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南昌学习的藏族初中生的个性特征。方法:以223名在南昌学习的藏族初中生为研究组,按同等条件抽取本校汉族初中生为对照组。采用龚耀先(1983)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少年版)进行测评、分析。结果:223名在南昌就读的藏族初中生,男性与女性、低年级与高年级之间EPQ各量表分无显著性差异。藏族男性初中生P、N量表分值明显高于汉族男性初中生,藏族女性初中生P量表分值高于汉族女性初中生,汉族女性初中生N、L量表分值明显高于藏族女性初中生。结论: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紧张等因素,在南昌学习的藏族初中生表现为环境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成熟度不足。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部分初中学生性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初中生性态度状况,为进行适宜的初中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某中学212名初一、二学生进行自编的初中生性知识性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初二学生中有13.71%赞同初中生谈恋爱,态度较初一学生开放;5.36%男生赞同初中生发生性行为,态度较女生开放.对于初中生性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认识不够正确和全面.结论:初中生的性态度呈现不均衡的现象,应重视初中生性健康,为他们提供科学、全面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应对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从日常概念进入学术研究后,以大学生、中学生以及各种特殊成人群体为对象的研究占主体,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个人变量如年龄、性别、人格等和情境变量如应激源、社会变化等方面,以初中生为对象的民族文化间的比较研究还很少见。本研究以西北汉、藏、回族初中生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探讨民族文化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为微观环境下应对方式的跨文化研究抛砖引玉。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于2005年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分别在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初二年级、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藏族中学初二年级和临…  相似文献   

4.
甘南藏族自治州107位藏族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教师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改善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7县1市的藏族教师107名,应用设计的藏族教师疾病调查问卷、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社会适应能力测查量表、健康生活方式测量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07名藏族教师中,有59.81%的教师患有各种疾病;接近一半的藏族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0.19%的藏族教师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34.58%的藏族教师急需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59.81%的藏族教师生活方式一般,需充实完善。结论藏族教师受地域、环境、气候等影响,健康状况比较差,寻求社会支持、减轻生活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消极的应对行为是他们保持情绪稳定、完善个性、提高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藏族中学生自我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藏族中学生自我意识对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评定。结果 在 6 2 3名藏族中学生中 ,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2 .4% ;2 2 .2 %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降低 ,提示凡学生有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者 ,他们的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都高于正常组。结论 应加强藏族中学生自我意识评价 ,防止和减少学生的行为问题 ,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和印度28个藏族群体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Phylip3.68 和MEGA4.1遗传分析软件包对基因频率数据进行处理, 输出Nei’s遗传距离, 分析他们的遗传关系。结果: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和印度藏族群体ABO血型表型分布特征为O>A>B>AB, 民族指数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63~0.98和0~0.0072。结论:各地藏族的先民可能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 由于其历史上的分化事件不同, 而致不同地区藏族群体ABO血型的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1],极易发生意外事故[2]。如何沉着镇静地应对自然或人为的灾难,并具备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已成为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的素质[3]。本研究以教师和家长作为切入点,从他们的角度分析了遵义市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培训的需求,探讨了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培训的现状、教师和家长对于实施培训的态度,旨在推进遵义市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培训的开展,提高他们的创伤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南通市某西藏民族中学结核病及肠蠕虫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344名藏族学生,检出肺结核7人(2.03%),PPD试验强阳性9人(2.6%);牛肉绦虫病11人(3.4%),蛔鞭感染64人(20.3%),结核病患病率和蛔鞭感染率均高于该市初中生.本文还介绍了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偏远藏族农村小学生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掌握藏区农村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口腔保健情况。方法根据WHO推荐的调查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卓尼藏族聚居区小学生群的口腔保健常识、口腔保健态度、口腔保健行为以及自我口腔健康状况评价等方面都比较低。结论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小学生的口腔宣教,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改善他们的口腔保健和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10.
黎耀斌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153-154
藏族民间习俗来源于生活,是藏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生活、生产劳动的反映,也是藏族人民和大自然斗争的复制。它伴随着藏传佛教文化传播、人类文明进步而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藏族民间的部分习俗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藏族民间部分习俗的健身意义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SWB)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与总体幸福感量表对9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SWB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幸福感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1=-0.44,P<0.01;r2=-0.58,P<0.01),与外向性呈显著正相关(r=0.36,P<0.01)。结论外向性、精神质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大学生SWB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PQ)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评估62例单亲家庭青少年(研究组)及62例正常对照(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研究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等两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及逃避等三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研究组的精神质与幻想、逃避及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内-外向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神经质与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掩饰性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可能与其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PQ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1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人格的内外向维度与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创造力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想象力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好奇性、挑战性呈显著负相关。(2)内外向对创造力总分以及创造力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能正向预测想象力;精神质可以负向预测好奇性和挑战性。(3)大学生创造力越高,越外向,精神质倾向越弱。结论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与初中生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问卷中文版(FES~CV)》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青少年版》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初中学生376人。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家庭环境与个性(EPQ)的各个因子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精神质(P)与矛盾性、控制性因子呈低度正相关忙0.312,0.240,P〈0.01),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因子呈低度负相关(r=-0.351,-0.348,P〈0.01);内外向(E)与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因子呈低度正相关(r=0.304~0.381,P〈0.01),与矛盾性、控制性因子呈低度负相关(r=-0.278,-0.249,P〈0.01);神经质(N)与矛盾性呈低度正相关(r=0.279,P〈0.01),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呈低度负相关(r=-0.263~0.360,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精神质(P)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矛盾性、亲密度、控制性、情感表达;内外向(E)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亲密度、娱乐性、矛盾性和情感表达;神经质(N)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矛盾性、情感表达和亲密度。结论:应重视开展初中生家庭咨询或家庭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马丽  姚丽  张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157-1159
目的 探讨宁夏回族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S)、自尊量表(SES)、抑郁量表(SDS)及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EPQ)对宁夏两所高校的402名回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回族大学生中,女生求助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贫困学生的解决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不同信仰程度的回族大学生在求助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与自尊呈正相关,与抑郁、人格精神质维度呈负相关;自责与抑郁、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幻想与抑郁、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退避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合理化与抑郁、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结论 宁夏回族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性别、家庭状况、信仰程度、抑郁、焦虑、人格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医学生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等问卷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7.0作路径分析。结果儿童期虐待对神经质有直接正向影响(Sβ=0.255,P〈0.01),对外向性、友善性和谨慎性有直接负向影响(Sβ=-0.224、-0.166、-0.251,P〈0.01);神经质对自我效能感有直接负向影响(Sβ=-0.194,P〈0.01),谨慎性对自我效能感有直接正向影响(Sβ=0.242,P〈0.01);儿童期虐待对自我效能感无直接影响(P〉0.05)。神经质和谨慎性作为中介变量完全地中介着儿童期虐待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论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自我效能感具有间接影响,而无直接影响,大五人格在儿童期虐待和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和个性对考试焦虑发生的作用大小和途径.方法 应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特质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5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与考试焦虑的相关性及其对焦虑的作用大小和途径.结果 TAS得分在12~20分之间的占15.59%,分数大于20分的占7.78%;考试焦虑与社会支持总分、积极应对、及个性的外倾性成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9,-0.269,-0.272,焦虑和消极应对、精神质、神经质成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4,0.275,0.29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为神经质、外倾性、积极应对、社会支持总分;路径分析显示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均对考试焦虑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247,-0.278,0.194,-0.213,0.326,个性、应对又可以通过间接途径对焦虑的发生产生作用,社会支持既缓冲了个性、应对对焦虑发生的作用,同时对焦虑也有一定的直接缓解作用,路径系数为-0.247.结论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发生受多因素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应从多途径多环节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武警部队官兵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武警某机动部队315名官兵进行测查及分析。结果:①EPQ-RSC的P、N维度均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858,-10.842;P均<0.01),E维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553,P<0.05),L维度极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391,P<0.01)。男军人EPQ-RSC的L维度显著低于女军人(t=-2.069,P<0.05)。士官L维度高于义务兵(F=4.369,P<0.05)。②官兵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22.289,P<0.01)。男军人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女军人(t=-2.069,P<0.05)。③EPQ-RSC的P、N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极显著负相关(r=-0.149,-0.183;P均<0.01),E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极显著正相关(r=0.335,P<0.01)。E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30,P<0.05),N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极显著正相关(r=0.360,P<0.01),L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32,P<0.01)。结论:①该武警部队官兵在精神质、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方面更趋于稳定,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掩饰性维度高于全国常模,士官的掩饰性维度高于义务兵,女军人的掩饰性维度高于男军人。②官兵的人格特征各维度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初级中学学生(初中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对上海市嘉定区6所初级中学2011名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8.4%。不同年龄初中生人群焦虑情绪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4岁年龄组焦虑情绪检出率最高;不同生源地初中生人群焦虑情绪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地学生居高。低年级、女生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与焦虑情绪发生有关(P〈0.05)。结论上海市嘉定区初中生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外地学生高于本地学生;低年级、女生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可能是焦虑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潍坊医学院486名医学生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一般健康问卷(GHQ-20)调查研究,采用通径分析研究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结果:研究显示,外向型和神经质人格是医学生自我肯定的影响因素;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是忧虑的影响因素;精神质、神经质和外向型人格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积极应对方式对自我肯定和忧虑有影响;消极应对方式仅对自我肯定有影响。4种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结论:不同人格特质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也可通过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应对方式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