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POP2)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 根据ROP2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I、SalI酶切位点,用PCR方法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ROP2的基因片段,插入pGEX-4T-1质粒,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ROP2,而后经EcoR I、Not I双酶切出ROP2基因片段,再亚克隆到载体pcDNA3中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ROP2。结果 ROP2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1043b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克隆基因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基本吻合。结论 在国内首次克隆了弓形虫ROP2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ROP2,为下一步弓形虫DNA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ROP2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弓形棒状体蛋白2(ROP2)基因重组质粒。方法:根据ROP2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方法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ROP2的基因片段,插入pGEX-4T-1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经酶切及PCR鉴定,而后进行测序。结果:ROP2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1043b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基本吻合。结论:在国内首次克隆了弓形虫ROP2基因,为下一步弓形虫诊断及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人MAGE-3基因片段,以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AGE-3,为制备以MAGE-3基因片段为基础的核酸疫苗及探讨相关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RT—PCR法从肝癌组织制备出含BamHI、EcoRI酶切位点的MAGE-3基因片段,pGEM-TEasy为克隆载体,pcDNA3,1为真核表达载体,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先克隆至pGEM—TEasy载体再亚克隆至pcDNA3.1载体上,然后,据氨苄青酶素(Amp)抗性、蓝白筛选实验、克隆鉴定引物T7/SP6PCR扩增方法鉴定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pcDNA3.1-MAGE-3中的插入序列进行DNA测序。结果扩增出了MAGE-3目的基因片段;经蓝白筛选实验、克隆鉴定引物扩增方法鉴定得到重组子pGEM—T—MAGE-3;引物扩增方法鉴定得到重组子pcD—NA3,1-MAGE-3;DNA测序后与GenBank中MAGE-3相应序列比较,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pcDNA3.1-MAGE-3肿瘤核酸疫苗,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GRA7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方法:设计GRA7的特异引物,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GRA7的基因片段,经克隆至pMD18-T载体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而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GRA7。结果:PCR扩增出GRA7基因的特异片段,所获克隆的序列正确,并被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GRA8。结论:成功构建了GRA7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GRA7。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隆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真核细胞,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用PCR技术从已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BCSK+/Sjcb2中扩增出Sjcb2基因片段,重组入克隆载体pUCm-T。再将Sjcb2基因片段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进行PCR、双酶切和DNA序列鉴定后,运用电穿孔技术将重组体pcDNA3.1(+)/Sjcb2转染HeLa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出Sjcb2基因片段并构建DNA疫苗;重组质粒在HeIJa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Sicb2基因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1(GRA1)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开展DNA疫苗的保护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PCR扩增出编码GRAl目的基因,用EcoR Ⅰ/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进行双酶切,将GRA1定向克隆到pcDNA3 EcoRⅠ/XhoⅠ位点;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双酶切初步鉴定后做序列测定。结果:特异扩增出预计的GRAl片段,大小为573bp;扩增产物双酶切后成功连接到pcDNA3中,经PCR,双酶切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GRA1读框。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GRAl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FCCl/HN)株p4l-3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p4l~3。方法 根据p4l-3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用PCR技术从FCCl/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41—3基因;将p4l一3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栽体pcDNA3,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用酶切,PCR扩增鉴定筛选到的重组质粒阳性克隆。结果 从恶性疟原虫:FCCl/HN株基因组DNA中获取p41—3基因,酶切,PCR扩增鉴定表明获得正确的pcDNA3-p41—3重组质粒。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p41—3,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p41—3蛋白,并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 1 (GRA1 )真核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开展DNA疫苗的保护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扩增出编码GRA1目的基因 ,用EcoRⅠ /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进行双酶切 ,将GRA1定向克隆到pcDNA3EcoRⅠ /XhoⅠ位点 ;对重组质粒进行PCR ,双酶切初步鉴定后做序列测定。结果 :特异扩增出预计的GRA1片段 ,大小为 5 73bp ;扩增产物双酶切后成功连接到pcDNA3中 ,经PCR ,双酶切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GRA1读框。结论 :成功构建弓形虫GRA1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SAG3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弓形虫疫苗的研制作准备。方法提取弓形虫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出表面抗原SAG1、SAG3的基因,再分别重组入pGEM-T克隆载体;将pGEM-SAG1和pGEM-SAG3重组质粒分别经酶切、纯化后定向亚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经PCR、酶切及测序等方法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SAG1、SAG3基因;构建了pGEM-SAG1、pGEM-SAG3克隆质粒;成功构建pcDNA3.1(+)-SAG1-SAG3真核表达复合基因质粒,测序表明目的基因定向正确连接。结论构建了pcDNA3.1(+)-SAG1-SAG3复合基因表达质粒,为今后研制弓形虫复合多价疫苗提供候选抗原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抗弓形虫DNA疫苗,评价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而推广应用。方法首先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酶切、连接、测序等技术,扩增棒状体蛋白2(ROP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中,制备抗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DNA疫苗。再应用该疫苗免疫小鼠,取其血清、脾和淋巴结培养液检测免疫学指标评价其免疫原性,最后应用弓形虫攻击感染实验评价其免疫保护作用。结果PCR扩增出1.7kb ROP2基因片段,克隆、构建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且能正确识别由基因重组体外诱导表达的ROP2蛋白抗原;实验组小鼠CD4^+T细胞增殖明显,体液中各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最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180h后,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8.9%,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GRA1基因变异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1( GRA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根据GRA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GRA1基因片段,插入pcDNA3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酶切及PCR鉴定、测序。结果: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扩增出775 bp的GRA1基因,测序显示该基因存在一135 bp的插入序列,使得所得PCR产物分子量大于预期值(628 bp)。该插入序列造成GRA1基因移码突变。结论:首次报道了变异的弓形虫RH株GRA1基因并构建了该变异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三磷酸核苷水解酶(NTPase-Ⅱ)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1-NTPase-Ⅱ。方法:采用PCR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NTPase-Ⅱ基因,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并对重组入外源基因的质粒通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亚克隆将NTPase-Ⅱ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筛选阳性重组质粒PVAX1-NTPase-Ⅱ,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NTPase-Ⅱ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大小为1 887 bp,与预期大小一致;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100%同源。结论: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1-NTPase-Ⅱ,为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pcDNA3/GDNF真核表达质粒并了解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将GDNF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克隆至pcDNA3真核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并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真核细胞,了解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重组pcDNA3/GDNF表达质粒克隆成功,转染实验表明重组质粒能在真核动物细胞中表达出具有活性的GDNF蛋白.结论:以脂质体介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7(ROP7)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弓形虫ROP7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ROP7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ROP7(pROP7).用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并验证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将3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对照组、pEGFP-C1对照组和pROP7实验组.然后用PBS、pEGFP-C1和pROP7分别免疫相应组别的小鼠.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IgG水平,观察弓形虫感染小鼠后的存活时间并评价其免疫保护力.结果 PCR扩增出1 728 bp的目的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能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的相应蛋白可被羊抗弓形虫多克隆抗体识别.重组质粒免疫的小鼠产生了较高水平的血清抗体.虫体攻击试验中,pROP7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小鼠延长(P< 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在对抗弓形虫感染时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为弓形虫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A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的原核表达质粒,分析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A型流感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核蛋白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经酶切后将目的片段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CDE3),PCR和酶切鉴定转化菌落.将阳性菌落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扩增出NP基因序列,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并在BL2(CDE3)中表达了NP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A型流感病毒NP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NP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6.
成胜权  王文亮  晏伟 《医学争鸣》2004,25(5):452-455
目的:克隆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SVV)的编码序列,构建含SVV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根据已发表的SV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HL-60细胞系抽提的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用BamHI和XhoI双酶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0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重组质粒pcDNA3.0-SVV和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 用脂质体法将pcDNA3.0-SVV导入肝癌细胞系HepG2中,G418选择培养,经免疫组化法和RT-PCR鉴定其表达. 结果:RT-PCR扩增出长445 bp的特异性片段,经克隆至pcDNA3.0后酶切鉴定证实,并测序表明序列与GenBank报道完全一致. pcDNA3.0-SVV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 结论:成功克隆了SVV的编码序列,构建了其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0-SVV,有助于对SVV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致瘤机制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pGEX-4T- 1/SUMO3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出类泛素化修饰蛋白SUMO3/GST融合蛋白.方法:采用PCR技术利用pcDNA3.1-SUMO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SUMO3全长编码序列(312 bp),并将其重组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GEX-4T-1中,酶切、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