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春悌  朱雄华等 《中医药学刊》2002,20(6):749-750,817
用成组对照的方法观察心律安口服液对各类心律失常病人的抗主律失常作用;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致心律失常,用电刺激家兔心律失常,以观察心律安口服液对大鼠,家兔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心律安对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实验研究提示;心律安口服液能拮抗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尤其对室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用成组对照的方法观察心律安口服液对各类心律失常病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致心律失常 ,用电刺激家兔心律失常 ,以观察心律安口服液对大鼠、家兔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 :心律安对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实验研究提示 :心律安口服液能拮抗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尤其对室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康心胶囊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乌头碱、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以及氯仿诱发室颤法研究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口服康心胶囊(0.25~1g/kg)可明显对抗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再灌注导致的缺血性心律失常和乌头碱及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减少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和延长小鼠死亡时间.结论:康心胶囊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4.
养心复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心复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采用乌头碱、氯化钡和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方法 ,探讨养心复脉口服液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养心复脉口服液 (19g· kg- 1 · d- 1 × 7d,38g· kg- 1 · d- 1 × 7d,ig)可明显对抗乌头碱、氯化钡、冠状动脉结扎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 ,其特点是提高乌头碱致大鼠室性早搏 (VPB)、室性心动过速 (VT)和心室颤动 (VF)的剂量 ,推迟氯化钡致大鼠 VPB和 VT的发生时间及缩短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降低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大鼠 VPB的发生率。结论 :养心复脉口服液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5.
益心复律胶囊治疗早搏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益气复律胶囊对早搏的药效。方法:观察对氯仿、乌头碱、Bacl2和冠状A结扎致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益心复律胶囊能降低氯仿致小鼠的室颤率,延迟乌头碱、氯化钡、冠状动脉结扎引起的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降低室性早搏的发生率。结论:益心复律胶囊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叶皂甙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睢大筼  吕忠智  于晓凤 《中草药》1997,28(2):99-101
静脉注射刺五加叶皂甙50、100mg/kg,可使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韧带转复窦性心律,能明显增加豚鼠对哇巴因的耐量,对大量氯化钙引起大鼠室颤致死具有保护作用,但不能明显对抗乌头碱所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与维拉帕米的作用相类似。  相似文献   

7.
N—去甲基蝙蝠葛碱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哇巴因iv致豚鼠心律失常、乌头碱iv致大鼠心律失常、氯化钙-氯化乙酰胆碱iv致小鼠房颤、电刺激致家兔室颤、大鼠冠脉结扎诱发的心律失常等模型证实N-去甲基蝙蝠葛碱的具抗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其作用剂量依赖性增强。离体试验表明N-去甲基蝙蝠葛碱浓度依赖性延长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APD50、APD90,降低APA,减慢Vmax。  相似文献   

8.
红景天生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红景天生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采用氯仿、Adr、毒K、Bacl2建立小鼠,家兔,豚鼠,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分对照组,红景天生脉口服液组,慢心律组。结果:红景天生脉口服液能显著降低氯仿致小鼠室颤发生率;推迟及缩短Adr致家兔心律失常发生时闻及持续时间。提高毒K致豚鼠心律失常剂量;降低B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减慢心率。效果类似慢心律。结论:HSY具有对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川丹参附口服液对电刺激乌头碱及氯仿和哇巴因所致家兔、大鼠及小鼠和豚鼠心脏诱发心律失常,均有较显著的对抗作用,其中对乌头碱诱发室性早博和室性心动过速有保护作用。对哇巴因诱发心律失常较参附汤作用强,而且自身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川丹参附口服液抗心律失常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丹参附口服液对电刺激乌头碱及氯仿和哇巴因所致家兔,大鼠及小鼠和豚鼠心脏诱发心律失常,均有较显著的对抗作用,其中对乌头诱发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有保护作用,对哇巴因诱发心律失常较参附汤作用强,而且自身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心律泰胶囊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律泰胶囊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用乌头碱、氯化钡、哇巴因、缺血再灌4种方法建立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观察心律泰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心律泰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乌头碱致大鼠室早(VP)、室速(VT)、室颤(VF)、心脏停搏(CA)的阈剂量(P<0.05);剂量依赖性地缩短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1);提高哇巴因致豚鼠VP、VT、VF、CA的阈剂量(P<0.01);缺血再灌模型中,大鼠VP出现时间及个数、VT持续时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显著性改善(P<0.05)。在4种模型中,与宁心室、奎尼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律泰胶囊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离子作用机制可能与阻Na^ 、Ca^2 内流,促K^ 外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制作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对氯仿所致大鼠的室颤,一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另一组静注氧化苦参碱,观察两组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氧化苦参(OM)20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也能预防对氯仿所致小鼠的室颤的发生。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此实验为氧化苦参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160 m g/kg,320 m g/kg ig 或ip 或iv,观察敛心颗粒剂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乌头碱诱发猫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及电刺激诱发猫心律失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敛心颗粒剂对于上述实验性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与苦参碱制剂心律宁相似。由此证明敛心颗粒剂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广枣中3种黄酮类成分对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为找到1种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强的主要化学单体或简单复合物打下基础。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法,观察药物对乌头碱所致离体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给大鼠iv乌头碱致心律失常,观察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样品1、样品2使大鼠离体心脏室颤出现时间延长,出现所需乌头碱量增加,样品3使大鼠离体心脏室颤出现时间缩短,出现所需乌头碱量减少;样品1、样品2显著延长整体大鼠早搏、室速、室颤、心脏停搏出现时间,样品3使整体大鼠室速、室颤出现时间缩短。三者的上述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样品1、样品2能对抗乌头碱所导致心律失常,样品3可促进乌头碱所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仁青芒觉胶囊的耐缺氧及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仁青芒觉的耐缺氧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sc异丙肾上腺素 密闭造成常压缺氧状态.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用氟仿和乌头碱造成小鼠和大鼠心律失常,观察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仁青芒觉能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大剂量能明显延长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对氟仿所致小鼠室颤无对抗作用。结论:仁青芒觉有抗缺氧作用,并能对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对氟仿所致心律失常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双黄连粉针剂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舌下iv氯化钡和氯化钙造成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结果:双黄连60、30mg/kg舌下iv治疗性给药可使85.71%、71.4%氯化钡心律失常的大鼠转为窦性心律;双黄连60mg/kg可减少氯化钙致室颤的大鼠死亡率并可使80%大鼠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且可耐受较大剂量氯化钙的快速注射。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对氯化钡和氯化钙致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救必应正丁醇提取物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救心应正丁醇提取物腹腔注射给药可减少氯仿诱发小鼠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和氯化钡所致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引起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乌头碱用量,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提高小鼠对心肌缺氧的耐受时间,提示救必应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快律宁对药物诱发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和哇巴因诱发豚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记录给予氯化钡后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大鼠/豚鼠出现室早、室速及室颤时的乌头碱和哇巴因的用量,观察快律宁不同剂量对上述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快律宁可明显推迟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并缩短其维持时间;可提高大鼠出现室早、室速、室颤时的乌头碱用量,并提高豚鼠出现室颤时哇巴因用量。结论:快律宁对药物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其抗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影响心肌多离子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智文  洪铁  杨振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97-2499
目的安心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及对心肌缺血改善作用的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氯仿、氯化钙、乌头碱3种心律失常模型及异丙肾上腺素(ISO)引起小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安心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安心能够降低氯仿诱发小鼠的室颤发生率;能够延迟氯化钙引起大鼠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时间;能明显提高大鼠对乌头碱的耐受剂量。在ISO所致心肌缺血模型中,安心可增加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降低血清LDH,CK的水平。结论安心对氯仿、氯化钙和乌头碱引起的心率失常及ISO引起的心肌缺血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以下简称总黄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乌头碱和冠状动脉结扎复灌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记录总黄酮对乌头碱和哇巴因致室早(VP)、室颤(VF)、心脏停跳(HS)的剂量和冠状动脉结扎复灌至VP、VF及HS发生率。结果:总黄酮20,40mg/kg显著增加乌头碱致VP、VF及HS的阈剂量,减少冠脉结扎复灌诱发大鼠VP、VF及HS的发生率;可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VP、VF的阈剂量,但对致死剂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总黄酮对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