多指标合参是今后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的主要趋势。本文对血液病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分型配合HA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0例徐瑞荣,顾振东,焦中华,陈泽涛,齐元富,宋茂美,唐由君,朱海洪,李芮1987年6月~1993年8月,我们采用HA方案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非淋)5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含量关系肖长虹,白显明,张愍,李小敏我们自1990年6月~1991年8月共观察了35例尿毒症住院患者的血清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含量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5例尿毒症患者,其中男性25例...  相似文献   

7.
寻常痤疮中医辨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一种面部多发性疾病,中医对痤疮的研究重点在于辨证诊断与治疗方面。近10年来,疰疮的诊断与辨证分型在传统研究基础上有了长足进展,各学者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局部辨证及其它方面阐述痤疮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肾阴不足、相火偏旺和女性患者从肝论治的新观点。同时痤疮的中医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中医辨证分型与诊断庞杂错乱.缺乏一个统一的分型系统。  相似文献   

8.
1996年7月~1997年7月,我们用强心片系列药(养心康片、保心康片)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6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中医分型与CT分析张燕华,李春生,鲍淑德,张海萍为了探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分型及CT影像之间的关系,笔者收集1994年5~11月本病患者42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按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探析.方法:收集2011 年5 月-2012 年3 月在我院接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6 例,作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组46 例患者比较,分析两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组的痊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治疗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活血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活血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及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活血片组,复方丹参片组及安慰组,采用激光衍射法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及聚集性。结果:活血片具有明显改善红细胞流变特性,降低全血粘度,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结论:活血片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红细胞流变特性,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2.
当归补血汤对急性缺氧小鼠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急性缺氧小鼠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成五组:正常组,对照组,当归补血汤20,10,5g/kg组。灌胃给水或药10d后制作急性缺氧模型。然后检测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当归补血汤5g/kg.d连续10d灌胃给药可预防急性缺氧引起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变形性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当归补血汤10g/kg.d,连续10d灌胃给药可对抗急性缺氧引起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变形性的降低,当归补血汤20g/kg.d对各项指标未观察到明显影响。结论:当归补血汤有增强红细胞功能的作用,可能是该方能补气生血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当归补血汤对缺氧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变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急性缺氧与慢性缺氧两种动物模型,观察了3种剂量当归补血汤对缺氧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缺氧和慢性缺氧均可降低红细胞膜流动性与变形性,一定剂量的当归补血汤对急、慢性缺氧状态下红细胞功能的改变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芦笋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膜组分及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芦笋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膜组分及流动性的影响。[方法]芦笋多糖对S180小鼠腹腔注射给药7d,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小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A的相对含量,采用试剂盒测定红细胞膜磷脂、胆固醇和唾液酸含量,荧光偏振法结合探针1,6-二苯-1、3、5己三烯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芦笋多糖能增加S180小鼠红细胞膜表面带3蛋白、血型糖蛋白A的含量;升高S180小鼠红细胞膜磷脂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增加S180小鼠红细胞膜表面唾液酸含量;提高S180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结论]芦笋多糖可以改善S180小鼠红细胞膜组分的异常变化,从而保持细胞膜的流动性,恢复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肾病湿热病理的临床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25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析湿热病理与肾功能、水湿、血瘀、正虚诸证及激素的使用、实验室指标等多因素的关系,指出水湿化热是形成湿热病理的重要途径,湿热毒邪是影响肾小球疾病病程的主要病理因素;动物实验提示湿热病理的基础是免疫反应;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肾小球系膜增生可作为湿热证的客观指标;湿热与血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变化存在较密切关系。清热利湿中药黄蜀葵花可显著改善湿热病变。  相似文献   

16.
针刺曲池穴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针刺曲池穴对机体红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 ,针刺组每日针刺曲池穴 ,对照组不予针刺。 11日后采用补体致敏酵母菌血凝法 ,并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脾脏系数 ,检测针刺曲池穴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血凝滴度为 1∶ 16时 ,对照组与针刺组小鼠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脾脏系数分别为 :对照组 ( 5 .79± 0 .88) mg/g,针刺组 ( 6 .5 5± 0 .89) m g/g。针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结论 :针刺曲池穴对小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尿灵冲剂改善IgA肾病红细胞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血尿灵冲剂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将 4 5例IgA肾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中药治疗组 (30例 ,予血尿灵冲剂治疗 )和对照组 (15例 ,予潘生丁治疗 ) ,并设健康人群组(32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 8周后观察其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IgA肾病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中药治疗组可以提高IgA肾病患者红细胞C3b受体活性 ,降低红细胞表面吸附的免疫复合物 ,其作用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IgA肾病的发病机理之一 ,血尿灵冲剂能够增强IgA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决明子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决明子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光照核黄素体系产生超氧阳离子(O2-),测定决明子提取物对O2-的清除能力;以3种自由基生成体系诱导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为模型,测定决明子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决明子提取物显示了强的清除O2-能力,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过氧化氢(H2O2)及紫外线照射3种方法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决明子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芦笋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膜组分及流动性的影响.[方法]芦笋多糖对S180小鼠腹腔注射给药7d,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小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A的相对含量,采用试剂盒测定红细胞膜磷脂、胆固醇和唾液酸含量,荧光偏振法结合探针1,6一二苯-1、3、5己三烯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芦笋多糖能增加S180小鼠红细胞膜表面带3蛋白、血型糖蛋白A的含量;升高S180小鼠红细胞膜磷脂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增加S180小鼠红细胞膜表面唾液酸含量;提高S180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结论]芦笋多糖可以改善S180小鼠红细胞膜组分的异常变化,从而保持细胞膜的流动性,恢复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橙皮苷对羟自由基引发红细胞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羟自由基(·OH)引发的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实验模型,研究橙皮苷对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引发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并以此为实验模型研究橙皮苷对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OH能引起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膜脂流动性下降以及膜重封闭能力减小。而红细胞膜经一定量橙皮苷预先处理后,膜MDA含量明显减少;膜脂流动性和膜重封闭能力可显著提高。结论:橙皮苷对·OH引起的红细胞膜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