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心通督法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出特异性大鼠后随机分出6只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复制VD大鼠模型,造模后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调心通督法针刺组,每组6只。于造模成功后及治疗后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双侧海马bFGF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增加,且找到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西药对照组、调心通督法针刺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调心通督法针刺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海马区bFGF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及调心通督法针刺组海马bFGF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调心通督法能明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上调海马bFGF表达,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去卵巢组、假手术+罗格列酮组、去卵巢+罗格列酮治疗组,第15周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第16周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区的TNF-α、IL-6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大脑海马区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大脑海马区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去卵巢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海马TNF-α和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影响,探讨防治AD的机制.方法 选用4月龄KM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丹左组和脑复康组,每组20只.采用D氨基半乳糖胺(D-Gal)颈背部皮下注射复制AD小鼠模型.脑复康组、丹左组小鼠经相应药物按0.04 mL/g体质量灌胃,每日1次,连续5周后,进行水迷宫试验测试行为学指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 丹左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降低,改善效果强于脑复康组(P<0.01).结论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能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的含量,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治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Meynert核注射微量A131—40制备动物模型,选取百会、太溪、足三里电针治疗.以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区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海马区IL-1β、TNF-α的量增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经电针治疗后,IL-1β、TNF-α的量较模型组减少,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IL-1β、TNF-α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 mer’s disease,AD)炎症模型。方法: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先进行八臂迷宫训练,训练成功后,模型组大鼠侧脑室注射脂多糖,对照组大鼠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进行八臂迷宫测试分析大鼠的记忆能力,之后处死大鼠,进行HE染色观察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记忆能力明显减退,总记忆错误(TE)、参考记忆错误(RME)、工作记忆错误(WME)均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P〈0.01;模型组海马出现神经元损伤;模型组大鼠海马内GFAP、TNF-α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侧脑室注射LPS能够比较成功地复制AD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及D-半乳糖(D—gal)联合构建的复合型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中枢神经、血清及牙周组织的炎症因子的表达。方法采用24只2月龄雄性SD大鼠,共分2组,腹腔注射及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腹腔注射D—gal联合侧脑室注射A13—42建立的复合型AD模型组。Mom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神经元数量和形态变化,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各部分(皮质、海马)、血清及牙周组织中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型AD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中神经元形态皱缩,数量减少;CRP,IL-1,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血清和牙周组织中的CRP,IL-1,IL-6,TNF-α表达水平也升高〈0.01)。结论建立复合型AD模型,可较全面地模拟中枢神经炎症;牙周炎症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正常组,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2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断头取脑后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IL-6mRNA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存在记忆障碍,而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IL-6mRNA表达增加;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炎症因子mRN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kadaic acid,OA)海马CA1区多次微量注射建立拟AD模型大鼠,应用肾腧(双侧)、大椎穴位埋线治疗;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FAP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Ⅲ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及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有典型的凋亡改变,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多;(2)穴位埋线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第Ⅲ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及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增多,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现象改善,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穴位埋线可能是通过改善AD模型大鼠海马的超微结构和降低GFAP表达的机制而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蒋凌飞  吕燕  陈炜 《中医学报》2020,35(1):136-139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D-aspartate,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头穴透刺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侧脑室注射建立AD模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NR2A、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记忆能力比较:造模后,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大鼠海马NR2A、NR2B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R2A相对表达量升高明显(P<0.05),NR2B表达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NR2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NR2B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针刺组NR2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西药组(P<0.05),NR2B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能够减少AD模型大鼠海马NR2A的表达,提高NR2B的表达,从而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肠道菌群人源化大鼠模型探讨体外循环(CPB)后肠道菌群紊乱可否通过激发炎症反应参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发生。方法 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伪无菌大鼠(S)组、伪无菌大鼠+接种健康人源粪菌滤液(NP)组和伪无菌大鼠+接种PND患者粪菌滤液(P)组。造模成功后对所有组别大鼠粪便进行宏基因组学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GFAP、p-Tau蛋白的表达水平,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造模后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结果 宏基因组学测序结果显示粪菌移植后3组大鼠肠道菌群各自聚集,分区良好;S组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P<0.005)、P组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P<0.005)、NP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P<0.005)相对丰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NP组和P组IL-1β(P<0.05)、IL-6(P<0.05)和TNF-α(P<0.05)的浓度显著降低,GFAP(...  相似文献   

13.
鲁光辉  李新峰  冯亮  罗玲  王海华 《浙江医学》2021,43(19):2058-2062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癫痫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B低、中、高剂量组(2.5、5、10mg/kg)和丙戊酸钠(VPA)组(300mg/kg),每组3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备癫痫大鼠模型;注射匹罗卡品前30min,GB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浓度为0.5、1、2mg/ml的GB溶液5ml/kg;VPA组腹腔注射浓度为60mg/ml的VPA溶液5ml/kg;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ml/kg。记录各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发作持续时间并采用Racine评分评估癫痫发作程度;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进行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检查;黄嘌呤氧化法和钼酸铵法分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ELISA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B中、高剂量组和VPA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程度降低(均P<0.01);逃避潜伏期缩短且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或0.01);海马神经元病变明显改善;海马组织SOD、CAT活性升高且MDA水平降低(P<0.05或0.01);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均P<0.01)。与VPA组比较,GB高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程度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且穿越平台次数增多,SOD活性升高且MDA水平降低,TNF-α、IL-6水平降低(P<0.05或0.01)。结论GB能够延长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缩短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发作强度,改善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GB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达纳康(EGb761)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类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神经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35造成类A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莫里斯(Morris)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并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研究类AD大鼠神经元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APP mRNA表达;观察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的变化以及EGb761的影响。结果类AD模型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出现空间记忆能力下降,皮层、海马APP mRNA的表达上调;海马、皮层GFAP阳性胶质细胞和IL-6 mRNA以及海马IL-1βmRNA表达增高。EGb761能够提高模型大鼠定向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皮层GFAP阳性胶质细胞表达,降低海马部位APP mRNA的表达。结论EGb761能显著改善Aβ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降低海马APP mRNA表达,减轻神经细胞的炎症和免疫联级反应。提示有效控制AD患者脑内Aβ免疫联级反应是EGb761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肽(AB)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中海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蛋白激酶2(MK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与老年性记忆力减退的关系,研究炎性机制及信号转导在A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下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建立AD动物模型,通过Y-迷宫测试、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blot等方法,观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及MK2和IL-6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Y-迷宫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受损(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变性、缺失,胶质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MK2和IL-6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多见(P〈0.05);Westemblot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MK2条带增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K2信号转导通路在AD的炎症反应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3组,对照组大鼠12只,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各15只。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VD模型。红景天苷组大鼠于造模后7d给予红景天苷10mg/kg(1.5g溶于1L0.9%氯化钠溶液,6.7ml/kg)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6.7ml/kg)灌胃,3组均为1次/d,连续4周。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丙二醛(MDA)、TNF-α、IL-6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缩短,海马MDA、TNF-α和IL-6水平均升高,SOD活性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MDA、TNF-α和IL-6水平均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明显改善VD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的损害,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电针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内β-AP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AD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50只,进行行为学测试后,选取符合标准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造模方法采用微量注射每侧侧脑室10%链脲霉素10μL建立AD模型,电针组经电针刺激"百会"、"大椎"、"足三里"穴进行治疗。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海马组织内β-AP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电针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程明显缩短(P<0.01),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升高,第1次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内β-A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β-A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电针治疗后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针刺可降低AD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内β-AP蛋白表达水平,说明针刺对AD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D)样神经炎症模型。方法 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模型组(n=15)。模型组大鼠每周1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0.5 mg/kg,连续13周,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溶媒。13周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大鼠,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表达及淀粉样蛋白(Aβ)含量,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β、COX-2)蛋白表达,以及调控信号IκB-α含量及p-NF-κB p65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海马组织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突触结构模糊不清。模型组大鼠海马的APP、β-分泌酶与TNF-α、IL-1β、COX-2蛋白表达,Aβ含量及调控信号p-NF-κB p65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IκB-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反复腹腔注射脂多糖可诱导大鼠AD样神经炎症,该模型操作简单、稳定,可用于大鼠AD样神经炎症的发生机制研究及抗AD药物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中神经元核抗原(NeuN)、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及丁苯酞对其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立体定位仪向左侧海马微量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的方法建立AD大鼠模型,通过Y-形电迷宫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60天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喂养60天以后取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NeuN和I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海马各区NeuN阳性细胞明显减少,IL-1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丁苯酞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改善,其海马各区NeuN阳性细胞明显增多,IL-1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能够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抑制IL-1的表达、减少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FK506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 AD模型组和FK506组采用Aβ1-42海马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FK506组以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 FK506)干预。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实时定量PCR(RT-PCR)、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促凋亡蛋白(Bad)、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增高( P<0.05),而FK506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0.05);Bad基因转录及其蛋白表达在AD模型组与FK506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而FK506可显著减少AD大鼠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激活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AD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活化的钙调神经磷酸酶可能通过介导Bad去磷酸化而激活Caspase-3,最终导致细胞凋亡。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可通过阻断该途径来治疗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