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Bx PC-3细胞株悬液造成胰腺癌裸小鼠皮下接种瘤模型,研究中药复方WCA-P及其拆方对皮下瘤的影响。方法:以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株悬液对裸小鼠进行皮下接种成瘤,随机分为复方组、清热解毒组、健脾组、5-FU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予以相应治疗药物,观察各组抑瘤率,并检测血清NK及CA199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非灌胃死亡率高,消瘦明显,中药干预小鼠非灌胃死亡率低,营养状况较好。实验结束时,空白对照组小鼠体质量明显轻于健脾组和复方组(P0.05);清热解毒组小鼠体质量轻于健脾组、复方组和5-FU组,健脾组小鼠体质量重于复方组和5-FU组,复方组小鼠体质量重于5-FU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清NK水平低于5-FU组、健脾组和复方组(P0.01),复方组血清NK水平最高。各药物干预治疗组血清CA199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及腹腔化疗可以改善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悬液皮下接种瘤裸小鼠的营养状况和体质量;中药,尤其是含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复方可提高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悬液皮下接种瘤裸小鼠血清NK水平并降低CA199水平,并可能对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悬液皮下接种瘤裸小鼠的带瘤生存期有延长趋势。  相似文献   

2.
董宏丹 《陕西中医》2021,(6):696-700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小鼠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96只,采用人结肠癌HT-29细胞悬液右前肢腋窝处皮下注射建立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低剂量组、黄芩苷中剂量组、黄芩苷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各16只,均腹腔注射给药10 ml/kg、1次/d,连续14 d。检测比较各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抑瘤率,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血清IL-6、IL-10水平,以及肿瘤组织IL-6、STAT3、p-STAT3、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抑瘤率、肿瘤组织AI较高,且黄芩苷低剂量组<黄芩苷中剂量组<黄芩苷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血清IL-6、IL-10水平、肿瘤组织IL-6、p-STAT3、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且黄芩苷低剂量组>黄芩苷中剂量组>黄芩苷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芩苷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抑制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峨参内酯联合5-FU对CT26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借助鼠源结肠癌细胞CT26构建Balb/c小鼠移植瘤模型,将接种成功后的小鼠随机划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峨参内酯组、5-FU组、5-FU+峨参内酯组,其中前两组为对照组,分别给予0.5%CMC-Na和生理盐水,后三组为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通过小鼠一般状态、脾脏、胸腺指数、对药物抑制率等指标衡量治疗情况,借助ELISA检测不同小组血清中COX2、iNOS和NF-κB具体情况。结果峨参内酯对Balb/c小鼠CT26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抑瘤率为18.81%;单独应用5-FU的抑瘤率为76.60%,联合应用峨参内酯和5-FU的抑瘤率为89.44%;峨参内酯有助于改善小鼠免疫能力,可减少小鼠血清中COX2、iNOS、NF-κB的含量。结论峨参内酯可有效抑制Balb/c小鼠CT26结肠癌皮下移植肿瘤发生几率,联合5-FU可有效缓解毒性,提高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复方(肠复康,CFK)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STAT3、p STAT3及VEGF、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裸鼠结肠癌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种植后第1周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5-FU(5-FU组)、CFK低剂量(CFK低剂量组)、CFK高剂量(CFK高剂量组)、5-FU与CFK联合应用(CFK+5-FU组),1次/d,共用4周。种植后第5周末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瘤质、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结肠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 STAT3、VEGF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组及CFK+5-FU组平均瘤质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FK高剂量组、CFK+5-FU组平均瘤质均低于5-FU组(P0.05);CFK高、低剂量组、CFK+5-FU组MVD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FK高剂量组、5-FU组肿瘤组织中STAT3、p STAT3、VEGF及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解毒活血复方(CFK)可通过干预STAT3磷酸化,下调VEGF、MMP-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人结肠癌Lo Vo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胰化积(Qingyi Huaji , QYHJ)方对人胰腺癌CFPAC-1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裸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移植胰腺癌瘤块建立荷瘤模型。造模成功的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培他滨组、低剂量(36 g/kg)清胰化积方组和高剂量(72 g/kg)清胰化积方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含阿拉伯胶的柠檬酸缓冲液、卡培他滨混悬液及清胰化积方药液灌胃。治疗5周后,眼眶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脱颈椎处死裸小鼠,剥取肿瘤,称取质量,测量肿瘤直径,计算抑瘤率。结果:低剂量清胰化积方组CFPAC-1裸小鼠移植瘤质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低剂量清胰化积方组裸小鼠血清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1) ,且低剂量清胰化积方组和卡培他滨组血清IL-8水平低于模型组(P0 .05)。相关分析显示,裸小鼠移植瘤质量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呈线性正相关(P0 .01)。结论:常规剂量的清胰化积方对裸小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龙葵甾体类生物碱对荷瘤(S180)小鼠及对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的影响,探讨部分作用机理。方法:分别采用接种S180移植性实体瘤及Lewis肺癌瘤株的方法造成两种荷瘤小鼠。注射给予药物后,观测荷瘤(S180)小鼠瘤重及抑瘤率、血清TNF-α及IL-2水平、胸腺及脾指数指标;观测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瘤重及抑瘤率、血清IL-6及IL-8水平。结果:ICR小鼠接种S180移植性实体瘤后,模型组肿瘤平均重量大于1g,血清TNF-α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龙葵甾体类生物碱各组小鼠肿瘤浸润范围均小于模型组,瘤体易剥离,瘤重明显减轻,龙葵甾体类生物碱各组均可以升高血清TNF-α、IL-2含量;C57BL/6J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4天皮下可见肿瘤。模型组小鼠血清IL-6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龙葵甾体类生物碱各给药组瘤重均低于模型组,并可以显著增加模型小鼠血清中IL-6和IL-8水平。结论:龙葵甾体类生物碱不仅具有抑制肿瘤增长的作用,还可以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IL-2、IL-6、IL-8的水平,对肿瘤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脾复方对大肠癌移植瘤裸小鼠肿瘤前列腺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40只BALB/C裸小鼠建立大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健脾复方组、塞来昔布组、5-Fu组、模型对照组,另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肿瘤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H2(PGH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浓度。结果健脾复方组、空白对照组的PGE2浓度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5-Fu组与模型对照组、塞来昔布组之间PGH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GF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复方可能是通过PGE依赖途径抑制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人胰腺癌CFPAC-1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CFPAC-1细胞接种子40只裸小鼠右前肢腋下皮下,建立荷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卡培他滨组、华蟾素低、高剂量(25,50 g·kg-1)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含阿拉伯胶的柠檬酸缓冲液、卡培他滨混悬液及华蟾素药液灌胃.治疗5周后,眼眶取血,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sVCAM-1含量;脱颈椎处死裸小鼠,剥取肿瘤,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华蟾素各组CFPAC-1裸鼠移植瘤质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剂量华蟾素组裸鼠血清IL-8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低剂量华蟾素组和卡培他滨组血清sVCAM-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华蟾素组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华蟾素对裸小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因子IL-6,IL-8和sV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孙宁  霍磊  刘芬霞 《河南中医》2010,30(10):967-969
目的:通过比较各组肿瘤的体积和重量,观察氧化苦参碱对MGC-803细胞系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IR%)。方法:体外培养MGC-803细胞,采用皮下移植法接种于BALB/c-nu裸鼠皮下造成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将造模后的30只裸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氧化苦参碱组3组,均按照公斤体重腹腔注射给药,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氧化苦参碱组给予氧化苦参碱。观察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体积和重量,分析氧化苦参碱对MGC-80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瘤率。结果:氧化苦参碱组小鼠瘤体总重量及平均重量、体积均小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苦参碱组平均抑瘤率为43.20%。结论:氧化苦参碱对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养肝化瘀颗粒(YGHY)抗肝癌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 组:空白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10mg?kg-1,ip)组和YGHY高、中、低 ( 6,3,1.5 g?kg-1,ig)剂量组,连续给药10 d,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HE染色观察瘤组织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并进一步通过氯化锂(LiCl)激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其抑癌作用机制。结果 高、中、低剂量YGHY和阳性药5-FU干预后:抑瘤率分别为41.29%、50.03%、48.15%和52.83%;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水平均降低;瘤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与模型组相比,YGHY中剂量组最为明显;YGHY可以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5)。进一步通过LiCl激动Wnt信号通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iCl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LiCl组相比,LiCl YGHY-Cs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YGHY可显著抑制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可能是通过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KM小鼠肝癌H22细胞抑制作用及其对KM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鼠源性肝癌细胞H22移植瘤法,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32、16、8 mg/kg体重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NS)20 mL/kg灌胃,5- 氟脲嘧啶(5-FU)组给予5-FU 15 mg/kg体重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检测平均瘤重和抑瘤率,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MTT法测脾细胞增殖率。 结果 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高、中、低剂量组对肝癌细胞H22实体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3%、29%、23%;各剂量组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中、高剂量组明显高于5-FU 组(P<0.05);各剂量组在24、48、72 h的脾细胞增殖率也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5-FU 组(P<0.01)。 结论 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KM小鼠肝癌H22移植瘤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强KM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健脾温肾、软坚散结中药对裸鼠人肺癌NCI-H460细胞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60接种于32只裸鼠皮下,成瘤后随机分为健脾温肾组、益气养阴组、软坚散结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接种1个月起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健脾温肾方、益气养阴方、软坚散结方药物浓度分别为1.1、1.9、1.8 g/ml,每日1次,每次0.3ml,共15天。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计算抑瘤率,PCR检测肺癌皮下移植瘤中MicroRNA-21、MicroRNA-218的表达。结果给药10天时各组小鼠瘤体积均较给药前明显增大,给药15天时益气养阴组、软坚散结组、生理盐水组小鼠瘤体积较给药前增大(P0.05)。温肾健脾组、益气养阴组、软坚散结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9.9%、16.3%、11.8%,各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养阴组瘤重、MicroRNA-21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以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下调致癌基因相关微小RNA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通莲I号方对食管癌Eca109细胞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免疫因子TNF-α、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食管癌Eca109细胞接种于小鼠右前肢皮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通莲I号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通莲I号方各剂量。各组连续给药3周,末次给药结束3周后分离小鼠瘤组织,计算抑瘤率,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上清液TNF-α、IL-6和IL-8含量。结果:通莲I号方高剂量组瘤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抑瘤率明显高于通莲I号方低剂量组(P<0.05)。HE染色可见,通莲I号方高剂量组的肿瘤细胞淡染,核分裂较少,可见较多肿瘤细胞肿胀变性坏死。通莲I号方高剂量组肿瘤组织TNF-α、IL-6和IL-8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与通莲I号方中、低剂量组(P<0.05,P<0.01)。结论:通莲I号方可抑制小鼠食管癌Eca109细胞移植瘤生长,其抑瘤机制与下调瘤组织TNF-α、IL-6和IL-8等因子水平,增强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胃肠安对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转移及p-ERK1/2蛋白表达影响。方法:人胃癌SGC-7901细胞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3mL灌胃,1次/d;胃肠安组予胃肠安煎剂0.3mL灌胃,1次/d;5-Fu组予5-Fu 2mg腹腔注射,1次/周。观察各组裸小鼠移植瘤生长与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p-ER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肠安组、5-Fu组与对照组相比,裸小鼠移植瘤体积、质量,肺转移结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安组与5-Fu组及对照组相比,裸小鼠移植瘤组织p-ERK1/2蛋白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安可以抑制SGC-7901胃癌生长、转移,可能与抑制p-ERK1/2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启膈方对小鼠前胃癌移植瘤的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2(MMP-2)、微血管密度(MVD)、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小鼠前胃癌(FC)细胞接种在30只615小鼠右腋皮下,接种后随机分为启膈方组、氟尿嘧啶(5-FU)组、空白对照3组,每组各10只。接种后16 d摘除小鼠眼球取血,获得血浆备用,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E-Cad、MMP-2、MVD的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浆TXB2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浆GMP-140水平。结果启膈方组E-cad的表达强于空白对照组、5-FU组(P〈0.01),5-FU组E-cad的表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MVD明显高于启膈方组(P〈0.01)和5-FU组(P〈0.05),启膈方组低于5-FU组(P〈0.05)。启膈方组、5-FU组的MMP-2表达弱于空白对照组(P〈0.05)、5-FU组与启膈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启膈方组、5-FU组的血浆GMP-140与TXB2含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尤其是血浆GMP-140含量,启膈方组、5-FU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启膈方组与5-FU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XB2水平,启膈方组低于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膈方可通过提高E-Cad的表达,降低MMP-2的表达,降低MVD,降低小鼠血浆GMP-140、TXB2水平,起到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5,(5)
目的探讨肝癌复方及其组方单味药材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细胞移植瘤模型,造模小鼠随机分组后干预给药,考察给药周期中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并测量移植瘤质量,计算药物抑瘤率。结果肝癌复方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最接近空白对照组,且肝癌复方的抑瘤效果最好,抑瘤率为53.85%,优于本实验所选择的两个阳性对照药环磷酰胺和斑蝥的抑瘤率(分别为48.46%和17.69%)。结论肝癌复方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副作用较小。本研究可为肝癌复方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肠安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p-AKT及Twist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将30只人胃癌细胞SGC-7901建立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3 mL灌胃,1次/d;胃肠安组予胃肠安煎剂0.3 mL灌胃,1次/d;5-氟尿嘧啶(5-Fu)组予5-Fu注射液2 mg腹腔注射,1次/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p-AKT及Twis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肠安作用后,SGC-7901裸鼠移植瘤p-AKT及Twist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胃肠安可抑制SGC-7901裸鼠移植瘤AKT磷酸化以及下调Twist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何萍  沈克平  胡兵  卢艳琳 《中医药学刊》2014,(2):247-249,I0001
目的:观察四藤方对人胃癌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Caspase-3、剪辑型PARP及L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3mL灌胃,1次/d;四藤方组予四藤方煎剂0.3mL灌胃,1次/d;5-Fu组予5-Fu腹腔注射,1mg/次·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Caspase-3、剪辑型PARP及Livin蛋白表达。结果:四藤方治疗后,SGC-7901裸小鼠移植瘤Caspase-3及剪辑型PARP蛋白表达升高(P〈0.05);Livin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四藤方可上调SGC-7901裸鼠移植瘤Caspase-3,促进PARP剪辑,下调Livin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乳康饮对乳腺癌移植瘤小鼠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转移机制。方法 30只裸鼠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建立乳腺癌移植瘤自发性转移模型,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对照组,乳康饮小、中、大剂量组以及乳康饮加5-FU组,每组5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d灌胃;5-FU对照组给予30 mg/(kg.d)5-FU腹腔注射;乳康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乳康饮18、45、90 g/(kg.d)灌胃;乳康饮加5-FU组给予5-FU 30 mg/(kg.d)腹腔注射,同时给予乳康饮45 g/(kg.d)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6周。用药后检测肿瘤体积、抑瘤率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VEGF-C和VEGFR-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LMV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以乳康饮加5-FU组抑瘤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最高,LMVD最低,与其他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乳康饮可能通过干预VEGF-C及VEGFR-3的表达,影响淋巴管的生成,抑制乳腺癌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疆地道药材骆驼蓬中提取物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细胞SG-7901昆明小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昆明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β咔啉类生物碱组,5-FU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5只。β咔啉类生物碱行口服给药,5-FU组及空白对照组行腹腔灌注给药。给药21天后,检测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使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瘤组织中Bcl-2、Bax、Survivin、Fsa、P53蛋白表达。结果β咔啉类生物碱能较好的抑制胃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能明显使肿瘤缩小。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经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后的移植瘤中Bcl-2、Survivin、Fsa、P53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下降,而Bax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上升。结论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SGC-7901小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Survivin、Fsa、P53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