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苗接种是当下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其态度对未成年人疫苗接种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了解家长对于未成年子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态度和偏好对于疫苗接种顺利推行十分重要。该文对家长为未成年子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时疫苗犹豫的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发现家长疫苗犹豫主要受家长个人因素、儿童因素、疫苗因素、信息因素四个方面的影响。未来应引导家长通过权威渠道获取信息,正确对待疫苗接种,同时发挥医护人员在健康宣教中的重要作用,传递正确接种信息,减轻疫苗犹豫,更好地推广群体免疫。  相似文献   

2.
许小凤      尹文强      刘敏      李秋莎      宋燕楠      杨春晓      黄冬梅< 《现代预防医学》2020,(19):3509-3512
目的 调查母亲对于女儿接种HPV疫苗犹豫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降低母亲HPV疫苗的犹豫程度、提高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率的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502名家里至少有一个9~26岁女儿的女性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XC小五号.EPS;P〗检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亲HPV疫苗犹豫的比例为37.20%。logistic回归显示是否对女儿进行过生理健康教育、HPV疫苗认知程度、宫颈癌认知程度、免疫体系信任程度是母亲对于女儿接种HPV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1.787,0.482,0.643,0.527,P<0.05)。结论 母亲对于女儿接种HPV疫苗犹豫的程度较高,需要通过加强HPV疫苗的宣传等途径,提高母亲对HPV疫苗的认知以及信任程度,消除母亲为女儿接种HPV疫苗的犹豫。  相似文献   

3.
 疫苗素养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的一项基本健康素养。本文拟对疫苗素养的界定、分类、测量和研究现状作综述,为提升居民疫苗素养,提高疫苗接种率,为有效建立免疫屏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公众新冠病毒疫苗犹豫的现状及原因,探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期公众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为今后降低公众疫苗犹豫、提高疫苗接种率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基于问卷星样本服务于2021年4月17日至22日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开展线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情况如社会人口学特征、疫苗相关知识、疫苗犹豫情况等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设计的量表。通过卡方检验及t检验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健康信念模式各维度对疫苗犹豫的影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公众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598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0.34岁,其中61.33%存在疫苗犹豫。公众疫苗犹豫的客观原因主要为对疫苗副作用(52.44%)、安全性(49.45%)及有效性(37.42%)的担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49,P=0.049)、高学历(OR=3.262,P<0.001; OR=1.957,P=0.001)、医生建议(OR=1.251,P<0.001)、感知严重性(OR=1.083,P<0.001)、感知行为障碍(OR=1.142,P<0.001)是公众疫苗犹豫的促进因素;疫苗知识得分(OR=0.830,P<0.001)、他人劝告(OR=0.814,P<0.001)、自我效能(OR=0.931,P<0.001)是公众疫苗犹豫的抑制因素。结论 我国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日渐升高,在今后疫苗接种宣教工作中,政府等相关部门应注意性别、学历、社会心理学因素如公众感知严重性、感知行为障碍及外在客观因素等对疫苗犹豫的影响作用。可通过提升公众疫苗相关知识及自我效能降低公众疫苗犹豫。  相似文献   

5.
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疫情暴发后三年期间,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大流行和感染高风险状态,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广泛和快速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对于战胜疫情至关重要,然而疫苗犹豫却严重影响了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文章对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我国两岸四地疫苗犹豫人群的特征进行系统的综述,对四地疫苗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显示,两岸四地新冠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年龄和接受教育水平对四地疫苗犹豫的影响程度相似,均为女性大于男性,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疫苗犹豫更低,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程度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前的疫苗犹豫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在疫苗上市早期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发放,比较疫苗犹豫者和接受者在社会人口学信息、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对疫苗的一般性认知情况,以及信心、自满和便利性等维度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家长对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vaccine,Hib)、水痘疫苗、DTaP-IPV-Hib五联疫苗、流感疫苗四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情况。方法 2021年6月展开横断面研究,对0~6岁儿童家长的四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情况开展线上调查。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10 916名家长中,Hib、水痘疫苗、五联疫苗和流感疫苗的疫苗犹豫分别有3 846名(35.23%)、1 769名(16.21%)、4 349名(39.84%)和3 050名(27.9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域、收入和同时接种多种疫苗的意愿是四种疫苗共同的影响因素。中部地区儿童家长四种疫苗犹豫发生可能性高于其他地区(OR=1.07, 95%CI:0.96~1.20, P=0.01; OR=1.15,95%CI:1.00~1.33, P<0.01; OR=1.19, 95%CI:1.07~1.34, P<0.01; OR=1.10, 95%CI:0.98~1.24, P<0.01)。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成年居民的疫苗犹豫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2—3月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法在广东省、湖北省、北京市、河北省和黑龙江省随机抽取4 325名18~59岁居民进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疫苗犹豫情况调查。结果 本次最终有效调查的4 169名居民中,有疫苗犹豫者1 479人,疫苗犹豫者比例为35.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自评健康差、患慢性病、风险感知程度高和信息关注度高的居民更易产生疫苗犹豫现象,接种流感疫苗、社会责任感高、身边有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考虑疫苗安全性和考虑疫苗有效性的居民更不易产生疫苗犹豫现象。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成年居民存在一定的疫苗犹豫现象,性别、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慢性病、是否接种流感疫苗、社会责任感、风险感知程度、信息关注度、身边是否有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否考虑疫苗安全性和是否考虑疫苗有效性是居民疫苗犹豫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疫苗犹豫指在疫苗接种服务可及的情况下拒绝或延迟接种,是全球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世界各国存在不同程度的疫苗犹豫现象,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而国内对该现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疫苗犹豫现象、21世纪以来部分发达国家疫苗犹豫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制定应对疫苗犹豫现象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元市中小学生家长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疫苗犹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家长HPV疫苗犹豫提供科学对策。方法 于2021年3~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元市1 018名中小学女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利用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地区家长HPV疫苗犹豫的比例为42.9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认为接种HPV疫苗会产生长期副作用、不安全、疫苗价格偏高,担心HPV疫苗无法达到预防宫颈癌效果、担心接种第一剂HPV疫苗的供应数量对家长HPV疫苗犹豫具有正向作用(OR分别为2.02、1.44、3.13、1.53、3.76、2.43,且P<0.05)。结论 广元市中小学生家长HPV疫苗犹豫比例较高,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加大对HPV疫苗宣传,以提高家长对HPV疫苗的认知水平,政府部门需统筹减低疫苗费用,保证疫苗数量充足,从而降低家长为孩子接种HPV疫苗的犹豫。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推动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但疫苗犹豫阻碍了新冠疫苗的普及接种。本文横向对比不同国家的新冠疫苗犹豫情况,结合已有的相关模型剖析影响新冠疫苗犹豫的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新冠疫苗犹豫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改善新冠疫苗犹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社区居民疫苗素养量表。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对社区居民疫苗素养量表的备选评价指标开展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计算评分的均数、变异系数、满分比及其筛选界值,最终确定量表各级指标。结果 共纳入15名专家,在两轮咨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1和0.82,协调系数分别为0.537(χ2=26.33,P<0.001)和0.583(χ2=58.30,P<0.001)。根据指标重要性评分和筛选界值,确定的最终量表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决策素养。结论 构建的社区居民疫苗素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社区居民疫苗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家长对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犹豫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并探索不同种类疫苗的犹豫现状。方法 在北京市通州区、四川省成都市及甘肃省白银市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成比例概率抽样和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 592人,38.22%的家长完全接受所有疫苗,59.35%的家长给儿童接种了所有疫苗但表示有轻微的担忧,2.42%的儿童家长对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有疫苗犹豫行为。其中家长产生疫苗犹豫最多的是脊髓灰质炎疫苗(0.89%),其次为百白破疫苗(0.70%)和甲肝疫苗(0.64%)。疫苗犹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疫苗的风险效益判断(31.03%),其次为家长的认知情况较低(21.84%),第三为交通/时间因素带来的不便(21.84%)。结论 我国儿童家长对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犹豫行为的发生率较低,但半数以上家长对疫苗持担忧态度。进一步改进我国免疫规划体系的服务质量,加强疫苗相关知识宣教,对减少疫苗犹豫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海市高校学生对接种流感疫苗的犹豫程度及影响因素,为流感疫苗犹豫相关研究及改善疫苗犹豫策略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20所高校在校学生,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开展无记名自填式疫苗接种意愿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687名大学生中,有198人(28.8%)存在疫苗犹豫、413人(60.1%)疫苗接受、76人(11.1%)疫苗拒绝。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类专业、有肿瘤家族史、对疾病健康危害性的认知不足、认为接种疫苗没有必要、没有医务人员推荐介绍过疫苗、不信任医务人员的推荐以及不曾接种过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的大学生疫苗犹豫的程度更高。结论 上海市高校学生总体对流感疫苗的接受率较高,有效减少高校学生疫苗犹豫的关键在于提高风险认知、改善疫苗信任和发挥医务人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疫苗犹豫是当下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且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各异。本文总结国内外疫苗犹豫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剖析疫苗犹豫的概念与内涵,并整合国内外疫苗犹豫相关测评工具,探讨导致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针对疫苗犹豫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老年人带状疱疹疫苗(herpes zoster vaccine,HZV)犹豫现状,基于“5C”模型调查可能影响疫苗犹豫的心理学前因。方法 2022年2—3月,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调查上海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岁人群社会人口学有关特征、疫苗犹豫及“5C”量表各维度现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C”各维度与疫苗犹豫的关系。结果 416名老年人中HZV犹豫208人(50.00%)。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2.19,95%CI:1.18~4.06,P=0.013)、性别(OR=4.45,95%CI:2.49~7.97,P<0.01)、婚姻状况(OR=7.20, 95%CI:3.02~17.43, P<0.01)、受教育水平(OR=2.36, 95%CI:1.11~4.99, P=0.025; OR=3.93, 95%CI:1.88~8.21, P<0.01)和家庭月收入(OR=0.14, 95%CI:0.06~0.31,P<0.01)对疫苗犹豫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5C”模型中自信程度高(OR=0.85,95%CI:0.6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父母对儿童接种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 VarV)的犹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7-10月采用便利抽样在3个地区12所幼儿园和小学选择14岁儿童的父母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父母对儿童接种VarV的犹豫比例和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地区父母对儿童接种VarV的犹豫比例为51.20%(1 849/3 6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年轻的父母的犹豫比例更高。决定因素矩阵分析显示,疫苗犹豫的原因主要为个人/群体因素(75.99%),其中以认为没有感染水痘风险(41.27%)为主。结论调查地区父母对儿童接种VarV的犹豫现象较普遍;亟待制定改善父母疫苗犹豫的策略,提高适龄儿童VarV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中国公众疫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发疫苗素养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梳理疫苗素养评价指标池,利用改良的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筛选评价指标,分析指标评分和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1,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43、0.158(χ2=107.06,P<0.001;χ2=113.85,P<0.001)。第二轮咨询后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为4.05-4.75分,标准差为0.38-0.80,满分比为0.20-0.70,变异系数为0.08-0.20。根据综合评分和界值,最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基本知识、基本信念和行为能力的权重分别为0.31、0.37和0.32。结论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公众疫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为开发公众疫苗素养调查量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防范行为采纳模型(PAPM)对女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犹豫的干预效果,为提高该人群HPV疫苗覆盖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中医药大学HPV疫苗犹豫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PAPM干预组和对照组.PAPM干预组实施基于PAPM模型的HPV疫苗犹豫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安阳市儿童家长为家庭成员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意愿。方法于2020年5-6月选择安阳市0-6岁儿童家长,利用手机APP开展三种疫苗接种意愿调查,分析接种意愿率和COVID-19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为家庭成员接种COVID-19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的意愿率分别为89.1%(720/808)、76.1%(615/808)、83.9%(678/8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曾为孩子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的调查对象的COVID-19疫苗接种意愿高。担心接种疫苗副作用、疫苗价格贵和疫苗保护效果是调查对象对COVID-19疫苗犹豫的主要原因。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家长对COVID-19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意愿高,建议开展三种疫苗相关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