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脑益髓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症(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例60例,均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施清脑益髓针刺法;对照组口服银杏叶、脑复新。智力评分采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结果]两组VD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脑益髓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CUA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别嘌呤醇,治疗组38例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活血泄浊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24h尿白蛋白、BUA、BUN、Scr、血脂4项、血液流变学等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结论]活血泄浊汤配合别嘌呤醇治疗CUAN,能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改善肾功能,改善血脂代谢及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阻止CUAN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应用益气活血解毒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所收集病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5例)和西药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临床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远期疗效观察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P<0。01)和改善治疗后、随访时中医证候积分(P<0。01);改善随访时内镜指数及组织学严重程度分级(P<0。01);并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中药溃结复发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属脾胃虚弱、湿热瘀阻证型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对照组,能有效阻抑愈后复发,并且临床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平肝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予活血平肝汤内服,对照组48例,予口服氟桂利嗪每次10 mg,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P<0.01)。[结论]活血平肝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早期干预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加服中药益气活血方。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氟西汀。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中风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主穴为神门,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随症加减。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在治疗前后进行一般疗效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和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评定。[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失眠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针刺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以及深睡眠方面优于口服舒乐安定组(P<0.01);口服舒乐安定组在睡眠时间的改善上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明显改善失眠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化浊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97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肾衰3号颗粒剂,主要成分为黄芪、人参、白术、葛根、淫羊藿、山茱萸等,观察近期、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ro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Uprot、Scr、BUN、TG、TC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同时副作用的发生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肾衰3号颗粒剂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养血补脑针刺方对气血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治疗对照两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养血补脑针刺方;药物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针刺组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两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补脑针刺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中医通络降浊法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采用通络降浊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络降浊法可明显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参芪寿胎丸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参芪寿胎丸方合西药组(试验组30例)和西药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排卵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黄体期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动脉血流,及两组患者的妊娠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肾虚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药后排卵期PAF及黄体中期血清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药后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流及子宫内膜血流的阻力指数(RI)(P<0.01)、搏动指数(PI)(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后黄体中期血E2水平均较服药前升高,试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寿胎丸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子宫内膜血供,提高黄体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疗程10 d.[结果] 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方面显着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肽(BNP)显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规范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蛤散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论证心肺同治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招募2015年4月—2018年1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使用参蛤散,疗程均为8周,研究者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中医证候积分及心功能分级的评估,并进行安全性指标诸如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相关检查。[结果]心功能分级的评价,对照组显效率为5.9%,有效率为55.9%,总有效率为61.8%;治疗组显效率为14.7%,有效率为67.6%,总有效率为82.3%。中医证候积分的评价,对照组显效率2.9%,有效率58.8%,总有效率为61.7%;治疗组显效率11.8%,有效率76.5%,总有效率为88.3%。6分钟步行距离疗效评价,对照组显效率为5.9%,有效率为52.9%,总有效率为58.8%;治疗组显效率为11.8%,有效率为70.6%,总有效率为82.4%。[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更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分别予以口服中药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基础治疗及单纯口服西药基础治疗1个月。观察并记录用药治疗前和用药1个月后的安全性指标、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Lee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六分钟步行距离)及理化指标B型尿钠肽(BNP)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较单纯西药治疗组,可明显减轻患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各项心功能评分指标改善程度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进行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标准基础上同时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治疗前后对心功能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提高心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独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配合饥饿、游泳等方法造成慢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干预6周后,将动物处死,取其心肌组织,利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蛋白印迹分析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MMP-1、TIMP-1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模型组MMP-1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而TIMP-1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MMP-1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TIMP-1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下调MMP-1的表达,增加TIMP-1的表达,从而阻止MMP-1对心肌细胞外基质结构的破坏作用,延缓心肌重塑,改善心脏功能,从而阻止CHF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医古籍文献中胸痹心痛的证治规律及中药用药特点.[方法] 运用文献学方法搜集并整理从先秦时期至清末关于胸痹心痛的各类医学古籍文献,选取关键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中药部分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结果] 相关数据结果分析发现从先秦时期到清末历代医家治疗胸痹用药以温里药应用居于首位,说明温里药为胸痹心痛方中主要药类;其次化痰药、理气药、补虚药等也为治疗胸痹心痛方中的常用药类,常协同使用.[结论] 本研究结果之用药特征与张仲景关于胸痹心痛之"阳微阴弦"病机表现出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祛痰通阳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心内科就诊的118例气虚血瘀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痰通阳汤,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14%,高于对照组72.8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CD3+、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痰通阳汤治疗CHF(气虚血瘀型)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血浆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分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两部分;临床研究以90例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45例,西药对照组45例。治疗3个月后对完全缓解及有效病例(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32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并各与20例作正常对照。动物实验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实验性大鼠UC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进行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性标志物P-选择素的检测。[结果]临床研究中,治疗前UC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含量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动物实验中,在治疗10 d时,两治疗组皆可降低血浆P-选择素水平,西药组水平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治疗30 d时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10 d时,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以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中药溃结复发方与西药比较,可有效降低血浆P-选择素水平,从而阻抑血小板活化,可能是抗溃结复发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利水法配合西药和单纯西药治疗CHF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水平。探讨该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4周后分别为716.65±191.84和825.80±348.65;12周后分别为733.32±202.99和840.80±347.64。结论:益气温阳利水法配合常规用药较单纯常规用药能较好的改善CHF患者临床症状和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