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异及与各自临床特征相关性。方法:对60例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50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以及5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P300检测;偏相关分析患者组P300与其临床特征及功能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较对照组N1、P2、N2、P3a和P3b潜伏期显著延长(分别F=9.17,F=8.74,F=15.27,F=7.98,F=10.64;P均0.01);3组间N2-P3b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P0.05);患者组较对照组N1、P2、N2、P3a、P3b和N2-P3b波幅显著降低(分别F=12.23,F=7.27,F=14.16,F=6.96,F=8.58,F=5.36;P均0.01);患者组较对照组按键反应时间显著延长(F=55.37,P0.01);单相组较双相组N1、N2波幅降低、N2潜伏期延长(P均0.05),双相组较单相组按键反应时间延长(P0.01)。双相组N1波幅与其HAMD评分负相关(P0.01),N2潜伏期与其HAMD评分正相关(P0.01),按键反应时间与其病程和HAMD评分正相关(P均0.05);单相组N2波幅与其HAMD评分负相关(P0.01),按键反应时间与其HAMD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均存在异常,但损害有差异;P300异常在二者可能均为状态与素质性并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以伴有焦虑者为共病组25例,单纯抑郁症者为抑郁症组35例)及6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分别评价患者组抑郁、焦虑情绪及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2、P3波幅明显降低;共病组N2、P3波幅比抑郁症组明显降低,P3潜伏期明显延长。患者组HAMD、HAMA总分与P300各指标无相关,而SECF总分与N2、P2、P3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300对老年期抑郁症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评定具有一定的价值,共病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大于抑郁症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实验组1)及文拉法辛治疗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最为对照组,与实验组1相匹配的为对照组1,与实验组2相匹配的为对照组2.比较各组之间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成分及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实验组1、实验组2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1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2、N2、P3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P3潜伏期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2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2、N2、P3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1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实验组2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2HAMD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文拉法辛对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好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4.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者20例,无自杀行为者40例)及6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为对照,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及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分别评价抑郁症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2、P3波幅明显降低;有自杀行为组N2、P3波幅比无自杀行为组明显降低。抑郁症组HAMD总分与P300各指标无相关,SECF总分与N2、P2、P3潜伏期显著负相关。结论:P300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评定具有一定价值,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相与双相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感觉门控P50及P300的电生理差异。方法:用配对听觉条件/测试刺激范式,对57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63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50,P300测定,测量其P50的波幅,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结果:双相组P50的S2波幅显著高于单相组,而且双相组P50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相组。双相组N2,P3潜伏期长于单相组,同时N2,P3波幅低于单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比抑郁症患者更严重,事件相关电位可以为鉴别单双相抑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卒中后抑郁与冠心病后抑郁的P300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P300对比研究老年人卒中与冠心病后有、无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方法 老年人卒中、冠心病后伴有抑郁患者分别为27例、31例;无抑郁患者分别为32例、28例;对照组为30名健康老年人.测定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N1、P2、N2、P3成分.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老年卒中后有、无抑郁组及老年冠心病后抑郁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0.01);老年卒中后抑郁组N2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2)老年冠心病后有、无抑郁组的P300潜伏期差异显著(P<0.05);(3)老年卒中后抑郁组比老年冠心病后抑郁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4)与对照组比较除冠心病后无抑郁组外,各试验组P3波幅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老年人卒中后抑郁和冠心病后抑郁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冠心病后抑郁患者更明显;而老年卒中是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G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关联性负变(CNV)变异。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5例GD患者(GD组)、40例AD患者(AD组)和39例健康老年者(对照组)的P300和CNV,对3组研究对象的P300和CNV进行比较。结果 1 3组P2、N2潜伏期和P3波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D组P2潜伏期、N2潜伏期延长(P0.05);GD组N2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波幅均降低(P0.05)。AD组与GD组比较,AD组N2潜伏期延长(P0.05),P3波幅较G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3组M2潜伏期、M1波幅及反应时间(RT)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AD组M2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D组与GD组M1波幅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均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D组与GD组比较,AD组M2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延长更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300、CNV可作为反映GD和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客观生理指标,对GD和AD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及其与P300的关系. 方法:对12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P300检测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数字广度与数字符号测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躯体形式障碍组的瑞文推理、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1、P2、P3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N1N2、N2P2、P2P3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瑞文推理分数与N1潜伏期正相关;数字广度分数与P2潜伏期、N2潜伏期正相关,与N1N2波幅负相关;数字符号分数与N1N2波幅、P2P3波幅正相关,与N2P3波幅负相关. 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范围较广,不同的P300成分可能反映躯体形式障碍不同类型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情感性障碍与正常成人在条件负变化(CNV)检测中的不同表现.方法 应用光和声两种成对刺激,对29例情感性障碍患者和27例正常成人的CNV作了检测.结果 显示躁狂相组患者波幅B增高(P<0.01),抑郁相组患者A-S'2面积缩小(P<0.01),PINV潜伏期延长(P<0.05),并且抑郁相单相组比双相组的PINV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结论 CNV和指令信号后负变化等提示PINV潜伏期延长可能是抑郁相单相患者的素质标记,而CNV波幅的变化则可能是情感性障碍患者的状态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述情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将年龄18 ~65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测评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并将结果加以分析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Z、PZ点N1、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t =2.028 ~5.649;P <0.05或P<0.01),研究组CZ、PZ点N2、P3波幅明显降低(t=2.928~5.010;P<0.01).研究组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t=2.322 ~9.656;P <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PZ点N2、P3潜伏期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正相关(r=0.32 ~0.46;P<0.01或P<0.05),PZ点N2、P3波幅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负相关(r=-0.31~-0.51;P<0.05或P<0.01). 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述情障碍的产生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P300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实验组1)及曲唑酮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治疗前后P300及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实验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1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实验组2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2、N2、P3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实验组1明显延长(P〈0.05或P〈0.01);实验组2HAMD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P〈0.01)。结论氟西汀与曲唑酮均有改善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的作用,氟西汀优于曲唑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例MCI患者、18例Alzheimer病(AD)患者和34名正常对照(NC)者进行AERPs和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查.并对MCI患者AERPs与神经心理学量表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AD组比较,MCI组和NC组AERPs的计数准确率显著升高,反应时间(RT)显著缩短(均P<0.01).MCI组与NC组AERPs计数的准确率与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CI组的P50波幅明显高于AD组和NC组(P <0.05~0.01).与NC组比较,MCI组和AD组的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显著降低(P <0.05 ~0.01).与AD组比较,MCI组的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P <0.05~0.01).3组间P50潜伏期及N100、P200、N200的波幅、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量表的记忆评分与P50波幅、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MCI患者的AERPs明显异常,并且与正常老年人及AD患者均有不同的特点,可作为MCI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的影响. 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名.正常对照只行视觉P300检测,抑郁症组在MECT前后行视觉P300检测及HAMD评分;两组间进行P300指标比较及对抑郁症组MECT前后视觉P300与HAMD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抑郁症组N2、P3潜伏期延长(t=3.36,8.38;P<0.01),P3波幅降低(t=2.68,P<0.01);治疗后抑郁症组N2、P3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2.01,2.98;P <0.01).相关分析显示,HAMD评分与N2、P3潜伏期治疗前(r=0.89,0.88)和治疗后(r=0.85,0.80)均呈高度正相关(P均<0.01);与N2、P3波幅治疗前(r=-0.13,-0.16)和治疗后(r=-0.18,-0.23)呈微弱负相关(P均>0.05). 结论:MECT可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状况。方法 按CCMD-3中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收集33例60岁以上首次抑郁发作的病人(抑郁组),32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使用HAMD、HAMA和MMSE量表对所有入组者进行评定,并作P300测定。结果 抑郁组MMSE总分低于对照组。抑郁组N2和P3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抑郁组的P300潜伏期N2和P3与HAMD的迟缓因子分呈正相关,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8例中度抑郁症 患者、41例重度抑郁患者与70例健康对照的P300行对照研究。结果 抑郁症患者P3潜伏期与HAMD 评分呈正相关(r=0.514,P < 0.01);中、重度抑郁组较健康对照组 N2、P3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重度抑郁组较中度抑郁组P3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结论 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损害与严重程度有关,P3潜伏期可能是抑郁症严重程度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儿童精神分裂症、健康儿童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EEM)的差异. 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及同胞22例、父母80例,健康儿童59例及父母80例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EEM检测. 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其同胞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P300、EE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同胞组较健康儿童对照组N2及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凝视点数(NEF)、反应性探索评分(RSS)较健康儿童对照组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父母组较健康儿童父母组以上检测结果类似(P均<0.01).N2、P3波潜伏期与NEF、RSS均呈负相关(r=-0.344~-0.490,P<0.05、0.01);P3波幅与NEF、RSS呈正相关(r=0.414、0.451,P均<0.01). 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亲属均存在P300、EEM异常改变,P300、EEM缺陷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素质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失匹配负波(MMN)的差异及其与各自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55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以及5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MN检测;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各组总体功能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组病情严重程度。在控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后,偏相关分析患者组MMN与临床特征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GAF评分降低(F=53.96,P0.01);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MMN潜伏期延长(F=44.31,P0.01)、MMN波幅降低(F=5.39,P0.01);双相组与单相组MMN潜伏期及MMN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相组MMN潜伏期与HAMD评分和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51,0.46;P0.01);MMN波幅与HAMD评分和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35,-0.39;P0.01);单相组MMN潜伏期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52,P0.01),MMN波幅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7,P0.01)。结论: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异常MMN可能是抑郁发作的状态性标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额叶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关参数的变化特点,了解额叶在认知功能及P300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31例额叶肿瘤患者(左侧15例、右侧16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Stroop字色干扰等多项认知神经心理学测试和P300检查.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额叶肿瘤组认知功能各项测试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P300的N2、P3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3波幅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右额叶肿瘤组患者的各项认知测试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左额叶肿瘤组只有词语流畅性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左、右额叶肿瘤组P300的N2、P3波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P3波幅均显著降低(P<0.05);左、右额叶肿瘤组患者之间的P300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额叶肿瘤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损害,右侧肿瘤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更严重:额叶可能与P300发生或传导有关,且左右额叶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抑郁症的认知障碍的特点。方法 对93例抑郁症病人采用事件相关电位 P300及韦氏智力量表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抑郁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与 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2.84,3.87,8.64,P均<0.01);抑郁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领悟、数字广度、 词汇、编码、填图各分测验有显著差异(t=2.83,5.25,2.74,2.76,2.64,P均<0.01);N2潜伏期延长与 领悟、填图显著相关,P3潜伏期延长与领悟、数字广度、编码显著相关,P3波幅与领悟显著相关。结论  提示抑郁症存在有广泛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变异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有46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41例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组)及42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使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和关联性负变化(CNV)的检测.并于治疗2个月时对两患者组进行相同项目的随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抑郁症组P300靶N2、P3潜伏期缩短(P<0.05),靶P3波幅升高(P<0.01),CNV潜伏期M1缩短(P<0.01),波幅M1、M2升高(P均<0.05).焦虑症组P300靶P3潜伏期缩短(P<0.05),CNV波幅M1下降(P<0.05),指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的出现率下降(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抑郁症组P300非靶P2波幅偏低(P<0.01),P300的双峰P2波和CNV的PINV出现率均偏高(P<0.05~0.01);焦虑症组CNV的潜伏期M2缩短(P<0.01).抑郁症组与焦虑症组治疗后比较在P300非靶P2波幅、双峰P2波出现率,CNV潜伏期M2和PINV出现率等指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脑诱发电位有自己的变异特点,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