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前,在我们国家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由心绞痛送一步导致心肌梗塞占临床死亡者的比例很大。因此,寻找、选择有效预防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一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所致力以来的。我科病房自1995年以来,应用黄茂、刺五加注射液,配合硝酸酯及钙离子括抗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40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所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均有心绞痛和l或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变。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在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317.4)岁。伴有高血压者13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钙离子括抗剂的降展作用已被认可,对于其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亦愈加引起重视。以往心痛定,硫氛草团应用报导较多.基于此我们对新型钙离子核抗剂一苯磷酸氢氧地平的抗心绞痛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l病例选择1996-03~1998-O3在我科就诊的劳累型心绞痛患者6O例,年龄在35~72岁。有明显的劳累型心绞痛史3个月以上,其发作时S-T段压低大于lmm。其中下列情况不列为观察对象:①不稳定型心绞痛,②在观察前应用了除硝酸酯类以外的抗心绞痛药物.如p一受体阻滞剂以及可能影响心电图S-T改变的药物。③正、…  相似文献   

3.
自由基反应损伤学说认为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产生与发展的病理过程,在此病理过程中,钙离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钙桔抗剂防治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观察第3代二红咀院类钙桔抗剂氨氯地平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根据1979年WHO及全国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住院心病患者刀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1.0±11.4(42-78)岁,包括心绞痛1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8例,其中10例会并高血压病。对…  相似文献   

4.
1993年1月~1995年1月,我们用清开灵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8例UA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协会及WHO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经常现抗心绞痛治疗15d,心绞痛来控制,心电图仍有缺血性ST段偏移者。男88例,女20例,年龄38~76岁,平均53.4岁,病程1.7年~4.2年。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41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46例,自发性心绞痛18例,变异性心绞痛4例,梗塞后心绞痛8例。均经酶学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塞(AMI)。2治疗方法常现伉心绞痛(硝酸酯类小阻滞利和钙离子…  相似文献   

5.
银杏天宝治疗老年冠心病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天宝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成份含黄酮甙和二萜内酯。其主要药理作用具有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我科自1995年以来用银杏天宝治疗老年冠心病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45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拟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81岁,平均年龄67.3岁;病程5年以内12例,6-10年25例,10年以上8例。心绞痛3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例,伴心律失常9例,有高血压病史1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茶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5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茶色素+消心痛)20例,对照组(安慰剂+消心痛)20例。观察茶色素降脂作用及抗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1)治疗组抗心绞痛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茶色素对心电图改善不明显;(3)茶色素连服1个月后,1℃降低22.10%,LDL下降18.10%,HDL升高16.50%,LDL/HDL降低29.60%,TC/HDL下降32.20%;(4)有效率1℃为80%,TG为76.7%,HDL为86.70%。结论 说明茶色素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及降脂、抗凝、促纤溶,防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多种药理作用,有益于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26例,口服维拉帕米180mg/日2周,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分子数并分析其服药前后变化与血小板功能变化关系。结果显示:服药2周后血小板GPⅡb/Ⅲa.分子数明显减少(39196±3417对82487±528和47861±4796对40749±2562分子数/血小板,P<0.005和P<0.001).二者均与血小板粘附率变化差值呈良好相关(P<0.001)。本研究说明口服常规剂量的维拉帕米能降低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分子数,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单克隆抗体CD62p测定3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和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层得的外周血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并随机选择35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GMP-140阳性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GMP-140含量增高,抗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病例选择:30例冠心病心绞痛(简称心绞痛组)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0.2±8.6岁,对合并Ⅱ°~Ⅲ°心衰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均不收入本组实验。健康对照组20人(男12名,女8名),平均年龄67.2±4.3岁,无心、脑、肾及高血压病史。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接受血塞通治疗前2周及用药过程中严禁使用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降压药及一切扩张冠状动脉的中、西药物。在此期间若有心绞痛发作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对每例患者每日均给予协塞通3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内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全组40例均为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均经规范治疗,包括休息、硝酸盐制剂、卜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输注极化液或复方丹参波,以及消除不利因素(控制血压及纠正心功能不全)等,7天后心绞痛仍未显著控制,且无出血倾向,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7.6岁。治疗方法: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静滴改用胶蛇抗检酶0.25u加入盐水200ml,每日1次,连用7天,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疗效:显效15例,改善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显效率十改…  相似文献   

11.
氨氯地平是新一代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临床研究显示它具有良好降压作用,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报告较少。笔者治疗35树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60例患者均系我院心内科门诊及心血管病区住院病人,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确诊的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0~86岁,平均60岁。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5例应用氨氯地平5~10mg,每日一次,共二周;乙组25例,应用硝苯吡啶 5~10mg,每日…  相似文献   

12.
钙拮抗剂因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一般认为其短期疗效确切,对糖和脂肪代谢无不良影响,副作用轻微.但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病人用药后短时间可引发一些严重的心脑血管不良反应,现对近10年来发生的15例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旨在引起重视.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10例,女5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6.5岁.其中高血压病6例,冠心病3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急性脑梗塞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应用硝苯地平(30~40mg/天)13例,维拉帕米…  相似文献   

13.
王中凯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Z):48-48,46
目的探讨茶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茶色素+消心痛)20例,对照组(安慰剂+消心痛)20例。结果(1)治疗组抗心绞痛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茶色素对心电图改善不明显;(3)茶色素连服1个月后,TC降低22.10%,LDL下降18.10%,HDL升高16.50%,LDI/HDL降低29.60%,TC/HDL下降32.20%;(4)有效率:TC为80.00%,TG为76.70%,HDL为86.70%。结论茶色素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及降脂、抗凝、促纤溶、防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多种药理作用,有益于冠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5岁以上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盐制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共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ST段改变.结果 2组治疗均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以及心电图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但2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李巍 《当代医学》2010,16(14):68-68
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其治疗方法尚无重大突破,致残率、再发率较高川。冠心病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需积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VAP)是内科常见急重症,病死率高,并发症严重。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硝酸甘油的使用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室功能的一项主要措施。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保护心肌,抗脂质过氧化和提高免疫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抗儿茶酚胺等作用。我们将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2例,并与单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雪英  李海杰 《广东医学》1994,15(4):232-233
目前已公认,血小板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其重要作用,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更为密切,但以往的研究重点多集中在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方面的变化,而关于血小板数量变化与冠心病关系则极少报道,现将我院398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85年1月~1990年12月符合“全国冠心病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398例,其中男245例,女153例,年龄34~86岁,平均58岁,以56~65岁患者居多,占75.5%。 二、方法:398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分类分为5个观察组:隐性冠心病组1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3例,急性心梗组39例,陈旧性心梗组36例,全部患者于住院系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观察,并随机抽取年龄相近,除外高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短暂心肌缺血对心钠素释放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0~60岁(平均56.6岁),均无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桃仁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芎桃仁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减少发作,心电图改善明显,血脂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6年5月~2001年3月,应用自拟心舒平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临床选择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12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6岁~80岁,平均58.40±7.30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23例,心律失常者10例,心衰者4例,陈旧性心梗者15例;病程5天~26年,平均5.96±4.…  相似文献   

20.
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是降低心叽梗塞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银杏叶片具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氧耗量、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本文应用银杏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参照WHO所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新药(中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选择符合以上标准32例冠心痛心绞痛病人,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0~62岁(平均51岁)。将32例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40~54岁(平均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