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确定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同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维吾尔族妇女4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和40例子宫颈正常组织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65.0%(26/40),正常子宫颈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为7.5%(3/40)。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RUNX3、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甲基化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DAPK的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UNX3、D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Run3、DAPK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77.8%(42/54)、90.7%(49/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8.9%(21/54)、40.7%(22/54)(P<0.01).胃癌组织中RUNX3、DAPK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42.6%(23/54)、31.5%(17/54)比癌旁组织96.3%(52/54)、98.1%(53/54)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P<0.01).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DAPK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和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RUNX3、DAPK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甲基化影响其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DAPK、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23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DAPK、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大肠癌组织的DAPK、FHIT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0.86%(14/23)、52.17%(12/2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3.04%(3/23)、8.69%(2/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K、FHI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Dukes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DAPK基因和FHIT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聚体(FHI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OSC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OSCC和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黏膜的FHIT高表达,表达阳性率为76.92% (20/26),48例OSCC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3.75%,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FHIT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有关联,分化程度越低FHIT的表达率越低(P<0.05) 。结论: OSCC组织FHIT的表达率明显降低。FHIT对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与颈段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颈段食管部正常黏膜、颈段食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及其mRNA表达状况.结果 42例颈段食管癌组织中,有27例(64.3%)DAPK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其在各病理分级和T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癌旁组织中,有6例过甲基化,且均为颈段食管癌组织中有过甲基化的病例.颈段食管部正常组织、非甲基化的颈段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DAPK mRNA表达.结论 颈段食管癌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与mRNA失表达有关,可能是颈段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喉鳞状细胞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基因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癌旁组织及4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表达情况。结果:在48例喉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和48份正常人外周血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分别有34例(70.83%)、11例(22.92%)和6例(12.50%)发生了甲基化, 喉癌组织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外周血(P<0.05)。在48例喉癌组织中27例(56.25%)不能正常表达RASSF1A蛋白,而相对应癌旁组织中仅有8例(16.67%),喉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程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34例喉癌组织中共有25例(73.53%)呈弱阳性,而7例未发生甲基化的喉癌组织中为1例(14.2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喉癌的发生有关,有望成为喉癌诊断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7.
毛兰萍  刘晓锦  刘沛  石爱梅 《医学争鸣》2009,(21):2441-244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P21基因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意义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糜烂型OLP组织及40例OSCC组织survivin,P2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survivin蛋白、P21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OSCC组织和糜烂型OLP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蛋白与P21蛋白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58,P〈0.05).结论:sur-vivin,P21与OLP向OSCC转变有关,它们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贺玲  张健  李岩 《中外医疗》2011,30(11):35-36,38
目的对DAPK1基因甲基化状态、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胃癌及癌旁组织中DAPK1基因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DAPK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DAPK1有16例表达下调,6例表达上调,基因在癌旁组织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465)。DAPK1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甲基化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APK1基因表达下降与该基因甲基化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患者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情况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3.3%和0(P〈0.05);hMLH1蛋白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8%和95.2%(P〈0.05);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hMLH1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及OSCC组织中CD44的表达强度,为确定CD44作为OSCC基因治疗的参考指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OSCC患者OSCC组织、20例OSCC患者OSCC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中CD44的表达强度。结果:CD44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及OSCC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P<0.05); CD44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CD44在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在临床分期为晚期的OSCC组织中表达高于早期(P<0.05);CD44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明显关联。结论:CD44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OSCC癌旁组织和OSCC组织中表达强度不同,提示CD44的高表达可作为判定OSCC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口腔鳞癌中p27kip的免疫组化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p27kip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7例口腔鳞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p27kip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27kip蛋白在37例口腔鳞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67.6%、93.3%、100%,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高,口腔鳞癌组织中p27kip 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 结论:p27kip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标志物,为口腔鳞癌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5例NSCLC组患者血清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30.8%(20/65),而对照组未检出,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病理类型、分期及转移状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NSCLC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MSP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6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7例正常人DAP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的DAPK甲基化阳性率(29.1%)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5%)和正常组(0%)(P<0.0l25),但甲基化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者临床特征无关(P>0.05).DAPK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以正常组最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次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最低(P=0.00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者DAPK mRNA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DAPK基因启动子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甲基化率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但与患者临床特征无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DAPK基因表达水平低或不表达可能与其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党艳丽  郑维国  辛晓燕 《医学争鸣》2004,25(12):1126-1129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 1(DAPK1 )基因CpG岛甲基化及其表达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SABC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32(鳞癌 1 8,腺癌 1 4 )例宫颈癌组织DAPK1基因CpG岛甲基化修饰及蛋白表达 .结果 :宫颈癌中DAPK1基因甲基化扩增阳性率明显增高 5 6 .3% ,与正常宫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鳞癌与腺癌甲基化扩增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宫颈癌中DAPK1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 1 5 .6 3% ,与正常宫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鳞癌和 7例与腺癌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DAPK1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修饰能抑制DAPK1的转录 ,使DAPK1蛋白不表达 ,丧失抑癌作用 ,是促进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omoter methylation of APO-1/CD95 (Fas) gene in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s promoter methylation and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b...  相似文献   

16.
候选抑癌基因syk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Ding YB  Wu ZY  Wang S  Zha XM  Zheng W  Liu XA  Fan P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290-293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 (spleentyrosinekinase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了 4 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中sykmRNA的表达 ,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4 0例癌旁组织、乳腺纤维瘤组织均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 ,乳腺癌组织有 9例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 ,syk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降低 (P <0 .0 5 )。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瘤组织未发现有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4 0例乳腺癌组织中有 17例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 18例乳腺癌组织中 ,有 14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 ,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DACT2基因在肾细胞癌(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59例住院RCC患者肾癌根治术后RCC及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标本,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其DACT2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法检测其细胞质内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RCC组织DACT2基因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DACT2基因甲基化与mRNA及β-catenin表达的关系.结果 RCC组织中DACT2 mRNA相对表达水平(0.427±0.025)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801±0.047)和正常组织(0.872±0.022),RCC组织中DACT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45.7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78%)及正常组织(5.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CC组织中DACT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Fuhrman分级等临床资料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甲基化组中DACT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非甲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C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在细胞质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ACT2基因甲基化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24,P=0.012).结论 DACT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RCC的发生,但与RCC的临床进展无关,DACT2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可能是引起其mRNA相对表达降低的原因之一,且肾癌组织DACT2基因甲基化的发生可能与β-catenin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