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集所有患者病理特征,并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评价肿瘤标志物水平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的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情况患者上述指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将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无转移或复发=0,有转移或复发=1),以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标志物水平作为自变量,应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A125、CA19-9、CEA水平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A125、CA19-9、CEA均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呈正相关性(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术后Ki67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病人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癌胚抗原(CEA)>5μg/L定义为阳性,癌抗原(CA)19-9>35 kU/L定义为阳性。Ki67 LI大于其对应截断值定义为高表达(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Ki67 LI的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时];Cox回归分析寻找影响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11例结直肠癌病人,截至2019年6月1日,中位随访67个月(3~89个月),随访率94.2%,病死率32.5%。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CEA阳性、CA19-9阳性,Ki67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病人预后不良相关(均P<0.01)。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和Ki67的生存分析结果提示,均阴性时病人预后最好,单阳性时次之,均阳性时最差(均P<0.01)。Cox回归结果提示:CEA[HR=6.461,95%CI(3.693,11.304),P<0.01]、CA19-9[HR=2.046,95%CI(1.214,3.449),P=0.007]、TNM[HR=2.104,95%CI(1.597,5.242),P=0.028]、CEA+Ki67[HR=9.992,95%CI(5.337,18.706),P<0.01]、CA19-9+Ki67[HR=5.345,95%CI(2.282,12.521),P<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联合检测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和术后Ki67指标对评估结直肠癌病人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直肠癌诊疗中引入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我科受检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诊断,依照病变类型不同分设组别,观察组(n=55例,早期直肠癌)...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瘦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30例无营养不良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和24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分析结直肠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血清瘦素水平的差异;检测肿瘤组患者的血清CEA及CA19-9水平,用RT-PCR方法 测定肿瘤组肿瘤标本中K-ras、p53、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基因及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肿瘤组血清瘦素水平[(3.53±1.72)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27±1.01) μg/L],P<0.05,且这种差异与性别无关.肿瘤组中不同肿瘤部位、不同TNM分期间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低分化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高分化者和中分化者(P<0.05).肿瘤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肿瘤组织的癌基因K-ras以及抑癌基因p53、APC和DCC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肿瘤的分化程度影响了血清瘦素的表达,但结直肠癌的TNM分期、部位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与血清瘦素水平无关,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基因的表达与血清瘦素水平也无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预后评估手段的缺乏使其随访治疗难度增加。近年来,关于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的探讨较多,但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价值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统计患者死亡情况。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前NLR、PLR水平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 (CA19-9)、癌胚抗原(CEA)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本研究中120例患者随访中死亡患者27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NLR、PLR、CA19-9、CEA和术后化疗均会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是否化疗、NLR、PLR、CA19-9及三者联合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经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4.16、PLR≥154.63者及CA19-9阳性者总生存率均低于NLR<4.16、PLR<154.63者及CA19-9阴性者(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与三者单独检测相比,术前NLR、PLR联合CA19-9检测的曲线下面积较大,预测准确性较高。 结论:术前NLR、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以及其作为结直肠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HGF, 癌胚抗原(CEA), 糖抗原(CA19-9)的表达水平;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Cox生存分析血HGF, 癌胚抗原(CEA), 糖抗原(CA19-9)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HGF水平为(0.37±0.11)ng/mL;T3-4期为(0.32±0.29)ng/mL;肝转移组血清HGF水平为(0.43±0.10) ng/mL, 上3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8±0.07)ng/mL(P<0.05), 亦明显高于各对应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GF水平越高者生存期越短。 结论:血清HGF水平与结直肠癌发展及转移有密切关系;结直肠癌患者血HGF水平增高提示患者预后差。HGF可作为检测结、直肠癌转移和判断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CA50,CA125,CA242,CA19-9及CEA对肝门胆管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近2年间住院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胆管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胆道良性病变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CA50,CA125,CA242,CA19-9及CEA的水平.分别计算两组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A50,CA242,CA19-9及CEA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观察组血清CA125水平与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A19-9在肝门胆管癌中阳性率最高(86.67%),次为CA242( 63.33%)及CA50 (60%);两组患者血清中5种标志物的阳性率比较,除CA125外,各相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血清CA19-9灵敏度最好(93.98%),而CEA的特异度最好(94.60%).结论:联合检测CA50,CA242,CA19-9和CEA有助于肝门胆管癌与胆道良性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8.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242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回顾分析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242的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浸润患者、肝转移患者术前CEA、CA199、CA242、CA724水平分别高于中高分化患者、无淋巴结浸润患者、无肝转移患者(P0.05);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EA、CA199、CA242、CA724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99、CA242、CA724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最高(95.12%、81.69%,P0.05)。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EA、CA199、CA242、CA724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EA、CA199、CA242、CA724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在监测结直肠癌病情发展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关藤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和奥沙利铂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3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关藤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EA、CA72-4、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CA72-4和CA19-9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通关藤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和奥沙利铂治疗直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医院胃肠外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8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等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术前血清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42.9%和18.6%,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8.4%(两者之一阳性),CEA和CA19-9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TNM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CA19-9升高患者预后不良(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l9-9阳性、TNM分期是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清CEA与CAl9-9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均有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初诊阳性率。CA19-9对预后判断更有价值,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CEA、β2-MG)联合血清CA50、AFP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为未发生肝转移的患者,观察组30例为发生肝转移的患者.抽取患者肘静脉血10 mL,离心处理后留下血清,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及全自动酶分析仪检测血清...  相似文献   

12.
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大肠癌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EA、CA19-9、CA242和CA72-4四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大肠癌的诊断、手术疗效评价和术后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80例大肠癌患者和50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的CEA、CA19-9、CA242和CA72-4等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并随访2年。结果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CA125、CA724、CA211、CA242在胃癌腹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89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其中17例患者有腹膜转移(转移组),72例无腹膜转移(无转移组),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与联合检测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组中肿瘤标志物CA125、CA724、CA211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相比较(均P0.05),而其他3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单独检测时,CA125诊断胃癌腹膜转移的AUC最大,与其他5种肿瘤标志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125、CA724、CA211联合检测与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AUC均明显大于各单项检测的AUC(均P0.05),但两者间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64 vs.0.949,P=0.866)。结论:CA125可作为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指标,且与CA724、CA211的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鉴别胃癌腹膜转移提供有效的参考,但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4a(miR-34a)联合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检测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6例,根据胃癌根治术后随访结局分为复发转移组58例,未复发转移组68例。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34a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CA72-4水平。单因素分析miR-34a、CEA、CA72-4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多因素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结果与未复发转移组相比,复发转移组患者血清miR-34a表达水平更低(t=6.142,P<0.001),血清CEA和CA72-4水平更高(t=17.985、21.415,均P<0.001)。血清miR-34a(P=0.013)、CEA(P=0.013)、CA72-4(P=0.011)、淋巴结转移(P=0.048)是影响胃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三种指标单独检测比较,CA72-4敏感度最高(94.8%),miR-34a最低(70.7%);miR-34a的特异度最高(94.1%),CA72-4最低(73.5%)。血清miR-34a、CEA、CA72-4联合预测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95%CI:0.923~0.985),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89.7%。 结论血清miR-34a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患者中表达下调,而血清CEA、CA72-4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为预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EA、CA19-9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7月收治并行根治性手术的35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血清CEA、CA19-9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浓度升高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肝转移、周围脏器受累有关(均P<0.05);血清CA19-9浓度升高与肿瘤浸润深度、腹膜转移、肝转移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浓度升高患者生存率低于血清CEA浓度正常患者(P<0.05);血清CA19-9浓度升高患者与血清CA19-9浓度正常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浓度同时升高患者与血清CEA升高或血清CA19-9升高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明显低于血清CEA、CA19-9均正常患者(P<0.05)。结论:血清CEA、CA19-9浓度同时升高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晚期事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胃癌和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和大肠癌诊断和监测的价值.方法用PC-12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179例胃癌和大肠癌患者、82例胃和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及160例健康人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铁蛋白(Ferritin)、Beta-HCG、AFP、free-PSA、PSA、CA125、HGH、CA153的水平.结果肿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健康组(P<0.01),其中CA19-9、CEA、CA242、CA125和CA153 5项在胃癌和大肠癌患者中水平较两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平行检测法,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72.07%)和阴性预测值(79.25%);采用系列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特异度(92.15%)和阳性预测值(84.67%).肿瘤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水平显著下降.术后未降至正常者,复发或转移率为68.89%,而术后再升高者复发或转移率为77.78%.结论多种肿瘤标记物对胃癌和大肠癌的诊断、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Zhu YB  Ge SH  Zhang LH  Wang XH  Xing XF  DU H  Hu Y  Li YA  Jia YN  Lin Y  Fan B  Ji JF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2):161-164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及CA242在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间在北京肿瘤医院就诊的160例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资料.结果 160例胃癌患者中CEA、CA19-9、CA72-4及CA242的初诊阳性率分别为37.7%、26.7%、37.6%及21.3%,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2.9%.CEA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9);CA72-4阳性与脉管浸润及Ⅲ、Ⅳ期胃癌有关(P=0.039,P=0.011).CA19-9阳性和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0和32.0个月,CA72-4阳性和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8和3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CA72-4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子(P=0.012),CA72-4阳性患者的死亡危险系数是阴性患者的2.147倍.结论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及CA242在胃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其中CA72-4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子,CA19-9及CA72-4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13例肺癌确诊患者、6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NSE水平.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NSE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肺良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的表达与血清癌胚抗原(CEA)联合CA19—9、CA242和CA724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化学发光法,检测125例术前和96例术后结直肠癌患者及15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和血清CEA、CA19-9、CA242和CA724蛋白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及相关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9.1%,高于CEAmRNA(53.6%)和健康对照者(2.7%),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及脏器转移明显相关。血清CEA及相关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在分化程度低的患者组中为74.3%,明显高于高分化组(52.8%),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CEAmRNA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术后随访中发现CEAmRNA和血清CEA及相关蛋白水平明显增高的患者,均发生肝、肺和盆腔等远处转移。结果表明,外周血CEAmRNA和血清CEA联合CA19—9、CA242和CA724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转移及监测疗效的重要指标,血清CEA及相关蛋白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优于外周血CEA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