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属湿热蕴结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护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结果:治疗组可以提高生化指标的复常率(P0.05),但2组远期疗效还要进一步随访。结论:护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在治疗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较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临床疗效好,可以缩短阿德福韦酯疗程而不影响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木丹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湿热瘀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7例用清木丹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19例仅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肝脏炎症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快(P〈0.05)、病毒载量降低更多(P〈0.05)。结论:清木丹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湿热瘀毒型慢性乙型肝炎时较单独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短期效果好,可以缩短疗程而不影响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中医证型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慢乙肝患者129例,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脾虚型32例,湿热中阻型32例,肝肾阴虚型23例,脾肾阳虚型20例,瘀血阻络型22例。全部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各证型的疗效。结果阿德福韦酯疗效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HBV-DNA阴转率、肝纤维化改善方面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疗效与慢乙肝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郁芪灵汤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证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中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证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茵郁芪灵汤联合阿德福韦酯试验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治疗12月。比较两组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并对肝功能中ALT、乙肝病毒DNA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试验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是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ALT降低总有效率3、6、9个月分别为88.0%、90.0%、9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为96.0%(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乙肝病毒DNA转阴率3、6、9、12个月分别为70.0%、93.0%、97.0%、100.0%(P0.05)。结论:茵郁芪灵汤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低乙肝病毒和恢复肝功能指标方面疗效相当;而茵郁芪灵汤联合阿德福韦酯在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乙肝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疏肝健脾汤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拉米夫定耐药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统计2组治疗3,6,12个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3.8%,85.1%,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4.7%,61.7%(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更好,可明显提高HBV-DNA转阴率,并可改善肝功能,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阿德福韦酯胶囊加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指标为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和中医症状好转率。结果1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在中医症状好转率、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方面较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慢性乙肝对抗病毒药物的早期疗效,从而有可能提高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红兵  徐舒  李鹏 《新中医》2007,39(8):28-2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初诊慢性乙肝患者96例,口服阿德福韦,每次10mg,每天1次,治疗12月。结果:阿德福韦对各证型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疗效:治疗1年及停药半年随访,HBeAg阴转、HBV-DNA阴转,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与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表明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效果明显优于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ALT复常率治疗半年、1年及停药半年随访,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与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阿德福韦对于湿热中阻型和肝郁脾虚型有较好的疗效,对于肝肾阴虚证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肖倩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32-2333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阴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加味逍遥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中医证候、转氨酶、HBVNA定量、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加味逍遥散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肝功能改善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阿德福韦酯能够更有效地促进e抗原阴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的恢复、临床症状的改善、HBVNA阴转及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愈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愈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以愈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中医征候和临床症状的改善、HBeAg,HBV-DNA转阴率、肝功能的恢复好转、不良反应的降低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结合医用臭氧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予医用臭氧疗法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23例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转氨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转氨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疗法结合柴胡疏肝散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损害、病毒呈高复制状态的80例门诊患者,中医辨征为肝胆湿热26例、肝郁脾虚32例、肝肾阴虚l3例、脾肾阳虚4例、瘀血阻络5例,给予苦参素注射液400mg或600mg,每日1次,肌注,疗程90d。结果:全部病例总有效率为75%,其中肝胆湿热型与肝郁脾虚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81.3%,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1);肝功能恢复及HBeAg,HBV-DNA阴转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各型。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与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其中尤以肝胆湿热型为优。  相似文献   

12.
史桂花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70+72-70,72
目的:观察逍遥丸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选择初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查符合干扰素-a用药指征,治疗组给予逍遥丸联合干扰素-a,对照组单用干扰素-a,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组可以较快改善症状、体征、肝脏炎症(P0.05)、降低病毒载量(P0.05)。结论:逍遥丸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a,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可减轻干扰素-a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肝郁脾虚证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易激惹综合征,精神病等。疾病特点决定着证候的症状特点及辨证标准,因此,不同疾病的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也不尽相同。本文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等几个方面对肝郁脾虚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进行了总结,以便为肝郁脾虚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肝乐冲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乐冲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121例,治疗组(61例)给予肝乐冲剂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小柴胡片,分别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亦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对食欲减退、乏力及ALT、AST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乐冲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卢秉久教授对慢乙肝的治疗有独到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路,愈者甚多。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五型:肝胆湿热型用龙胆泻胆丸加减,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加减,肝胃不和型常用平胃散加减,肝肾阴虚型用一贯煎加减,肝脾血瘀型用复原活血汤加减)方面介绍了卢秉久教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于琦  金光亮 《天津中医药》2007,24(6):509-511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性质。[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组、逍遥散组和四君子汤组,观察大鼠体质量、血清皮质酮含量、1%蔗糖水摄取率和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P<0.01),1%蔗糖水摄取率降低(P<0.05),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组、逍遥散组的血清皮质酮含量降低(P<0.05),1%蔗糖水摄取率升高(P<0.01),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缩短(P<0.05);各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属肝郁证与脾虚无关。  相似文献   

17.
卢秉久教授对慢乙肝的治疗有独到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路,愈者甚多。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五型:肝胆湿热型用龙胆泻胆丸加减,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加减,肝胃不和型常用平胃散加减,肝肾阴虚型用一贯煎加减,肝脾血瘀型用复原活血汤加减)方面介绍了卢秉久教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诊断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患者使用逍遥散及谷维素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逍遥散联合谷维素)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钠尿肽B受体(NPR-B)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的关系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每天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性的轻微刺激建立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记、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海马组织中NPR-B和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BDNF和NPR-B在大鼠海马组织中均有表达。与正常组相比,肝郁脾虚型FD模型组中NPR-B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n=9;P <0. 01),而BDNF则降低(n=9;P <0. 01)。逍遥散干预明显影响肝郁脾虚型FD大鼠海马组织NPR-B和BDNF的表达水平。与肝郁脾虚模型FD组相比,高剂量和中剂量逍遥散组大鼠的海马组织中呈现较低的NPR-B表达(n=9;P <0. 01),而BDNF则有较高的表达(n=9;P <0. 01)。此外,低剂量逍遥散组大鼠海马组织NPR-B的表达及BDNF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中相比没有显著差异(n=9,P> 0. 05)。结论钠尿肽B受体表达与BDNF表达有相关性,且成负相关,进一步推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海马中钠尿肽B受体表达上调可能抑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且逍遥散对二者表达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重庆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中医症状及证候.方法 303例重庆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中医症状、证候、乙肝标志物.结果 中医症状出现率在50%以上的有3项,40%~50%(不含50%)有1项,30%~40%(不含40%)有6项,20%~30%(不含30%)有6项,10%~20%(不含20%)有7项,10%以下(不含10%)有2项.7种证候分布为肝气郁结证(41.25%)、无证可辨(17.82%)、湿热内蕴证(13.86%)、脾虚湿盛证(10.23%),脾肾阳虚证(9.90%)、血瘀证(4.62%)、肝肾阴虚证(2.3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HBeAg阳性湿热内蕴证的比例较HBeAg阴性高,HBeAg阴性脾虚湿盛证及血瘀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HBeAg阳性者,经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症状以脘腹部及精神症状为主.中医证候以肝气郁结证最多,涉及的脏腑以肝为主,脾脏次之,肾脏涉及较少.HBeAg阳性乙肝携带者与HBeAg阴性乙肝携带者的证候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