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成药》2018,(12)
目的探讨盐炙对青娥丸中主要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青娥丸生品、清炒品、盐润品、盐炙品中15种指标性成分含有量。结果补骨脂酚经过炮制后含有量均呈显著性降低。与青娥丸生品相比,清炒后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含有量显著升高,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有量无显著变化,其他成分含有量均下降;盐水闷润后,补骨脂苷和异补骨脂苷含有量下降,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含有量显著升高;盐炙后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含有量明显下降,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异补骨脂二氢黄酮含有量明显升高,其他成分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青娥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以不同炮制品入药的青娥丸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观察盐炙品及生品青娥丸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青娥丸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制,阐述应用盐炙品配伍入药的必要性。方法:以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为研究对象,制备以补骨脂和杜仲生品及盐炙品配伍入药的青娥丸,给予大鼠生品及盐炙品青娥丸水提液ig(10mL·kg-1),给药持续7d,第7天采集大鼠血液制备含药血清。实验分为空白组、空白血清组、青娥丸含药血清组、盐青娥丸含药血清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测量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来评价各组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采用细胞钙茜素红染色方法对给予含药血清处理的人成骨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对人成骨细胞矿化的影响。结果:与同浓度空白血清比较,青娥丸的生品和盐炙品的含药血清均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且含药血清浓度相同时,青娥丸盐炙品含药血清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优于生品含药血清(P<0.05);青娥丸生品及盐炙品含药血清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P<0.05),且盐炙品的作用要优于生品(P<0.01);空白血清对成骨细胞的矿化无显著的作用,而青娥丸生品及盐炙品含药血清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结节形成的作用,且盐炙品的作用要优于生品。结论:青娥丸能提高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活性,其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与其能显著提高成骨细胞功能有关,且盐炙品入药的青娥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盐炙对补骨脂吸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亮  胡昌江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0):766-770
 目的通过考察炮制前、后补骨脂中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胃肠道吸收参数的变化,研究炮制对补骨脂吸收特性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模型动物,进行大鼠在体肠灌注实验。并分别考察高、中、低3个浓度下的药动学参数,以确定浓度对吸收的影响。采用t检验法考察生品和盐炙品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生品中补骨脂素在高、中、低3个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203,0.165,0.203 h-1,异补骨脂素的吸收速率常数则分别为0.178、0.168,0.204 h-1;而盐炙品中补骨脂素在高、中、低3个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326,0.377,0.369 h-1,异补骨脂素的吸收速率常数则分别为0.373,0.371,0.329 h-1。盐炙品的吸收速率明显高于生品,而不同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常数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在小肠中的吸收机制是简单的被动扩散,吸收呈现一级动力学过程;炮制可以增加补骨脂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补骨脂生品及3种炮制品的各项检查指标及化学成分的差异,为补骨脂不同炮制品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测定补骨脂生品、炒品、盐炙品及酒炙品的杂质、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通过HPLC比较补骨脂不同炮制品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补骨脂生品及3种炮制品的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通过对照品比对及文献查阅确定了12个主要化学成分,即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甲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corylifol A,4'-O-甲基补骨脂查尔酮和补骨脂酚。结论:补骨脂酚有肾毒性和肝毒性,炮制后补骨脂酚在酒炙品和盐炙品中含量均较生品下降,说明酒炙和盐炙具有炮制减毒的作用;与生品相比,盐炙品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显著升高,这与补骨脂盐炙后温肾助阳作用增强相关。4'-O-甲基补骨脂查尔酮在炮制品中含量显著升高,而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由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在高温下发生降解转化而成。上述这些成分的改变可能是不同炮制品临床功效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车前子及其盐炙品的成分,比较盐炙前后药物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变化,探究车前子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物质基础。方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0.1%乙酸水-甲醇体系梯度洗脱;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基于Markerlynx分析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车前子盐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盐炙品中京尼平苷酸、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相对生品高。京尼平苷酸和毛蕊花糖苷可作为化学标记物区分生品与盐炙品。结论:基于UPLC-Q-TOF/MS法建立了车前子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车前子盐炙后有效成分含量增加。本实验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车前子盐炙的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车前子盐炙品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青娥丸中12种指标成分的方法,研究不同炮制品配伍的青娥丸中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Purospher~ STAR LPRP-C_(18)endcapped(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对不同炮制品配伍的青娥丸中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青娥丸中12个成分分离度良好,加样回收率范围96.04%~104.07%,RSD均小于2.95%。盐炙品青娥丸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Corlifol A、补骨脂酚、异补骨脂查尔酮7种成分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P<0.001),其他成分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青娥丸的质量控制。盐炙品配伍的青娥丸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等成分与生品配伍的青娥丸比较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青娥丸中12种指标成分的方法,研究不同炮制品配伍的青娥丸中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Purospher~ STAR LPRP-C_(18)endcapped(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对不同炮制品配伍的青娥丸中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青娥丸中12个成分分离度良好,加样回收率范围96.04%~104.07%,RSD均小于2.95%。盐炙品青娥丸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Corlifol A、补骨脂酚、异补骨脂查尔酮7种成分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P0.001),其他成分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青娥丸的质量控制。盐炙品配伍的青娥丸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等成分与生品配伍的青娥丸比较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7,(9)
目的比较盐水闷润、清炒、盐炙对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水煎液中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水煎液的HPLC分析采用Hibar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46 nm;柱温30℃。结果盐水闷润品中苷类成分及总成分溶出较生品均明显降低;盐炙能显著促进苷类成分(补骨脂苷和异补骨脂苷)溶出,而对苷元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无显著影响;清炒显著提高了各成分含有量。结论清炒和盐炙均能显著提高补骨脂水煎液中4种成分的总含有量。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5,(7)
目的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从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利用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干预,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法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结果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血清体积分数为20%时,补骨脂盐炙品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品(P0.01);同时,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作用,且盐炙品要优于生品。结论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其中盐炙品的作用显著优于生品。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711-1715
目的:建立车前子生品及盐炙品中京尼平苷酸、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C_(18)(4.6 mm×150 mm,5μm),以甲醇(A)-0.5%醋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结果:京尼平苷酸、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浓度分别在0.007~350μg/m L;0.04~200μg/m L;0.09~45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分离效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车前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不同炮制方法下各购买地的补骨脂药材炮制前后补骨脂素(Psoralen)和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对各地药材质量作以评价。方法:应用雷公、盐炙[1]两种炮制方法对13个购买地的补骨脂药材进行炮制。应用索氏提取法对各炮制品及生品进行提取,应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炮制前后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有变化,不同购买地的补骨脂药材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有差异。结论:不同购买地药材质量有所不同,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盐炙补骨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为246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结果补骨脂素进样量在0.0814~1.6280μg(r=0.99999),异补骨脂素进样量在0.0812~1.6240μg(r=0.9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盐补骨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梁灿璨  吴诗华  魏羽  江宇勤  王德建  余凌英 《中草药》2017,48(22):4713-4718
目的观察补骨脂盐炙前后对肾阳虚大鼠肝肾功能及口腔唾液腺水通道蛋白5(AQP5)、结肠AQP4、肾脏AQP2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阐明盐炙缓和补骨脂毒副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sc氢化可的松的方法复制大鼠肾阳虚模型,以化学试剂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量,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测定口腔唾液腺AQP5、结肠AQP4、肾脏AQP2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量显著升高,Alb量显著降低(P0.05);补骨脂盐炙品组ALT、AST水平低于生品组;各给药组BUN及Scr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q 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QP2、AQP4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AQP5的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生品组大鼠AQP4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AQP5 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补骨脂生品组比较,补骨脂盐炙品组AQP2、AQP5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AQP4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骨脂盐炙后可缓解药物对肾阳虚大鼠肝肾功能的副作用;同时缓解生品的燥性,盐炙对药物燥性的缓解作用可能与其对体内AQP的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连解毒汤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珏  路通  谢林  刘晓东 《中草药》2011,42(10):2042-2046
目的研究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后,血清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经时变化及抗氧化作用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相关性。方法以HPLC法同步监测血清黄芩苷、汉黄芩苷的水平,求算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并将含药血清抗氧化作用的效应-时间曲线下面积(AUE)与对应的AU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的lgAUC-AUE均呈近似"S"形曲线。结论 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的抗氧化作用与血清黄芩苷、汉黄芩苷水平呈正相关,黄芩苷可能是HJD及黄芩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汉黄芩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盐补骨脂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方法收集了15批合格的补骨脂药材,炮制成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盐补骨脂饮片,制备盐补骨脂标准汤剂冻干粉,建立HPLC指纹图谱,对共有色谱峰进行指认,并结合飞行时间质谱确定其主要化学组成。结果苯并呋喃苷类和呋喃香豆素类为盐补骨脂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测定15批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16.31%~20.59%,指标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总量为1.17%~1.50%,转移率为13.55%~23.57%,且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的盐补骨脂标准汤剂全面质量评价方法,为盐补骨脂配方颗粒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补骨脂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晏华  罗志冬  贾天柱 《中药材》2006,29(11):1142-1144
目的:从炮制前后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补骨脂炮制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了补骨脂炮制前后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炮制使补骨脂中的微量元素Mn、Ca、Mg、Fe、Zn含量增加,但Cu含量变化不明显;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增加。结论:炮制使补骨脂有效成分含量增加,提高了中药补骨脂整体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补骨脂盐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究补骨脂盐炙前后成分变化,从化学角度阐释补骨脂盐炙后缓和其“性本大燥毒”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监测补骨脂炮制前后成分变化,结合Markerlynx软件分析。结果:补骨脂盐炙前后成分差异显著,盐炙品中补骨脂素(psoralen)、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补骨脂二氢黄酮(bavachin)、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异补骨脂查尔酮(isobavachalcone)、补骨脂查尔酮(bavachalcone)含量明显升高,补骨脂色酚酮(bavachromanol)、补骨脂酚(bakuchiol)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补骨脂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是补骨脂盐炙后增效减毒和药性变化的物质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盐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得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鉴定为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补骨脂查尔酮(bavachalcone)及补骨脂二氢黄酮(bavachin),可做为区分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成分。本实验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补骨脂盐炙的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补骨脂盐炙品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参茸延龄片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1 mL/min;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2∶1),流动相B为0.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46 nm(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270 nm(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结果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分别在0.033 2~0.664 0μg(r=0.999 8)、0.022 6~0.452 0μg(r=0.999 1)、0.029 4~0.588 0μg(r=0.999 5)、0.024 2~0.484 0μg(r=0.999 4)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8%、98.44%、99.13%、98.71%,RSD分别为0.92%、1.39%、1.17%、1.2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参茸延龄片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的含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盐补骨脂配方颗粒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水分测定的NIR模型。 方法: 以HPLC和水分测定为基准数据,采用NIR技术建立10批盐补骨脂配方颗粒中指标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及水分测定的定量模型。 结果: 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含量测定模型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0.025 0,相关系数(r)0.886 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V)0.025 5,r=0.891 0;水分测定模型的RMSECV=0.161,r=0.897 5,RMSEPV=0.150 0,r=0.921 8。 结论: 建立的NIR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测定其覆盖范围内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型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并与仙灵骨葆胶囊肠吸收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大鼠离体非翻转肠囊法,以HPIJC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检测,研究吸收部位和药物浓度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在十二指肠的吸收略好于空肠和回肠;低浓度和中浓度胶囊内容物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Ka无显著性差异,但高浓度内容物Ka显著减小(P<0.05).结论:胶囊内容物溶出速度可能影响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肠吸收;新工艺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肠吸收均明显好于原工艺,表明新工艺仙灵骨葆胶囊中补骨脂有效成分更易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