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导34只家兔(59眼)眼内注射国产甲基硅油的实验研究。经临床、光电镜、角膜内皮镜及ERG等观察,早期对玻璃体及视网膜功能无影响,有较久顶压网膜裂孔等优点。结果表明国产硅油可应用于临床。文章对硅油理化性质和对眼组织引起的改变进行讨论。后期它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建议注油后半年最好取出硅油。  相似文献   

2.
硅油乳化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油用作玻璃体替代物已有40余年的历史,目前广泛应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但是硅油长期存在于眼内可发生乳化,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手术后的长期疗效。本文简要综述硅油的理化性质与眼内填充的关系、已知的关于硅油乳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硅油乳化的并发症,及其应对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部分硅油取出术治疗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曾行硅油部分取出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硅油异位入前房10眼;硅油过量引起难以控制的眼内压升高5眼.结果随访1~7月(平均3.7月).15眼视网膜解剖复位;眼内压正常;1眼角膜变性,2眼有晶状体眼,晶状体后囊混浊.结论对眼内硅油充填术后早期出现的硅油位置异常、难以控制的眼内压升高考虑为硅油过量时,及时行部分硅油取出术,能减少后期硅油所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马俊  蒋莉  韩竞娴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1027-1028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术临床应用对硅油填充及硅油取出的并发症、视网膜恢复情况及取油时机。方法:在显微镜下通过巩膜切口主动持续负压抽吸硅油。结果:患者59例62眼硅油填充眼取出硅油后,53眼视网膜复位,9眼视网膜未完全解剖复位,需进一步手术干预。结论:在视网膜复位3~6mo后,可行硅油取出术,可减轻硅油对眼的毒副作用及减少并发症,减少硅油取出术并发症,极少数为硅油依赖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硅油取出后远期随访(≥1年),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和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检索我院1993年-2005年住院病史数据库,行硅油取出术2771例(2771眼)。其中9例9眼在1年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眼在硅油取出后24.11月±16.22月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其中5眼有明确视网膜裂孔,8眼有视网膜前膜的再增殖。9眼再次行视网膜复位术,8眼再次硅油填充,1眼C3F8填充。术后随访55.67m±31.80m,9眼视网膜完全复位。结论硅油取出后1年发生的远期视网膜脱离,主要原因为视网膜前膜的再增殖,尤其位于下方眼底和玻璃体基底部。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可能是另一个主要因素。再次手术的解剖成功率仍令人满意,大部分眼需再次行硅油填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硅油进入前房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不同情况硅油进入前房的病例加以分析并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并发症缓解。视网膜在位,随访3-6月,硅油未再入前房。结论 前房内注入黏弹剂排出硅油的方法简便易行,手术损伤小,虹膜6点方位周边切除可以预防硅油入前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联合后囊膜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48例(48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眼并发后发障患者行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联合后囊膜切开术.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提高34只眼(70.8%).出现3例(6.3%)持续性低眼压、1例(2.1%)玻璃体腔少量血性混浊,所有病例均无大性角膜病变、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或损伤、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 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联合后囊膜切开术对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硅油充填眼并发后发障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硅油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眼内填充物 ,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玻璃体手术。对于患有白内障的硅油眼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硅油取出方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本院 31例(31只眼 )注入硅油患者实施了硅油取出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因各种类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 ,手术后观察 3个月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白内障形成或加重 ,硅油注入 6个月后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患者 ,共 31例 ,31只眼 ,年龄 2 2~ 72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硅油在术后无法长期保持俯卧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并发症以及重硅油的取出时间。方法 玻璃体视网膜等术后不能长期保持俯卧位患者12例(12只眼),玻璃体切除或联合视网膜手术中填充重硅油,对视网膜未复位患者1~3.5月后二期将重硅油取出。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普通硅油或者惰性气体再次填充。主要观察指标为视网膜复位率、视力、眼压、眼前段情况、重硅油乳化率及重硅油的取出时间。结果 一次填充重硅油后视网膜复位率为66.67%(8/12);未复位患者二期填充普通硅油或者惰性气体后视网膜复位率75.00%(3/4),总复位率91.67%(11/12)。平均随访3~12个月,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眼内重硅油均已取出。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者6例。术后未发现难以控制的高眼压,保留晶状体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内障,重硅油乳化率91.67%(11/12)。本组所有患者均无眼外不可耐受的不适。结论 应用重硅油眼内填充对不能长期保持俯卧位的术后患者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患者容易耐受,但是重硅油乳化时间较短,应根据视网膜情况适时取出。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经瞳孔硅油取出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52例52眼,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带硅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总结二次硅油注入术治疗硅油眼复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150例带硅油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其中4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接受二次硅油注入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带硅油眼的视网膜脱离以下方为主,其主要原因为硅油上浮,原裂孔封闭不好或裂开,新裂孔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牵引。对40例带硅油眼的视网膜脱离进行了硅油再次注入术,平均随访8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34例(85%)。二次硅油取出术12例,视网膜解剖复位9例(75%)。结论:带硅油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是玻璃体牵引,对于复杂性病变,行硅油再次注入术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硅油取出术中眼底检查的意义.方法 硅油取出术术中进行眼底检查者42例,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5,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1.0.34例(80.95%)由于术前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瞳孔膜闭、并发性或后发性白内障、硅油乳化等情况,硅油取出术之前无法看清眼底,在硅油取出术术中进行眼底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术后随访:32例(94.12%)视网膜复位良好,2例(5.88%)视网膜脱离复发;另外8例(19.05%,8/42)因视网膜复位不佳,术中行剥膜、激光、冷凝等处理,拟延期取硅油.本组硅油取出比例为80.95%.结论 术中对眼底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得到明确的视网膜复位情况,有利于硅油填充眼视网膜的修复处理,降低再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评估带管导光在硅油/液体交换硅油注入术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35只眼)在行硅油/液体交换硅油注入时,应用带抽吸管导光行导光和抽吸操作,将其尾部软管与玻切机的抽吸管道相连,抽吸玻璃体腔液体,同时助手借助硅油助推器经20G静脉穿刺套管将硅油逐渐注入玻璃体腔内。结果 35眼实施硅油注入手术,减少了硅油注入时的阻力,具有注入过程顺畅便捷,油/液交换彻底,眼内压可控性好。木中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例,眼内压过高1例,无晶状体损伤、眼内出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带管导光及静脉穿刺套管在硅油注入中应用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低眼压性硅油填充眼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和唐山市工人医院就诊的28例(29只眼)低眼压性硅油填充眼,均实施巩膜环扎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29只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填充16%-20%C3F8,术后俯卧位,气体在术后(45±10.5)d吸收,分别测量术后1、3、6个月眼压,最终眼压正常且与正常眼差值〈5mmHg20例(20只眼),眼压正常但与正常眼差值〉5mmHg5例(6只眼),眼压低于正常值但能维持眼球外观2例(2只眼),眼球萎缩1例(1只眼)。结论巩膜环扎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低眼压性硅油填充眼手术操作较为简单,能有效解决低眼压性硅油填充眼单纯硅油取出术后慢胜低眼压、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硅油填充术后前房硅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硅油填充术后前房硅油及其对眼压的影响。方法:对110例112眼行硅油填充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21月随访发现19眼(17%)前房硅油,其中16眼(84%)为无晶体眼:12眼下方6点虹膜周切闭锁,4眼周切大于2mm。前房硅油中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为53%(10/19),角膜混浊21%(4/19)。结论:虹膜周发闭锁为无晶体眼中硅油入前房的首要原因。前房硅油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率,应予及早取出。  相似文献   

16.
28例取硅油病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8例行硅油注入病例,由于硅油并发症的出发,行硅油取出术,平均取出时间为11.8个月,其中有8只眼在硅油注入后视网再次脱离,有5只眼在取硅油出现网脱,这些病例行再次视网复位术。另外15只眼行单纯硅取出术。本文地硅油注入后的并发症,硅油注入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以及硅油取出的时机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眼内硅油对屈光状态影响的理论推导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眼内硅油对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 1)理论推导 :在 5种模型眼上推导硅油填充后屈光变化。在无晶状体模型眼上设计 4种硅油状态 ,计算其对屈光的影响。 ( 2 )临床观察 :3 4只硅油填充眼 ,测定硅油取出前后的镜片屈光度。结果  ( 1)理论推导 :不同折射率的硅油可导致不同有晶状体模型眼镜片屈光度增加 6 0 7~ 8 3 9D。对于无晶状体眼 ,房水 /硅油界面为平面时 ,眼屈光无变化 ;硅油形成与玻璃体腔相同的球体、屈光指数为 1 40 5时 ,镜片屈光度改变 -5 47;硅油量过大或不足时 ,眼屈光度随硅油量不同而改变。 ( 2 )临床观察 :硅油导致有晶状体眼屈光改变6 90 5D± 1 40 3D ;无晶状体眼无巩膜环扎者屈光改变 -6 5 8D± -3 3 8D ,巩膜环扎眼屈光改变 -9 10D± -4 42D。结论  ( 1)硅油导致无晶状体眼近视化 ,有晶状体眼远视化。 ( 2 )Helmholtz模型眼是研究硅油对有晶状体眼屈光影响的最佳理论模型。 ( 3 )眼内硅油对无晶状体眼屈光状态的影响与硅油填充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硅油眼内填充后的并发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硅油作为一种暂时性玻璃体替代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硅油眼内填充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与硅油的理化性质及硅油移行有关。其中白内障、高眼压、角膜病变、硅油乳化较常见,中心暗点和硅油迁移入脑室是近期发现的两个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手术硅油充填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 :对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 36 2只眼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硅油术后继发青光眼发病率 11 6 % ,随着硅油在眼内时间延长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率增高。术后无晶体眼 ,硅油进入前房是眼压升高主要原因。其次为硅油乳化。 42只眼注硅油眼继发青光眼患者经药物和 /手术治疗眼压可有效控制。结论 :玻璃体手术硅油充填继发青光眼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病与硅油在眼内时间 ,硅油进入前房 ,硅油乳化有关。经药物和 /手术治疗眼压可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2011年12月到2013年6月本院硅油填充眼93例(93只眼),根据硅油取出术前眼压分为正常眼压组及青光眼组两组,观察各组硅油取出气体C,F。填充术后眼压变化,进行总结、分析,讨论术后高眼压的原因。结果正常眼压组硅油取出术后1周及2周的眼压,较硅油取出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与硅油取出术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青光眼组硅油取出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虽较硅油取出术前低,(P〈0.05),但大多仍高于正常值,硅油取出术后高眼压者在正常眼压组占21.6%(11/51),在青光眼组占54.8%(23/42)。结论硅油取出术后高眼压是术后常见并发症,故术后监测眼压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运用降眼压药物或联合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