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药炮制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家发 《河南中医》2002,22(2):68-69
炮制是指根据中医中药理论 ,按照临床用药和制剂、调配的不同要求 ,以及药物自身性质 ,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或特殊处理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方法主要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五大类。近年来 ,随着中医学和中药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在中药炮制领域里 ,以传统炮制原理和方法为基础 ,结合中医处方用药的特点和中药炮制技术的经验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方法 ,阐明中药炮制原理 ,探索中药炮制方法 ,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就笔者所接触的一些文献资料 ,对中药炮制原理与方法作一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以求教于同道。1 中药炮制的…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中药炮制学专家王孝涛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7章,分别介绍了中药净选、切制、酒制、醋制、盐制、姜制、蜜制、药汁制、油制、炒制、烫制、煨制、煅制和制炭14种方法,每一种方法均介绍了炮制作用及制作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贮存保管知识。书后有中药材采收与加工,毒性中药品种及中医配伍用药禁忌附录,便于读者查阅。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基层从事中药炮制生产、中药调剂、中药经营管理人员及药农阅读,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简明中药饮片炮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书简介     
《简明中药饮片炮制与应用》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著名中药炮制学专家王孝涛研究员编著。全书共分 17章 ,分别介绍了中药净选、切制、酒制、醋制、盐制、姜制、蜜制、药汁制、油制、炒制、烫制、煨制、煅制和制炭 14种方法 ,每一种方法均介绍了炮制作用及制作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贮存保管知识。书后有中药材采收与加工 ,毒性中药品种及中医配伍用药禁忌附录 ,便于读者查阅。内容丰富 ,科学实用 ,可操作性强 ,适合基层从事中药炮制生产、中药调剂、中药经营管理人员及药农阅读 ,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新书简介…  相似文献   

4.
反佐法刍议     
文章论述了反佐法的渊源与本义,应用的原则与适用的范围.具体讨论了反佐法应用的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反佐法的概念及与佐制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中药炮制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宗祥 《国医论坛》2003,18(1):48-49
中医一向重视中药炮制 ,并对中药炮制如何更好地结合临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传统的制药原则是 :相反为制 ,相资为制 ,相恶为制 ,相畏为制。其具体炮制方法为 :或制其形 ,或制其性 ,或制其质 ,或制其味。正如明代陈嘉谟在其《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指出 :“凡药制造 ,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酒制升提 ,姜制发散 ,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 ,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乳制滋润回枯 ,助生阴血 ,蜜制甘缓难化 ,增益元阳 ,陈壁土制窃真气 ,骤补中焦……有剜去瓤免胀 ,有抽去心除烦……”关于中药炮制与临床的关系 ,大致有以下…  相似文献   

6.
附子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了理清历代中药附子炮制加工方法,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回溯核查西汉至清朝时间本草原著59部,并查阅建国后各版《中国药典》8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和地方炮制规范14部,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与附子炮制有关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附子传统的炮制方法较多、历史悠久,始见于汉代,其方法多为炮、煨、炒、烧等;唐代以后,增加了黑豆制、蜜制、姜制、醋制、甘草制、童便制及多种辅料浸制、煮制、蒸制的炮制方法,其主要目的均在于解毒。古人认为附子不宜用黄连、童便炮制,现早已废除。自明代起,附子用胆巴腌制防腐,再采用水火共制的加工方法来实现减毒增效,经历了"火制-单一辅料炮制-多种辅料水火共制"的变迁。通过系统概况中药附子炮制历史沿革,可为附子炮制、商品规格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7.
略谈部分种子及果实类药物清炒改砂烫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对药物进行特殊的加工处理 ,使之符合治疗需要。由于中药的品种繁多 ,不同性质的药材或不同的用药目的 ,需要有相应的炮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以保障炮制品的质量。正所谓制药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药效。总之 ,炮制是保障药物发挥医疗作用的重要措施。1 药物清炒的目的药物炮制的制作方法可分为净选、切制、炮炙和其他方法等。炮炙是指用火制和水火合制处理药物的一种炮制方法。炒和烫是火制的一种处理方法。药物的炒法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即…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中药制剂的要求,对中药进行的一种加工处理方法。是提高中药质量与疗效,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药炮制受到忽视,质量有所下降。因此,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各种炮制方法和原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就中药炮制理论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谈谈对炮制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明代陈嘉谟所著《本草蒙筌》中记载:“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造法虽多,不离于此,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  相似文献   

9.
单镇 《山西中医》2013,29(3):35-36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解毒去毒方法包括净制、炒制、加辅料制、煮蒸制、烊制、复制、去油制霜、水飞、提净等,通过对上述中药炮制解毒去毒机理的科学分析,有助于中药炮制技术的继承与发扬,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服务.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中药炮制的净制、切制、炮制及炮制辅料等各工序的质量对中药药效的影响分析,探讨提高中药炮制质量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中药炮制的质量,保证中药的临床药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天文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现代天文学、宇宙生物学知识,在前人的基础上解读了阴阳、五行的天文学背景:①中医学的阴阳之道,泛指天体的万有引力、电磁波、高能粒子流之向背及强弱.人体的阴阳来源于人类在经过亿万年的天体阴阳特性作用下,从原生物选择性进化的结果.②七曜周旋,有地自转之昼夜阴阳,地公转之季阴阳,月绕地之阴阳,火星之阴阳,木星之阴阳.③水星10年周期运动呈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状态有依次属木、火、土、金、水的相生相克五行特性.计入火星之阴阳特性叠加,分甲、丙、戊、庚、壬阳五行,乙、丁、己、辛、癸阴五行.人体之腑脏阴阳五行来源于人类在经过亿万年天体阴阳五行特性作用下选择性进化的结果.④金星5年周期运动呈现五中运五行特性状态.计入火星阴阳特性之叠加,使各中运具有阴阳特性,并随年交替.⑤土、火、金、水、木五曜在六十甲子年周期运动中呈现15对阴阳独立状态,比拟为15对阴阳纳音五行.⑥纳音五行应纳入中医学理论构架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煤工尘肺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规范其中医证候名称,研究其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现代文献检索,利用Excel软件建立煤工尘肺的证候类型文献数据库、录库,统计分析。结果将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候由规范前的36个缩小到了15个。总结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虚证多为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阳虚证、肺阳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实证主要有痰热闭肺证、瘀阻肺络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肾水凌心证;感受外邪时,常见风寒袭肺证、风热闭肺证、表寒肺热证。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因病性主要为气虚、热(内)、阴虚、痰、瘀、阳虚、风(外)、寒(外)、湿(内)。结论煤工尘肺目前没有统一的中医证候名称及诊断标准,现有文献采用的是自拟标准或没有标准,不便于疾病诊疗规范的制定,目前急需制定相对统一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煤工尘肺稳定期常可见虚实夹杂,以虚证多见;当感受外邪时也可以并见外感疾病。临床实践,中医当辨明同一疾病表现出的不同证候。  相似文献   

13.
罗元恺教授论治不孕不育症学术经验介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结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论治不孕不育的学术精华与临证经验,罗教授推崇肾主生殖的理论,率先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学术观点,并以此指导不孕不育的研究,取得成果,在论治不孕不育症方面,提出不孕不育必须夫妇双方诊治,强调医无定方,结合辨辨证,种子首重调经,安胎尤重肾脾,指导心理调摄,注意生活因素等学术观点,罗教授临证中把不孕症分为肾虚,肝郁,气滞血瘀,痰湿内阻和气血虚弱5个主要证型,提出常用代表方,并创制了促排卵汤,对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防治,创新了滋肾育胎丸,在论治男性不育方面,亦积累了独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湖南省名中医陈新宇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具有高复发性、高致残率、癌变高风险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病机为湿热蕴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肠道脂膜血络受损。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涉及肝、肾。治疗上,应谨守病机、合理兼顾、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活动期宜清肠燥湿,缓解期宜健脾祛湿,用药时注意寒温结合、清补并用,调理时注重药膳结合,适时结合中药灌肠、内外结合之法。临证时陈新宇教授主张分期论治、标本兼治,运用中药汤剂结合自制中医养生膏方、食疗方、中药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5.
不同茬口对当归根际微生物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新慧  张恩和 《中草药》2008,39(2):267-269
目的 研究当归正茬、迎茬、重茬和三茬4个不同茬口对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产量及麻口病出成率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茬口根际土壤采用稀释平板法进行微生物培养,细菌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真菌用马丁氏培养基,放线菌用改良高氏1号培养基.结果 迎茬、重茬和三茬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分别比正茬降低了15.76%、30.67%和34.24%,真菌分别比正茬增加了24.73%、119.28%和135.77%,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比正茬降低了47.90%、78.84%和80.63%,当归总产量分别比正茬下降了10.59%、29.52%和57.85%,麻口病出成率分别是正茬的1.37、2.52和4.12倍.结论 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数减少,其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明显增加,对连作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减小,当归一等归出成率和总产量明显下降,而三等及等外当归出成率及麻口病出成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吕东霞  张帆  秦佳琪  张慧雨  贺震  魏玉辉 《中草药》2024,55(5):1761-1769
随着中草药的广泛应用,有关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的病例报道显著增加,然而中药及其代谢产物成分繁杂,其所诱导肝损伤的物质基础及机制也较为复杂,导致HILI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目前临床诊断HILI主要依据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整合证据链法、结构化专家观点程序法及中医诊断等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早期诊断对于HIL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是最有潜力的方向,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为此,在论述HILI的常见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对HILI的临床诊断方法的现状及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HILI的诊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关国内外中药发明专利申请数据,了解NSCLC相关中药专利研发现状。方法:以关键词和IPC分类号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NSCLC相关国内外中药专利申请文献,并对其整体态势和技术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NSCLC相关中药国外发明专利47件,国内发明专利164件。国内专利申请逐年增多,申请量以山东、江苏、北京等省市居多,大专院校和企业是国内申请人的主要类型,技术领域以中药为主,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制备方法是主要发明内容;国外专利申请处于零散状态,申请地域以韩国、美国、日本申请居多,企业是国外申请人的主要类型,近半数专利为多个申请人共同申请,技术领域涉及中药、食品、化妆品等,中药提取物是国外专利主要主题类型。结论:中国NSCLC相关中药专利质量相对较低。应加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培养,提升专利质量;提升创新主体专利布局意识,拓展研发领域,加强合作,培育优势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8.
向心力和离心力是形成生命运动的动力,生命现象是能量在特定大小时的一种物质空间变化方式。人类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在早期是从阴阳开始,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阴阳理论,中医是基于阴阳学说上的古代人体科学,有天地人合一,人与自然宇宙一体的认识,是一种描述在人体中,物质,空间,能量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作用下,三种状态转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论湿     
湿为浊邪,外湿易困阻清阳,蒙蔽清窍;阻于皮肤,逆于腠理;流注肌肉关节,阻痹经络。内湿源于脾胃,待其既成,多以脾胃为中心,以三焦为通路,蒙上、滞中、闭下,使气、水运行通路受阻。内湿与外湿在病因上虽截然不同,但二者相召相引,常相兼为病。湿邪外袭常易内归脾胃,脾失健运又易滋生内湿;脾运不健、内湿素盛之体,又每每容易招致外湿而发病。最后,湿浊常随环境气候和体质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兼化。湿之为病首当辨其病位所在,其在上、在肌表者宜宣发为主;在中上焦,清阳阻滞者宜芳香化湿为主;在中焦者宜苦燥为主;在下焦者宜渗利为主,同时辅以行气、健脾诸法。湿无定体,病因复杂,证候变化多端,临证审因辨证的同时尤须注重辨舌苔脉象。湿邪致病,舌苔多腻,观其厚薄、部位、颜色可辨湿之多少、部位、寒热;其脉象多濡,或见滑缓、滑数。在治疗上,要着眼三焦,重视湿邪之所在,灵活运用表散、宣上、畅中、渗下、健运、行气诸法,因势利导,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20.
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界对其中医病机的认识各家不一。薛鸾教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关键在于燥毒内犯致气血同病,终致虚、瘀、毒三者胶结为患。基于对本病病机的认识,提出以解毒、通路、生津三法并举的治疗思想,并认为在此三法中解毒以祛其标、通络以使邪无所附、生津以固其本。临床实践中以此治疗思想为法则,灵活运用解毒、通路、生津三法,实践证明本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剖析薛鸾教授运用解毒通络生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之理论及实践,旨在总结学习其治疗本病的思想及个人经验,发掘中医治疗本病之特色,为今后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以期为中医在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