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位立体动正整脊手法加参麦针局部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三位立体动正整脊手法加参麦针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及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73%。结论:三位立体动正整脊手法加参麦针局部注射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起效直接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卧位旋牵手法配合脉络宁针痛点病位注射加药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予卧位旋牵手法 脉络宁局部注射 中药药熨及内服药物 静滴西其丁治疗;对治疗前后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3周后,眩晕或颈部疼痛症状缓解,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卧位旋牵手法配合脉络宁针痛点病位注射加药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加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8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被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脉络宁微波组。西药组42例只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脉络宁微波组4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脉络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加微波治疗。结果西药组显效率59.5%,总有效率78.6%。脉络宁微波组显效率77.8%,总有效率93.3%。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脉络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加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比只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脊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体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脊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5.
丁育忠 《江西中医药》2008,39(11):50-51
目的:对比整脊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7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162例,对照组155例。治疗组采用整脊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两组都采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的葡萄糖溶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服用活血止痛等药物。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7%。结论:整脊手法调整椎体小关节较单纯传统推拿手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牵引+依托考昔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证候积分、VAS评分、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有效减轻颈部症状体征,提高局部活动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客观评价比较"整颈三步九法"与普通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40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整颈三部九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治疗,2组均为每隔日按摩1次,每次30分钟,7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采用颈椎病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表及C4-5椎体角度位移度数,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客观评价分析,得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整颈三步九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8.
脉络宁及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脉络宁注射液及中药汤剂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变化。结果表明有效率87.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结合中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刮痧在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刮痧、刃针、手法整脊对10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做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对照,进行随访1a;并与104例刃针、手法整脊组对照.结果:治疗组104例,治愈99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104例,治愈90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38%.两组比较,P<0.05.结论:用刮痧、刃针、手法整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翔  李蠡  王拥军  吴韬  刘萌 《中医正骨》2003,15(8):14-15
为了观察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以证明此疗法的正确性。以采用卧位整脊疗法治疗的 1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例为观察组 ,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 9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等方面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卧位整脊疗法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表明卧位整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刀松解剥离结合药物注射配合推拿对218例颈椎病眩晕患者治疗1-5疗程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80人经1个疗程达临床治愈,36人经2-3个疗程治愈,2人经3-5个疗程显效。有效率99.1%。结论:针刀联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高、安全、无风险,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小针刀配合整脊手法,对照组单纯用小针刀.采用VAS视觉疼痛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讨论中医整脊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方法: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文献资料,对中医整脊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作进一步的归纳,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现整脊复位手法,提出不足与展望.结果:明确和掌握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个体不同病情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蔡国雄  钟强 《新中医》2012,(4):112-114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加颈椎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纽采用整脊手法、颈榷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对照纽采用颈椎牵引加口服西乐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应用Odom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整脊手法加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简、效、廉、便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林志宏  许巩固  王和鸣 《光明中医》2022,37(6):1049-1051
目的 观察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观察2组疗效、血液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整脊通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研究,选择本院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10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试验组53例采用整脊通督法,比较2组脑供血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基底动脉Vm、右椎动脉Vm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整脊通督法可迅速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脑供血情况,从而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针刀及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及试验组,对照组1仅用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2采取手法治疗,试验组采取小针刀及手法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改善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P〈0.01)。结论: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显效快、疗效佳、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联合整脊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刀松解剥离联合药物注射配合推拿方法对92例颈椎病患者治疗,疗程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70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结论 针刀联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高安全无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手法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2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O.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位动正”整脊手法联合通络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腰椎管狭窄症 (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 的临床 疗效。 【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LS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三位动正”整脊手法联合 通络活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三位动正”整脊手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 模拟量表 (VAS) 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 (JOA)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 评分、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以及血清 白细胞介素6 (IL-6) 、C反应蛋白 (CRP) 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1) 疗效方面,治疗 4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 96.67% (29/30) ,对照组为 63.33% (19/30) ,组间比较 (Fisher精确检验) ,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 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2) 腰部功能方面,治疗后,试验组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JOA评分较治 疗前明显升高 (P<0.05) ,而对照组仅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组间比较,试验组对VAS、ODI评分的降低幅 度及对JOA评分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 (3) 直腿抬高试验方面,治疗后,试验组的直腿抬高试验 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 (P>0.05) ;组间比较,试验组对直腿抬高试验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 组 (P<0.01) 。 (4) 血清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 ,且试验组对血清 IL-6水平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而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5) 安全性方面,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2/30) ,对照组为13.33% (4/30) ,组间比较 (Fisher精确检验)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三位动正”整脊手法联合通络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LSS患者疗效确切,在改善患者腰部功 能、促进患者康复以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面相比“三位动正”整脊手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