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朱丽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1):692-693
目的 :为了探讨孕妇心理问题 ,了解孕妇抑郁及焦虑情绪发生现状 ,找出预防干预孕妇心理问题的措施。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随机抽取在该院围产期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 80例进行调查。给孕妇讲明调查表的填写方法 ,由孕妇本人填写。结果 :孕妇群体中抑郁、焦虑情绪高于正常人群(P<0 .0 5 )。孕妇中有抑郁情绪者占 4 8.8% ,有焦虑情绪者占 6 3.8% ,两者均与年龄、职业无关。但有抑郁情绪者 ,文化程度愈低 ,发生率愈高。结论 :孕妇心理问题应充分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针对造成孕妇抑郁、焦虑的原因 ,有的放矢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 ,疏导孕妇心理压力。同时要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以提高孕产妇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孕妇产前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袁浓根  赵苗青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82-1682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做好产前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孕晚期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抑郁、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群(P<0.05)。孕前有抑郁症状者占48.0%,有焦虑症状者占68.0%,两者与年龄、职业无关。结论:产前应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疏导孕妇心理压力,以提高孕产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焦虑和抑郁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提供个性化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孕妇保健卡并准备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抑郁自评症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422例孕妇,焦虑的总体发生频率为13%,其中轻度焦虑发生频率为9.7%,中度焦虑发生频率为3.1%,严重焦虑发生频率为0.2%;轻度抑郁发生频率为0.2%,未发现中度及严重抑郁者。不同年龄间孕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胎次和家庭收入间孕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惠州市孕妇妊娠期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文化程度较低、胎次较高和家庭收入较低为孕妇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孕妇围产期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专业的心理疏导,有助于减少孕期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女性流动人口孕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其孕期心理保健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基本信息表,对江苏省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产前检查的243名农村流动人口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女性流动人口孕期焦虑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期焦虑情绪的发生与孕妇的年龄、孕周、孕妇和丈夫的职业、孕妇和丈夫的文化程度无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变量未进入模型。结论农村女性流动人口孕期存在焦虑情绪,需多维度探讨其孕期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重视农村女性流动人口孕期心理保健干预。  相似文献   

5.
孕妇焦虑和抑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翔  陈静  郭慧明  双敏  周淑  王红静  熊庆  熊丁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28-5030
目的:了解产前孕妇焦虑及抑郁情绪反应,为做好产前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18例孕晚期住院待产的孕妇的心理状态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将标准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各分组之间相互比较。结果:孕妇焦虑,抑郁群体标准均分高于正常人群(P<0.05)。产前有焦虑症状者占27.1%,有抑郁症状者占44.5%。抑郁与文化程度,职业,生育史,病史,倾向产式等因素均无关。焦虑与孕妇的文化程度有关。孕妇的文化程度越低,发生率越高(P<0.05),反之越低。焦虑与孕妇的职业因素有关(P<0.05),其中,干部焦虑的发生率最低,而家庭妇女和农民发生率则较高,焦虑与生育史,病史,倾向产式等因素均无关。结论:产前应该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加强孕晚期健康教育工作,疏导孕妇心理压力,以提高孕产妇心理健康,减少产后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护理健康教育对围生期孕产妇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38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69例围生期孕产妇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围生期孕产妇给予护理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问卷评价2组孕产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2组孕产妇分娩前后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围生期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孕产妇依从率(73.91%)、护理满意度(69.57%)、纯母乳喂养(52.17%)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和EP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3,11.317,4.328,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和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38,9.268,7.900,P0.05)。结论围生期护理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产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纯母乳喂养率,同时明显降低孕产妇分娩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减少产妇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四川省德阳地区高龄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的认知度及影响因素,为高龄孕产妇孕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和德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高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是否接受孕期保健为依据,分为观察组120例为定期接受孕期保健服务,对照组80例为从未接受检查或不定期检查,对比两组孕产妇基本信息、孕期保健认知度、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学历、年收入、居住条件、工作条件等家庭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且流产史、初产妇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孕产妇对于孕早期检查、产前检查、产检次数、孕期保健知识等方面的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孕产妇保健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保健后观察组孕妇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孕期保健服务意义重大,而高龄孕产妇孕期保健认知度差异显著,与其学历、家庭收入、居住条件、产次等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高龄孕产妇孕期保健认知行为。  相似文献   

8.
孕产妇焦虑和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59例孕妇,比较孕妇在孕期、产时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并以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至产后42 d,EPDS≥13分为阳性,即可确诊为产后抑郁症。结果产时SAS评分(46.02±9.12)和SDS评分(53.24±9.45)明显高于孕期SAS评分(36.12±11.51)和SDS评分(45.00±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DS≥13分(产后抑郁症)9例,阳性率为15.25%。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时焦虑与抑郁评分较高。结论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比孕期重;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分阶段解码健康教育对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患者于入院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分阶段开展解码健康教育,同时做好心理干预。比较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SAS、SDS评分。结果干预后SAS(54.3±2.6)分、SDS(52.1±2.4)分,较入院时SAS(57.8±2.1)分、SDS(55.2±1.9)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进行分阶段解码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有助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钟均霞  郭琼 《健康必读》2008,7(7):31-32
目的探讨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121例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手术前一天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而自然进入手术。在手术前一天和手术前一小时分别接受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手术前一小时的焦虑、抑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焦虑、抑郁情绪与手术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族、疾病严重程度、手术的大小和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干预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术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术前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授权健康教育对颌面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颌面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给予授权健康教育;对照组53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依从性及复诊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疗效、依从性、复诊率及健康教育前后SAS、SDS评分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授权健康教育能显著减轻颌面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疗效,减少复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126例门诊输液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进行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明显降低(P〈0.01),且患者焦虑、抑郁缓解率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和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使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王红路 《中国校医》2019,33(7):559-560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乳腺增生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以大学生体检发现的102例乳腺增生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西医健康教育讲座及中医健康处方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于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观察中西医联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增生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患者SAS评分为(51.36±7.87)分,SDS评分为(63.36±9.87)分;干预后SAS评分为(40.48±7.23)分,SDS评分为(54.26±9.7)分。健康教育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评分(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大学生乳腺增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焦虑抑郁症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2月在宿州市妇幼卫生保健所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SDS)衡量孕妇焦虑及抑郁状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92名孕妇中具有焦虑症状的64例,占21.9%。其中轻度45例(70.3%),中度17例(26.6%),重度2例(3.1%);孕妇具有抑郁症状的61例,占20.9%,其中轻度46例(75.4%),中度15例(24.6%)。孕妇同时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40例,占13.7%。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户籍等混杂因素后,孕妇焦虑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人工流产史(OR=5.372)、未进行产前检查(OR=6.674);孕妇抑郁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孕期服用药物(OR=2.90s)。结论孕妇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以轻、中度为主。应对孕妇进行心理保健、咨询、指导,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疏导孕妇心理压力。对孕产妇的心理支持应提前到孕期乃至孕前,提高孕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描述妊娠期抑郁、焦虑的情绪症状。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沈阳市妇婴医院的500名不同时期的孕妇进行抑郁、焦虑健康筛查,调查孕期发病情况。结果抑郁的检出率为28. 09%,焦虑的检出率为19. 92%;孕早、晚期的抑郁(F=2. 99,P0. 05)、焦虑(F=4. 41,P0. 05)得分更高。与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相比,孕妇本人以及丈夫是初中学历的孕妇抑郁风险更高;与人均家庭收入5 000元以上相比,1 000~3 000元的孕妇抑郁的风险更高;与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相比,丈夫是初中学历的孕妇焦虑风险更高;与高年龄孕妇相比,20~25岁年龄的孕妇焦虑标准分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期及产后的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人均家庭收入低的孕妇得抑郁风险更高,丈夫文化水平以及年龄是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孕产妇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孕产妇抑郁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孕产妇做随机抽样调查个人问卷。结果:孕产期存在一定比例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抑郁总发生率为10.85%,焦虑总发生率为5.15%,不同阶段的孕产期抑郁和焦虑的发生比率有所不同,以孕早期发生率最高,抑郁发生率为18.22%,焦虑发生率为9.33%;孕产妇抑郁在不同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中的发生率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随着不同阶段孕产期发生变化,而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对孕产妇抑郁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式健康教育对改善肾衰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8例终末期肾脏病入院患者分为两组,对干预组除与对照组一样给予常规护理外,开展多学科合作式健康教育。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多学科合作干预组患者的认知程度、治疗信心、合作程度明显提高,而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多学科合作健康教育对改善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和提升患者依从性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入院的脊髓损伤患者随机选择34例,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其系统化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焦虑程度明显降低(P<0.05),抑郁程度改善不明显(P>0.05),但抑郁人数有明显下降(13例降至6例)。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效减少焦虑抑郁状态,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面对疾病积极接受康复治疗,最大限度的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张家港地区妊娠期妇女焦虑、抑郁发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及张家港市孕妇心理状态基本情况调查表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后期进行调查,调查采用孕产妇自评和医生评定相结合方式。结果孕早、中、晚期焦虑发生率分别为7.17%、4.93%、6.55%,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52%、9.51%、8.36%。孕早、中、晚期焦虑可能的发生率为22.87%、26.76%、25.45%(焦虑χ~2=1.21,P0.05;抑郁:χ~2=1.21,P0.05)。孕期抑郁的发生率高于焦虑的发生率(χ~2=4.06,P0.05)。经统计学分析,外地户籍、居住环境噪音、孕期有出血保胎及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是妊娠期妇女焦虑的危险因素,同时规范服用叶酸是妊娠期妇女焦虑的保护因素;居住环境噪音、孕期有出血保胎、既往有异常孕产史及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是妊娠期妇女抑郁的危险因素,同时文化程度高是妊娠期妇女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张家港市妊娠期妇女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情况,需加强孕妇孕期心理保健,常规开展孕期焦虑和抑郁筛查,及时进行干预,预防孕产妇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研究庆城县孕产妇抑郁症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对调查出患有抑郁症的孕产妇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及药物干预。方法整群抽取2009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期间,在庆城县人民医院及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产科住院及门诊的孕产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评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员测评。将调查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庆城县孕产妇抑郁症发病率为15.3%。农村居住、生育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胎次越高、性格内向、经济支持差、家庭支持差的孕产妇抑郁症发生率越高。结论孕产妇抑郁症高发人群分布于低经济、交通不便、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加强孕产妇抑郁症早期心理干预及药物干预,从而降低其发病率,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