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35例葡萄胎(6例发生恶变,列为葡萄胎恶变组,29例为葡萄胎未恶变组)和18例正常绒毛组织(正常绒毛组)中MMP-7、MMP-9、TIMP-1及TIM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葡萄胎恶变组MMP-9/TIMP-1 mRNA比值高于正常绒毛组和葡萄胎未恶变组(F=3.62;q=3.82、3.57;P〈0.05);MMP7、MMP-9、TIMP-1、TIMP-2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所有组织中MMP-9与MMP-7表达呈正相关(r=0.985,P〈0.01)。结论葡萄胎组织中MMP-9/TIMP-1比值对预测葡萄胎恶变有一定的作用,可为临床预防性化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MP-2和PC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胶质瘤标本及9例正常脑组织中MMP-2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在正常脑组织表达阴性,低级别、高级别组分别为36.36%、69.23%,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CNA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阳性表达率升高,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强,可作为胶质瘤恶性表型及侵袭性指标之一。PCNA能反映胶质瘤的增殖行为和恶性程度,对胶质瘤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PCNA与MMP-2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两者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膜瘤肿瘤组织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选取脑膜瘤手术切除标本33份,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ER-2、Ki-67、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方法(ISH)检测脑膜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ER-2、MMP-9编码的mRNA(HER-2mRNA、MMP-9mRNA)的表达情况,并用图象分析法进行形态学定量.结果 恶性组和良性组HER-2、Ki-67、MMP-9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复发组和良性非复发组的MMP-9mRNA、HER-2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Ki-67、MMP-9在脑膜瘤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很可能是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有辅助作用的指标之一.HER-2、MMP-9在脑膜瘤的表达可能与脑膜瘤复发有关.HER-2及MMP-9较高表达可能与复发的良性脑膜瘤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MMP-9的表达及分布;明胶酶谱法测定活性型MMP-9蛋白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MMP-9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宫颈鳞状上皮癌(SCC)组织和高度鳞状上皮内损害(HSIL)中MMP-9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损害(LSIL) (P<0.05);宫颈SCC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MMP-9的阳性率为78.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3.3% (P<0.01);MMP-9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SCC和HSIL中的MMP-9酶活性均高于LSIL (P<0.01). 而SCC和HSIL中的MMP-9 mRNA的表达情况亦与上述结果相似.结论:MMP-9与宫颈SCC的早期浸润及转移有关,MMP-9表达量的增高,尤其是其酶活性的增高有助于正确评估患者预后和制定适当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V6和MMP-9在43例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中复发组13例和未复发组30例,并取14例正常膀胱黏膜作对照.结果 CD44V6和MMP-9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腺性膀胱炎组织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3%和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腺性膀胱炎组织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V6和MMP-9在腺性膀胱炎组织复发组中高表达,提示复发组腺性膀胱炎较未复发组增生活跃,有恶变倾向,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抑制物(TIMP)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侵袭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测定49例葡萄胎(其中8例发生恶变,为葡萄胎恶变组;另外41例为葡萄胎未恶变组)、6例侵蚀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组)、2例绒毛膜癌(绒毛膜癌组)和18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正常绒毛组)的MMP-7、MMP-9、TIMP-1、TIMP-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MMP-7、MMP-9、TIMP-2、MMP-9/TIMP-1值在绒毛膜癌、侵蚀性葡萄胎及葡萄胎恶变组中的表达分别高于正常绒毛和葡萄胎未恶变组(F=10.950,7.760,7.304,3.442;P均〈0.05);MMP-7、MMP-9、TIMP-1、TIMP-2表达在正常绒毛和葡萄胎未恶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口.结论MMP和TIMP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侵袭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57^KIP2、PCNA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3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nonmal cervical squamous epithelium,NE)组织中p57^KIP2、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57^KIP2蛋白在宫颈SCC、CIN及NE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0%、56.67%和63.33%;PCNA蛋白在宫颈SCC、CIN及NE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0%、60.00%、26.67%。p57^KIP2蛋白在宫颈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在CIN、NE中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以及在CIN、NE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CNA蛋白在宫颈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在CIN、NE中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在CIN中阳性表达率与在NE中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p57^KIP2、PCNA蛋白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意义,PCNA蛋白的异常表达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9(MMP-9)、埃兹蛋白(Ezrin)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SCC组织标本47份、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标本35份,正常宫颈组织(NCE)21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MMP-9、Ezr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CD44标记)。结果SCC、CIN组中MMP-9、Ezrin阳性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NCE组(P〈0.05),SCC组明显高于CIN组(P〈0.05);MMP-9、Ezrin阳性表达均与SCC组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并且在SCC组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SCC组中MMP-9、Ezrin阳性者的MVD值明显高于其阴性者(P〈0.01),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中MMP-9、Ezrin阳性者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阳性者的MVD值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MMP-9、Ezrin在SC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MP-9、Ezrin及MVD值与SCC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检测p53、PCNA在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追踪;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53、PCNA表达,同时检测随机抽取10例正常子宫肌壁、20例子宫肌瘤、20例子宫肉瘤的p53、PCNA表达作为对照,分析二者在四组间表达的差异及意义。结果: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表现无特异,病理上镜下可见核分裂象0~10个/5HPF,细胞一定异型性。预后好,可复发,多次复发后可恶变。肉瘤组p53阳性率、PCNA强阳性率高于肌瘤组和交界瘤组(P〈0.05)。交界性子宫肌瘤p53阳性组、PCNA强阳性组复发率高于阴性组及非强阳性组(P〈0.05)。结论: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预后良好,未育者可考虑保留子宫,但多次复发后可恶变。术后无需化疗,应加强随访。p53阳性表达和PCNA强阳性表达与交界性子宫肌瘤的不良预后存在密切关系,可预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复发和恶变,为临床诊断、鉴别、判断预后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皮肤鳞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乎玲  贾静  刘芯 《医学争鸣》2006,27(24):2248-2250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发生发展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微血管生成的意义.方法:SCC45例, Bowen病19例、正常皮肤10例进行CD34,MMP-9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 MMP-9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分析MMP-9的表达与MVD之间,及它们与S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SCC 组中MMP-9表达高于Bowen病组(P<0.05), Bowen病组中MMP-9 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P=0.028, P<0.05). 在SCC 组中MVD值高于Bowen病组(P<0.05),Bowen病组中MVD值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结论:MMP-9可能是SCC促进微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与SCC的侵袭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谭春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057-2059
目的:探讨Metas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15例宫颈CIN、5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Metastin和MMP-9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Metastin阳性表达率(40.38%)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和宫颈CIN组(分别为90%、73.33%;P<0.05),且Metastin表达缺失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宫颈鳞癌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宫颈鳞癌组和CIN组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MMP-9蛋白高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宫颈鳞癌中,Metastin与MMP-9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28,P<0.01)。结论:Metastin、MMP-9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测定MMP-9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在宫颈鳞癌组织(SCC)和重度鳞状上皮细胞内损害(HSIL)中MMP-9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轻度鳞状上皮细胞内损害(LSIL) (P<0.01,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MMP-9的阳性率(78.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3.3%),P<0.01;MMP-9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MP-9与宫颈鳞癌的早期浸润及转移有关,MMP-9表达量的增高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评估病人的预后并制定适当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MMP-9和Kiss-1在喉鳞癌中表达及关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Kiss-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喉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72例喉鳞癌及64例正常喉粘膜组织中MMP-9和Kiss-1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病理特征中的意义。结果:MMP-9和Kiss-1阳性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和(或)细胞膜,喉鳞癌中MMP-9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Kiss-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粘膜组织。MMP-9和Kiss-1的表达与肿物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喉鳞癌中MMP-9和Kiss-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MP-9和Kiss-1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MP-9和Kiss-1可能成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尤其是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9例下咽癌组织标本和9例正常的下咽黏膜中MMP2、MMP9和Ki-67的表达。以Ki-67指数(labeling index)作为反映下咽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程度的指标。结果:MMP2、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MMP2、MMP9在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高。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增殖活性呈正相关。结论:MMP2、MMP9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生物特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下咽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RECK蛋白表达与舌鳞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RECK蛋白表达水平与舌癌侵润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舌癌标本59例,采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系统,检测RECK、MMP-9蛋白表达情况,并与舌癌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RECK蛋白的低表达水平与舌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且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15.结论:RECK蛋白高水平表达可降低舌癌的侵袭与转移,其调控机制可能与RECK蛋白可能抑制MMP-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E-钙黏附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和E 钙黏附素 (E- CD)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72例胃癌(其中复发 39例)组织中MMP- 2mRNA和E- CDmRNA的表达,并观察 2者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MP -2mRNA和E CDmRNA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复发患者的 2种胃癌组织 (复发前手术切除标本;本次胃镜活检标本)与非复发胃癌组织标本的MMP 2mRNA和E- CDmRN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 2:P<0. 01;E CD:P<0. 05)。MMP- 2mRNA阳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E CDmRNA的阳性表达率低于MMP 2mRNA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 2者呈负相关 (r=-0. 273,P<0. 05)。结论:MMP- 2mRNA和E- CD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复发有关。检测MMP- 2mRNA和E- CDmRNA在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预后及胃癌转移复发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原位检测下咽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其基因的表达,探讨PCNA与下咽癌生物学特性与临床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8例下咽癌手术标本和其中的15例癌旁组织标本PCNA的表达,计算增殖指数,结合临床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下咽癌组PCNA表达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P<0.001);PCNA指数与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相关(P<0.05),而与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的发生部位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下咽癌PCNA的表达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00年6月~2008年2月舟山市普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NIP组织50例(NIP组)、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NSCC)标本45例(NSCC组)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下鼻甲黏膜(IT)组织45例(IT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的TGF-β1的表达情况,观察TGF-β1表达对鼻腔鼻窦NIP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结果 TGF-β1在IT组、NIP组、N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 (9/45)、50.0%(25/50)、75.6% (34/45),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8.13,P< 0.01).TGF-β1的阳性表达与鼻腔鼻窦NIP的复发和恶变有密切关系(P<0.01),而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TGF-β1过表达可能在NIP的复发和癌性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