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4例AP患者中,重症AP(SAP)组32例,轻症AP(MAP)组42例。分别对其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受试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AP组、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高于MAP组(P〈0.01);且MAP组、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检测AP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对患者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况小红  童浩  贾霖 《四川医学》2011,32(3):347-348
目的测定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探讨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诊断、疗效检测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我院收治的42例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的水平,以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血清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显效后血清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化疗前明显下降;低水平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患者的存活时间相对较长。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尿微球蛋白测定对老年(≥60岁)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肾损害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将56例EH患者按年龄是否≥或〈60岁分为两个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测定血、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的含量。结果EH患者中两组血清α1-微球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而血清β2-微球蛋白在老年组升高明显(P〈0.05);EH患者中两组尿液α1-微球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P〈0.01和〈0.05)。尿液α1-微球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含量≥60岁者显著高于〈60岁者(均P〈0.01)。结论血清α1-微球蛋白比β2-微球蛋白能更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敏感性更好。尿液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尤其是α1-微球蛋白比血清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4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IL-2、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肾炎组治疗前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观察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3-16
目的探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93例MM患者为研究组,根据Durie-Salmon分期将研究组分为D-SⅠ期组(24例),D-SⅡ期组(39例),D-SⅢ期组(30例),所有MM患者均经VTD或CTD方案化疗。并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不同D-S分期组、研究组化疗前后血清β_2-MG、TNF-α、CRP、IL-6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β_2-MG、CRP、IL-6水平明显增高[(9.21±3.62)mg/L vs (1.62±0.51) mg/L、(25.14±5.02)mg/L vs (3.05±0.02)mg/L、(66.15±10.35)pg/L vs (22.11±9.36)pg/L],TNF-α明显降低[(268.52±31.73)ng/L vs (339.85±33.9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S分期MM患者血清β_2-MG、CRP、IL-6水平依次为:D-SⅢ期D-SⅡ期组D-SⅠ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后MM患者血清β_2-MG、CRP、IL-6水平显著下降,TNF-α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β_2-MG、TNF-α、CRP、IL-6水平有助于MM诊断、判断病情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可溶性CD40(s CD40)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0例MM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s CD40的水平,并观察其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MM患者血清IL-6,TNF-α与s CD4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MM临床分期增加、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P<0.05),但不同免疫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IL-6,TNF-α与s CD40水平的变化与化学治疗效果有关,化学治疗有效患者IL-6,TNF-α与s CD40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TNF-α与s CD40的水平与血清β2-MG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6,TNF-α与s CD40的水平变化与MM的肿瘤负荷和化学治疗效果有关,可作为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IL-6、TNF-α、hs-CRP及FF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清IL-6、TNF-α、hs-CRP及FF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血清IL-6、TNF-α、hs-CRP及FFA水平与HOMA-IR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IL-6、TNF-α、hs-CRP及FFA水平有极大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3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法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及阳性率。结果:研究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检测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β)和白介素-2(IL-2)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TNF-α、IL-1β和IL-2的水平,并分析三个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变化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SAP、MAP患者血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1),IL-2水平下降(P〈0.01),以SAP组改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血TNF-α、IL-1β水平下降,IL-2水平升高。结论动态观察AP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2的水平变化,对SAP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1β水平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IL-6、TNF-α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IL-1β可能作为一种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1β水平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IL-6、TNF-α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IL-1β可能作为一种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β2微蛋白(β2-MG)及炎症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8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112例老年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Scr)、HCY、β2-MG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HCY、β2-MG、hs-CRP、IL-6及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这些指标与尿清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 HCY、β2-MG及炎症因子的检测对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31 I)治疗Graves病过程中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诊甲亢患者(初诊组,n=61)以及甲亢患者131I治愈后(治愈组,n=65)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sIL-2R、IL-5、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68)比较;分析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组及治愈组患者血清IL-1β、sIL-2R、IL-5、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P〈0.01);治愈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及TNF-α与初诊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而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FT4,sIL-2R与TRAb,以及TNF-α与TRAb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以及TNF-α水平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甲亢患者131 I治疗效果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肾病综合征患者TNF-α与IL-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40例体检健康者,30例NS发作组和28例NS缓解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结果NS发作组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NS缓解组(P〈0.01),而NS缓解组TNF-α及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研究提示TNF-α及IL-6水平升高可作为NS活动性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血清miR-17、miR-145水平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106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miR-17、miR-145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IL-6、TNF-α、TGF-β1、hs-CRP和VEGF水平。分析心房颤动患者miR-17和miR-145水平与血清IL-6、TNF-α、TGF-β1、hs-CRP、VEGF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7、miR-145在心房颤动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清miRNA-17水平高于对照组,miRNA-14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6、TNF-α、TGF-β1、hs-CRP、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miR-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注射液600mg/d静滴治疗,均治疗14天,另选择健康对照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定量、血清肌酐、空腹血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炎性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5),经硫辛酸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hs-CRP、IL-6、TNF-α、24h m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硫辛酸可显著减少尿mALB排泄,同时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变化.方法 设冠心病治疗组( 43例)和健康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加服中药银杏叶片;健康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群.测量冠心病组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的IL-6、TNF-α和hs-CRP.放射免疫法检测IL-6和TNF-α,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治疗前冠心病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冠心病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接近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颖 《海南医学》2013,24(24):3657-3658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诊治的50例CHF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研究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米力农治疗1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变化及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IL-6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46/50),超声心动图提示LVEDd及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米力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以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前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56例CHF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治疗.TNF-α、IL-6、TGF-β1采用ELISA方法检测,CHF患者于入院第2天和抗心力衰竭治疗15 d后空腹采血,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CHF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心功能改变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尤其在心功能Ⅳ级组升高最明显.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1=-0.58,r2=-0.61,r3=-0.59,P均<0.01).不同病因CHF患者TNF-α、IL-6、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与CHF病因无关.TNF-α、IL-6及TGFβ1可以作为判断CHF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3种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作为患者肝功能损害的标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IL-2、IL-6、TNF-α及hs-CRP水平,并以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ALT、AST、hs-CRP、IL-6及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s-CRP、IL-6、TNF-α的高表达及IL-2的低表达可能与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的损伤存在一定的关系.测定乙肝患者血清中hs-CRP、IL-6、TNF-α及IL-2水平,对于慢性乙肝的肝功能损伤的判断和临床疗效评价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