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登革热属中医学"瘟疫"的范畴,按其不同的发病季节和证候特征,分属于"暑热疫"、"湿热疫"等,以实证居多,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从疫疠、毒邪着手,以清热、解毒、凉血等法治疗,而往往忽视化湿。本文从登革热的病机和病理本质、临床研究、现代认识,结合临提出化湿对于治疗本病的重要性,认为除清热、解毒、凉血等法之外,化湿亦为治疗本病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化湿法有关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湿法的形成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为众多医家所重视。通过查阅与湿病有关的主要中医古典医籍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应用化湿法治疗湿病的理论依据及其渊源关系,并根据湿病的3个重要病理环节及不同兼挟证,深入研究化湿法的具体运用。进一步揭示化湿法的治疗规律,为今后相关课题的实验造模、新的化湿法的创立打下理论基础,并有效指导临床,提高化湿法临床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慢性腹泻临床以脾胃阳虚、脾胃湿热、脾肾阳虚3型多见,临证时应分别治以补脾化湿,升阳益胃;清热化湿;温肾壮阳等法。采用阳益明汤、茵陈黄柏汤及真武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祛寒化湿散敷贴治疗肩周炎531例如东县第三人民医院(226406)宫卫东关键词肩周炎祛寒化湿散敷贴肩关节周围炎多由外邪入侵,稽留关节所致。本病治疗一般采用内服药物及针灸、推拿等方法,疗程较长。笔者以自拟祛寒化湿散,取敷贴法外治,经观察531例患者,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大鼠湿热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清热化湿法(复合治法)对该湿热证模型的影响。并同时进行清热解毒(分治法)、宣气化湿法(分治法)的对比研究,探讨清热化湿等法治疗大鼠湿热证模型胃肠动力紊乱的机理。方法:观察清热化湿法对温病湿热模型大鼠的影响,采用肥甘饮食、高温高湿及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等复合因素模拟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A)法治疗组、清热解毒(B)法治疗组、宣气化湿(C)法治疗组、阳性对照(D)治疗组。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及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结果:清热化湿法具有增加湿热模型大鼠血及胃窭组织中MTL、GAS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平肝化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解平肝、化湿两法对血压及血脂的影响,从反证的角度了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是否存在的湿浊因素,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平肝法、化湿泄浊法及平肝化湿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比较观察由天麻、钩藤、川牛膝、杜仲、桑寄生等组成的平肝潜阳方药和由汉防己、银杏叶、虎杖、泽泻、玉米须等化湿利水方药及两方合用的平肝化湿法对SHR血压及血脂的变化。结论:平肝法、化湿法及平肝化湿法在降压的同时,可调整血脂的代谢,以平肝化湿法最佳。  相似文献   

7.
黄疸病的治疗古今医家多采用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法。文中提出治黄必利湿活血,兼以清热解毒,散寒等法,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健脾益气化湿解毒法治疗慢性肝炎25例马秀清,段慧杰,刘启泉(河北省中医院050011)慢性肝炎是一种慢性常见病,治疗也颇棘手。1992~1993年,笔者以健脾益气为主配合化湿解毒法治疗2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者中男11例,女14...  相似文献   

9.
疏散风热佐以化湿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体会冯业贺,孟牛安河南安阳市中医院(455000)主题词腹泻,婴儿/中医药疗法,消风散/治疗应用,%清热散/治疗应用,%胃苓散/治疗应用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疏散风热兼以化湿之法治疗小儿腹泻属风热外感者60例,获得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景岳全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湿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进行整理研究,探析张景岳在湿证方面的理论和临床特色,为现代临床中湿证的治疗提供借鉴。张景岳认为,湿邪为湿证的病因,脾肾亏虚最易生湿。湿证有在皮肤肌表、经络、肌肉、脏腑的不同,湿邪易生杂病。其治疗湿证之法可概括为健脾温阳化湿法、清热利下化湿法、滋阴化湿法。特别是张景岳认为阴虚亦可化湿,对湿证的治疗提出独具特色的滋阴化湿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清热化湿舒胃法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以清热化湿舒胃法及非药物疗法,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 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有效率高.结论 清热化湿舒胃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谢晶日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谢晶日教授以"湿热"为病因,治疗上提出化湿三法:芳香醒脾化湿法、益气健脾化湿法以及理气调脾化湿法,改善脾胃湿热环境。同时顺应脾胃升降特性,治疗时强调"通降"、"消导",以通利肠腑泄热法、化瘀解毒通络法、消食导滞开胃法,实现腑以通为用。谢晶日教授治疗此病思路清晰,提纲挈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选取其临床验案一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滨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7):291-292
认为残胃炎患者术前病程较长,久病多瘀,术中组织创伤,脉络间有瘀血,故血瘀是其病理关键。治疗应从瘀论治,用药以化瘀为主,结合病情,拟治法四则,即化瘀佐补气助运法、化瘀佐养阴生津法、化瘀佐化湿和中法、化瘀佐行气通降法。  相似文献   

14.
化湿逐瘀法治疗脂肪肝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笔者以化湿逐瘀法治疗脂肪肝6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邵荣世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液,主肌肉,主升清降浊,主统血的理论,认为某些疑难疾病的发生多与痰、湿、热、瘀等有关,而脾胃为其源。临床从脾胃论治疑难病,如清泻心脾、化湿和中治疗重度口角炎,方选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温运脾胃、化湿和络治疗顽固性荨麻疹,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清热化湿和络法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癣,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清肺通腑泄热法治疗面部痤疮,方选宣白承气汤加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刘明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证经验。刘教授从湿论治周围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体现在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谨守病因病机为诊疗思路。以"祛湿"为基本治则,在治疗中运用宣肺化湿法、健脾渗湿法、温肾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活血利湿法、祛痰化湿法等法。在内治法基础上,适时辅以外治法,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湿邪易犯脾胃,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笔者团队治疗慢性胃炎湿邪致病的临证思路及用方用药特色,并附以验案,具体治湿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温化寒湿法、升阳化湿法。  相似文献   

18.
湿热疫毒瘀郁、肝胆疏泄失司是肝细胞性黄疸发生的主要病理环节,清化疏利是基本治疗大法。清化者,清解泄化疫毒湿热瘀血,祛邪以治本;疏利者,疏肝利胆退黄,引邪外出以治标。临床尚须辨清湿、热、瘀之孰轻孰重,疏肝与利胆的主次轻重,以及有无脾虚、肾亏、阴伤、血耗等,灵活组方用药。具体主要有清利肝胆湿热法、健脾疏肝化湿法、凉血化瘀解毒法、温补脾肾化湿法和软肝化瘀疏郁法。  相似文献   

19.
张宗礼教授认为"湿邪困脾"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其病理机制,运用"醒脾法"治疗,以助脾运、开脾郁、复升清、畅枢机。将"湿邪困脾"分为4型,即脾虚湿困、湿热蕴脾、湿困脾阳、湿浊中阻,分别采用醒脾行气化湿、醒脾清热化湿、醒脾温阳化湿、醒脾化湿泄浊进行辨证治疗,并阐述醒脾法治疗该病时的配伍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自拟清热化湿汤、暖宫散湿汤,配以经期静脉滴注抗生素,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治愈率67.85%,有效率96.4%。结论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粘连阻塞性不孕,以湿热下注,寒湿阻滞多见。临床用清热化湿,暖官散湿,配以行气活血化瘀之品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