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9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按照本院手术室原有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操作,观察组50例按照再造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操作.术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患者的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对两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其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其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根据择期手术患者的需求,对手术护理流程进行合理的流程再造,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手术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更好地配合手术医师的工作,优化手术室与手术科室之间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多个科室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缩短急诊高危患者在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方法护理联合查房是结合具体病例,以对患者的救治活动为主线进行护理工作流程的演示与讨论,涉及科室共同参加。护理联合查房针对工作流程,找出各个接口或流程中的不足,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具体措施,通过循证制定新的工作流程。结果优化流程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的时间为(97.32±42.08) min,急性脑梗死患者为(92.04±43.16) min,严重多发伤患者为(85.09±46.87)min;优化流程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的时间为(79.17±14.65)min,急性脑梗死患者为(77.92±33.96)min,严重多发伤患者为(69.70±31.4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94,2.091,2.403;P<0.05)。结论多科室联合查房是护理查房又一形式的探索与补充,对加强临床科室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及优化护理流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流程再造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手术室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以“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为依据,了解并评估原有工作流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流程再造目标及解决方法。结果流程再造与传统护理流程进行对比,病人满意度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从(43.0±16.0)min降至(16.0±4.0)min(P〈0.01)。结论通过流程再造可建立流畅的手术室护理流程服务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在急诊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结合具体病例,由护理部确定查房病例,由科护士长组织参与抢救的相关科室所有护理人员通过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工作流程演示,在查阅文献及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后,共同参与讨论,分析整个抢救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优化当前的急救流程。比较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前、后急诊危急重症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的时间。结果:应用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救流程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及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在急诊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依次由(39.25±5.93)min、(40.42±6.91)min、(43.14±5.72)min缩短为(30.49±6.76)min、(27.86±5.47)min、(29.81±5.45)min。结论: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优化急救流程后,能有效缩短危急重症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创伤患者的急救模式,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间经急诊室收治入院的1020例创伤患者的损伤部位、抢救措施、急诊室救治时间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患者在急诊室救治时间73±41min,其中30min内118例、31~60min 343例,两部分合计461例(45.20%);61~90min 273例(26.76%)、91~120min146例(14.31%)、121~150min内81例(7.94%)、151~180min内36例(3.53%)、3h以上23例(2.25%)。创伤患者入手术室497例,急诊室救治时间56±25min;严重创伤患者的时间82±47min,严重创伤抢救成功率92.2%。结论:“绿色通道”模式是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救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008年10月在实施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根据院前急救流程救治的62例创伤患者的效果,并与2005年1月-2006年12月经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救治的53例非流程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ISS、AIS及失血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组62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3.23%;对照组53例患者死亡6例,死亡率为11.3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组在现场急救时间、急诊室处置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从急诊至确定性治疗科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实施院前急救流程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急救环节的时间,显著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124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24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贡浩凌,陶云关键词老年,损伤,颅脑,护理Keywords:Senility;Injury;Head;Nursing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约占颅脑损伤的10%,[1]其死亡率高达70%。[2]我科1985~1995年...  相似文献   

8.
绿色通道手术病人为急危重病人必须无条件地以最快的速度救治,救治中,涉及到医护人员、医疗机构、政府和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将现行的医院紧急事件指挥系统、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和建立医院灾难医学救援体系结合起来,使严重多发伤病人在伤后1h内得到有效救治者的死亡率大大低于1h以后救治者。现将2002年12月~2004年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绿色通道手术病人的救治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侯连英  侯连玉  龙辉 《护理学报》2010,17(18):21-23
总结582例严重创伤病人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救治的体会,包括将120院前急救科、急诊科、ICU整合为急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专科抢救小组;建立危重医学科人员准入手册;量身定制急救设备如同ICU的"移动ICU"救护车;为避免院前院内交接时遗漏重要病情,节省书写与交接时间,设计了选择填写式绿色通道危重病人交接本;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通知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到现场急救,各环节在信息上提前告知下一站做好准备,为创伤急救节约宝贵时间;院内急诊科按伤情预测评估、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监测生命体征、伤情处置、术前准备、检查、转送等组成急救小组分工合作;急诊科与CT室、手术室、ICU、相关专科做好相应的衔接;转运中做好病情监测与生命支持。本组病人急救有效抢救时间为(39.28&#177;6.87)min,抢救成功率85.9%。认为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病人进行急救与护理,使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治、ICU及专科治疗一体化,较好地协调相关科室,避免了多科会诊带来的抢救时间延迟和处理上的冲突,缩短黄金抢救时间,显著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护理服务流程再造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为依据,通过临床分析调查,对原有不合理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流程进行再造,并应用于临床工作,不仅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而且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美国手术室护理协会(AORN)和美国护理协会于1975年共同出版的《手术室护理实施基准》明确指出: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必然从单纯的疾病手术期配合过渡到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1]。小儿在术前心理准备、术中生理状态以及术后复苏阶段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小儿围手术期护理是否全面细致,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和预后。1 术前护理11 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1~4]这一时期的工作更多的由巡回护士完成。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围手术期的情绪及术后恢复状况直接受其父母和陪护人员的焦虑程度的影…  相似文献   

12.
护理流程再造是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以病人满意为标准,以流程再造为对象,对原有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新设计,以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满足病人需求,提高满意度,取得护理效益。产科是一个技术服务要求均高的科室,母婴安全是产科的金标准,而且由于产妇和家属的期望值很高,是差错纠纷的高发科室,因此产科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势在必行。流程再造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给护士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顺着这个思路与方法,我科从2006年5月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再造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方法:对原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手术标本缺陷率。结果:流程再造能更高质高效地处置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流程再造后手术病理标本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再造前(P0.05)。结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再造,使得手术标本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分工明确,责任分清,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工作质量得以持续改进,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2月,我院改进绿色通道流程,实施外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转运到导管室的救治流程。即由心内科医生和护士全程参与院前转运,在院前转运中,直接启动导管室准备工作,加强与相关科室间协作,抵达医院后,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行介入治疗。改进流程以来,共有182例患者接受救治,成功救治178例,4例死亡,成功率98%。与旧流程(患者入院后先入急诊科再入导管室)相比,182例患者的抢救时间缩短了60.8 min,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认为实施院前转运过程中直接启动导管室准备工作,宜规范护理路径,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优化绿色通道流程,以避免院内时间延迟,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5.
优化手术室业务流程提升手术台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找出目前手术室工作的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对原有的第一台手术不能按时开始、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太长等不合理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优化。结果业务流程再造后日手术量、每日手术间台次均大于再造前,差异均有显著性(t=2.317、2.420,P〈0.05)。结论业务流程再造应用于手术室工作流程有利于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成本最小化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常见急诊手术的时间分布规律,以及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并制定处理常见急诊手术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将本院中心手术室2004~2006年急诊手术的时间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手术量依次为创伤科、产科、妇科、普外科、泌尿科,其余科室无明显规律性;总急诊手术高峰出现于秋冬季和冬春季交界时。结论: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手术室进行更科学的人员及物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开始应用这项技术[1]。我院对腹腔镜脾切除技术进行了改良,使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更小,更能显示微创优势,并进行了相关报道[2]。我院手术室将3 L透明输液贴应用于该类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意外事故引起的严重创伤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其病情发展快、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临床上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降低伤残率的关键[1]。近年来新提出的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急救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逐渐被临床所重视[2]。2013年6月本院对急诊科布局和急诊流程进行了改造,并对50例急性严重创伤患者实行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院内多发伤急救护理模式,以缩短急救有效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比较再造多发伤急救流程前后多发伤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科运送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结果:再造多发伤急救流程后多发伤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科运送至手术室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和分别为( 20.5±5.4) nun、( 25.9±5.6) min、(5.8±1.5)min、(55.7±13.9)min,均较流程再造前的(32.1±5.4) min、( 37.7±5.1) min、(6.8±4.1) min、( 70.4±15.7) min明显缩短(P均<0.05);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7.9%显著提高至94.3%( P<0.05).结论:多发伤救治流程的再造有利于急救流程标准化,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头颈部多器官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救治方法 ,提高手术修复的效果。方法 对 38例头颅、耳鼻咽喉、气管、食管、颈部等多器官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患者 ,按照严重复合伤的救治原则 ,急诊期以挽救患者生命为主。相关科室联合手术修复创伤。尽量将组织器官恢复原状态 ,尽量避免颜面部遗留瘢痕或畸形。结果 救治成功 37例 ,器官功能的恢复及面容美观满意 33例。结论 经积极有救地救治致命损伤 ,绝大多数患者无生命危险。多科室联合手术修复创伤 ,有利于器官的重建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