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手术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46例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23,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和常规治疗组(n=23,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动态监测围手术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定量(FINS)、IL-6、TNF-α及CRP水平,并根据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其与TNF-α、IL-6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无低糖血症发生,TNF—α、IL-6与HOMA—IR存在显著正相关(r=0.333~0.480,P〈0.05);强化治疗组术后1、3d血清InHOMA-IR、IL-6、TNF—α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2.069~3.098,P〈0.05),术后1、3、7d的CRP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2.482~3.131,P〈0.05)。结论TNF—α、IL-6与外科胰岛素抵抗相关,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拮抗术后机体的高炎状态,抗炎效应可能是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东升  仲蓓  周岩冰 《山东医药》2004,44(36):31-31
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盆腔CT检查,明确病变位置、浸润范围、局部转移情况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确定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常规CT检查不易清楚显示肿瘤及其与毗邻脏器的关系。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我院对45例直肠癌患者先行直肠内充气,然后行CT检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妊娠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研究妊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生育年龄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住院患者资料234例,根据妊娠情况将其分为未妊娠组(57例)、妊娠相关组(包括妊娠期间及分娩后1年内确诊患者共47例)、有妊娠生育史组(130例),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评估.结果妊娠相关组患者通过查体发现甲状腺结节比例(78.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2),其确诊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肿瘤病理类型、肿瘤T分期及死亡率与其他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妊娠相关组腺体包膜外侵犯(P =0.024)、肿瘤多灶性(P =0.023)、颈部淋巴结最大直径平均值(P=0.021)、N分期(P =0.020)、局部复发(P=0.001)均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妊娠为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之一(P =0.045).结论 妊娠不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远期死亡率,但妊娠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更易出现包膜外侵犯、多灶性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4.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少量多次进水加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81.1±6.4)h比(87.3±8.0)h,P〈0.05]、排气时间[(79.9±9.5)h比(86.6±8.7)h,P〈0.05]和住院时间[(7.83±2.23)d比(9.57±1.96)d,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分别为(30.22±3.22)千元和(34.60±32.12)千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4/30)比16.7%(5/30),P〉0.05]。术后第3和第7天,试验组患者CD3+、CD4+、NK细胞、CD4/CD8、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同处理因素对SD大鼠肠道菌群数量及比例的影响。方法根据围手术期不同处理因素,将SD大鼠48只分成对照组、抗生素组、肠道准备组、禁食组、抗生素-肠道准备组、抗生素-肠道准备一禁食组、肠道准备-手术处理-抗生素.术后早期进食组(术后早期进食组)及肠道准备-手术处理.抗生素一术后禁食组(术后禁食组)8组。每组6只.处死后取回盲部粪便.采用倍比稀释法分别涂在选择性培养基上,37℃恒温培育48h,对大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大鼠细菌总数、类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而大肠杆菌水平上升(P〈0.05),杆菌与球菌的比例(杆球比)升高(P〈O.05):肠道准备组大鼠细菌总数、类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而大肠杆菌无明显变化(P〉O.05)。杆球比下降(P〈0.05);禁食组细菌总数、类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大肠杆菌计数无明显改变(P〉0.05),杆球比下降(P〈0.05)。术后早期进食组与术后禁食组相比,大肠杆菌、肠球菌及细菌总数明显升高(P〈0.05),杆球比下降(P〈0.05)。结论抗生素、肠道准备及禁食均可影响SD大鼠肠道菌群数量和比例的改变,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术后早期进食对菌群失调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统计2007年我国作者发表的I临床营养科研论文,分析我国临床营养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07年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临床营养研究文献,并对论文的作者分布、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ubMed数据库检出我国作者2篇临床营养论文,万方数据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出702篇临床营养研究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主要分布于除西藏的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lI缶床营养研究内容的构成涉及营养状况评估、营养支持和营养护理等诸方面,研究领域几乎涉及临床各学科,其中以消化外科为主,营养支持的重点研究对象为围手术期。结论2007年我国发表的临床营养论文较多,但符合循证医学研究的论文较少。有必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营养研究,避免重复和减少偏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年7月至2007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77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177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3%,第一站(N1)和第二站(N2)的转移率分别为13%和3%.单因素分析发现,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88)和22%(20/89)(X2=14.222,P<0.01);肿瘤长径小于2cm和2cm以上的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117)和32%(19/60)(X2=27.992,P<0.01);分化型胃癌与未分化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81)和21%(20/96)(X2=11.402,P=0.001);大体分型I型、Ⅱ型和Ⅲ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2/6)、8%(7/99)和19%(14/92)(X2=8.172,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长径大于2cm(OR=8.408,P<0.01)、侵及黏膜下层(OR=5.926,P=0.009)和未分化型胃癌(OR=4.880,P=0.020)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径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p21WAF1与p27KIP1真核双表达载体,体外转染胃癌7901细胞,观察其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特性.方法 提取人全血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p21WAF1和p27WAF1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到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中构建重组质粒pIPES-p27KIP1-p21WAF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lRES-p27KIP1.p21WAF1"转染胃癌7901细胞,收集并提取转染后12、24、48、72 h和5 d各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各细胞中p21WAF1和p27KIP1在RNA水平的表达.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pIRES-EGFP作为对照.结果 RT-PCR扩增分别获得约500和600 bp大小的产物,重组质粒pIRES-p27KIP1.p21WAF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为p21WAF1和p27KIP1基因.转染胃癌7901细胞48 h时转染率为68%.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重组质粒转染胃癌7901细胞12、24、48、72 h和5 d后FQ-PCR证实p27KIP1的Ct值(cycle threshold,Ct)分别减少8.2、10、10、7.4和6.7,p21WAF1的Ct值分别减少7.4、8.2、8.2、6.3和5.70其中24 h和48 h的Ct值减少最大.结论 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p27KIP1.p21WAF1构建成功并能在胃癌7901细胞内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2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测量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使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HOMA—IR的相关因素。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FBG、FINS、lnHOMA—IR(FBG、lnHOMA—IRP〈0.01,FINSP〈0.05)及IR发生率;强化治疗组患者术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nHOMA—IR与体重指数(BMI)、FINS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