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胡芦巴提取物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胡芦巴提取物对DPPH及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测定新疆、安徽产胡芦巴、胡芦巴醇提物及胡芦巴总皂苷(TFGs)中的胡芦巴碱;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色谱柱为大连伊力特Hypersil ODS-1(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6∶14,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紫外法测定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薯蓣皂苷元的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43.2~864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n=9)为100.3%。胡芦巴碱含量:胡芦巴(新疆)0.66%、胡芦巴(安徽)0.62%,胡芦巴醇提物1.78%、胡芦巴大孔树脂提取物(TFGs)0.47%;薯蓣皂苷元含量:胡芦巴(新疆)0.78%、胡芦巴(安徽)0.85%,胡芦巴醇提物4.94%、胡芦巴大孔树脂提取物(TFGs)7.58%;胡芦巴各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IC50值:TFGs为1.2mg/mL、胡芦巴醇提物为0.6mg/mL、胡芦巴碱提取物为5.0mg/mL;胡芦巴各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IC50值:TFGs为6.5mg/mL、胡芦巴醇提物为3.3mg/mL、胡芦巴碱提取物为12.5mg/mL。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胡芦巴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含量测定;胡芦巴各提取物具有清除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胡芦巴为豆科植物胡芦巴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 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温肾、祛寒、止痛之功效。国外已有报道从胡芦巴中分离到甾体皂苷、黄酮、生物碱、香豆素等多种成分。作者对中国产胡芦巴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报道了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本文报道分离鉴定的另外9个化合物。 胡芦巴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其分为极性不同的4部分。石油醚部分经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Ⅵ;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Ⅸ。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Ⅰ~Ⅸ分别为24-甲基胆甾醇、β-谷甾醇、双咔唑、单棕榈酸甘油酯、硬脂酸、β-谷甾醇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胡芦巴碱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以胡芦巴碱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胡芦巴碱最佳超声提取工艺。结果 胡芦巴碱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30 min、提取功率500 W,胡芦巴碱提取率最高,平均提取率为0.588%。结论 本实验确定的超声提取工艺可用于胡芦巴碱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胡芦巴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其所含有效成分之一卵磷脂能够改进神经功能障碍及紊乱,恢复脑功能,增强记忆力以及抗衰老等。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芦巴中卵磷脂的含量,方法灵敏,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荆宇  赵余庆 《医学教育探索》2003,(12):1146-1149
胡芦巴为传统的温肾壮阳药,应用历史悠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胡芦巴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其活性成分引起国内外的关注。该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皂苷、黄酮及其苷、三萜、生物碱、香豆素、有机酸及油脂等。现对国内外有关胡芦巴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全面开发利用胡芦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胡芦巴三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foenum-graecumL.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7个三萜类化合物(包括3个三萜皂苷和4个三萜),通过测定理化常数、光谱数据等,鉴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羽扇豆醇、31-去甲环阿尔廷醇、白桦醇、白桦酸、大豆皂苷Ⅰ和大豆皂苷Ⅰ甲酯。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胡芦巴中分得,亦为胡芦巴属植物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宁夏固原四种地貌铁棒锤根中总生物碱含量。方法样品于秋末分别采自月亮山、六盘山、黑刺沟、隆德种苗园四个地区,经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以乌头碱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采自种苗园铁棒锤总生物碱含量为54.09 mg/g;隆德药材公司样品铁棒锤总生物碱含量为56.73mg/g;黑刺沟铁棒锤总生物碱含量为59.13mg/g;月亮山铁棒锤总生物碱含量为60.33mg/g;宁夏固原六盘山铁棒锤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69.25 mg/g。结论宁夏固原六盘山铁棒锤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高。  相似文献   

8.
黄芩百部配伍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芩百部配伍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 方法 通过薄层色谱法(TLC)比较黄芩、百部单煎与合煎黄酮与生物碱成分的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芩总黄酮的含量,运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百部生物碱作半定量分析,比较黄芩百部单煎与合煎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 结果黄芩百部合煎后每100 g黄芩中总黄酮的含量从单煎的5.774 g增加到8.487 g;生物碱含量合煎∶单煎为1∶ 1.061;黄酮种类基本不变;减少了一种生物碱成分. 结论 黄芩与百部配伍后合煎的化学成分不同于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百部有助于黄芩中总黄酮成分的煎出,黄芩对百部生物碱成分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烫伤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对黄连、黄柏、冰片进行色谱鉴别.薄层扫描法测定小檗碱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易于区别;小檗碱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914~5.48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1.41%;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17~0.085mg/ml.结论本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隋宇  王文苹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57-1158
目的研究胡芦巴对小肠主要胆固醇载体ABCG5/G8、ABCA1、SR-B1和NPC1L1在Caco-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降脂机制。方法将胡芦巴水溶液暴露于Caco-2细胞中24和48h作为治疗组,未加药者为对照组,从细胞中分离mRNA,进行Real-Time PCR分析,以GAPDH为内部标准测定ABCG5/G8,ABCA1和NPC1L1基因的表达。结果胡芦巴可以抑制胆固醇载体ABCG5(90%)/G8(80%)、ABCA1(70%)、SR-B1(70%)和NPC1L1(70%)表达。结论胡芦巴可抑制Caco-2细胞胆固醇载体的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方胡芦巴对乙醇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肝损伤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阳性组(联苯双酯150 mg/kg)、复方胡芦巴低(0.9 g/kg)、中(1.8 g/kg)、高(2.7 g/kg)剂量组,每组14只.经预防性给药10 d后,采用乙醇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6 h后眼眶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的含量.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复方胡芦巴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乙醇所致肝损伤动物模型的血清GPT、GOT含量(P<0.05).复方胡芦巴中、高剂量组肝组织中MDA含量低于模型组,而GSH含量高于模型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胡芦巴可改善乙醇引起的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对肝组织中TG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 复方胡芦巴对乙醇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葫芦巴、鹰嘴豆、石榴皮水提物对二肽基肽酶Ⅳ(DPP-4)体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DPP-4体外抑制模型,对新疆具有降糖作用的葫芦巴、鹰嘴豆、石榴皮3种植物水提取物进行筛选,选择抑二肽素A(IIe-pro-IIe)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比较3种水提物的IC50差异。结果 IIe-pro-IIe的IC50为(0.01±0.01)mg/mL,葫芦巴水提物IC50为(0.03±0.01)mg/mL,石榴皮水提物IC50为(0.19±0.13)mg/mL,鹰嘴豆水提物IC50为(0.09±0.07)mg/mL。结论葫芦巴、石榴皮、鹰嘴豆的水提取物对DPP-4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大庆地区马齿苋的内在质量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马齿苋先用石油醚除去亲脂性杂质,再用甲醇超声提取得到总黄酮;以槲皮素为对照,采用AlCl3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槲皮素在0.0624~0.998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4224X-0.0234(r=0.9991).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大庆地区马齿苋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鸡骨草中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芹菜素-6,8-C-二葡糖苷为指标,采用三乙胺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TEA-UV-VIS法)测定鸡骨草中总黄酮含量,采用L9 (34)正交试验优选鸡骨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芹菜素-6,8-C-二葡糖苷线性范围为0.000 507~0.101 4 mg/mL(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2%(RSD为1.54%)。鸡骨草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试验因素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 提取次数〉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的50%(体积分数)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45 min,3次试验鸡骨草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4.655 mg/g。结论 TEA-UV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稳定性,适合于鸡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和评价;优选的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胡芦巴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经预防给药10 d后,采用CCl4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6 h后眼眶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复方胡芦巴大、中剂量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肝损伤动物模型的血清AST含量(P<0.05),且可改善CCl4引起的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对动物体重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复方胡芦巴对CCl4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栽植的不同生长年限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信息、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以及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比较不同生长年限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以及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色谱柱为BDS Hypersil C18柱(250.0 mm×4.6 mm,5μm,Thermo),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50 min,流动速度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年限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有7个主要共有峰,在概貌上基本一致,但出峰数量和相对峰面积有所差别;1,2,3年生膜荚黄芪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02,1.23,1.79 mg/g,毛蕊异黄酮为0.337,0.121,0.119 mg/g,芒柄花素为0.101,0.031,0.032 mg/g.[结论]不同生长年限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含量随着年限的增长而增高,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新疆不同产地骆驼刺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nm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8个不同产地骆驼刺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新疆地区鄯善县、莎车县、乌鲁木齐县3个产地骆驼刺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含量分别为18.2、16.8、16.6mg/g,奇台县骆驼刺中总黄酮的含量最低,为7.3mg/g。结论该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作骆驼刺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同时也为骆驼刺药材的优选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红果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海红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00nm处测定海红果中的总黄酮。结果芦丁在0.011-0.055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1.3%(n=6)。海红干果中总黄酮含量为0.276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测定海红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泸州地区不同采收期仙鹤草进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为确定泸州地区仙鹤草的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仙鹤草的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测得泸州仙鹤草中总黄酮在0.0055~0.088m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为1.18%。泸州地区6月份采集的仙鹤草总黄酮含量为10.77%,7月份采集的仙鹤草总黄酮含量为12.38%,明显高于其它月份采集的仙鹤草中的总黄酮含量。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泸州地区仙鹤草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泸州地区仙鹤草采收期以6、7月份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寿地仙颗粒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寿地仙颗粒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在0.0052-0.0416mg/ml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15x+0.0035,r2=0.995,总黄酮含量为5.86%;样品在测定的100min内稳定、重现性良好;RSD为1.24%,回收率平均为95.51%,准确性相对偏差为0.9396%。结论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益寿地仙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