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海珠区妇幼保健院2~6岁儿童100例,其中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患过敏性鼻炎儿童50例为实验组,分别使用串联质谱仪检测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对照组总维生素D水平为(32.87±4.67)ng/mL,其中维生素D2水平为(3.84±4.21)ng/mL,维生素D3水平为(29.96±2.52)ng/mL;实验组总维生素D水平(23.00±2.00)ng/mL,其中维生素D2水平(3.62±3.04)ng/mL,维生素D3水平(20.38±2.32)ng/mL。两组总维生素D及维生素D3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正常儿童偏低,且以维生素D3水平偏低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维生素D治疗煤矿工人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至2014年度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氯雷他定和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维生素D滴剂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和体征积分,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酶联免疫定量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且治疗组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实验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33.14±3.32)ng/ml;对照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24.15±2.78)ng/ml,两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维生素D治疗过敏性鼻炎起效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目前深圳市龙岗区1~3岁婴幼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293例1~3岁幼儿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及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检测.结果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D3< 20 ng/ml (50 nmol/L)检出率为14.3%,其中3岁组儿童检出率最高达27.5%(P<0.01);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D3≤30 ng/ml (75 nmol/L)检出率为38.2%;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D3>30 ng/ml (75 nmol/L)检出率为47.4%;1岁及2岁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水平均高于3岁组幼儿(P<0.01).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大于2岁的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不应忽视维生索D的补充,2岁前补充维生素AD滴剂依从性不好的幼儿应及时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适时补充维生索D.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缺乏的程度及相关因素,用于临床健康指导。方法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1例,以本院48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患者组以糖化血红蛋白7%为分界点分为A组(血糖控制良好组)与B组(血糖控制不良组);以年龄60岁为界点分为中青年组及老年组,并以春夏季节检测分为两组。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1.66±6.90)ng/ml,较对照组的(14.69±3.54)ng/ml明显下降(P〈0.05);B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9.44±4.19)ng/ml,低于A组的(14.59±8.56)ng/ml(P〈0.05);青中年组及老年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3.12±8.53)ng/ml、(10.24±5.77)ng/ml,随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春季检测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1.03±3.28)ng/ml,低于夏季检测组的(13.52±4.56)ng/ml(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年龄大、血糖控制差、日照时间短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特点,分析季节变化对过敏性紫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32例患儿,并选取同期来本院儿童保健门诊的146例健康儿童,测定其血清25(OH)D,按季节分组,比较四季血清25(OH)D水平。结果:(1)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16.42±7.95)ng/m 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31.55±12.09)ng/m L(P<0.05);(2)维生素D受季节影响而波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冬春季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夏秋季。同季节的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比较,病例组均显著低于同季节的健康对照组。结论:过敏性紫癜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低,维生素D水平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可能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诊治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尿白蛋白/肌酐(AC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39例(ACR<30μg/mg)、微量蛋白尿组38例(ACR 30~299μg/mg)、临床蛋白尿组30例(ACR>299μg/mg)。检测患者血浆维生素D、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并分析血浆维生素D与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水平: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分别为(24.52±3.87)ng/ml、(22.59±4.00)ng/ml、(16.60±5.23)ng/ml,依次降低(F=29.85,P<0.01);肾素浓度分别为(13.52±3.80)pg/ml,(17.15±5.02)pg/ml、(21.04±4.15)pg/ml,依次升高(F=25.29,P<0.01),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分别为(157.16±40.88)pg/ml、(208.80±58.77)pg/ml、(259.37±52.90)pg/ml,依次升高(F=34.05,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呈负相关(r=-0.792、r=-0.87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浆维生素D水平越低,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5-羟维生素D浓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3例和健康人60例,应用X线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破坏程度,并详细记录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使用ELISA法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并测定健康对照组40例25-羟维生素D浓度。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浓度分别为(19.6±3.2)ng/ml,(36.5±4.5)ng/ml,健康对照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浓度明显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破坏程度Ⅰ、Ⅱ、Ⅲ、Ⅳ组中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浓度分别为(24.2±1.6)ng/ml,(22.1±4.1)ng/ml、(19.3±3.3)ng/ml、(14.6.1±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浓度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1,25-(OH)2D3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发病过程中对血清脂联素及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维生素D在T2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5-(OH)2D3干预组(VD干预组)、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大鼠饲普通饲料,VD干预组和糖尿病组饲高脂高糖饲料.6周后VD干预组和糖尿病组大鼠予以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建立T2DM动物模型,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3.36±1.28)ng/ml]、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0.24±0.15)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维生素D干预后得到有效改善[VD干预组血清脂联素(5.27±1.37)ng/ml,脂联素mRNA(0.50±0.29),P<0.05];糖尿病组和VD干预组空腹胰岛素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VD干预组空腹胰岛素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与血清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r=-0.417,P<0.05).结论 1,25-(OH)2D3可以明显改善T2DM大鼠在发病过程中血清脂联素及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表达的下降,从而从分子水平对T2DM大鼠的发病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血清总IgE及白细胞介素-4(IL-4)、γ-肿瘤坏死因子(TNF-γ)在咳嗽变异型哮喘(CAV)患者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3组,各20例,分别为单纯CAV患者、CAV合并过敏疾病组和正常成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技术、ELISA方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总IgE、IL-4、TNF-γ水平。结果单纯CAV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0.9±16.7)U/ml,(71.2±13.2)U/ml],CAV合并过敏性疾病组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AV患者,分别为(371.3±18.5)U/ml和(160.9±16.7)U/ml。单纯CAV患者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4±4.6)pg/ml,(17.3±5.1)pg/ml],CAV合并过敏性疾病组患者的血清总IL-4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AV患者,分别为(35.7±6.9)pg/ml,(26.4±4.6)pg/ml。单纯CAV患者血清TNF-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6.3±2.5)pg/ml,(55.3±3.2)pg/ml],CAV合并过敏性疾病组患者的血清总TNF一1水平明显低于单纯CAV患者,分别为(28.64-2.6)pg/ml和(46.3±2.5)pg/ml。结论CAV患者同支气管哮喘患者一样,存在着Th1/Th2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是诱发、加重CAV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正常孕妇夏季和冬季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6~8月(夏季)和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冬季)就诊的孕妇各100例,其中每个季节GDM孕妇(GDM组)和正常孕妇(对照组)各50例.测定各组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 D]的水平.结果 夏季GDM组、夏季对照组、冬季GDM组、冬季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20.2 ±7.0) ng/ml、(24.1±8.6)ng/ml、(16.0±7.5)ng/ml和(19.7 ±5.8) ng/ml,均未达到维生素D的正常标准.冬季及夏季GDM组的25-(OH)D水平分别低于冬季及夏季对照组(P<0.05);两组夏季的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冬季(P<0.05).4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在84 ~ 96%,但4组维生素D正常、不足和缺乏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GDM孕妇维生素D缺乏比正常妊娠孕妇更为严重,冬季比夏季严重.冬季时孕妇尤其是GDM孕妇要更加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TigE)的影响及其在哮喘防治中的可能机制.②方法 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治疗组、哮喘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儿童15名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TIgE水平,比较3组间血清含量的差异.③结果 哮喘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含量(18±3)ng/mL明显低于布地奈德治疗组(40±3)ng/mL和正常对照组(43±3)ng/mL,且TigE含量(182±14)IU/mL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122±14)IU/mL和正常对照组(119±15)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结论 血清25羟维生素D3缺乏可能是导致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原因.布地奈德吸入可以通过上调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来抑制IgE的过度表达,从而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肝硬化组40例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方法分为A级组10例,B级组29例,C级组11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激活素A.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激活素A的水平(2.87±1.75)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0.32±0.17)ng/ml(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Child-Pugh A、B、C级组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分别为(1.31±0.12)ng/ml、(2.05±0.76)ng/ml和(3.13±0.82)n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肝硬化组血清激活素A与ALT、AST呈显著正相关(rs=0.537,0.546,均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水平升高,血清激活素A升高与肝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分析探讨ICF-1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受检对象包括慢性轻度、中度、重度肝炎各30例,肝硬化30例,慢性重型肝炎30例以及正常对照20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游离IGF-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游离IGF-1水平分别为222.77±49.61ng/ml、206.27±56.33ng/ml和176.37±76.07ng/ml,乙肝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为106.58±72.77ng/nd和114.99±70.21ng/ml,对照组为251.05±41.53ng/ml,各实验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乙肝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慢乙肝轻、中、重度组。结论血清IGF-1检测可用于评估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IGF-1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对脑白质损伤早产儿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35例,对照组为正常早产儿35名。采用ELISA分别于生后1、7、14 d检测两组血清IL-6、NSE水平。结果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7及14天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9.14±1.18)pg/ml、(19.14±1.14)pg/ml及(19.11±1.34)pg/ml,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5.19±3.03)pg/ml、(24.48±2.97)pg/ml及(23.74±2.95)pg/m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7及14天血清NSE水平分别为(4.70±0.36)ng/ml、(4.31±0.29)ng/ml及(4.14±0.30)ng/ml,观察组患儿分别为(6.30±0.89)ng/ml、(6.05±0.86)ng/ml及(5.64±0.75)ng/m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IL-6和NS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监测早产儿血清IL-6和NSE水平,对脑白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旋毛虫感染小鼠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总IgE水平变化,探讨旋毛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影响。【方法】取雌性、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过敏性哮喘组,C组为感染旋毛虫后哮喘组。C组经灌胃感染旋毛虫囊包幼虫200~300条;4周后,以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分别对B组和C组小鼠进行致敏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8周后,取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检测总IgE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血清中A、B、C组小鼠总IgE水平分别为(61.79±25.79)、(437.08±75.68)、(251.64±107.27)ng/ml。与B组相比较,C组小鼠总IgE水平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A、B、C三组小鼠总IgE水平分别为(43.70±29.49)、(387.49±148.32)、(102.50±49.55)ng/ml。与B组相比较,C组小鼠总IgE水平降低(P〈0.05)。【结论】旋毛虫感染具有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总IgE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及其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银川国龙骨科医院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集本院体检中心女性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AMH、INHB、25-(OH)D以及性激素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AMH、INHB、FSH、LH、T水平分别为(13.11±1.62)ng/mL、(153.76±21.02)pg/mL、(6.13±0.72)IU/L、(11.33±2.46)IU/L、(0.89±0.1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8±0.56)ng/mL、(100.36±23.14)pg/mL、(5.55±0.68)IU/L、(5.03±0.78)IU/L、(0.40±0.11)ng/mL],25-(OH)D水平(17.88±6.7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3.46±8.81)n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清内皮素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老年血管性痴呆、再发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与健康查体者各45例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及内皮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血管性痴呆组及再发梗死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平均浓度分别为(101±13)U/ml、(98±12)U/ml,血浆内皮素分别为(85±12)ng/L、(81±14)ng/L,显著高于TIA组(60U/ml±10U/ml、57ng/L±10ng/L)及健康对照组(46U/ml±8U/ml、41ng/L±6ng/L)(P〈0.05或P〈0.01),同时前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后2组(P〈0.01)。TI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脑梗死再发及血管性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机制之一可能系通过慢性炎性反应引起血清内皮素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主动脉夹层(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62例AD患者(AD组)及71例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的水平。比较2组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A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AD组血清25(OH)D水平为(16.56±7.51)ng/m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5.21±8.57)ng/ml(t=6.143,P=0.000):AD组和健康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分别为74.2%和2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9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OR=0.271,P=0.000),血HDL-C(OR=0.446,P=0.023)及高血压史(OR=3.066,P=0.011)是A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维生素D缺乏在AD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且是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沈国强  王晓明  孙慧  肖新芝 《海南医学》2016,(22):3645-364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维生素D2、D3、Hcy及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检测,根据维生素D水平的不同分为A、B、C、D四组,A组(<10 ng/mL)24例,B组(10~20 ng/mL)120例,C组(20~30 ng/mL)55例,D组(≥30 ng/mL)1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Hcy和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结果四组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维生素B12水平为(1420±158) pg/mL,明显低于B组的(2000±256) pg/mL、C组的(2000±248) pg/mL和D组的(2000±187)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叶酸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Hcy水平为(15.62±3.54) pg/mL,明显高于B组的(14.20±1.28) pg/mL、C组的(13.65±2.68) pg/mL和D组的(13.05±3.6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维生素D与Hcy、叶酸、维生素B12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076、-0.271、-0.234,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Hcy、叶酸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补充维生素D、叶酸有助于降低Hcy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前后维生素D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病例组) 和健康女性 (对照组) 各100例, 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和放疗, 使用DRG ELISA试剂盒测量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 (25-OHD) 水平.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BMI、分娩次数、血红蛋白水平、总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病例组维生素D缺乏率为100%, 而对照组中维生素D缺乏率为85%.病例组放化疗前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 (16.63±1.83) ng/m L, 对照组为 (25.56±6.64) ng/m L, 病例组放化疗前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01) .病例组化放疗后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 (11.35±2.87) ng/m L, 显著低于放化疗前 (P<0.001) .采用2种不同的化疗方案, 分别为FEC/T和CMF方案.放化疗前, 2组患者之间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放化疗后, 2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降低 (P<0.001) , 但2组患者之间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BMI、分娩次数与放化疗前后维生素D水平变化显著相关 (P<0.05) , 相关性自大至小依次为年龄、BMI、分娩次数.结论 维生素D缺乏症可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患者年龄、BMI、分娩次数均与放化疗前后维生素D水平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