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颜氏益心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加服颜氏益心方,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血浆ET、CGRP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加用颜氏益心方能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汪振宇主任医师自拟逐瘀泄毒汤3号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吸氧、降低脑水肿、调控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自拟方药,疗程均为2周。结果:实验组在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降低血浆Hcy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泄毒汤3号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阻证)中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降低Hcy。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破血方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探索治疗机理。方法前瞻性纳入泗阳县中医院脑病科确诊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住院患者,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每日1次+辛伐他汀片40 mg,每日1次。观察组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破血方,2组均连续用药一周;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观察组按照血瘀证评分分为两个亚组,比较瘀血证组和非瘀血证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PTT用药后较用药前延长,对照组则缩短,观察组D2聚体用药后较用药前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瘀血证组和非瘀血证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分值(NIHSS)、实验室指标变化值(PT、APTT、TT、Fib、D2、PLT)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活血破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从凝血和纤溶两个系统同时发挥作用;在脑梗死急性期,使用活血破血方无需辨证,即便是非瘀血证患者也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4.
张轶丹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380-1381
目的观察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治疗出血性中风血瘀髓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脑出血Ⅰ号方(急性期)及脑出血Ⅱ号方(恢复期)。评价两组中风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为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期血瘀髓虚证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通络Ⅳ号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通络Ⅳ号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探讨通络Ⅳ号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机理。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基础治疗并加用通络Ⅳ号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s-CRP的变化,并观察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s-CRP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络Ⅳ号能通过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疏脑通肢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降脂、调控血糖、管理血压及其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脑通肢汤口服;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疏脑通肢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有较好的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脉舒通颗粒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220例辨证属气虚、血瘀、痰证诸证并见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分层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均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脉舒通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脉舒通颗粒治疗气虚、血瘀、痰证诸证并见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痰消栓通络汤联合针灸对风痰阻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及hsCRP、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171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规范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消栓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14%和97.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82%和81.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hsCRP和VEGF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消栓通络汤联合针刺用于风痰阻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hsCRP和VEGF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1∶1随机对照原则,将70例属瘀阻脑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比、纤维蛋白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及ADL评分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风煎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中风煎方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血液流变学指标及MMP-9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I指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血清MMP-9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煎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1.
周益 《中医药导报》2003,9(3):15-16
目的 :观察祛瘀通络方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塞急性期患者 10 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在对照组 5 2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通络方。 1疗程后 ,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1.7% ,对照组为 76 .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通络方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自拟开窍方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自拟开窍方疗法。并于治疗14 d后对病情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测定血脂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 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BI评分均有所上升(P 0.01),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联合自拟方治疗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至本溪市中医院就诊的75例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掷硬币方式将患者分为单一组(共37例,给予针刺疗法)和联合组(共38例,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同时对比2组最终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量表评分)、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37/38)高于单一组81.06%(30/37)(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优势明显,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机制和疗效.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61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加西医综合治疗,分析两组证型,比较两组清醒时间、并发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实证有脑气不通证、瘀停清窍证、痰瘀蒙窍证、痰热蒙窍证、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证;虚证有元神外脱证、心脾两虚证、肾精不足证;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6.39%和27.12%,治疗组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GOS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中医证型有4个实证与3个虚证;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疗效.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09-1411
目的:观察肾衰Ⅰ号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脾肾气虚湿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西医CKD3期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肾气虚湿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结合口服肾衰Ⅰ号方,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从临床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理化检查指标等方面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治疗组治疗后BUN和Scr明显下降,eGFR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衰Ⅰ号方能有效改善CKD3期脾肾气虚湿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通脉汤;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学变化(按照中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变化,并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症状有所改善,治疗组除上述明显改善外,另有面色白、气短乏力、舌脉也有明显改善。此外,两组治疗后CSS、NIHSS、BI和M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CSS、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益气通脉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与机理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腑法及其组方脑毒清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类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具有祛瘀化痰通腑作用的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并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6)、血液流变学、血脂等观察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对急性脑梗死均有较好的疗效,总疗效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均有下降,表明脑毒清颗粒和安脑丸均有较好的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反应的作用,但安脑丸效果更佳;2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组间比较,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祛瘀化痰通腑法及其组方脑毒清颗粒通过阻抑炎性细胞因子反应,改善机体应激状态,调节血脂代谢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机制,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法则和药物.  相似文献   

18.
清脑宣窍滴丸治疗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清脑宣窍滴丸治疗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的观察。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6例急性期L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良NIHSS量表和中医临床证候计分法进行评价。结果:LI的中医证候诊断中以风证最为常见,其次依次为火证、瘀证、痰证、阴虚阳亢证、气虚证。通过对两组改善中风证候的疗效分析显示,具有熄风清热,化痰活血作用的清脑宣窍滴丸能够较西药组在改善风、火、痰、瘀证候方面疗效显著。因LI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多符合中风中经络的中医诊断,依据《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中风病中经络诊断标准,观察发现LI患者以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最为常见,其次是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血瘀证。此外,清脑宣窍滴丸可明显改善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治疗“善忘迟钝、头痛、眩晕、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苔黄”这七个症状上效果显著。结论:两组在总体临床疗效上均具有显著的意义,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愈风Ⅱ号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玲  李凤新  陈召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33-1334
目的观察愈风Ⅱ号方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于血塞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服愈风Ⅱ号方。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其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愈风Ⅱ号方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凉血止痒方辩证加减配合西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急性期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急性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维胺酯口服单用和与自拟凉血止痒方辨证加减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血清细胞因子改变和疾病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SI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凉血止痒方辨证加减配合西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急性期可有效缓解皮损程度,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指标,并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