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腰骶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临床、脑脊液细胞学、骨髓像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本文2例患者均以腰疼无力为首发症状,缺乏一般白血病临床表现,均先经脑脊液细胞学拟诊,后经骨髓检查证实为白血病.结果白血病脑脊液损害发生率为0.4%~10%.中枢系统白血病由白血病细胞侵犯脑膜引起,发现最初侵犯蛛网膜血管周围,特别是破坏软脑膜-胶质膜,白血病细胞便可侵入脑脊液.结论以腰骶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少见,临床易误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作为中枢系统白血病主要诊断依据,尤其是对少见髓外白血病的确诊将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首先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和主要临床表现的白血病较为少见,现将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而首先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的广泛神经系统损害1例(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白血病在神经系统损害的临J未特点.方法:报道1例以神经系统多灶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结合病史、CT、MRI、脑脊液及骨髓穿刺检查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白血病可浸润神绛系统的任何部位,神经症像可作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结论:神经损害是白血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任何年龄的患者,都应高度警惕是否伴有肿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脑膜癌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改变。方法:对1998年9月到2004年12月收治的20例 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 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另外还可表现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 检查均发现癌细胞,其中有四例经丫啶橙荧光染色结果阳性。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 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脑膜癌病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膜癌病系指脑和脊髓之软膜的弥散性癌转移,而脑脊髓内并无肿块。其神经症状较复杂,临床上易误诊为各种脑膜炎或后颅凹占位性病疫。现将我院1985~1987年经临床和脑脊细胞学检查证实的9例脑膜癌病报告如下,并进行分沂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30~66岁,平均49.4岁。9例病人均使用粟氏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1)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大量恶性肿瘤细胞而确定诊断。二、临床表现:本组9例均有头痛,并进行性加重,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8例,以腰腿痛为首发症状者1例。伴有呕吐7例,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少见疾病。本文报告8例,临床确诊脊髓动静脉畸形5例,高血压动脉硬化、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脊髓侵犯、霉菌性脊髓炎各1例。临床上以突发性腰背部疼痛为特征,并有脊髓损害症状以及头部症状。根据病史,结合腰穿检查血性脑脊液确诊。并通过椎管造影,CT扫描、MRI检查及脊髓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病因。治疗上常采用外科手术、栓塞治疗、腰穿置换疗法,理疗及神经活化剂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影响脑膜癌病脑脊液细胞学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脑膜癌病的脑脊液中,38例发现瘤细胞(约82.6%);40例腰穿脑脊液中,35例检到瘤细胞;6例脑室穿刺脑脊液中,3例检到瘤细胞;35例腰穿脑脊液检到瘤细胞中,26例为第一次检到瘤细胞,5例第2次检到瘤细胞,3例第3次检到瘤细胞,l例3次以上检到瘤细胞;6例硬脑膜-蛛网膜强化者仅l例脑脊液细胞学检到瘤细胞;4例软脑膜-蛛网膜强化者脑脊液细胞学均检到瘤细胞;38例原发肿瘤中,19例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均检到瘤细胞,7例肺癌检出4例,5例胃癌检出3例,4例乳腺癌检出2例,1例室管膜瘤全部检出,1例脑淋巴瘤全部检出。结论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脑脊液的来源、腰穿检查的次数、脑膜癌病病变的位置、原发肿瘤及组织类型均为影响其敏感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脑膜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3例脑脊液中均查到癌细胞。结论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转移肿瘤,临床多以进行性加重的高颅压表现为首发症状,多累及脑膜、颅神经,头颅MRI增强扫描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反复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附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很少见,本文报道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以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临床以半身无力为主要症状,头颅CT、MRI检查示占位性病变,其中1例多发(3个病灶),1例单发.分别经脑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瘤.1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双侧视力障碍伴双下肢无力,经头颅CT、MRI检查未见异常,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及免疫分型,诊断为淋巴细胞瘤.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特别是侵犯脑膜而非脑实质时,影像学检查有时也很难确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为这些患者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说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 ,现总结我院自 1989年 2月~ 1999年 5月间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 2 4例脑膜癌病患者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  2 4例中男 12例 ,女 12例 ,年龄 19~ 6 5岁 ,平均 4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脑部症状 (头痛、呕吐、精神症状、抽搐、意识障碍、病理征及脑膜刺激征 )、脑神经症状(Ⅱ~Ⅹ )和脊神经症状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多发性周围神经感觉障碍、颈痛及腰骶痛 )。全部患者住院后行腰椎穿刺1~ 4次 ,除测压、留取脑脊液检查生化及常规外 ,另取脑脊液 2ml,以侯氏简易细胞沉淀仪收集标本 ,95 %酒…  相似文献   

11.
脑膜癌病的临床,病理及脑脊液细胞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对20例脑膜癌病的总结分析看出,脑膜癌病在临床上可出现脑症状,颅神经症状,脊神经症状。本病头部CT及头部MR检查往往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变轻微或无改变,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能发现癌瘤细胞,脑膜癌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在脑膜,脑实质内并无转移灶。  相似文献   

12.
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脑脊液资料。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头痛、背痛31例,脑神经损害18例,脑膜刺激征25例。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软脑膜弥漫性异常增强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32例,细胞数增多41例,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44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5例为颅内原发肿瘤,其余39例颅外转移肿瘤细胞学分类为腺癌33例、恶性淋巴瘤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及鳞癌1例: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11例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2002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1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亦可有视觉障碍、复视、眼睑闭合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发作性上背部疼痛,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头部CT及MRI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200-400mmH2O),其中8例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癌细胞,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来源于肺癌5例、乳腺癌3例、胃癌1例、卵巢癌1例、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5例于发现原发肿瘤之前即有神经系统症状。11例患中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院内死亡,3例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结论 对以头痛、呕吐发病伴脑神经、脊神经受损,并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头部CT及MRI无明显异常,应考虑脑膜癌病的可能,及早行全身检查寻找原发病灶,以脑脊液发现癌细胞为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脑膜癌病系癌肿向颅内转移的一种特殊类型,癌细胞弥散浸润软脑膜或脊膜,而颅内无占位性病灶。临床表现以脑、颅神经、脊神经损害为主等症状。多在病程中能发现原发灶,但较隐匿,部分病例也可先于原发灶表现于临床。本文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脑膜癌病。现分析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5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2岁,最大69岁,平均45.4岁,30~40岁3例乳腺癌1例,肺癌1例,甲状腺癌1例,粘液癌1例,原发灶不明1例。5例均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均经头部CT扫描排除颅内占位性转移。 (二).临床表现:本组从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7天,最长3个月,平均55天。首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淋巴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13例淋巴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诊断、治疗经过,排除继发性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关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其中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T)3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9例,1例具体病理类型不详.对其周围神经受累的类型和部位、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影像学、电生理学以及腓肠神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13例中10例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于淋巴瘤明确诊断之前,其中8例以周围神经系统症状首发:11例脑神经受累,8例腰骶神经根受累,6例同时合并听力减退及腰骶神经根受累.脑脊液检查主要呈现蛋白定量(13例)、白细胞计数(8例)以及脑脊液压力(5例)升高,葡萄糖水平降低(7例);细胞学检查可见异型淋巴细胞(9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重排检测主要表现为B细胞标记抗原(CD19、CD20、CD79α)阳性(3例),CD20阳性细胞数日增加(1例),以及CD4阳性细胞数目增加、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阳性和抗体IgH阴性(1例).肌电图检查显示,周围神经轴索病变或合并髓鞘损害(9例).腓肠神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呈轴索变性和(或)脱髓鞘病变且无淋巴瘤细胞浸润(3例).头部及腰骶部MRI检查显示,双侧听神经及马尾神经根增粗、强化或脑膜强化.13例中9例系由淋巴瘤细胞直接浸润脑脊膜神经根所致,1例为淋巴瘤转移和局部肿大淋巴结压迫引起,其余3例无明确肿瘤细胞浸润证据,结合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副肿瘤综合征可能.结论 淋巴瘤可通过肿瘤细胞直接浸润或副肿瘤综合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在淋巴瘤明确诊断前即可出现,临床应对此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12例肺癌致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2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肺癌致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呕吐,头颅CT或MRI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脑脊液生化检查蛋白升高者多见,细胞学检查均见癌细胞,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经治疗后25%的患者获得缓解.结论 对以头痛、呕吐发病,伴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且CT及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应高度警惕脑膜癌病的可能,鞘内注射加全身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脑膜黑色素瘤病五例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膜黑色素瘤病的临床、脑脊液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诊断的脑膜黑色素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腰穿检查结果。结果5例患者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脑神经损害以及脊神经根性疼痛为主要表现。1例有左眼视乳头上方视网膜隆起伴色素沉着,4例皮肤有先天性色痣,其中2例为先天性巨大色痣。5例腰穿压力均≥180mm H2O(1mmH2O=0.0098kPa),3例为血性或淡黄色脑脊液,4例蛋白增高,3例葡萄糖降低。2例头颅MRI增强检查显示软脑膜异常强化。病理学检查:3例腰穿可见恶性黑色素瘤细胞;1例腋窝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可见恶性黑色素细胞浸润;1例尸体解剖可见脑底部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呈弥散性黑色素瘤浸润。2例诊断为转移性脑膜黑色素瘤病,3例可能为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瘤病。结论脑膜黑色素瘤病临床上表现为脑脊膜、神经根受累,常合并存在皮肤黑色素痣,腰穿检查常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检查脑脊液发现黑色素瘤细胞能够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视力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以"视力损害"为首发表现的7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7例患者均以视力模糊或下降为首发表现,均首诊于眼科,经检查眼底及视力均有损害,初诊为视神经炎、葡萄膜炎等,后经梅毒血清学实验及脑脊液检测均为阳性。结论:以视力损害为首发的神经梅毒临床较少见,3例为梅毒性视网膜炎血管损害,4例为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的眼部表现。对不明原因的视力损害,尤其是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的患者要考虑梅毒的可能性,必须常规行血清和脑脊液的梅毒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9.
12例脑膜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神经内科2000年3月~12月收治的12例脑膜癌病.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11~75岁,平均5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者11例,精神症状1例,合并意识障碍3例,颅神经损害3例,抽搐1例。本组无脊神经受累症状。视乳头水肿者4例,有病理征2例,全部病例均有颈抵抗。 1.2 腰穿结果 全部患者住院后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生化检查,另取脑脊液2ml.以粟氏简易细胞沉淀仪收集标本,瑞-姬染色,光学显微镜行细胞学检查。颅内压增高10例,生化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我科收治的临床少见的4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患者。方法1例疑似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1例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1例为疑似脊髓横贯性损伤,1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住院后,出现四肢软瘫、临床检测肌电图呈神经源性受损,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采用激素及营养神经治疗病情好转。结果作者体会AIDP可以有颅神经、脊髓和小脑损害、高颅压的首发症状,但动态观察仍以运动损害较重,颅神经运动根的选择性损害,主观感觉障碍重于客观感觉障碍,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相对良好的预后等特点。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