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静息能量代谢(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的特点。方法选择老年(≥60岁)胃肠道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对照组)各60例,应用间接测热仪对其进行REE测定,根据MNA法评价营养状况,计算Harris-Benedict公式预测值。结果老年男性肿瘤患者REE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公式预测值明显高于REE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估计能量供给的经验值平均为REE测量值的1.5倍。结论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较非肿瘤患者有所下降,H-B公式法不能准确预测病人的能量消耗,经验估计值可能会造成过度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间接测热法(IC)所测得数据比较ICU病房中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不同中医证型下静息能量消耗(REE)。方法选入33例ICU病房中呼吸衰竭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患者,将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痰热蕴肺型11例、肺气虚耗型11例、正虚喘脱型11例。分别用间接测热法测量出3组患者入院后第1、4、7天的静息能量消耗,比较3组患者之间静息能量消耗的差异,研究呼吸衰竭中不同症候的患者对能量的需求有无差异。结果 3次测量的各证型之间静息能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入院后第1天静息能量消耗的测量值比较为:痰热蕴肺型肺气虚耗型正虚喘脱型(F=16.72,P0.05),患者入院后第7天静息能量消耗测量值比较为:痰热蕴肺型肺气虚耗型正虚喘脱型(F=4.22,P0.05),患者入院后第4天静息能量消耗测量值比较为:痰热蕴肺型正虚喘脱型肺气虚耗型(F=7.64,P0.05)。结论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不同证型中静息能量消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为营养供给的准确性提供了客观指标,也为中医学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比校正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静息能量消耗值(measured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by Harris-Benedict,REEHB)与间接能耗测定法测量静息能量消耗值(measured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by Indirect Calorimetry,REEIC),评估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入住外科重症病房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3例的临床数据,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REEIC采用美国间接能耗测定法(IC法)测定;REEHB由校正Harris-Benedict公式(HB法)计算得出,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REEHB与REEIC呈低正相关(r=0.512,P=o.002),两者平均值差为-103.9 kcal/d,95%可信区间为-819.4 ~611.6 keal/d.结论 对于机械通气外科重症患者应当使用IC法对其能量消耗进行评估,指导临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测定的静息能量消耗(mREE)与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计算所得的实际营养供给量(pREE)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不同能量缺失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危重病程度(APACHEⅡ评分)及营养风险评分(NRS 2002),根据患者不同APACHEⅡ评分分为2组,即APACHEⅡ≥15分组和APACHEⅡ〈15分组,对2组患者的mREE和pREE进行比较;根据患者能量缺失程度将其分为4组,比较4组间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按APACHEⅡ评分分组,各组间实际营养供给量、间接测热法测得的静息能量消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能量缺失程度分组,其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日、28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测热法监测所得的静息能量消耗明显高于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所给的营养供给量,患者能量缺失越严重,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间接能量测定法测定危重症患者能量消耗情况,分析患者代谢特点与营养达标情况。方法对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营养支持能量是否达到预测值(REE)的60%分为达标组(32例)和未达标组(46例)利用间接测热仪测定其静息能量消耗实测值,并用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判断患者能量消耗情况,通过计算能量供给量分析患者营养支持达标情况。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患者REE值一般为预测值的1.12~1.31倍。达标组内,低代谢状态和正常代谢状态合计占87.5%,未达标组中,低代谢状态和高代谢状态合计占54.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使用率71.8%明显高于未达标组43.38%,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静息能量实测值高于公式计算的预测值,但并非所有患者的静息能量实测值都高于公式计算的预测值。低代谢状态和正常代谢状态患者较易实现营养达标。使用肠内营养可提高营养达标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  相似文献   

6.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静息能量消耗特点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胃癌病人围手术期静息能量消耗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胃癌病人6例为研究对象,以2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间接测热仪测定对照组、胃癌病人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静息能量消耗,双能源X线吸收法测定病人人体组成,同时用简易营养评价法对胃癌病人行营养评价.结果 男性、女性胃癌病人术前静息能量消耗均较对照组降低(t=2.359、2.236,P<0.05).病人静息能量消耗与瘦体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602,P<0.01).不同营养状态的男性胃癌病人其术前静息能量消耗有明显差异(F=6.93,P<0.01),而每千克瘦体的静息能量消耗无明显差异,术后静息能量消耗明显高于术前(t=2.96,P<0.05),术后呼吸商明显低于术前(t=2.15,P<0.05).结论 胃癌病人术前静息能量消耗下降,下降程度与病人瘦体丢失密切相关,术后代谢支持应适当增加能量供应并调节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青年男性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REE)的特点,比较常见静息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 RMR)预测方程与间接测热法的差异。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进行静息代谢测试的30名青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RMR,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成分。分析研究对象REE的特点,并与11个常见预测方程的推算值进行比较,通过配对t检验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评估两者差异。结果:30名青年男性的平均年龄为(26.93±4.16)岁,整体RMR为(1 960.17±463.11) kcal/d (1 kcal=4.186 8 kJ),其中BMI正常者的RMR为(1 744.33±249.62) kcal/d,显著低于超重或肥胖者[(2 104.06±520.32) kcal/d](P<0.01),但体质量校正后,BMI正常者的RMR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8.
基础代谢率对于制定人群每日能量所需,科学指导膳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础代谢率有3种测量方法, 包括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和公式估算法。直接测热法难度较大不易实现,仅仅运用于某些特殊人群中;而间接 测热法和公式推测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方法。间接测热法准确性高,适用于有基础代谢测量需要的个体或公式 推测法的数据收集。公式推测法简便易行,适合大样本人群。  相似文献   

9.
烧伤患者能量消耗的基本变化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调查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基本情况,为烧伤患者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测量75例烧伤总体表面积(TBSA)为5%-98%患者的能量消耗情况,测量时间点为烧伤后1、2、3、7、14、21和28 d;13例正常者测定值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烧伤后能量代谢过程分为缓升期和高代谢期。②高代谢期因烧伤面积的增加而延长,能量消耗峰值约为正常人的1.5-2.0倍。③创面愈合后,短期内能量消耗仍高于正常人,大面积烧伤更为明显。④能量消耗持续不升或升高后又突然降低者,提示预后不良。⑤烧伤后蛋白质分解增强,糖利用相对减低,脂肪分解和利用增加。结论:烧伤后能量消耗呈规律性变化,对严重烧伤患者采取积极的营养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传动的观点认为肝硬化病人的腹水是无活性代谢的物质,不能增加静息时的能量消耗,本文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作者用间接测热法和 Harris-Benedicf方程计算法对10例具有中度或大量腹水的肝硬化病人腹腔穿刺放液前后进行了静息时的能量消耗测定。所有病例均无影响能量代谢的应激因素。放液前后平均问隔时间为11.7±7.7天,穿刺放液后平均体重减轻16.6±10.3kg。静息能量消耗由放液前每天1682±291千卡降低到放水后每天1523±240千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