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曲靖市健康人群麻疹中和抗体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曲靖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个县市(区)4个年龄组205名健康人群,应用中和试验方法进行麻疹中和抗体检测。结果:麻疹中和抗体阳性率94.63%,GMT为1:34.94,抗体滴度达保护水平(≥1:16)占77.56%,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麻疹免疫史、麻疹病史GMT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曲靖市育龄妇女对麻疹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我市麻疹疫苗初免为8月龄是合适的;个别地区计划免疫存在薄弱环节,人群保护抗体水平低,是我市麻疹发病上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曲靖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个县市(区)为4个年龄组205名健康人群,应用中和试验方法进行麻疹中和抗体检测。结果:麻疹中和抗体阳性率94.63%,GMT为1:34.94,抗体滴度达保护水平(≥1:16),占77.56%,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麻疹免疫力,麻疹病史GMT差异有显著性,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曲靖市育龄妇女对麻疹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曲靖市麻疹疫苗初免为8月龄是合适的。结论:个别地区计划免疫存在薄弱环节,人群保护抗体水平低,是曲靖市麻疹发病上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山区2003~200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间接法测定特异性麻疹IgG抗体。结果调查409人,麻疹IgG抗体阳性393人,阳性率96.0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30。不同年龄组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抗体水平随着年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兰山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发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对重点人群实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华宁县1~7岁年龄段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状况和血清抗体维持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被调查的210名儿童进行麻疹IgG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200)率为85.71%,几何平均滴度(GMT)1:278.84,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05),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以1~4岁段儿童GMT水平较高,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和GMT无差异。结论华宁县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先后按期实现了以县或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85%的目标,在适龄儿童中建立了有效的预防麻疹的人群免疫屏障,从而有效控制了当地人群麻疹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特异性IgG和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1999—2001年监测1—39岁易感人群542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3.8%,GMT为1:822.52;不同年龄组人群抗体GMT差异显著,以15—19岁最低。检测疑似麻疹病例发病早期血清标本379份,麻疹IgM检出率11.1%,而风疹IgM检出率72.8%;标本来集及时率等反映检测质量的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结论]本地区自然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较高,短期内仍以散发为主,开展实验室诊断,为及时控制疫情、降低麻疹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2006年-2008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免疫状况。方法:采用麻疹血凝抑制(HI)试验对监测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总阳性率为92.44%,GMT为1:22.84。2006年-2008年麻疹抗体阳性率范围波动在89.15%~96.71%之间,抗体效价在1:7.52~1:32.22之间。不同年份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52.03,P〈0.01)。结论:江苏省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除0岁组偏低外,其余人群均有保护作用,提示应加强对0岁组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周良君  陈果  江智辉  王学军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50-1752
目的了解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掌握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绵阳市不同年龄的健康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582份血清样本,人群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17,抗体阳性522人,阳性率89.7%,抗体保护率76.6%;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的抗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8月龄的儿童和北川县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及GMT均处于最低水平,不同性别间抗体水平无差异。结论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接种质量、采取必要措施加强5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和人群麻疹监测工作,是实现该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费县农村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了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0~40岁健康人群368人,测定血清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水平。结果 HI抗体阳性350人,平均阳性率(95.11±1.12)%,GMT 1:(16.21±3.61),均以20岁以上成人组最低(P<0.01),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人群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做好后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在成人中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再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监测无锡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为制定消除麻疹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人群分为8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5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采用Excel数据库分析处理。结果共收集监测合格标本1794份,麻疹抗体阳性率为66.7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58.69,有效保护率31.94%。各年龄组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43,P〈0.01)。不同性别、不同免疫史状况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锡市健康人群对麻疹病毒的免疫水平较低,很难形成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罗湖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疫苗(MV)的免疫效果,在辖区内0~39岁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434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显示:434人中抗体阳性342人,阳性率为78.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l:542。以8个月--15岁儿童抗体阳性率为高(90.57%--95.37%),GMT各年龄组变化不明显,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53人,免疫成功率为96.23%;20--29岁组MV接种48人,免疫成功率为100%;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8.05和5.75倍。显示接种麻疹疫苗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现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和计划免疫工作质量,3年共检测2512份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间人群抗体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小学二年级组抗体阳性率最高(93.60%),0~7月龄组最低(3.09%);抗体GMT最高值出现在20~35月龄组(GMT=30.82)大学人群组最低(GMT=  相似文献   

12.
刘治  李永军  刘文芳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13-2214
目的了解山省临沂市河东区2003-200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测定特异性麻疹IgG抗体。结果调查409人,麻疹IgG抗体阳性393人,阳性率96.0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30。不同年龄组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水平呈现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结论河东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发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对重点人群实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3.
长春市2006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麻疹、腮腺炎等发病率上升原因,掌握易感人群,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2006年10月对长春地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采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滴度。结果母传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1.4%,母传风疹抗体阳性率为60.2%,母传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1%,GMT分别为1:1406、1:988、1:975;麻风腮疫苗的麻疹、风疹、腮腺炎免疫成功率分别为100%、92.6%、82.1%;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GMT和保护率为85.4%、1:1375和74.7%,风疹为86.1%、1:1256和69.9%,腮腺炎为28.0%、1:1164和21.3%。结论长春市控制麻疹的重点人群为〈8月龄儿童和〉14岁人群,腮腺炎的控制工作要针对各年龄组人群进行,其中中、小学生为重点。麻腮风疫苗的免疫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孕妇及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儿童最佳免疫月龄,为降低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孕妇麻疹抗体水平,婴儿胎传抗体衰减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孕妇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96%,GMT636.90。母婴配对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1.57%,GMT679.70;6月龄婴儿抗体阳性率为12.05%,GMT19.25,抗体滴度几乎在保护水平以下。部分母亲的抗体滴度和GMT虽然较高.但其婴儿抗体滴度都较低或者没有抗体。结论:建议将儿童麻疹基础免疫时间提前在6月龄、1岁复种及在18~22岁育龄妇女中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496名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检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为了解我地区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制订防治措施,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除麻疹的目的。方法 随机抽取温宿、库车两个县496名适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抗体滴度≤1:200为阴性,≥1:200为阳性,≥1:800为保护水平。结果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2.3%,GMT为1:273.3,IgG抗体≥1:800的占66.3%,≤1:200的占17.7%;汉族抗体阳性率为89.9%,GMT为1:626.9;维吾尔族抗体阳性率为79.5%,GMT为1:204.1。结论 提示近几年我地区存在麻疹暴发流行的可能性,维吾尔族聚集的农村地区发生麻疹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今后调整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抗体。结果城市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明显高于农村人群,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无显著性,但GMT以6~8岁组最低。结论加强偏远山区计免人员的业务培训,保证计免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冷链管理,以保证疫苗质量,从而提高健康儿童的免疫保护水平;同时建议在做好7岁年龄组儿童麻疹加强免疫的同时应开展4岁年龄组儿童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自然人群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状况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为监测麻疹易感人群状况预防麻疹暴发。方法:以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成5个年龄组,采集血清标本826份,用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用SPSS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自然人群麻疹阳性率为70.0%,GMT为1:399.85,强化免疫对低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而20岁以上人群最低,免疫后4-5年麻疹抗体有明显衰减现象;12-14岁同一年龄段中有加强免疫组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加强免疫组,不同地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强化免疫及复种对低年龄组麻疹发病率下降效果显著,福建省自然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不高,易感人群积累极易引起暴发,应对低年龄儿童,学龄儿童为重点采取强化免疫策略,可考虑将复种年龄提前至4-5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商丘市儿童麻疹免疫状况,预测麻疹疫情,为实施有效的麻疹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0月对全市9县(市)区的1岁~15岁部分健康人群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共检测900人,抗体阳性844人,阳性率为93.78%,抗体的保护率为92.07%,抗体的平均滴度(GMT)为1:2010.94。结论我市麻疹抗体的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年龄间抗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一定年龄加强免疫接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州市麻疹流行特征,评价抗体水平,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7年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ELISA法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麻疹发病率为9.599/10万,全年无疫情暴发。仓山、晋安等城乡结合区发病率较高,0~14岁为高发年龄段,3~8月为高发季节。病例中流动人口占50.7%,无免疫史占54.6%。抗体水平监测显示,流动人群、本地人群和孕妇的麻疹抗体阳性率类似,几何平均滴度(GMT)的差异显著。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T类似。县城的本地和流动人群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市区;市区及县城流动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本地人群。市区和县城、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的GMT类似。[结论]加强麻疹常规免疫管理工作,提高接种率,适时调整免疫策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加强免疫和监测,是有效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杨克志  马淑贞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296-2298
目的通过监测深圳市某街道辖区外来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为及时调整该辖区麻疹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将某街道外来人口分为8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共24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采用Excel数据库分析处理。结果共监测合格标本245份,麻疹抗体阳性率75.5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14,有效保护率57.14%。其中,1~10岁麻疹IgG抗体GMT均〉1:800,而10岁-抗体GMT均〈1:800,20岁一抗体有效保护率为37.50%,GMT也降到了1:351。所有年龄组中,0~8月龄抗体阳性率最低,有效保护率为0,GMT是1:115。同时对20名20-40岁育龄妇女的麻疹抗体滴度进行分析,阳性率为75.00%,有效保护率为35.00%,GMT为1:336。结论外来流动人口中青年劳务工及育龄妇女是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